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难瘦小姐
患者开始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对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明确糖尿病类型、血糖水平、所用药物类型及运动风险、有无并发症和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以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小强度的力量训练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锻炼方法,效果最佳。运动治疗糖尿病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方式是在合适运动强度下的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最佳。所谓“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情况下的运动,其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因为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消耗能量的速率不高,可以直接通过燃烧血液中的葡萄糖来供能,而不一定要动用肌肉中贮存的糖元,所以降糖效果好。
心率一般在130次/分以下,老年人、病程较长及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运动强度和目标心率则应适当降低。研究证明,强度较低的运动,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使脂肪代谢的速度增加,糖利用更趋合理,以达到减重、降糖的目的。
有氧运动种类很多,包括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健身操、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等非剧烈的运动。其中步行最安全、受限制少、容易坚持,是糖尿病人的首选运动方式,尤其对年长者更适合。也可将锻炼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爬楼梯、早餐遛狗、家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都可以进行。
执念梦浮生
血液循环中存在许多大分子物质,如脂质、糖等,若这些大分子出现异常,会影响血管,尤其是与这些大分子直接接触的血管内皮。
内皮是血管的第一层堡垒
血管内皮是血管内壁的一层单层扁平细胞,如果说血管是“管道”,血管内皮就相当于“内部保护层”,让血管免于被血液循环中的有害物质损伤。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及保护器官。
完整的内皮可以有效预防有害物质侵入,是血管的第一层屏障;血液在“光滑、连贯”的血管中循环,其中的各种成分也不易沉积。不过一旦血管的第一层堡垒——内皮出现了损伤,便很有可能触发心血管疾病。
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中的脂质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血管壁,并沉积下来,使血管增厚、变硬;
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内壁增厚、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或完全缺血等心血管疾病;
如果斑块破裂或脱落,则发生心梗、脑梗,甚至猝死。
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损伤血管内皮,炎症是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中,不少年轻的血管炎症患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炎症破坏了血管内皮。
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抗原抗体反应等都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炎症往往贯穿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以及不同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十分重要。
此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其中,高血脂可损害动脉血管的内皮功能,尤其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水平过高还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调节功能,间接影响动脉弹性。
病理学研究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成分很复杂,绝大部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其他成分。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成为心血管一级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
甘油三酯,降脂治疗“新靶点”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血脂异常人数高达亿人。对人体来说,脂质并不是有害物质,相反,脂质对人体十分重要。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脂质处于平衡状态,负责补充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当血脂代谢出现异常时,人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谢紊乱,超过正常值,则会更易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只有积极进行降脂治疗,并将其降至标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事件风险增高呈正相关,也成为防治的重要靶点和疗效判断指标。
但临床发现,即使血压、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样达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风险仍然存在。近年来,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临床上,把“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 健康 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险”,称作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大部分因素是甘油三酯等脂蛋白导致的。所以,甘油三酯也成为降低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新靶点。
而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高纯度的EPA干预,在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心脏病发作和非致死卒中的相对风险。所以,高纯度的EPA成为消除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有效“武器”。
鱼油 vs. 二十碳五烯酸
近年来,大量饮食研究证明地中海饮食有益于心血管 健康 ,其中,深海鱼富含的鱼油引起人们的重视;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习惯性摄入ω-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鱼油中的ω-3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且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从深海鱼、坚果等物质中获取。
近年来,ω-3脂肪酸、鱼油等也成为降脂治疗的热点话题,其中,因EPA、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而备受热议。
