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财891088
一篇医学论文常常由六个要素构成。1. 文题论文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切忌太泛、太繁,尽量不用“××研究”、“××探讨”等。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用标点。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论文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关键内容,并能对文稿全部内容负责、同意文稿发表者。作者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并应给到科室。省会及名城的医院和所有医学院校均不加省名。3.摘要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摘要应着重反应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出其中文全称。英文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4.关键词论著一般要求3~6个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科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注意第1个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均不用缩写。5.正文部分(1) 前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的研究还应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年月。应开门见山、简要、清楚 ''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2) 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观察指标。常用标题有“材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资料与方法”等。临床研究需交待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其他重要特征等,并应注明参与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交待干预方法的设计(随机方法)和采用的盲法。(3) 结果 是论著的核心部分。应将研究过程中所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经过必要的统计学处理,然后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表述。结果的叙述要客观真实,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合乎逻辑,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若文中设有图表,则正文不需重述其全部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发现或数据。(4)讨论 应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若不能导出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需解决的问题。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要过多罗列文献,避免作不成熟的主观推断,最好留有余地。不应列入图表。6.参考文献标注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体现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态度,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文内引用时,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图中引用时,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引文标注在图题或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表中引用时,在表中依次标注。
大力非水手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1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息、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临床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 ⑵ 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 ⑶ 阅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 ⑷ 新药、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 ⑸ 上级布置或招标的题目。在初步考虑拟选题目之后,应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避免题目类同、结论陈旧和不符合客观事实。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 实验研究阶段:这包括应用国外或国内的先进手段、药物、手术方法、检测等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和随访调查,并用动物或正常人作对照试验,要求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及资料,作为论证和评价成果的依据。 整理、分析资料和总结阶段: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临床分析和比较,得出显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结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引证文献作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对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进行论证,包括预后的估价。最后对论文作出自我评价,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撰写论文阶段: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恰如其分,切忌浮夸和虚构。当然,在产生论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须学会文献检索,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 X2 检验、 T 检验、 F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运算、如何选择样本大小等,努力阅读医学情报信息和文献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写出真正好的论文。2;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 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 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 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关于题目要求: ⑴ 可检索性; ⑵ 特异; ⑶ 明确; ⑷ 简短。命题方法: ⑴ 方法; ⑵ 结论; ⑶ 探讨。 关于把 “ 构成比 ” 当 “ 率 ” 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 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 只有观察组没有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病例资料经过有意无意的挑选:有些论文,对所谓 “ 资料不全 ” 、 “ 疗程未满 ” 、 “ 未随访到 ” 的病例剔除不计,这样所得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疗效高,因为若如此剔除,其结果的科学性必然成问题。更有甚者,对一些数据,主观臆断地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这次研究的意义。 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够。 ⑴ 无明确的客观指标、仅凭患者主诉进行考核; ⑵ 观察、研究人员的主观偏面性; ⑶ 考核标准过低; ⑷ 数据未经统计学处理; ⑸ 考核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学分析的差错。 ⑴ 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同期对照、历史性对照、不同地区或医院的对照交叉对照); ⑵ 随机化分组(简单、区组、分); ⑶ 盲法(非盲、双盲)。 以上资料,说明了在考核疗效时一定要注意: ⑴ 病例资料的可比性; ⑵ 客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⑶ 考核指标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可比性、指标不能过低,不能有主观偏面性等)。图表的应用问题:图表是表达研究数据,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简洁方法。一般来说 “ 图 ” 是从 “ 表 ” 来的,可以使读者从图中看出一个大概趋势和实验内容。在图表应用上,可用文字表达的就尽可能不用图表,必需用的也不宜过多,一般在 4 幅以内。3 写作技巧问题论文要使读者喜爱就必须求 “ 新 ” 、 “ 精 ” 、 “ 全 ” 。文字简练达到 “ 量体裁衣 ” 的水平,力争达到 “ 少一句不够,多一句嫌罗嗦 ” 的要求。一般论著字数在 2500 ~ 5000 字左右,摘要在 1500 ~ 2000 字左右,病例报告在 1000 字左右。字迹要端正。简化字要规范,不用自选字及自选简化字。各种符号亦要符合规范。其他当有医学名词、药物名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基金资助、著作权法等问题,一切均按国家及中华医学会规定的标准执行。计量单位请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做人难,做医生更难。
一般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有:t 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统计检验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数据的类型(计量、计数) 、组数的多少(两组、多组) 、样本量的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1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1.1 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
做人难,做医生更难。
学术堂整理了九个关于医学论文投稿发表的技巧:1、投稿前,认真检查稿件投稿前,务必认真检查自己的稿件,文章内容不要有太多的空格,因为计算版面费的时候,空格也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