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友好环境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肝胆外科手术后护理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叶子晓桐

已采纳

我院于2003年4月成功的实施了1例成人异体肝移植术,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于2003年因肝癌收住入院。患者因半年前一次饮酒后感上腹胀痛不适,伴乏力,小便发黄。于外院就诊,B超、CT均示肝占位,细胞学穿刺检查,病理诊断为肝癌。于外院行5次放射介入治疗,复查示病情进展,治疗无效。20余天前出现全身黄染而入院。入院时慢性病容,全身黄染,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 mmol/L,直接胆红素 mmol/L,γ-谷酰转肽酶1171 u/L,碱性磷酸酶193 u/L,血小板72×109/L。经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经外院会诊,有肝移植手术指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遂于2003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成人异体肝移植术,术后患者转入ICU,5月13日转入普通病房,于2003年7月16日痊愈出院。 2 术前准备 病房准备 准备单间病房,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墙壁及室内用物,紫外线灯消毒房间。 患者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以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并避免增加肝脏负担。患者皮肤准备,双侧腋窝、腹股沟及全胸全腹备皮。 心理准备 患者从确诊到手术前已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虽经治疗,但病情仍在进展,故表现较为焦虑,希望能尽快治疗痊愈,可是对手术及手术后的效果,特别是对术后预期寿命问题顾虑较多,家属也希望尽快手术,以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要稳定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介绍其他手术成功的病例,从而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其次对家属要争取配合,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情,使家属对手术既抱有希望和信心,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思想准备。 3 术后护理 病情监测 循环呼吸系统监测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每小时尿量,严格记录出入量每12 h 1次,每24 h总结1次。术后患者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手术次日摘除呼吸机,改用挂耳式双腔鼻导管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为99%~100%,同时监测血气分析。观测咳嗽咳痰情况,每日雾化吸入3次,雾化液中加入沐舒坦,以稀释痰液,利于患者排痰,同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并协助拍背排痰,患者能自行将痰液排出。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经自行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本次手术后因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使血压升高,升至180/122 mmHg,遵医嘱使用爱络、亚宁定、利血平降压,待患者进食后,改为口服降压药后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管道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患者所带管道较多,如右颈内静脉置管,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腹腔引流管4根(包括肝上、肝下、脾窝、盆腔),T形管2根,胃管,尿管,右桡动脉置管,接患者时要妥善放置各种管道,并用胶布贴在管道上写明加以区分,谨防脱落打折。每日更换引流袋,量多时随时更换,并详细计算量分另记录,最后总结。定时挤压引流量,防止引流管堵塞。 保护性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进病房,要穿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换鞋,戴鞋套。患者使用的被服、衣裤、腹带都经高压灭菌消毒,病室内的墙壁、地面、用物,每日消毒液擦拭。病室保持恒温,约在25 ℃,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3次,每次30 min。患者每日温水擦浴1次,口腔护理3次,每次为稀碘伏碳酸氢钠液,呋喃西林液交替使用,进食后每次进食结束都予碳酸氢钠液漱口。除工作人员外,减少探访人员,转入病房后固定陪护人员,减少探视。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褥疮 肝移植患者因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怕翻身过剧引起肝脏移位,及避免右侧卧位以压迫肝脏,以及使用腹带而因腹带接缝处不平整压迫背部皮肤。虽已使用气垫床及平卧、左侧卧位交替,但背部和臀裂处仍出现3个小褥疮,发现情况后,增加患者翻身次数,由每次3~4 h翻身1次改为每1~2 h翻身1次,每班用稀碘酊(碘酊)或碘伏擦拭创面1~2次,并用氧气吹创面,每次5 min左右,之后涂上珍珠粉,创面逐渐愈合结痂。 出血 此患者术前血小板偏低,术后引流液较多,色鲜红,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等,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量挤压引流管,及时更换引流袋及浸湿的敷料,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经各项处理措施后,患者引流液逐渐减少,性质由血性逐渐混血性。 高热的护理 2003年5月3日,患者术后1个月,体温突然升高,达 ℃,予腹水作培养和药敏试验,示洛邓葡萄球菌生长,改用敏感的抗生素后体温逐渐下降。至5月11日体温上升达 ℃,又予腹腔引流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提示牛链球菌生长(+),根据结果再次改用敏感抗生素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发热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同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 ℃予以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大动脉冷敷,体温超过 ℃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降温后及时测量体温,发热时及时测量体温,发热时每2~4 h测量体温1次,注意观察面色、呼吸、血压和出汗量,并为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和被服,防止受凉,并嘱患者多饮水并漱口,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术后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此患者原来性格比较开朗,但因术后体质虚弱,卧床时间较长,加上身上管道较多,活动不自如,事事需要别人帮忙,再加上家属不能探视,表现的较焦虑。鉴于此,护士经常开导患者,使患者对自己现在的病情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其知道消极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现在减少探视是为了预防感染;对家属,患者病情稳定时允许每日探视1次,当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帮助患者家属解除悲观情绪,以免影响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4 小结 本例患者是我院经治的第一例肝移植患者,我院是在只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很少的情况下逐渐摸索出来的,肝移植的患者术后特别要注意的是抗排斥反应和抗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要定时定量,准确掌握服药前后禁食时间,经过此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历,为我院今后的护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04 评论

