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6

boneash2004
首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科音乐治疗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霞大官人

已采纳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你还在愁精神医学毕业论文吗?那么,精神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我整理的内容吧!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乳胶颗粒法对31例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名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女性正常人(对照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P<。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mg/L],P<;且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P<)。结论 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女性正常人,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D-二聚体

已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与高粘滞综合征(HVS)关系密切[1]。D-二聚体(D-dimer, DD)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是交联纤维蛋白D区降解的肽片断,主要由D区的D(α)、D(β)及D(γ)- D(γ)链组成,可影响红细胞的聚集功能及调节纤维蛋白原在肝脏的生物合成[3]。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我们对我院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40岁以上的3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精神分裂症组:共31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38分。为排除年龄和性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1例均为≥40岁的女性。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7±9)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头颅CT或MRI未见脑血管病征象。31例中首次采血前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者12例,另19例均停用精神药物>7天;将31例再分为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阳性症状量表(SAPS)≥28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12分]和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SANS≥30分,SAPS≤10分)的两组,分别为11例和20例。

2.对照组:共25名,均系我院女职工,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年龄42~78岁,平均(58±12)岁。采血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

二、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早晨9时前空腹采血,枸橼酸钠抗凝,采用乳胶颗粒法、进口胶体金标准法试剂盒(南京弘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血浆DD含量,正常参考值为< mg/L。阳性组患者在精神症状消失后复查1次血浆DD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t=,P<。阳性组血浆DD含量[(±)mg/L]高于阴性组[(±)mg/L],t=,P<;且前者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t=,P<)。

讨论

DD是纤溶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F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2,5]。近年来对DD的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DD含量增高,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检测血浆DD含量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5,6]。我们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精神疾病与血浆DD含量之间关系的报道。本研究的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含量高于对照组(P<)的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观点[1],也符合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内结血瘀”所致的观点[7,8]。

本结果还显示,阳性组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且随病情的好转较治疗前降低(P<),并趋于正常。关于精神分裂症与DD之间内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明了。我们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机体存在着凝血-抗凝两大系统,正常时两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发病时机体反馈性地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加;(2)发病时患者蛋白C系统活性增强而加速上述过程,导致自发性血栓溶解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表现为血浆DD水平增高。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迄今未明,血浆DD含量是否有可能作为判定精神分裂症复发、判断预后、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之一,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诚,邵胜利,柳振清.血液流变学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应用动态.四川精神卫生,1996,9:139-140.

2,Fisher M, Francis R. Altered coagulation in cerebral ischimia. Arch Neurol, 1990,47:1075-1081.

3,王建,李建章.D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74-7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CCMD-2-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黄慰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D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1-74.

6,张景,郭英华,赵慧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D和GMP-14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202-205.

7,王松菊.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103.

8,朱运斋.活血化瘀在神经精神科的应用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10:17-18.

359 评论

臭豆腐精

以音乐调治心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汉字中的“乐”、“药”、“疗”同源,说明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先民已经认识到音乐与药物、治疗的联络。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孤独症的音乐疗法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它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障碍综合征。该病预后较差,给患儿及家长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负担。近几年,通过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儿童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就这一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1 音乐与心理治疗[1~3]心理治疗开展了近一个世纪,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内出版的心理教科书一般认为,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沃尔培格******的定义: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认真的态度与病人建立一种职业性的联络,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现有的症状,调节异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 发展 。心理治疗发展至今在理论和方法技术上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欧美的音乐治疗主要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同的心理治疗派别就发展成了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法技术。

各种音乐治疗方法归纳为聆听法、主动法、即兴法三种,每种方法都有与精神分析有关的技术,具体根据美国出版物的概括主要有音乐想象、即兴音乐创作评价、投射的音乐治疗、投射的即兴创作、有序的回忆等,还有引导意想和音乐***GIM***的技术,主要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也运用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此外还有分析的音乐治疗等等。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ruscia[4]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和治疗物件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物件达到健康目的。

2 音乐治疗[5]是通过音乐反应对患者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利用音乐 *** 和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设计、策划和选择治疗方案,实现对患者的帮助和干预。有研究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案治疗研究中'[6]将行为心 理学 、特殊 教育 及音乐治疗学三者统合分析认为,这些有益的治疗方法,能使患儿较快地体验成功的乐趣,可使患儿维持着家庭中的练习,当训练成为习惯时,不但可以开阔孤独症儿童生活的兴趣,有效地帮助患儿处理在他们看来杂乱无章的各种资讯,更可以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及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同时也是社会情绪发展中不可多得的训练。

