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5

失踪的第九个梦
首页 > 医学论文 > 柳叶刀孟乔森医学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幼幼熙熙

已采纳

世界上最罕见的四种心理疾病,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神奇。  孟乔森综合症。俗称求医住院癖,患有这种病的人会在健康情况下会装病,然后去医院开药开刀,寻求医生的照顾,并且不断向周围的人表示自己有病,以此博取同情和关注,若是得不到关怀,患者甚至会自残,只为获得关注。   该病源于18世纪一个叫孟乔森的德国男爵,他没什么成就,却向周围人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在贵族圈博得了一些名气。之后德国一作家将他的事迹写成了小说,知道他的人更多了。1951年《柳叶刀》正式将这种病命名为''孟乔森综合症''。   该病的升级版是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症状几乎一样,只是不断地说别人有病,然后见别人获得照顾会感到满足。这种病一般发生在监护与被监护人之间,通常是母亲和孩子之间。19世纪英国一名叫贝弗里·艾里特的儿科护士就是该病患者,她会向她照顾的婴儿注射加重病症的药物以此来继续照顾他们,因此她被人们称为''死亡天使''。如果母亲有这种疾病,为了博取同情,小孩通常就会装病,因此,代理型孟乔森会制造孟乔森综合症。   肢体完整性认同障碍。患有这种病的人通常想截肢,因为他们感觉认知中的身体跟实际不一样,比如会觉得自己没有左手,然而左手却怎么也甩不掉,他们会产生巨大心理痛苦,截肢就会感觉舒坦了。目前研究发现,该病的患者大都会对左半边身体产生违和感,因此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他们右脑出了问题。   科塔尔(活死人)症候群。1880年由法国科学家科塔尔正式命名,患者会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已经死亡或不存在,他们随即开始绝食,并且表现出来非常喜欢看恐怖片和墓地,到夜晚心情会变好。前几年美国一位17岁女生上课时突然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便晚上一个人去墓地待着,送医院后被确诊为该病,据了解,她发病时父母即将离婚,因此推测她可能受此影响发病。之后,在男友的陪伴下她看了许多迪士尼动画,竟然神奇康复了。目前该病全球仅发现100例左右。   卡普格拉综合征,也叫替身综合症。1923年由法国科学家卡普格拉发现,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替身,他们只是长得和自己认识的人一模一样但内在却是其他人。患者不是装出来的,他们真的认为如此。该病的升级版是弗里格利综合症,表现为完全不认识自己,认为镜子里的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但是认得身边的人。   研究发现,该病的病理是基于人的认知过程,人们记住一件事物时,会同时记住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情感属性,即客观和主观的属性,该病患者只能在脑中提取客观属性,这使大脑产生认知失调,之后大脑便会强行将其合理化,让人觉得身边的人都是假扮的替身。