饿魔娃娃

【关键词】胆道手术 胆漏 护理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无论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能发生,其发生率为~,常于术后3~7天发生,胆漏不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生命危险,处理相对棘手,容易引发医患纠纷,需引起重视。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共处理胆漏患者8例,经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晚期肿瘤抢救无效死亡外,均治愈出院。现将胆道术后胆漏的护理体会 总结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39~76岁,平均岁。本组病例胆囊结石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2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2例;胆囊癌1例;胆管下端癌1例;胰腺癌术后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全部病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临床表现为胆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或从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出过多的异常的胆汁。 治疗 方法 8例胆漏患者均予以非手术治疗,即抗感染,营养支持,生长抑制激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等治疗,其中1例患者行腹腔冲洗,1例已经拔除引流管者在经原先的引流孔重新置入引流管引流,引流管早期用负压引流,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改为普通压引流。 治疗结果 8例胆漏中,7例愈合,平均住院25~30天,1例因晚期肿瘤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应多倾听患者主诉并密切观察其腹部体征,以便及早发现胆漏。如患者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需警惕胆漏的发生。一旦出现腹膜炎体征,应首先考虑胆漏的可能,及时 报告 医生,做好多项配合 措施 ;若患者出现持续性右上腹胀痛,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低热等全身症状时,也应考虑胆漏的可能[1]。 营养支持 胆漏早期应禁食,并行胃肠减压,可减少胆汁分泌,在禁食期间,采取肠外营养,可静脉输入脂肪乳剂,氨基酸等。在患者行肠外营养期间必须做好护理,减少高氨血症、脂肪超载现象、感染性等并发症的发生。监测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24小时体液平衡,实验室检查等。 药物治疗的护理 生长抑制激素临床最常见的是醋酸奥曲肽,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促进漏口的愈合。药液应达到室温再用,以减少局部不适感;避免同一部位短期多次注射;直到马上用药前方可打开,任何剩余不用的药液都应抛弃。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恶心、头晕,偶有过敏反应。有些药物(如氯化钾)静脉输注时对血管刺激大,常引起患者局部或同侧肢体疼痛,因此患者感觉不愉快,甚至拒绝治疗的情况,我们采用2%利多卡因于针眼上方沿血管走向湿敷并抬高输液的肢体,以减少液体在局部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果。 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胆道手术后一般放置腹腔引流管进行腹腔引流,而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小时,引流液颜色由血性液向血浆样变化。胆漏时,引流液颜色为棕色或金黄色胆汁样,这是胆漏早期表现,引流液的性状是诊断胆漏的直接依据。护士应了解腹腔引流管的放置部位,进行正确连接,然后用别针妥善固定于床旁,保持适宜长度,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滑脱,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一次每小时,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变化,同时应避免引流液回流和负压器无负压。压力一般维持在~。 腹腔冲洗的护理 腹腔冲洗的目的是及时,彻底地排出外漏在腹腔的胆汁及坏死组织,使创腔缩小,促进漏口愈合。一般1~2小时进行腹腔冲洗一次,若引流液较粘稠或伴有血凝块时,可适当增加冲洗次数。冲洗后必须观察冲洗液是否能被顺利吸出,否则液体积聚在腹腔内,引起腹胀,患者予以半坐卧位或平卧位,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有利于彻底冲洗及引流,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胆漏时冲洗出的引流液是黄绿色或金黄色胆汁样液,随着冲洗时间延长,漏口的愈合,引流液的颜色应变浅。负压连接管及引流瓶每天更换,更换时连接管口用安尔碘棉签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引流瓶内液体不能超过3∕4,避免发生逆行感染[2]。 皮肤护理 注意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或涂氧化锌软膏,如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换药处理。 心理护理 观察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详细解释。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和预后,尤其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上给予开导,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尽量满足其要求,鼓励其主动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胆漏是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术中胆管损伤未能及时发现,组织水肿脆烂致缝合不满意,常于术后早期发生胆漏,多数胆漏发生在术后3~7天,与组织坏死、结扎线脱落、局部感染等有关,对年龄大、全身情况差、合并糖尿病以及黄疸较重的病人,因其组织愈合能力差,还应警惕迟发胆漏的可能,对这类病人只能放置腹腔引流管并推迟拔管,从而降低漏一旦发生之后的危害,即使引流管无液体引出,也宜推迟至术后一周之后拔除引流管。黄权[3]在报道胆漏的综合治疗中,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且非手术治疗中关键是充分引流,原腹腔引流管继续引流或换成双套管引流;黄志强则以其 经验 提醒人们:“事实上,我们并未见正确的腹腔引流带来严重并发症,而只是遇到引流不当或不引流造成的严重后果。”已拔T管者,置带侧孔导尿管于原窦道处引流,直接或超声波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非手术治疗费用省,恢复快,医患纠纷相对少,已作为治疗术后胆漏的首选方法。汪兆军[4]等报道26例T管长臂旁常规置管窦道造影术,发现窦道完整形成所需时间悬殊,临床上可以根据T管窦道造影显示的窦道形成状况作为拔T管的客观依据,是预防拔除T管后胆漏的根本性措施。 总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完善处理以及可能引起胆漏各种因素有深刻的理解,提高警惕,强化责任心,才能从跟不上预防胆漏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10):598-599. [2] 倪元红,彭南海.腹腔冲洗与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61. [3] 黄权.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综合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5,10113(5):379-80. [4] 汪兆军,梁钊.T管长臂旁常规留管窦道造影术(附26例报告)[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3(3):222,176.

