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4

知足知不足m
首页 > 医学论文 > 动物中毒病的现状调查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k小康哥

已采纳

红色【摘 要】摘 要 氢氰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家畜中毒疾病,反刍动物多发,家畜采食含有氰苷的植物,或误食了氰化物而引起中素。2016年11月,大同县某村420只绵羊,采食秋收后的高粱茬新生嫩芽,且因气温骤然降低受冻而致氢氰酸中毒,死亡严重。文章就此病例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诊治和预防措施。【期刊名称】农业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关键词】关键词 氢氰酸 中毒 防治措施畜禽中毒往往是群发或地方性发生,一旦发生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畜产品中的毒物残留量对人的健康也会造成危害,所以对于畜禽中毒病的防治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氢氰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家畜中毒疾病,反刍动物多发,家畜采食含有氰苷的植物,或误食了氰化物而引起中毒。氢氰酸中毒发病急、病程短,易造成家畜的死亡,养殖场损失大。1 流行病学调查2016年11月,大同县吉家庄乡某村420只羊,采食秋收后的高粱茬新生嫩芽,且因气温骤然降低受冻,当日晚上发病,40多只羊出现死亡。2 临床症状21只羊食后发病突然,病羊张嘴伸颈,呼吸困难,呼出气体有苦杏仁味;瞳孔散大,口角流涎;腹部疼痛,时起时卧,极度不安;迅速毙命。19只羊病程拉长,逐渐表现呼吸极度困难,可视黏膜鲜红,停食,运动不稳,肌肉震颤,体温下降。后肢麻痹,瞳孔散大,反射机能减弱或消失;心动徐缓,呼吸浅表,脉细弱,直至昏迷死亡。其余病症稍轻。3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血管充血、血液呈鲜红色、凝固不良;肌肉暗红色;口腔有带血泡沫;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肺部出现水肿或充血;真胃、小肠、心包、心内膜出血;瘤胃内有大量的气体和未消化的饲料,可闻到苦杏仁味。4 诊断采集可疑植物和瘤胃内容物作氢氰酸测定(苦味酸试纸法),使滤纸呈橙红色或砖红色。根据化验结果,结合动物迅速死亡,生前采食含有生氰糖苷的植物,死后可视黏膜潮红,血液呈鲜红色等确诊。