273 评论

zhouchang1988127

孟乔森综合征 是一种特殊的欺伪装行为。通俗一点来说, 没病装病,卖惨。 18世纪时,德国有位叫孟乔森的男爵,总是用装病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且伪装得惟妙惟肖。1851年,一篇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第一次以“孟乔森综合征”来命名这种症状。此种病因不明、少见的精神心理疾病。 可能和早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关,常因躯体不适或疾病反复去医院就医。分别是一般孟乔森综合征和代理孟乔森综合征。加诸于 己 的做作障碍,欺伪装行为,故意制造自己得病或者受伤,而获得被照顾、关心,“受伤对象”是患者自己。加诸 他 人的做作障碍,是指在于家庭中,患者故意将家人(一般是指孩子或老人)伪装有病或者受伤,进而使家人获得照顾,自己也是扮演照顾者的角色,“受伤对象”是家人。 通常是母亲对子女是一种最复杂也最致命的的虐待形式。 最长篇的卖惨故事在脸书上历时8年,悲剧主角是个叫黛娜·德尔( Dana Dirr)的外科医生,居加拿大偏僻省份,倒了血霉,与命运顽强拼搏,双胞胎孩子得绝症,老公车祸,最后身怀六甲在2012年母亲节遭遇车祸一命吗呼,一尸两命,剧情起伏跌宕,离奇坎坷,多惨堪比长篇韩剧。这个故事吸粉无数,但经过调查曝光后粉丝发现没有一个角色是真实人物,纯粹虚构,虚构者最初是一个11岁女孩儿,她玩的就是心跳。 另外一个极品是1991年出生的澳大利亚的著名脑癌患者贝拉·吉布森( Belle gibson),她卖自己的App,有自己健康生活网站,上电视,做励志话题秀,最后被曝光是假冒癌症,“卖惨”让她挣了至少75万美元。贝拉吉布森为逃避的罪名,最后把这些钱都捐给慈善机构,现在官司缠身。原来生活中也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人。我高中有个同学小C,确切的说,我对她家的情况还蛮熟,父母一天到晚闹离婚。她发现某回生病了,得到几乎全班同学的关心,她乐于沉醉在这种关心与享受这种在乎。于是,她开始装病,一年365天有一半以上时间都在生病,有事没事都往医院跑,医院也没查出病因。每周回校报喜,要来上半天课,关键时刻回来考试,成绩还不错,得了个学霸人设。分享个小片段。某回上自习课,她突然大哭,说肚子如刀绞,班上最高大的男生马上担起责任背起她下楼,作为生活委员的我和闺蜜班长自然紧跟陪护。那段路有坡度,加上小C三位数的体重,那个男生实在背不动她了,想歇会,我和闺蜜安抚她,她蹲着抱着小腿,嘴里哭喊着,我快si了之类的词语。紧接着班主任匆匆跑过来,说:"来,我来背你去医院"。哪知小C突然跳起来,走的比跑的快,没有半点不舒服。我和朋友表情瞬间石化。走了大概十米,她发现不对劲,继续恢复刚才蹲下的动作,痛不欲生的继续说丧气话……十几年过去了,这位女孩不仅仅上了新闻,成为励志女孩。还做了生意,买了几套房,拥有了帅气的老公,是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唯一不变的配方是,拿身体演戏这件事励志女孩标签从未离开过她。孟乔森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依靠心理治疗,特别是疏导沟通与关爱,也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卖惨是一种心理疾病,得治。人最应该,坦诚面对自己,换取真正的自我。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144 评论

qingqing829

孟乔森综合征也叫做闽希豪生综合症以及众多名称,该病患者会假装自己身体疾病从而获得更多同情,甚至于可以起到控制他人的作用。除了这种还有一种叫做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就是照顾者捏造了被照顾者的心理疾病,这是一种另类的虐待方式。

孟乔森综合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孟乔森综合症另外一种叫做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两者都有着比较广泛的症状范围。总的来说就是一种通过幻想和描述疾病的症状,通过假装有病,或者说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只为了博取同情心。

孟乔森综合征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样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当时在18世纪的时候,德国一个叫做孟乔森的男爵喜欢通过装病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而且他装病的技艺相当娴熟可以说是惟妙惟肖。后来1851年的时候,有人专门在医学杂志上,以“孟乔森综合症”来命名这种情况。

孟乔森综合征具体特征

孟乔森综合症患者是一种不太正常的自杀行为,患者不仅会报告自己各种病情,同时还会进行模仿让其他人信服。不过经过严格诊断就会发现患者实际上没有问题。很多患者对于某些疾病相当了解,或者说拥有着一定的知识,甚至于会进行不必要的吃药打针等等。

最为严重的孟乔森综合症患者可能会自残,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最终让实际情况和伪造的病情更加符合一些。

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可能会在自己照顾对象的食物或者水中放入有害物质,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有个叫做贝弗丽·艾里特的儿科护士,在工作期间向患病儿童注射了有害物质,最终导致4名儿童死亡,最少5人有不可逆转的伤害。

孟乔森综合征是一种看着无伤大雅实际上有些严重的病症,应该算是心理疾病的范畴了吧,不过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柳叶刀》医学杂志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

    xian蝦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柳叶刀医学杂志社

    柳叶刀是英国创办的医学杂志。最早的编辑部在英国伦敦 ,后来在纽约也设立编辑部,北京也有它的编辑部。

    麻辣土豆5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新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

    好多好多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柳叶刀孟乔森医学杂志

    世界上最罕见的四种心理疾病,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神奇。  孟乔森综合症。俗称求医住院癖,患有这种病的人会在健康情况下会装病,然后去医院开药开刀,寻求医生的照顾,并

    失踪的第九个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

    桃乐丝8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