337 评论

眼角落下的泪

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吴伯文 徐爱民 潘泽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年12月第23卷第12期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我国对肝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手术切除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肝癌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其中小肝癌达%。但由于多数肝癌的发现均较晚或早期即有肝内播散;肝癌病人多伴较重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年龄或其他疾病的限制等,使临床肝癌有手术切除条件的不足25%,并且肝癌术后复发率也很高,对于上述这些失去手术机会或已无根治性切除条件的病人,目前临床采用以介入为主的多种非手术治疗的综合疗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疗效,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重要手段。介入疗法是这些非手术疗法中疗效最显著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肝癌介入疗法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采用的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性介入疗法和超声介入疗法,现将目前临床常用的介入疗法综合介绍如下。1、肝癌的放射性介入疗法放射性介入疗法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主要方法是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这一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采用,疗效肯定,成为不能根治切除的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肝癌的血供95%—99来自肝动脉系统,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达全身的100—400倍,增强抗肿瘤效应,而全身毒性作用明显减少;栓塞剂可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进而纤维化、缩小,有助于二期切除肿瘤;肿瘤局部坏死液化也有助于缓解肿瘤性疼痛;有研究表明,TACE也有助于刺激机体免疫效应,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有以下几点。(1)不能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无肝功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2)肿瘤占全肝<70%;(3)术前应用可使肝肿瘤缩小后二期切除;(4)控制肿瘤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5)肝癌切除后预防性治疗。禁忌证:(1)肝功能损害,血清总胆红素及谷草或谷丙转氨酶>正常2倍,中等量腹水;(2)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有出血倾向,WBC≤×109,血小板≤50×109;(3)门静脉癌栓广泛(左、右支)或主干阻塞(但可做TAI);(4)显著的门静脉高压或近期内有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肝肿瘤占全肝70%以上(若肝功能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6)肝内或肝外广泛转移;(7)全身状况差或其他器官如心、脑、肺、肾等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常用的肝动脉灌注药物有5-FU,顺铂、卡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等选其中2、3种联合应用。常用栓塞药物有碘油、明胶海绵,各种材料(包括药物,放射同位素)的微球等。放射介入治疗的并发症TACE术后常见的反应有恶心、呕吐,肝区剧痛,食欲不振,发热等,偶有胆囊炎甚至胆囊坏疽,腹膜炎;胃粘膜糜烂,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及肝或肾功能衰竭等,应严加防范。放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存在争议的问题经过多年大量病例的治疗实践,国内外文献公认TACE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999)报道TACE14000余例次,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7%,17-22%,6-13%。