272 评论

happysky4496

肉羊瘤胃酸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与过食精料伺料的种类、性质、采食量有关。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上绝大多 数病例都呈现急性瘤胃酸中毒综合症,并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 急性消化障碍,瘤胃积食,全身代谢紊乱,酸血症,神经调节功能异常,脱水, 昏迷,休克,病情急剧而危险。 据实验报道肉羊过食谷物致死量为25 ~62g/kg 体重,粉碎的比不粉碎的发病快。根据食人量及种类和个体耐受力不同,可将其 分为三种类型。1。 最急性型常在采食后无明显病症,于3 ~5h内突然死亡。 2。 急性重剧型当空腹一次采食大量精料、特别是粉状精料时,采食后几小时到半天内即可 发病,其中大部分病例为脱圈偷食。除部分病羊兴奋外,一般都有精神沉郁,腹 胀,腹痛,磨牙,鼻镜干燥,眼球下陷,结膜充血,口膜暗红,不愿走动,四肢 无力,步态不稳,走路摇晃,弓背伸腰,后肢踢腹,跛行,蹬腿踏脚,不断起 臣卜,回头顾腹,不时磨牙,呕吐,空嚼,食道逆蠕动,排粪内有未消化的饲料。 触压瘤胃可感到瘤胃内容物多但不坚硬,弹性降低,以后则变软呈液状,瘤胃内 充满糊状物及气体,有潺潺音或金属音,蠕动极弱或停止,嗳气酸臭难闻。抽取 瘤胃内容物pH值在5。0以下,血液浓稠,色暗,血乳酸升高,血NH3含量增 力口,血钙偏低,部分病羊有溶血现象。 尿液呈酸性,pH值在5。0以下,尿比重 增加,尿素、非蛋白氮增高。心率100 ~ 120次/分钟以上,呼吸60 ~80次/分钟 以上,呼吸极度困难,张口呻吟。目光呆滞,眼反射减弱或消失,体温偏低,呈 现循环虚脱症状。 最后横卧于地,将头搭于一侧肩部,若不及时抢救,病羊常于 叫声中呕吐而很快死亡,死亡率较高。食人过多豆类的除上述症状外,瘤胃膨 胀、却很少下痢,血^&含量增加。由于NH3大量吸收引起高血NH3症,可引 起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障碍,出现迟钝、惊厥、昏睡、痉挛、眼球震 颤,运动姿势异常。 病羊视觉障碍,不顾任何障碍,向前狂奔,不时作直奔或转 圈运动,瞳孔对光反射不敏感等严重的神经症状,很容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随着病情发展、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头贴地昏睡,兴奋与抑郁交替出现,反复发作,最终陷人昏迷状态而死亡。 剖检可见瘤胃内容物多而呈稀糊状,有酸臭味,胃肠黏膜充血、坏死,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黏膜脱落,甚至用手可以 抹下,尤其以瘤胃为甚。病程短,多为l~2d,如能及时治疗,可望治愈,否则 死亡率高。因采食多量晒干的马铃薯块茎的,泡沫性瘤胃鼓气和瘤胃酸中毒同时 发生,很难救治,多以死亡告终。 3。较轻型采食多量精料或整粒籽实的,一般在采食后l~2d呈现上述症状,但比较 缓和。首先表现食滞性前胃迟缓的症状,以后脱水、腹泻明显,排黑色黏稠的 恶臭粪便,粪内有未消化的饲料,混有黏液或血液,尿少或无尿,尿液呈酸 性,有时pH值在5。 0以下,比重增加,尿中有蛋白、酮体。呼气带酸臭味,有的发生肺水肿,妊娠母羊阴门分泌胶冻样黏液,有流产症状。病羊卧地呻 吟,头颈歪向一侧,不时磨牙。前后肢肌肉震颤,闭目不睁,后期呈昏睡状,四肢冰凉、瘤胃蠕动停止,严重时发生瘤胃麻痹,随着病情发展,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头贴地昏睡。 兴奋与抑郁交替出现,反复发作,最终陷入昏 迷状态,多在发病后l~2d死亡。病程多为3 ~4d,如能及时治疗,多数可望 治愈,否则死亡率高。收起

