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8

一佛爷一
首页 > 医学论文 > 美国医学杂志调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呀哟哇啦

已采纳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数和步速。

研究人员在2018~2019年间跟踪调查这些人的状况,发现有504人已经死亡,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的结果是: 步行的确有益 健康 ,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三点:

1.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2. 在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大约40%;

3. 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从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每天效益最大的行走步数是:

7500步/天!

从研究可以看出,首先,走路一定要走够量,就像上述研究的那样,走1000步和走4000步,效果是不一样的,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保证量。!

北京 体育 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扬教授胡扬在2015年9月29日接受 健康 时报采访时介绍,我国18岁以上成人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预防慢病必须要增加“动”的成分。步行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对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①

胡扬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 每天步行锻炼的人,身体形态、体质各方面都非常好,即使得了慢病,通过运动,一些慢病症状也都会减轻甚至消失。

说起这些好处,胡扬有切身的体会。他之前体检发现血脂超过正常,低压也上来了,后来每天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外面走,打网球,“最近低压正常了,这就是运动的好处。”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运动。但是有些人每天暴走2万步、3万步...... 其实走路太多,会对身体产生损伤,首当其冲的便是膝盖。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在2016年10月11日 健康 时报生活版刊文指出,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

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正所谓“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②。

01

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门诊主任医师刘力松在2011年8月15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所以,下午运动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③。

02

走多久?30-50分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宇指出,走路也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到50分钟即可。另外,要保证每周健步走的时间累积有150分钟以上,才会对 健康 有益④。

03

去哪里走路?草地、土地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 运动学教授赵纪生在2011年4月25日 健康 时报刊文指出,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⑤。

04

每一步迈多大? 身高乘~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 健康 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个人身高来决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⑥。

05

走路穿什么鞋?舒服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⑤。

审稿主任:杨小明

参考资料:

①2015-09-29 健康 时报《世界步行日:走出一个好身体》

②2016-10-11 健康 时报生活版《中年健身有“四怕”》

③2011-08-15 健康 时报老人版《心脏不好最宜下午三点锻炼》

④2018-01-23羊城晚报《专家指路:如何走、走多少都是学问》

⑤2011-04-25 健康 时报生活·健身版《走路是个技术活》

⑥2018-02-13 健康 时报老人版《健步走也有规范动作》

85 评论

淇淇爱添添

可以说得糖尿病的几率很大。不论是红茶还是绿茶,亦或者是可乐,它们的含糖量都很高,如果不注意这些的话,那么不仅糖尿病的发病几率高,就连别的病的发病率也会很高

261 评论

我最牛牛

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每天喝一瓶饮料会得糖尿病,但是这些饮料尽量少喝为主, 不要每天饮料不离口, 这样对身体确实是不太健康 。

280 评论

鹤顶红IF

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的进食障碍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结合大量个人商业保险反映的常见健康问题。这项研究涉及328多万人,调查的人黛平均年龄为 岁,其中为女性。

进食障碍是指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过分注意食物、体重和体型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研究人员发现,在疫情爆发之前,美国每100万人中约有3人因饮食失调需要住院治疗。这一数字上升到6人,并在去年7月进一步增加到8人,达到峰值,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在患有各种饮食障碍的患者身上。虽然这一数字在随后几个月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去年的这一数字5。同时,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高于疫情前。疫情前顶下半年和疫情时的下半年的中位数分别为9天和8天,同时去年同期增至12天。

美国每100万人中需要门诊治疗的进食障碍患者的人数也从疫情流行前的250人左右增加到目前的290人。数据还显示,患有进食障碍的住院患者数量的增加高于患有精神健康障碍的住院患者、患有长期或酗酒导致的酒精相关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或患有阿片类药物滥用的住院患者。后三种疾病的门诊患者人数在疫情爆发后没有显著增加。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新冠病毒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日益增加的精神压力是美国饮食失调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学生因停学回家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不良饮食行为。这项研究为新冠状病毒疾病提供了另一个证据,以“非直接方式”危害美国人民的健康。

131 评论

阳光明媚1618

经常喝饮料是否会得糖尿病,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一个正常人的胰岛功能完全正常,没有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下高糖的饮食,像经常喝饮料也不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因为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和吃多少糖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如果是胰岛功能非常完好的人,吃高糖的饮食、喝饮料也不会出现糖尿病。第二、如果是胰岛功能有所欠缺的患者,胰岛功能可以支持日常进食的食物,把血糖稳定到正常范围。但如果经常给予高糖的负荷,比如喝饮料或者吃很多含糖食品,可能会让患者的胰岛功能不堪重负,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英国医学杂志调查

    人抽烟少活多久,要看个人体质和抽烟的方法和耐受力,体质好的,会保养的,少活十年八年的没问题,烟瘾轻会抽的,如只抽过嘴烟,就是不进鼻子不往肺子里吸的还好点。耐受力

    rayyeung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美国中药学杂志官网查询

    可以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网站查询。 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

    独步幽森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美国调查医学论文错误

    他的学者生涯就算是结束了,他也会臭名远扬,在这个行业待不下去了

    cool100886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优优妈妈050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国医学杂志调查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1.8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

    一佛爷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