经TACE治疗后肿瘤缩小并获得二期切除约占TACE总例数的-%,二期切除者5年生存率与小肝癌切除者相近。有少数病例经多次TACE和综合疗法治疗后肿瘤缩小、消失,有的至今已生存10-20年以上,达到了治愈的疗效。 TACE疗法目前还存在许多缺点和难点影响其疗效。(1)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治疗问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可达-%,对这类病人如放弃治疗,其生存期仅有3-6个月,因此目前对门静脉分支癌栓的病例行TACE是国内外文献中的一致共识。对于门静脉主干有癌栓是否宜做TACE治疗,目前有不同意见,国内相当多的作者持否定意见。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10000余例TACE治疗的观察、研究,门静脉主干癌栓一般并不会使门静脉血供完全阻断,即使完全阻断,周围也已形成许多迂曲的小静脉进肝,这些侧支循环在TACE术后仍可维持肝血供。Ralls发现即使同一病人,门静脉的向肝血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当肝动脉血流被阻断时,门静脉离肝血流会变为向肝血流以满足肝脏供血的需要;此外肝脏还可从门静脉血中提取高比率的氧以提高对门静脉循环的更有效利用,这些都说明肝脏具有防范缺血坏死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肝功能良好的门静脉癌栓病人,一般能够安全渡过TACE术后的危险。也有人提出经门静脉穿刺注射IL-2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可提高病人的疗效。(2)对于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术前是否行TACE,目前存在不同意见。多数作者认为,可一期根治性切除的肝癌,不作术前TACE,特别是直径<5cm的单个肿瘤。对较大肿瘤(>10cm)无包膜,边界不清,又贴近肝内大血管;周边有子灶或多结节的肝癌,这样的肿瘤难以做到根治性切除,相反,经手术刺激后极易在短期内复发并且较术前增长扩散的更快,也会促发肝外转移,对此类肿瘤宜术前行TACE,若肿瘤明显缩小,周边子灶坏死,肿瘤周边形成炎性包膜,使边界变得清楚,可再行二期切除,其5年生存率达,疗效近似于小肝癌切除,远较一期姑息性切除为好。若经TACE治疗后,肿瘤并未缩小,仍未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条件,我们认为继续做综合性地非手术治疗仍比勉强行姑息手术切除的生存期要长。(3)肝癌切除术后有选择性的行预防性TACE是提高肝癌疗效的重要手段。术后行TACE其主要作用是经DSA证实有无术后残存微小癌灶并可进一步杀灭。有报道对高危复发病例(肿瘤无包膜,有卫星结节,未达到根治切除标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高指数或p53表达强阳性)术后辅加TACE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提示,术后TACE组和单纯根治性切除组相比,前组肝内复发率从%降至%,4年生存率从%提高到%,提高了疗效。(4)影响TACE疗效的因素。近年有学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认为,TACE确有杀灭肿瘤,提高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一面,但有相当多的病例也显示了该疗法的局限性,甚至表现出疗效更差的一面。研究表明经TACE治疗后,虽有73%的肝癌病人50%以上的肿瘤组织出现坏死,但仅有5%是完全坏死,而残存的癌细胞会具有或产生更强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如有的病例TACE后短期内,病人肝内出现多处或弥漫性播散灶,有的出现肺内多发转移灶等。此外肝癌结节周围区域及包膜为门静脉供血,TACE后,肿瘤周边或包膜下常有存活的癌细胞,加之周围侧支血供很快建立,残留癌组织很快增殖;肝癌病人多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TACE术后,绝大多数病人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有的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多次TACE治疗后,会导致肝萎缩和严重肝功能失代偿,进而更加剧了病情的恶化。也有报道认为TACE不能阻止经门静脉癌栓导致的肝内转移并使药物栓塞不完全甚至促进肝内播散转移等;此外,肿瘤大小,肿瘤的血供以及肝功能状况等均是影响TACE疗效的因素。 如何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鉴于上述影响TACE疗效的诸多因素,目前临床除改进操作方法外,多采用以TACE为主的综合疗法以提高疗效。如采用微导丝精细超选插入荷瘤肝段乃至肝亚段或末梢的肿瘤供养动脉,使肿瘤在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下,大剂量栓塞剂最大程度栓塞血管,可使肿瘤完全坏死;若存在肿瘤血管的动脉-门静脉瘘,栓塞剂又可进入门静脉支内,使荷瘤动脉、门静脉支的供血被阻断,导致肿瘤完全坏死,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肝组织;此外重视对寄生血管的处理等都是提高TACE疗效的措施。