202 评论

乱世you佳人

2001年10 月2日,连云港市某县某大酒店发生一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就餐的1281人中相继有202人发病。该县防疫站立即派人赴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监督处理。 1、中毒基本情况: 2001年10 月2 日中午和晚上,该大酒店承办6家喜庆宴席共121桌,累计1281人就餐。从10月2日17时到第三日上午10 时许,在进餐者中,陆续发生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轻微发热等症状为主的病人191名。该县防疫站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填写了《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并派人到医院和大酒店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督处理,进行个案调查,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⑴有191例中毒者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食物中毒总罹患率(191/1281),其中中餐68桌的710人中,发病161 人,罹患率为(161/710);晚餐53桌571人中,发病30人,罹患率(30/571);无死亡病例发生。 ⑵调查的191例病人中,男性93人,占,女性98人,占;年龄最小2周岁,最大68岁;在县级医院治疗98人,乡级医院治疗10 人,村级卫生室治疗81人,自行服药2 人。 ⑶病人分布县城区及周边五个乡镇。来自苏州、北京、泰州等地在该酒店就餐人员也有发病。 ⑷餐后5小时发生首例病人,潜伏期5--34小时,83%的病例集中在8--15小时后发病,平均潜伏期小时(见附表1) ⑸临床表现:中毒病人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低热等症状。其中恶心占(160/191);呕吐1次以上(72/191);腹痛表现为上腹部绞痛转至全腹痛为主,占(182/191);腹泻1次以上占100%(191/191),以稀水样便为主,无脓血便;头痛占(75/191);头晕占(64/191);部分重病人有脱水症状(见附表2)。经抗生素治疗,中毒病人很快恢复。病程以1--3天为主,少数人超过3天。与中毒患者接触的人群未发现传染现象。 2、对可疑中毒食物的调查及结果:⑴对10月2日大酒店所有食品,酒店当事人口述都为现买,验收和使用过程未发现有变质现象。⑵在191份中毒者的《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中,在共同进餐的“食物名称及数量”栏内,有162份仅填餐桌上菜“全吃”,没有详述,另29份表中食物名称列有餐桌食品3~8种,均无进食量说明;⑶对共同进餐但未发病者未作可疑中毒食物调查;⑷酒店在食品卫生监督员到达之前,已擅自清理了剩余食物及半成品和原料,及时封存采样工作未能进行;剩余食物是否引起其他人或动物中毒未能查证;⑸对客家自带的酒水、饮料、蛋糕、果胨等食品,未在个案调查中提及,未采样检测;⑹在事发第四天(个案调查于第三日结束)及以后是否还有中毒病例发生未追访。调查结果:有毒食物无法确定。 3、酒店现场调查情况: 大酒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当时该县最大餐饮场所,2001年5月22日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5 月28日新酒楼正式启用。 酒店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员工80人,本年度已进行体检并取得健康证明74人,其余6人(女性20岁3人,35岁2人,男性20岁1 人)未取得健康证明参加工作。厨师长1989年开始工作,副厨师长1987年开始工作,都经过两次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其他员工卫生知识培训情况未见记录或证明;员工名单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已张贴上墙;冷菜间无杀菌消毒设施,无工作人员的更衣室,下水道不通畅;洗刷餐饮具无专用水池,与清洗蔬菜、肉类等混用;消毒后的餐具未及时存放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餐饮具贮存柜内外无“已消毒”、“未消毒”等标记;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刀、砧板、盆碗碟等工具容器未见生熟分开标记;冰箱内食物无生熟分开标志,冷冻柜内熟食牛排和冻鸡、冻鱼合并存放;无食品原料初加工场所,无原辅料仓库,有无误用已污染或变质的辅助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无记录。

294 评论

識食過人

氢氰酸中毒是由于羊采食富有氰苷配糖体的青饲料,在胃内由于酶的水解和胃液盐酸作用,产生游离的氢氰酸而引起的。 病因 该病常因羊采食过量的胡麻苗、高粱苗、玉米苗等而突然发作。饲喂机榨胡麻饼,因含氰苷量多,也易发生中毒。应用中药治病,当杏仁、桃仁用量过大时,亦可致病。 症状 该病发病迅速,多于采食含有氰苷的饲料后15~20分钟出现症状。首先表现腹痛不安,瘤胃臌气,呼吸加快,可视黏膜鲜红,口流白色泡沫状唾液;先呈现兴奋状态,很快转入沉郁状态,随之出现极度衰弱,行步不稳或倒地;严重者体温下降,后肢麻痹,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全身反射减少乃至消失,心搏动徐缓,脉搏细弱,呼吸浅微,直至昏迷、死亡。 防治 禁止在含有氰苷作物的地方放牧。应用含有氰苷的饲料喂羊时,应先进行脱毒处理。发病后速用亚硝酸钠克,配成5%溶液,静脉注射;然后再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20毫升,静脉注射。