DHA和EPA在人体内的分布有所差别。说起DHA,“脑黄金”这个名称更加通俗,在脑细胞中大量存在,促进大脑发育;EPA则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减少血栓形成、降血脂,对血管内皮结构的影响更显著,两者可谓“术业有专攻”。
从其他角度来看,EPA的机制在于调节对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时,EPA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少炎性物质生成、抑制促炎因子,从而具有抗炎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来讲,EPA更加“对口”。
虽然EPA可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但食物中的EPA含量很低,所以效果甚微。如果想要达到心血管获益的剂量,还需外界补充高纯度的EPA。
目前,临床上已出现高纯度的单一成分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thyl),即IPE,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为新实体。高纯度药物代表着药物的纯净程度高、杂质少;相同质量下,药物剂量更大。2019年12月,FDA批准IPE作为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就着手研究 EPA 在炎症和免疫方面的作用,发现其可降低促炎蛋白的基因表达,可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情况;也有临床研究表明,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炎症性肠病 、传染病等疾病风险方面,EPA具有一定的疗效。
放眼未来,除了心血管方面的获益,相信EPA有更多领域值得被深入 探索 。
圆满的满
健康人每天至少应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糖尿病人就更不例外了。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人,进行必要的运动,往往比单纯控制饮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省二院内分泌科陈耀主任医师介绍,运动可以改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情况。有调查表明,每周锻炼7小时以上的妇女患2型糖尿病可能性是每周锻炼少于半小时的一半。方式:有氧运动,慢跑、快走最好糖尿病人究竟如何进行体育活动呢?陈耀医师介绍说,首先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运动方式和时间,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早晚可分别进行30~60分钟的活动时间,对青中年患者在无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所谓有氧代谢运动,就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加快呼吸与心跳,以满足肢体肌肉对氧气需求的增加,在运动中氧的供需达到平衡状态。有氧代谢运动是一种轻中度运动,下列运动方式都属于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快步走、跳健身舞、打乒乓球、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爬楼梯、登山等。老年糖尿病人可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度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强度:运动时,还能自然交谈衡量运动强度最简要的方法是在运动时能否自然交谈,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通常对于无心脏病的青中年病人运动时心率在120~130次/分钟,一般是安全的。运动时机的选择,并遵循运动三部曲:5~10分钟热身,运动20~30分钟,5~10分钟放松活动。时间:餐后一小时,不易低血糖对于学龄儿童应当看到,运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同样重要,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有时特殊糖尿病的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发生低血糖,如果在进食后运动或运动后必要时服一点含糖的饮料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则应减少胰岛素用量。学龄儿童糖尿病无需限制上体育课或运动锻炼,但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较好,不易低血糖。
欣欣公主Q
1、鲫鱼
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
2、西兰花
西兰花富含抗氧化物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开十字花的蔬菜已被科学家们证实是最好的抗衰老和抗癌食物,而鱼类则是最佳蛋白质来源。
3、冬瓜
冬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对肌肤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都能起到良好的滋润效果。经常食用,可以有效抵抗初期皱纹的生成,令肌肤柔嫩光滑。
4、洋葱
洋葱可清血,降低胆固醇,抗衰老,而海鲜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同时富含锌。
5、豆腐
除了鱼虾类,豆腐也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同时,豆类食品含有一种被称为异黄酮的化学物质,可减少强有力的雌激素活动空间。若你担心自己会患乳腺癌,可经常食用豆类食品。
6、圆白菜
圆白菜亦是开十字花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很丰富,同时富含纤维,促进肠胃蠕动,能让消化系统保持年轻活力,并且帮助排毒。
7、苹果
含有纤维素、维生素C和糖,可防止皮肤生庖疹、保持肌肤光泽。
8、葡萄酒
美国《细胞代谢》杂志称,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强抗衰物质白藜芦醇。
9、豌豆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证明,豌豆有助于减缓细胞衰老进程。豆类中富含的纤维素和抗氧化剂是其抗衰益寿的关键。
10、椰子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发现,椰子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中链脂肪,常吃此类食物可防止DNA受损,减缓大脑衰老。
11、石榴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石榴含有与抗衰有关的前体化合物,可通过肠道微生物转化为具有抗衰老活性的尿石素A。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上公认的15种抗衰老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衰老,吃这十种食物
亚洲国家对豆制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可能有助于低植物性饮食人群的营养均衡。那么,豆制品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发酵豆制品摄入较多与
人不可以长时间久坐,对人体会造成很多危害,最显著的危害有如下几大类:1、消化系统的危害,会造成消化和吸收的显著不良,会使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积食或
走路的速度与寿命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走路速度较快的人寿命通常较长。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走路速度较快(每小时超过3
Nature 自然 出版:英国MacMillan.Ltd 创刊:1869年 刊期:周刊 定位: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即科学论文具较高的新闻性和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