近年国内有报道TACE经肝动脉置管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在化疗栓塞基础上加内照射治疗肝癌,3、5年生存率提高到74%和56%。自Kan等提出肝癌存在双重供血后,临床研究行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化疗的报道增多。有报道肝动脉及门静脉双化疗加瘤内注射碘油、乙醇治疗肝癌,治疗后2年生存率可从21%提高至%。也有研究采用球囊导管暂时阻断瘤段肝静脉,同时行超选择性TACE,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但这一新技术开展时间短,病例少,尚难评价。此外,大剂量碘油栓塞法,高温碘油热栓塞或加入中药(华蟾素、喜树硷等)TACE疗法,或TACE后结合放疗、无水乙醇注射、微波固化或射频消融等联合疗法,同时结合免疫,中药等进行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对肝癌的疗效。2、肝癌的超声介入疗法由于各种原因,如肝功能异常,其他严重疾病影响,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暂不能采用手术治疗的肝癌,可在B超引导下,对肝癌行局部治疗,包括瘤内药物注射、微波固化、射频消融、氩氦刀局部冷冻等,近年该疗法国内外开展较多,进展很快。 经皮穿刺瘤内药物注射注射药物包括无水乙醇、醋酸、高热蒸馏水或盐水等,其中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方法简便、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好等受到临床重视,应用最普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总结2000例肝癌病人,31000次PEI治疗,肿瘤坏死缩小率可达%,肿瘤直径<3cm的2、3、5年生存率达85%、80%和55%,疗效不亚于手术根治性切除。>5cm者2、3年生存率也达到%和15%,延长了病人生存期;作者认为如能联合TACE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15-50%的醋酸瘤内注射,较PEI有更强的组织渗透力,浸润范围更大,对瘤组织破坏比PEI大1倍以上,其注射药量及次数比PEI减少。Dodd等研究报道,醋酸治疗小肝癌,3、5年生存率可达79%和49%,完全可取代手术切除。近年,高温蒸馏水(PHDI)或盐水瘤内注射疗法国内外也始有报道,疗效与PEI相仿,但其副反应极少,安全性高。有报道经PHDI治疗,肿瘤坏死率达%(56/69),认为对直径≤6cm的肝癌疗效优于PEI。然而,由于注射量大,瘤内压力高,能否引起肿瘤扩散等并发症及疗效如何,尚待大宗病例观察。 射频消融(RF)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技术,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疗效较肯定。Rossi等报道39例癌结节直径<4cm的小肝癌和11例转移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前者中位生存期44个月,在平均约个月的随访中,局部复发率<10%。该组原发性肝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8%、40%。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1)报道100例肝癌经RF治疗,63例<5cm的肝癌治疗后总有效率达%,瘤体完全凝固坏死率达%,其中59例生存1年以上(仍随访中)。认为RF对小肝癌治疗可达到与手术根治切除同样的疗效。国内另一组报道也认为RF对直径≤3cm的肝癌,其组织坏死率可达90-100%,疗效好,延长生存期。此疗法适用于肝功能差、年老或不宜手术治疗;或肿瘤位于肝中央,肝门区;或手术困难的复发性肝癌(<5cm,尤其是<3cm)的病例;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也可试用,配合TACE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虽然+,疗法有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可靠等优点,但也应注意穿刺出血、脓肿形成、邻近脏器损伤、穿孔等并发症,对有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肿块巨大,与胆道关系密切的肿瘤应视为禁忌。 微波固化(MCT)治疗通过微波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加温至50℃以上,致瘤组织凝固坏死。此疗法国内外已经应用多年,取得显著疗效。SATO报道应用MCT治疗19例不能切除的肝癌(直径5-9cm),31个病灶中,28例完全消融获得根治,2例长期存活,10例无瘤生存10-64个月,3例带瘤生存17-22个月,疗效满意。