344 评论

露西亞嘉利

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探讨王晓社(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746000)摘要:目前,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质量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畜禽疫病种类多,发病范围广,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超标严重。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等畜产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人民群众对健康日益重视。对畜产品安全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产品的低成本经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但由于没有完善的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畜产品达不到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有优势无市场。迅速提高畜产品质量,成为当务之务。一、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1�动物疫病。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后,人食用了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畜禽肉品后,可感染给食用者。如猪丹毒、结核病(细菌)、囊尾蚴(寄生虫)等。2�饲喂违禁添加剂。超量使用兽药、激素等,可导致中毒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如肾上腺素类(瘦肉精)喹喏酮类等制剂,麻醉、镇痛药等。3�畜禽长期饮用被工业污染的水源。如含量金属离子水,杀虫剂污染水管,使有害物质在畜体内蓄积,危害食用者。4�饲料因素。饲料中某些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肉品的品质,如缺乏V�E、硒造成白肌病,饲养苜蓿、胡萝卜等过多,会造成黄色素沉积,造成黄脂肉。5�长期食用泔水。散养采食垃圾等废弃物等,增加感染疫病的机会,同时由于食源不洁,影响肉质。6�种公、母畜肉,饲养周期长的家畜肉质与正常肉有明显区别。种公畜肉有睾丸硐等性激素,不能食用,种母畜肉质老化,营养价值低。7�注水因素:注水肉水分多,不卫生,肉质差。8�屠宰方式,无定点屠宰场的地方,肉品上市后才检疫,而头蹄、肉脏多未检疫,卫生条件无法保障。9�用不卫生、不密封的运输工具运输肉品,造成肉类、奶类产品的污染。10�没有良好的加工场所和条件,造成畜禽产品的污染。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配套法规和标准尚不齐备。安全畜产品生产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政策引导和规范。目前我国在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管理部门、管理方法、检疫(验)手段不明确。2�机构不健全,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开展动物防检疫、畜产品安全检验的名称和机构,影响了畜产品安全体系的建设。3�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开展不平衡。全国各地开展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情况不平衡,县级以下和经济欠发展地区开展情况较差;定点检疫、集中检疫率低,肉品质量安全问题多。4�检疫、检测手段落后。目前检疫主要靠感官检查,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违禁添加剂、兽药、激素等检测也存在检测手段、仪器、试剂缺乏等问题。5�缺乏必要的病害肉尸处理设施。基层检疫、检出的不合格肉品多采用焚烧、深埋的方式,处理不彻底,又污染环境,成为新的污染源。三、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1�明确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应设立一个名称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动物饲养阶段的防疫、检疫和兽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原则,动物饲养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在官方兽医体系的监控之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畜产品安全质量。2�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据措施是加快立法与标准体系的修订工作。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仪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家应尽快组织各方力量,围绕动物源性食品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因素,面对国际市场,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先进实用、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技术指标力求量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标准的系统配套方面,强调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标准的系统配套。3�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技术执法体系。为此,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势在必行。应在县级设置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机构,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与检验方法,能够满足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同时,研制一些快捷、低廉的检疫、检测试剂和仪器,即保证检疫、检测的快速准确,又可使经营者能够接受,利于推广应用。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4�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开展动物防疫、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佳途径。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推行了无公害食品行动,并在北京等大中城市试行市场准入制度。我们应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无公害畜禽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对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重点扶持,严格管理,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5�强力推行免疫标识制度。大力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减少疫病发生,保证畜产品安全。6�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政府职能的强化重点,政府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与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由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监督各执法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落实,强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将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部纳入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从饲养到餐桌”全程监控。