大雪压青松丶
太阴病没治好,会进入太阴:心和肾。心为火,肾为水,在血脉系统里是相连的,心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现在脾胃有问题了,上下没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病邪进入肝脏前先进入心和肾,这时候还有能力去阻止它,少阴病篇讲的就是病入心肾出现的症状及治法。 人有五道防线: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都有办法防守住,进入厥阴就很难了。 二九五.。“少阳”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中医观念:脾统血,心主血,肝藏血,这三个脏有问题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造血系统,会贫血。 少阴证主证:脉微细,但欲寐。 常常想睡觉,寒往里跑影响到心脏,心主血脉,故脉越来越小,脉微代表气很衰弱,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的状况。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与少阴证的区别:太阴证自利不渴,少阴证自利而渴。三阴证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程度有深浅,太阴证湿盛,寒湿在上焦,所以不会渴。少阴证寒湿进入心肾,心移热小肠的常态受阻,热反逆上冲到肺,使肺的津液丧失,所以会口渴;下焦湿盛则下利,这是“虚”,故“引水自救”,想喝水。 如果小便颜色淡得跟白水一样,是少阴证,正常人的小便颜色是带点青的淡黄色。小便白,是因为“下焦虚,有寒”,里寒很甚,“不能制水”,不能让水气化。 常态:心火导入小肠火,小肠为阳火,心为阴火,小肠与心的温度一样。膀胱在小肠前面,肾臓在小肠后面,肾水不断通过输尿血进入膀胱。小肠火很热,把肾脏水气化,从督脉进入髓、脑,浊水进入膀胱,膀胱水也受小肠的热而气化,再气化一次,气化后的水气从膀胱进入肝脏(水生木),帮助肝脏清出毒素即胆汁,浊水成尿排出,不浪费一滴水。 现在心肾中间被水隔到,小肠冷掉了,肾水无法气化直接到膀胱,膀胱水也无法气化,膀胱无法膨胀。气化的水如同蒸汽,才有力量喷射小便,否则就是滴滴答答了,气化的水充满膀胱有400cc。冷水重,一点点在膀胱里就压迫膀胱,就会有尿意。 二九七、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阴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浮紧是太阳伤寒,全身关节痛无汗,现“ 反汗出 ”,就是亡阳。伤寒表证的浮紧脉重按时跳得更强,少阴证的紧脉重按就没了,代表里面完全虚掉了。 阴寒在中间挡到心和肾时,心阳传不不去,这个阳会往外走,会流汗。心脏不停地搏动,热还在一直产生,下不去就往上走,到喉咙就“咽痛”。中间又湿盛,湿往上走就“吐”,往下走就“利”。 少阴证必咽痛、吐、下。
78海吃不胖
#伤寒论浅识#
少阴病咽痛,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咽痛是否来源于少阴病。其实如果从脏腑辨证来说,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很少会表现为咽部症状,但是仲景在少阴病里花了大量的篇幅用于表述少阴病咽痛,而且用了五个处方,而且也可以看到这五个处方大部分是局部用药,没有涉及肾阳肾阴,除了 猪肤汤 在条文里也没有涉及少阴病的其他症状,因此我觉得这里的少阴病咽痛,大部分是指足少阴肾经经络的病变。没有涉及脏腑的问题,除了 猪肤汤以外。 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认为邪客于经络,达于咽,有热邪,有寒湿之邪,这样整个内容就容易理解了。这五个方剂里, 猪肤、半夏散、苦酒汤 都有局部外用的意思,这在以前的方剂里很少见。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注:白粉即大米粉。
少阴病下利,伤阴,出现阴虚虚火上炎,心烦咽痛,应当滋阴清热利咽,猪肤就是猪皮,滋阴润肺清热,白蜜也是滋阴润燥,米粉健脾。共同来治疗咽炎。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少阴病外邪客于少阴经,出现咽痛,轻的用甘草汤,重的用桔梗汤。甘草是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桔梗辛苦,宣肺散结。这里要注意,和猪肤汤不一样,310是阴虚内热,311是外邪内犯,中少阴经,外邪可能不能直中三阴之脏,但是客于经络还是有可能的。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本方用于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这样的情况也不是阴虚火旺能够解释的,一定还是外邪所致,仲景这里还是用了外治法,不过临床中我也没有试过。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本方属于寒邪痰湿客于咽,桂枝温阳散寒,甘草这里用了炙甘草,可以缓解止痛。
#伤寒论浅识# 少阴病咽痛,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咽痛是否来源于少阴病。其实如果从脏腑辨证来说,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很少会表现为咽部症状,但是仲景在少阴病里花了
文/慕瑭 目前,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标准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教材所列的“三消”辨证标准,二是有学者根据糖尿病演变过程提出的“郁、热、虚
二七七、“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管胆,胆为奇恒之腑。胸胁处一点痛亦属胸胁苦满,太阳表邪进入少阳时,第一个碰到是胆,胆受邪,胆汁会回逆,跑
#伤寒论浅识# 少阴病咽痛,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咽痛是否来源于少阴病。其实如果从脏腑辨证来说,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很少会表现为咽部症状,但是仲景在少阴病里花了
小柴胡汤的治证很多: · 肝炎 不管是B肝C肝,中医来看,就是有湿热:小便黄、恶心、没胃口(肝肿大顶到胃)、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故 中医治肝炎的主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