国内一组报道27例直径<3cm的44个肝癌结节,经MCT治疗后,肿瘤完全消融率%,1、2、3年生存率为%、%和%,显示MCT对肿瘤的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因肝硬化重,肝功能异常,或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或要切除大块肝组织的小肝癌,MCT无疑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疗效好的方法。也有报道此疗法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出血,周围脏器特别是胆道等损伤等并发症,应注意适应证选择和细致的操作。 氩氦刀靶向冷冻损毁术冷冻技术治疗肝癌,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获得一定疗效。氩氦刀冷冻损毁术是近年临床开展的冷冻治疗新技术,氩氦刀通过4或8个能单独或组合应用的热绝缘超导刀,插入肝肿瘤组织内,由于超导刀为中空,当输出高压氩气,藉氩气在刀尖急速膨胀作用,使刀尖区域在1min内降温至-140℃,肿瘤组织呈冰球状,冷冻15-20min,肿瘤低温坏死。理想的治疗是,B超下可见冰球超过肿瘤范围1cm以上。冷冻结束后开启氦气加温系统,使刀尖温度回升,病变区在数分钟内解冻并升至20-45℃,化冻过程冰球膨胀爆裂,对瘤组织也能造成严重损伤,然后再重复以上循环。这一疗法适应证是:(1)病人一般状况好,无其它重要疾病;(2)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Child A或B;(3)3个以内肿瘤,肿瘤直径<5cm;(4)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行手术或其它疗法疗效差的病人。对于较大肿瘤可以逐次试用多根超导刀,或术中多点穿刺治疗,术后与TACE等治疗结合仍能获得好的疗效。开腹行氩氦刀治疗时,因在直视下操作,可采用5-8cm大直径超导刀,多点穿刺,对半肝以内较大肿瘤也可采用此疗法。国外作者报道转移性肝癌行冷冻治疗较多,国外作者报道123例肝转移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44%,5年无瘤生存率为30%,10年生存率19%,疗效显著。对于>5cm的大肝癌,配合TACE治疗仍有相当的治愈率,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作者研究,病人术后CD3+、CA4+、CD8+及NK细胞等多种免疫指标均有明显上升,提示该治疗可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应。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氩氦刀治疗31例肝癌(原发21例,转移10例),肝癌直径≤5cm,治疗后AFP转阴率达80%,CT、MRI复查示肿瘤完全坏死率为%。由于该疗法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国内逐渐开展这一新技术。并发症有针道或肝包膜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邻近器官损伤,血红蛋白尿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等。对较大肿瘤的治疗,术中需输液加温或铺电热毯加温,防止冷休克;术后行碱化尿液、利尿等保护肾脏等治疗。 如何上传文件??

222 评论

相关问答

  • 肝胆外科手术后护理论文

    我院于2003年4月成功的实施了1例成人异体肝移植术,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友好环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外科手术术后护理论文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急性脑血管病致中枢呼吸衰竭、格林-巴利(Guillain-Bsrre’s)二氏综合症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重要

    单曲567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外科手术后理念论文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护生将以往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

    小龙女kell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肝胆外科学术论文

    大概50岁,偏差不大于2岁

    金吉小酉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外科手术后护理论文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急性脑血管病致中枢呼吸衰竭、格林-巴利(Guillain-Bsrre’s)二氏综合症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重要

    民辉窗帘布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