同时充分利用的信息手段,加强宣传畜禽产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各级干部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知识,并对畜禽养殖者和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培训、增强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畜禽产品安全问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政府有责任规范行业管理,使养殖、生产、加工经营,切实做到从源头把好关,有意识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的消费氛围,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作者:陈杖榴,丁焕中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foods of animal origin)是指动物生产的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不仅和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可能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如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牵涉面很广,安全的动物性食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或标准),在目前条件下,笔者认为把动物性食品安全限定在“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无后遗作用”四个方面还是比较恰当的。�近年来有很多文章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等,本文不准备对动物性食品安全作全面的讨论,仅对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及添加剂的应用之间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兽药残留与兽药、添加剂的应用现代化的养殖业由于高度的集约化,不可避免带来大量的疫病问题,因此需大量使用药物来防治动物疾病;另外为了提高饲料报酬和满足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需要使用大量饲料药物添加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兽药和添加剂对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用药、非法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致造成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添加剂残留非常严重。引起兽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非法使用违禁药物近年来,我国使用违禁药物最突出的是克伦特罗(瘦肉精),据广东有关部门报告,2001年对市售猪肝抽检24份样品,检出阳性的22份,超过了90%;2001年11月,广东河源市480人发生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或内脏)而中毒,从这里可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此外,使用雌激素、同化激素、安定药等违禁药物作饲料添加剂的也大有人在,其造成的严重后果难以预料。�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是饲料添加剂。大多数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如抗菌促生长药喹乙醇是35天,氯羟吡啶是5天,氯苯胍是7天等,但实践中很少执行。一些饲养场到屠宰前才停止添加药物,这样肯定会使药物残留超标。多数抗球虫药和一些其他饲料药物添加剂规定蛋鸡产蛋期禁用,如盐霉素、氯羟吡啶、氯苯胍、莫能菌素、泰乐菌素等,但不少鸡场没有遵守这些规定,造成药物在蛋中残留,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饲料药物添加剂超量使用也是产生兽药残留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饲料及浓缩料等大多加有饲料药物添加剂。随着畜牧业集约化时间的增长,常用药物的抗药性日趋严重,因而添加量越来越高,甚至比规定添加量高2~3倍。据试验,在鸡饲料中,每吨饲料添加土霉素时,不需停药期,而添加饲喂56天或以500 g饲喂7天时,要停药2天以上,鸡组织中土霉素残留量才能低于最高残留限量。另外,重复添加促生长药也是造成超量用药的原因,例如有的人在鸡饲料中添加了喹乙醇,但没有标明,又加进含喹乙醇的预混剂,这就使喹乙醇的用量大大超过规定的水平,除引起鸡只中毒外,更严重的是造成残留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在预防、治疗畜禽疾病中使用超剂量药物的情况也很常见,这样药物在动物体内滞留时间会延长,即使按一般的休药期停药也可能造成残留超标。一些饲料厂为了保密或逃避报批,在饲料中添加了一些兽药,但不印在标签上,如果用户一直用到动物上市,便造成药物在产品中残留,这是药物残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兽药及添加剂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动物在使用药物预防或治疗疾病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可能蓄积、贮存在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有的药物以游离的形式残留于器官、组织,也有部分以结合的形式存留于组织,这种与组织蛋白结合的残留可能时间更长。�兽药残留除了由于防治疾病用药引起外,使用促生长饲料药物添加剂,接触或吃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等也可引起。因此,广义的说应是化学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兽药残留的主要危害性�对消费者的直接毒性作用�一般急、慢性毒性兽药残留一般浓度很低,加上人们食用的数量有限,大多数药物并不能由于残留引起急性毒性。但也有少数药物的残留可引起急性中毒,如近年来在香港广东、浙江、四川等地有些人由于吃了含克伦特罗的猪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其实早在1990年,西班牙就曾发生2起100多人的克伦特罗中毒事件。许多兽药添加剂都有一定的毒性,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氨基糖苷类有较强的肾毒性等,如果长期吃入含有这些药物的动物性食品就可能产生慢性毒性作用,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诊断上也有一定的困难,故很少见这方面的报道。�特殊毒性现已发现许多兽药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简称“三致”作用),如雌激素、硝基呋喃类、喹恶啉类、砷制剂等都已被证明具有“三致”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禁止这些药物用于食品动物,美国1979年开始禁用己烯雌酚作生长促进剂。1988年美国“国家毒理研究中心”报道,大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SM�2)可引起大鼠的甲状腺癌和肝癌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由于此药在牛、猪均为常用药,其消除半衰期较长,是造成兽药残留的重要药物之一。��激素样作用7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均将雌激素或同化激素用作畜、禽的促生长剂,后来发现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具有致癌作用,先后禁止用作促生长剂。