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原罪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378.
耶阿吃吃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及基础疾病的影响等,我们的血管内会逐渐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硬化斑块不断长大会使血管狭窄,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了,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供应大脑的颈动脉和脑血管狭窄了,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源在血液和血管,因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也要从这两方面做起。干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病,除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必须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通心络胶囊可保护人体血管内皮,双向调节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防止斑块形成,还能稳定已形成的斑块。通心络胶囊多角度全面保护人体整个血管系统,可有效改善心脑供血不足。
最爱小白菜@@
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那么老年人脑血管病应该怎么治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老年人脑血管病治疗 方法 一、内科治疗 1、适用于全组的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为主者,和需手术处理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甚至终生都需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为受损的脑组织提供正常的或有足够营养的血液,维持脑的正常功能和活力,并从脑移去堆积的代谢产物。 充分考虑并尽量发挥脑组织的自动调节机制和丰富的侧支循环。 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 完全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体征,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和刺激。 发病初期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估计患者昏迷时间较长并已作气管切开者可推荐使用。 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包括吸入性和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皮肤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2、适用于颅内出血者 控制血压原来有高血压者降血压需适度,以舒张压维持在95mmHg左右为宜,以静脉给予降压药为宜。 给予止血剂如立止血、氨基苯酸(止血芳酸,PAMBA)和6-氨基己酸等。 保持呼吸通畅昏迷较长的患者应行气管切开。 3、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清除出血有化学清除(Elliot溶液)和术中冲洗两种方法,以后者为好。 治疗管腔狭窄解除血管痉挛:常用方法有动脉内缓慢注射的罂粟碱溶液、动脉内注射尼莫通溶液和“3H”治疗(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 防止脑梗死在患者血压、糖尿病控制的前提下,可应用激素稳定溶酶体和细胞膜;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细胞内钙超载,巴比妥盐可缩小梗死面积。 4、适用脑缺血性卒中者 治疗TIA,最多见的原因为心脏的栓子脱落,应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维持量治疗至少半年,多数可使TIA停发或少发,在继以阿司匹林治疗。 控制高血压。 治疗血液成分异常,如高血糖和高血脂等。 二、外科治疗 1、脑缺血性卒中 颈外动脉狭窄可选做的手术有: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CEA)。血管成形术,或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或人造血管移植术。颈部动脉旁路术仅适用于颅外动脉完全闭塞者。Fogarty导管法为替代上述动脉旁路手术不能使用的备选方。 颅内动脉的栓塞狭窄闭塞可选用的手术有: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常用的有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OA-PICA)吻合术。(带蒂或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IOT)适用于颈外动脉已结扎或闭塞者,或颅内动脉过于细小而不适合做动脉吻合者。颞肌脑贴附术适用于大网膜颅内移植不可能者。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适用于颅内颈内动脉或MCA主干栓塞的病例,发病时间<24小时者。 2、出血性脑卒中 颅血肿清除术可分为颅骨瓣开颅或去颅骨开颅,手术结束时颅压偏高者应去骨瓣减压,出血破入脑室者应于脑室内留置导管做持续引流,或间歇向脑室内注入重组链激酶以促进血块的溶化。 单纯颅骨钻孔、穿刺血肿引流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作为争取更多缓解时间,以便进一步为开颅手术作准备。 立体定向脑血肿碎吸术可行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3、其他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瘤的瘤颈夹闭术。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瘘口堵塞术。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用于脑动脉管壁有损伤、有形成动脉瘤倾向者,如颈动脉损伤、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等。 老年人脑血管病病因 脑血管病的常见疾病、病理变化和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 循环血中长期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过低所致。 2、脂肪透明样变性与纤维蛋白坏死 为高血压引起,见于直径小于200μm的穿动脉壁上,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 3、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特点是脑动脉的中层发生节段性纤维组织增生和退变,引起动脉的环形狭窄、区域性管壁中层薄弱和弹力层断裂,最终使动脉管腔扩大甚至动脉瘤形成,也可引起动静脉瘘、动脉瘤或缺血性脑梗死。 4、亚急性动脉硬化性脑病(Bingswanger病) 特点为脑皮质下有局灶性的胶质增生和白质的退行性变,镜下可见小动脉受累最多,常见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常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伴进行性痴呆。 5、淀粉样血管病变 特点为脑的中、小型动脉的中、外膜内有嗜刚果红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受累动脉以软脑膜下皮质支为多,是皮质下或脑叶出血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老年人的顶叶和枕叶。 6、血管炎 多与免疫机制有关,可引起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出血、脑梗死。 7、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为肿瘤压迫、癌细胞栓塞、静脉窦旁炎症、白血病、妊娠等影响血液凝集、血管壁损伤或阻碍静脉回流时引起。 8、脑血管痉挛 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发生于起病后48~72小时,至第5~7天达高峰,可持续3~4周。 老年人脑梗塞健康食物 ①香菇:具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 ②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③苦瓜:苦瓜做菜,对中风伴血糖高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④萝卜:每天30毫克萝卜汁,日2次,连用10天。适用于伴有血压增高的中风病人。 ⑤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于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的冰糖。于睡前服用,对中风高血压、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 ⑥冬瓜: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对中风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肿者有好处。 看过老年人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人还会看: 1. 老年人脑血管病怎么治 2. 老人中风治疗方法 3. 老人脑供血不足治疗方法 4. 老人心脑血管堵塞吃什么 5. 老人保护心脑血管吃哪些食物
周小蜜99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是要根据具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种类和轻重程度来选择的,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若是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做治疗,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比较多,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要遵医嘱。1、轻微的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先遵照医嘱口服相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健康饮食,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会有一定的帮助。2、若是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发病很急,此时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选择介入或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当然具体的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来选择。
美味偏执狂
1、饮食调理如果患者出现轻微的心脑血管堵塞疾病,必须接受饮食调理。建议大家多吃玉米、西红柿以及苹果等食物,玉米里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人体胆固醇的排出。西红柿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清除血管垃圾和保持血管弹性。苹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糖果酸以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减少动脉硬化。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促进血管扩张以及促进血流增加的效果,用于预防心肌梗死或者动脉血栓等疾病。患者每日需要服药一次,每次服药800毫克到300毫克左右,必须按照医嘱用药。3、丹参滴丸中成药物可以疏通心脑血管,具有活血化瘀以及理气止痛的功效。建议患者服用丹参滴丸,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三七、冰片以及丹参等。病人需要口服药物或者舌下含服药物,按照疗程用药,每次服用10颗左右。4、介入治疗如果患者血管堵塞现象非常严重,需要到医院接受介入治疗,这种治疗具有不需要开刀局部麻醉以及损伤小的优点。介入治疗指的是医生将支架放入血管内,将患处的淤堵的血液清除干净,并且增大血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优势在哪?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本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并呈克隆性增生。根据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
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
康复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发表的资料,脑卒中患者经康复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20%需要一定
血糖升高对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apoplexy)的发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不但作为重要危险因素参与HA的起始,导致疾病发病率增高,而且对HA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