我国对于音乐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迄今仅20年左右,近年来运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进行了智障儿童的音乐治疗研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重视音乐治疗的研究实验,音乐治疗开始介入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的研究工作,香港和 台湾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透过颜色音符来学习阅读乐谱和弹奏钢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儿童孤独症辅以 科学 的音乐疗法能改善患儿的不良行为,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简而言之,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首先引导被治疗者进入一种非常的放松状态,然后播放根据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特别安排的音乐,并引导被治疗者进行各种自由的联想或回忆。通过这些联想或回忆,被治疗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深层心理世界,这样会逐渐摆脱精神负担,走出困境。研究表明 ,采用音乐疗法对儿童孤独症进行干预,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孤独症患儿治疗后的各因子分和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分值下降幅度较大,其差异有显著性***P<***;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大,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说明常规治疗辅以音乐疗法对儿童孤独症在语言、感知觉等方面均具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7]。这可能与 音乐的强有力感觉 *** 和多重感觉体验有关。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形式,最重要的交流意义是非 语言的,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这一关系正是 治疗 成功的基本动力[8]。听觉统合治疗***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是通过让受训者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 *** 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交往障碍、语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刘淑华等[9]对听觉统合治疗的疗效研究表明,治疗后患儿的依从性模仿力和配合力增强,ABC量表分值普遍降低。听觉统合治疗主要是通过聆听一组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同时 *** 患者的脑部活动,达到改善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情绪失控的目的,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有一定疗效,并且无副作用的报道[10]。患儿有些 临床行为如出现模仿发音、对指令的辨别能力、对呼叫有反应、改善睡眠障碍等通过一般的行为训练进步很缓慢,听觉统合治疗后可在短期内***3~6个月***上升一个水平。

AIT能改善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美国自闭症研究院院长Rimland博士认为自闭症儿童的音乐能力差不多是宇宙性的,即孤独症儿童对音乐有不同寻常的兴趣,并有不同寻常的感受力和注意力。其次,Takeuchi等[11]在孤独症患儿接受语言任务研究中发现,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显示患儿右侧额叶较正常对照儿更为活跃,提示孤独症患儿右侧大脑半球在语言功能上占优势,这与此类患儿在疾病的早期存在左侧大脑半球功能低下有关,因此,早期可以通过音乐开发孤独症患儿的右脑功能,促进其语言功能的发育,改善临床症状。

【 参考 文献 】

1 Le slie AM,Firth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Eing,Knowing and Believing. British Joum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8,6:3 15-324.

2 WeUman HM,Bartsch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1988,30:239-277.

3 FlaveU JH,Green FL,Flavell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reality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6,51:212.

4 Bruscia K. Defining Music Therapy. Spring City. PA ∶Spring House Books , 1989 , 47-49.

5 张焱.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123.

6 Happ6 F,Booth R,Charhon R,et function deftcits in auti *** spectrum disorders and attention-deficif hyperactivity disorder:.Examining profiles across domains and and Cognition,2006,61:25-39.

7 王绿,张旭亚,张金丽,等.音乐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60-61.

8 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 理学 研究述评.心理 科学 ,2003,26***1***:176-177.

9 刘淑华,郭海燕,杜洋,等.孤独症儿童听觉统合治疗的近期疗效研究. 中国 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390-392.

10 Rimland B,Edelson study of auditing integration training on auti *** l Auti *** Dev Disord,1995,25:61-70.

11 Takeuchi M,Harada M,Matsuzaki K,et of signal change by a lan guage task on autistic patients using functional Med Invest,2004,51***1-2***:59-62.

335 评论

羊咩咩要攒钱

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研究

音乐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转换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赢得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摘要】 音乐治疗法主要是指通过音乐来帮助人们解除困惑,消除不满情绪,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的矛盾、促进人格的完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

音乐治疗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体音乐心理治疗,另一种是团体音乐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治疗更容易被他们接受,从而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治疗帮助大学生保证心理健康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主要选择。

一、音乐治疗的主要含义及方法

音乐治疗学主要是指通过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原本的音乐只是进行艺术欣赏,但是音乐治疗学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功能,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接受式音乐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聆听音乐来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第二种是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这主要是指调动参与治疗的人员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第三种是兴演式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即兴表演的方法来帮助参与治疗的人员。

二、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

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大学生改善思维,促进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

首先,在运用音乐治疗法的过程中,指导者应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表达。因为音乐的特殊作用,会促进学生们的情感更加丰富,成长的速度更加快,自己能够将内心的想法真实的表露出来。其次,指导者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较为新颖的交流平台,因为音乐具有独特的效能和价值,音乐能够帮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例如,假设寝室内非常安静,舍友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各自抱着手机滑动,但是如果这时一首比较欢快的音乐回荡在宿舍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变得非常欢快,而且开始乐于与彼此交流,这就是音乐独特的魅力所在。