但目前我国非法使用这类药物于畜禽、水产养殖的情况时有所闻,如果吃入含有这类药物残留的产品,则可能干扰人的内分泌功能,影响生育能力,导致儿童的性早熟等。值得引起注意。�过敏反应许多抗菌药如青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等均具有抗原性,可引起人们的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全身或局部(乳管注入)用药后,均可从乳汁排出,敏感的人喝了含青霉素的牛奶便可出现过敏反应,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人类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近年国外许多研究认为,有抗菌药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可以对人类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产生不良的影响,部分敏感菌受抑制或杀死,致使平衡破坏,有些条件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可能大量繁殖,或体外病原的侵入,损害人类健康。Mokhtar(1988)报道,感染血吸虫的27位病人(24男,3女),在用吡喹酮治疗前后对结肠的菌丛进行了评价,在治疗后的48 h,需氧菌和类大肠杆菌计数有显著增加,一周后才恢复正常。这种变化被认为是由于药物对肠道的主要厌氧菌丛起抑制作用,导致对药物不敏感的需氧菌丛大量繁殖的结果。这种菌丛的扰乱可能使免疫机能已遭到损害的血吸虫病人进一步产生并发症。�对人类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抗菌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使人类的病原菌长期接触这些低浓度的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食品动物使用低剂量抗菌药作促生长剂时容易产生耐药性。1997年10月WHO在德国召开了首次“抗生素应用于食品动物后对人类医疗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动物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菌,并且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人群中细菌、动物群中细菌和生态系统中细菌间互相传递,由此可导致致病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产生耐药性而引起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失败。因此,建议所有国家都应建立对食品动物中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用作动物促生长的治疗用抗生素和可引起交叉耐药的抗生素应禁止使用,以免人类医疗资源丧失。�关于动物病原耐药菌的耐药基因能否传递给人类病原的耐药菌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耐药基因可以互相传递。据Hunter(1992,1994)报道,他从应用安普霉素(apramycin)多年的猪场的仔猪粪便、周围环境、牛舍、牧场的粪便中分离到对安普霉素耐药的大肠杆菌,这些耐药菌株中都含有一个相似的大约为62kb的编码对安普霉素耐药的质粒,而且这些质粒可以在动物和人群中互相传递。这个发现为动物禁用人类相同的抗菌药物,开发兽医专用的抗菌药提供了理证和实践的依据。�避免兽药残留的措施�制订兽药的休药期,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我国2000年版《中国兽药典》只规定了30种药物的休药期,还有大多数药物没有休药期的规定,这就给兽药残留的产生留下了空间。所以制订兽药的休药期是当务之急。在已有休药期的药物或添加剂,则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建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监控体系我国目前对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是多部门分头管理,农业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部各分管部分职能,这往往产生许多漏洞。美国对兽药的管理非常严格,值得我们借鉴。建议我国对动物性食品的管理与国际接轨,成立国家兽医局,代表国家行使兽医管理职能,对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性食品安全进行统一监控。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组织保证。�加强对生产者的教育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关系到生产者、兽医、科研人员、政府管理人员、教育部门等,只有这些人的通力合作和努力,才能得到最安全的食品。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者,他们要具有生产安全动物性食品的自觉性和高度的素质。因此,必须对生产者做好教育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资格认证制度。要从动物性食品的源头杜绝兽药残留,才是解决残留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做好从“农场到餐桌”避免残留的科研工作兽药和添加剂种类很多,它们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千差万别,我们对这些药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药物动力学和消除规律还知之甚少。同时,动物性食品从农场到餐桌要经过很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如何避免兽药的残留和污染,还有许多科研工作要做。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目前我国对兽药残留已制定了部分国标,农业部也颁布了种残留检测的标准方法,但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完善,品种也不多,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残留检测标准方法应是当务之急。

271 评论

相关问答

  • 动物中毒病论文

    犬细小病毒北京株分离和动物发病模型建立 中文摘要: 从北京地区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死犬血样粪便中分离到5株病毒并进行病毒鉴定,证明为犬细小病毒。对5株分离病毒

    芥末生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动物中毒病及毒理学论文

    检测方法: 1.理化检验 2.仪器分析 以奶牛中毒为例 氢氰酸中毒检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氢氰酸中毒的简易检验方法。 二、材料设备 动物 氢氰酸中毒病例,或用试

    sofa上的猫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现状调查宫颈癌的概率

    其实,HPV阳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发现HPV阳性不一定就代表会得癌症。 据估计,中国女性HPV感染率约为16%,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

    金鳞平面设计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论文

    动物医学的论文 动物医学,也可译为兽医学,但是与兽医比较应用更广泛一些。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动物医学论文! 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是深化我国新型水生动物疫

    江南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颈椎病现状调查论文题目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闪闪的钻石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