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7

Gemini9524
首页 > 医学论文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壮壮zy

已采纳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两者危害极大,其发生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通过一系列临床检查与检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患者160例,男69例,女91例;平均年龄岁;病程~22年。其中DR56例,糖尿病肾病45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眼底微血管瘤,出血,渗出,黄斑水肿,亦除外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

诊断标准1级:散瞳眼底检查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级:仅有微动脉瘤为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3级: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改变;4级: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在4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视网膜出血;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至少有1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5级:重度NPDR;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新生血管, 玻 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者,为5级PDR[1].糖尿病肾病分期采用Mogensen的分期方法分为5期,其中以临床可观察的正常白蛋白尿期、尿微量白蛋白期、大量蛋白尿期分别做为糖尿病肾病3、4、5期的观察指标[2].

方法全部患者均经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滴,共4次,每次间隔5min点眼散瞳后分别以电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作眼部检查。所有病例均留取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留取24h尿标本做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2、结果

糖尿病肾病分期与DR分级的关系本组病例中,NPDR占(45/160),PDR占(11/160),NPDR且尿蛋白异常者占(34/160),PDR尿蛋白异常者占(9/160)。显示随着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增加DR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糖尿病肾病和DR的发生呈正相关。无DR但尿蛋白异常者2例,占;轻度NPDR尿蛋白异常者12例,占;中度NPDR尿蛋白异常者12例,占;重度NPDR尿蛋白异常者10例,占,PDR且尿蛋白异常者9例占.即糖尿病肾病分期与DR分级间无明显关系。

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黄斑水肿本组病例中,经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检查发现黄斑水肿40例,占25%;而尿蛋白异常45例,占.

3、讨论

糖尿病肾病和DR同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两者间存在发病的共同形态学基础,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又有所不同,早期DR表现为周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背嵴消失,而糖尿病肾病则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基质的增多,晚期在DR患者因大量胶原纤维的'参与而致毛细血管硬化,糖尿病肾病则由于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引起毛细血管硬化[3].正如本组资料显示,当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例数增高时,DR发病率亦显著增加,但糖尿病肾病分期及DR分级之间无对应关系,这可能因为两者的发病机制并不相同所致。另外傅淑霞等[4]报道2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肾活检非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为49%.因此推测本组病例中,虽然除外了相关的肾脏病变,但仅通过尿蛋白等实验室证据不能排除发生非糖尿病性肾病的可能性。

本组资料还显示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黄斑水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视网膜黄斑水肿多认为由于黄斑区局部视网膜血管内皮(RVE)细胞屏障(血—视网膜屏障)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屏障(血—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损害引起[5],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有强大的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6].有报道称:VEGF的过度表达是DR发生的重要因素[7],高血糖、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2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均能诱导肾脏足细胞过度表达VEGF,使肾组织中VEGF及VEGF受体2明显增加,从而产生蛋白尿,肾小球肥大等改变[2].两者间是否通过这一相同的机制产生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段俊国主编。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黎磊石,刘志红主编。中国肾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640.

3喇万英,顾敏。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河北医药,2007,29:1249?1251.

4傅淑霞,裴华颖,邢玲玲,等。2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患者肾活检指征探讨。临床内科杂志,2007,24:38?40.

5陈海燕,郑燕林,吕帆。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研究现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408?412.

6李坤,贾晓梅,朱素英,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08,30:753?754.

7元勇,李建军,徐美华,等。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报道。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440?441.

222 评论

yuanning200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视力下降,飞蚊症,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

304 评论

花花only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192 评论

咣脚奔跑的釹孩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来源:甜蜜家园糖尿病论坛--国内最好的糖尿病网站病友出现或过早的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源自下列因素:一.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强,蛋白质糖基化,并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沉淀,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引起眼底渗出、新生血管及出血、视网膜水肿。二.高血糖导致血液中蛋白质大量的糖化,形成糖蛋白,加重微血管病变。三.脂肪分解异常、血脂血粘升高、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微循环障碍日趋明显。四.受虚假糖尿病广告误倒,迷信“不控制饮食”“灵丹妙药”结果导致血糖升高,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严重紊乱,眼部病变提前出现。因此,严格的控制血糖,同时兼顾调控脂肪、蛋白质紊乱才是治疗视网膜病变的真正解决之道。“降糖固本”系列药物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降糖固本”系列药物,经三十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有如下功效:一.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滞蛋白质糖基化。二.抑制脂肪的分解,清除血液中的过多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粘,疏通毛细血管,全面改善微循环。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提高生化降糖药品的生物利用率,降低生化降糖药物的副作用,使血糖更易控制并保持长久稳定。“降糖固本”系列药物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可改善和治疗糖尿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病变。经过大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用药观察发现: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服用“降糖固本”系列药物可以明显感觉到眼睛明亮、视物清晰、眼底出血吸收,对色彩、光照敏感度明显增强。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素论文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是失明的关键眼睛疾病之一,都是糖尿病人中后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糖尿病人长期性血糖浓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会导致身体内各种各样代谢障

    华兰欣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论文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两者危害极大,其发生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通过一系列临床检查与检验,探讨两者之

    Gemini952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论文范文

    护理工作是医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重症监护病房相对隔离,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在抢救危重

    jackor5799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新论文

    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如何避免视网膜的病变呢?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病情比较长的糖尿病人几乎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病症,长时期的血糖高是产生视网膜

    猪猪侠xtt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论文

    [1]程益春,赵泉霖.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

    糯米团子0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