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小妞
花生青枯病发病原因:连作地容易发病,高温多雨,湿度大,时晴时雨的天气更易发病。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少,贫瘠的砂质土发病较多。一般蔓生型花生品种有较强的抗病力,直立型品种容易感病。治疗方法如下:方法一、进行合理轮作:青枯病主要靠存活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为害,实行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如花生与水稻或玉米、高粱等轮作,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能有效防止该病发生。方法二、对土壤进行改良,防止积水,科学施肥:基肥要增施石灰、草木灰和磷肥。每亩基肥要施石灰4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可促进花生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方法三、及时烧毁玉米病株:发现零星病株后,立即连根拔除集中烧毁,病穴撒上石灰粉,防止病菌蔓延传播。方法四、采用药剂进行防治:花生开花初期,每亩用克菌丹130克,兑水80公斤喷施土面根部,每隔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发病初期也可用铜氨液防治,具体做法:用硫酸铜0·5公斤和硫酸铵3· 5公斤研碎后再加消石灰1公斤,加水500公斤稀释使用,每蔸淋250克,效果较好。
、人生海海
花生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病害,花生青枯病即所谓的“青病”、“死苗”、“花生瘟”。它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和细菌性性病。该病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为常见。将导致花生产量大幅下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花生青枯病和综合防治的出现规律。
在感染初期,主茎顶端的叶片通常会失水枯萎。树叶上午晚些时候开放,晚上早些时候关闭。病株拔起时,主根顶端变褐变湿,垂直切开根茎时,维管束变褐,白色脓液溢出。传播途径:花生青枯病菌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和未完全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次年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控制方法:1。防治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2.化学防治:(1)防治方案:青枯灵30毫升加水15公斤,灌根,每7-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2)发病中前期:将青苦力克50毫升兑15公斤水,灌根,每7天1次,连续2-3次。同时在地面喷洒,每7天一次。喷洒时,每15公斤水可加入50毫升青酷力克+40毫升金杯或沃丰素。(3)发病中后期:病情严重时,为了更快起效,可在灌根或喷施时加入一些化学药剂。
发生规律: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和未完全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播种后花生日平均温度在201以上,5cm深处土壤温度稳定在251以上,6~8天花生开始发病。旬平均气温25T以上,旬平均地温301。该病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层较浅、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偏施氮肥、保水肥力差的粗砂质土壤或渗透性差的黄粘土中发病严重。
会思想の萝卜
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主要自花生根茎部开始发生。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传播途径: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在田间主要靠土壤、流水及农具、人畜和昆虫等传播。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20℃以上,5cm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约6-8天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湛江观察:气温27-31℃,春花生4-5月降雨量120-150mm,秋花生9月降雨量达150-200mm,发病严重。该菌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由导管向上蔓延,病菌还可突破导管进入薄壁细胞,把中胶层溶解致皮层烂腐,腐烂后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过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进行再侵染。 你可以使用一下奥力克青枯立克,我用着效果还可以。我向你推荐一个方案:药剂防治预防方案: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7—10天灌1次,连灌2-3次。具体你可以看一下说明书。治疗方案:1、发病中前期: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7天灌1次,连灌2—3次。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用药1次,喷雾时,每15公斤水可加青枯立克50ml+40ml金贝或沃丰素。2、发病中后期:病情严重时,为了见效更快,在灌根或喷雾时,可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青枯立克50ml+恶霉灵15克或甲霜灵•锰锌25g或20%叶枯唑20g。
至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学术刊物上12篇。近年来代表论文有:Ding W, Wang J J, Zhao Z M, Tsai J H. E
这也行???早知道当初我也百度提问了。费了我一周时间自己翻译5000字段英文文献。
花生青枯病发病原因:连作地容易发病,高温多雨,湿度大,时晴时雨的天气更易发病。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少,贫瘠的砂质土发病较多。一般蔓生型花生品种有较强
寒地水稻苗期青枯病发生与防治初探 2007 年黑龙江省早春气温低,降水多,水稻苗期青枯病发生面积大,给稻农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苗期青枯病是寒地水稻苗床主要病害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在我国主产麦区均有发生。小麦受害后,子粒灌浆不饱满,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和叶鞘,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