(二)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音乐治疗法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的不平衡及其不稳定的情绪,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他们的情绪变化较大,极度缺乏稳定性,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时,不能够有效的缓解外界所施加的压力。同时,在做事情的.时候,缺乏耐心,如果情绪不好,做事情也是三分钟的热度。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大部分来自情绪的不稳定,在音乐治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治疗帮助学生一步步调节心理,释放内在的压力。

(三)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音乐“净化”论,其学派指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用音乐和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现在大学生的生活非常没有规律,总是晚睡晚起,没有饱满的精神状态,长此以往,大学生总是呈现出较为抑郁的样子。因此,通过音乐治疗能够帮助学生放缓内心的急躁,使大学生把抑郁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例如贝多芬的《月光》、《致爱丽丝》、舒伯特的《摇篮曲》、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都是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

(四)开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音乐传递的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感性世界,能够帮助学生促使创造思维的诞生,促进大学生大脑的全面发展。例如,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在肢体动作方面比较迟钝,而很多肢体灵活的学生在数理化知识方面又一头雾水,因此,这说明学生的左右脑不平衡,但是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音乐治疗法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音乐的魅力会使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的学生改变自身的封闭状态,音乐可以使团体内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并且会有效抑制学生内心的冲动和不良表现。

三、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治疗法受到国内外大家的普遍关注,而且至今为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音乐治疗本身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避免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

(一)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目前,很多学生将音乐治疗想的太过简单,总是以为音乐治疗就是播放音乐来缓解压力,使其内心变得较为平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音乐治疗主要是指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和实际情况来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此,在音乐治疗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症状及其出现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对症下药”。除此之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不要把个人的主观色彩强加给求助的学生,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后续治疗过程中给予最大的配合。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方法赢取学生的信任,例如,在学生感觉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比较尴尬的时候,我们可以阐述自己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放下内心的芥蒂,真心真意与我们配合治疗。

(二)针对治疗过程中的移情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

对于每一位参与治疗的大学生来讲,在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较为抵触的情绪,并且很可能把这种情绪发泄到治疗师的身上。针对类似的问题,治疗师一定要及时作出合理的反应,并应该知道这属于正常的现象。透过移情,治疗者能够更好地来接受对方,从而感受咨询者的潜意识,为后期的治疗奠定基础。

(三)有效处理治疗过程中的阻抗行为

对于参与治疗的大学生来讲,他们都不希望自身的心理疾病被大家看不起,因此在参与治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抵抗心理,所以治疗师应该帮助大学生消除其内心的抵抗能力。同时,大学生的自尊心较强,音乐治疗师要采用合理的措施和手段使大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大学生内心存在的顾虑,减少阻力。除此之外,音乐治疗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信任治疗师,然后降低大学生心理的阻抗情绪。

四、音乐治疗营造和谐校园

通过音乐治疗法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校园开展音乐治疗,可以与在校大学生产生互动,不断缓解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同时调解不良情绪,完善学生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发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治疗途径主要包括三种:

(一)面对面的心理治疗

音乐治疗师通过分析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治疗,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病情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差异对待,帮助学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二)通过校园网络,开展音乐治疗的心理机构

大学生对于网络比较了解,因此音乐治疗法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切入,制作专门的心理辅导网络平台,设置音乐治疗网页专栏服务,提供各种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的知识宣传,网上的音乐专栏可以供大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进行选择,同时也避免了与治疗师直接接触的负面影响,顺利帮助大学生把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除此之外,在大学校园开展音乐治疗活动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几次治疗就能帮助大学生完成心理健康的恢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制造音乐治疗的整体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治疗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综上所述,音乐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转换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赢得积极向上的心态,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注释参考】

[1]汪艳玲.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价值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赵翠荣,贾芸.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0:171-172.

[3]刘北辰.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15:79-80.

108 评论

相关问答

  • 精神科团体治疗的论文

    精神病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障碍,从而表现出与正常人不一样的行为。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学术论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摘 要:

    Cherry6151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音乐鉴赏医学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2000字篇一 浪漫派的音乐领域 在整体上,“浪漫主义”一词在音乐领域是用以形容一段从大约1820年代至1918年为止的

    宝贝baby99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音乐与医学论文

    音乐治疗作为国内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心理以及生理辅助治疗 方法 ,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医疗及保健行业的重视和青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疗法论文参考的内

    倩倩198608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精神科康复治疗论文

    浅谈康复医学优秀论文 近年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接下来,我给大家搜集了浅谈康复医学的优秀论文三篇,希望你们尽早完成毕业论文。加油。 摘要

    碎花花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治疗精神病论文

    精神病学术论文篇三:《精神病人的犯罪分析》 摘要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的比率不小,对其周围的人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分析

    yuyanyanbob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