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熊二喜羊羊
目前神经外科已由显微神经外科发展到微创神经外科学阶段。微创神经外科是以最小创伤的操作、最大限度保护、恢复脑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病人解决病痛,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代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文化,是“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疗模式一种表现一、影像引导神经外科 又称神经导航或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是当前微创神经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导航外科把现代神经影像诊断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起来,能准确、动态和实时显示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灶的3D空间位置和其毗邻关系。 神经导航的优点它与有框架导航外科相比,具有下列优点:①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②术中实时3D空间定位;③显示术野周围的结构;④指出目前手术位置与靶点的3D空间关系;⑤术中适时调整手术入路;⑥显示入路可能遇到的结构;⑦显示重要结构;⑧显示病灶切除范围。它应用于颅内各种占位病变(如肿瘤、囊肿和脓肿等)、血管畸形、癫痫、颅底肿瘤、先天或后天畸形、鼻窦、脊柱和脊髓病变等。一旦病人资料被注册后,系统就可以追踪先是手术探针,从而追踪手术的过程,其精确程度可达毫米。二、微骨窗入路手术 微骨窗入路手术是微创神经外科学的标志之一,其优点是医源性损伤小,手术后反应轻,手术效果好。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颅内小的、深部肿瘤发现率得以提高,是病变的解剖定位更加准确。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的利用头皮小切口、微骨窗入路,以及少暴露、少牵涉病变周围正常组织,手术治疗这些病变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传统开颅方式。尤其是术中导航技术的引进,为微骨窗入路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三、神经内镜辅助手术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利用神经内镜亦称脑室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缩小开颅范围,放大手术野内解剖结构图像增强局部光照,提高了手术效果,属微创神经外科重要技术。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微小病变、经单鼻孔切除垂体瘤,获得良好效果。
世界杯之猪
左焕琮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初步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5 年; 左焕琮等,三叉神经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6 年; 左焕琮等,海绵窦肿瘤颅内直接手术切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9 年; 左焕琮等,,海绵窦动脉瘤颅内直接手术夹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年; 左焕琮等,同步化治疗脑恶性胶质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6 年; 左焕琮,疼痛的外科治疗,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 P 851 — 859 , 1998 年; 左焕琮,近赤外线分光法的应用,高仓公朋主编:脑神经外科的最尖端, P 338 — 347 , 2000 年 5 月; 左焕琮,颅神经手术,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手术学, P 478 —— 514 , 2001 年 9 月。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护生将以往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
主要研究方向:1、组织工程学2、数字骨科学学术任职:1、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2、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3、广东省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4、
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80多篇 (SCI收录英文文章30篇): 1. Xuebin Liu, Xiaojun Fu, Guanghui Dai, Xiaodong
目前神经外科已由显微神经外科发展到微创神经外科学阶段。微创神经外科是以最小创伤的操作、最大限度保护、恢复脑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病人解决病痛,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
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80多篇 (SCI收录英文文章30篇): 1. Xuebin Liu, Xiaojun Fu, Guanghui Dai, Xi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