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晓七
树立德业、建树功绩、著书立说,这是圣贤们做的事,我吴瑭是什么人,敢来著书立说?原因是我十九岁时,父亲病了一年多,以至于病死,我愧恨的心情难以言表,悲哀伤痛得想死,以为父亲的病不懂得治,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于是就购买了记述方剂的书,在为亡父居丧期间伏案攻读,读了张长沙的“外逐荣势,内忘身命”的论述,就愤慨地放弃了中举的学业,专门来研究方术。过了四年,四载,侄儿巧官患了温病,开始时是咽喉麻痹,外科医生给他吹上了冰硼散,咽喉就闭了,又找了许多医生治疗,大概都是给点儿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的药,至于温病的治法,根本没有听到过,后来到发黄而死。我只是初学,不敢妄加评论,但对这种疾病的症侯,也不得要领。大概张长沙因为宗族的死而悲哀,作了《玉函经》,成为后世医学的先祖,无奈《玉函》中的《卒病论》,在战火中丢失,后世的学者,没有办法仿效,于是各个说法不统一,得不偿失。又过了三年,我来到京师来游学,检校了《四库全书》,得到了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观看他的议论宏阔,实在有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于是就专心地跟着学。细致地观察他的方法,也不免支离驳杂,大致功和过都有,大概是用心很苦,但学术还不精。又普遍地考察晋唐以来诸贤的议论,不是不珠璧琳琅,但要求一个美备的,就得不到,自此以后凭什么传给后世!我一方面在看病中谋划,一方面用心思考,看了十年,然后有了心得,但不敢轻易地治一个人的病。癸丑年间,都下温疫大流行,各个朋友强烈地要求我治病,大概已经成了坏病,幸存活了数十个人。那些死于世俗医生手中的,不可胜数。呜呼!老百姓有什么罪,不死于病而死于医生,真是有医生还不如没有医生,学医学不精到,就不如不学医。于是我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掉他们的糟粕,汲取他们的精华,中间附上自己的意思,以及实践验证,合成一本书,名字叫《温病条辨》,但还是不敢轻易落笔。又过了六年,到了戊午年,我的同乡汪瑟庵先生催促我说:“明年己未湿土正化的时候,第二波温病会大流行,您尽快写成这本书,或许会有益于民生!” 我惭愧自己不行,不敢自信,恐怕用救人的心,收获了欺人的罪过,转相仿效,至于无穷,自己的罪凭什么能够赎回呢!但这本书不出,其中的得失最终不能见到,于是就不自量力,努力地写成,让海内的名贤来指正,指出它的错误,说出它的正确,期望着万年依赖它治病也没有穷期。淮阴吴瑭自序。
Candice18611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释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这是叶天士根据温病初期的症状而言;而“温邪从口鼻而入”,则是吴鞠通从温病的传播途径说起。其实,伤寒热病多是从口鼻而入;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诱发者,仅为少数。温病初期时,可表现为太阳少阳合病、少阳伤寒或中风、少阳阳明合病或三阳合病。温病在肺卫之后,如果没有出现气分症状,而直接表现为营血的症状,根据《内经》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这就是“逆传心包”了!“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其实在《内经》中,气血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营卫则是气血的功能表现;气的功能是卫外,而血的功能就是营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辨的是阴阳三部六病及方证;而营卫气血,既非人体的结构、也非真实的病理层次,其实就是四个症状群,因为叶天士搞错了《内经》中气血与营卫之间的关系,所以才有了这不伦不类的说法。实际上,温病学所讨论的范畴主要就是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中的三阳病除去部分太阳伤寒的内容,所以张仲景治疗三阳病的方法,其实已包括了温病的治疗方法!
(2)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温病初期多为太阳少阳合病或少阳病,因温病学派用药多偏于寒凉、容易伤人胃气,所以只能用辛凉轻剂,这也是临床经验所得!但因为病重药轻往往不能及时治愈,所以常会发生传变。所谓挟风,其实就是热伤津液了;只要在不伤病人胃气的前提下补充津液、外散邪热即可。而挟湿,多是因表气不通,湿与热郁滞于病人体表,只要正确发汗就行。而或透风于热外,纯粹是无稽之谈!渗湿于热下,只能在邪热伤人津液严重时,引起胃肠道虚寒有湿时,作为辅助的疗法应用;否则更加伤人体津液,雪上加霜!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释文:这是承上条,“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邪热伤人津液则干,岐黄之术认为这是风的作用!“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这是湿与热郁滞于头面部,导致病人头脑不清醒;只要正确辛凉发汗,就可迎刃而解。“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因为温病讨论的是张仲景的三阳病除去部分太阳伤寒的内容,所以其病自然就有类伤寒了!而“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与上条“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明显就是自相矛盾了!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释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因为用辛凉散风、甘淡驱湿都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常会渐入营血。“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这是邪热进一步损伤到了病人血分的津液,所以使人心神不安,夜甚无寐;因为人体津液被伤,导致邪热郁滞肌肤不得外散,所以就会出现隐隐斑点。
janniferLEE
温病条辨原文及翻译如下: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
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温病条辨
【桑杏汤方】辛凉法。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亦救肺卫之轻剂也。
【桑菊饮方】方见前。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此条较上二条,则病深一层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沙参麦冬汤方】甘寒法。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温病条辨
清窍不利,如耳鸣目赤,龈胀咽痛之类。翘荷汤者亦清上焦气分之燥。【翘荷汤】辛凉法。薄荷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黑栀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绿豆皮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加减法】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
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
“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
温病条辨
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 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
同时,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
书籍
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幸福航海家
据学术堂了解,在医学论文的翻译过程中,不少医学工作者表示中医术语翻译好难。翻译中医术语,不仅需要具备翻译功底,还须熟知中医学理论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所以,难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帮助医学工作者解决烦恼,下面我们来谈谈医学术语的翻译方法。一、科技英语常用构词法。在科技英语构词中,普遍运用的是复合法、缀合法、缩合法、首字母缩略等,这些方法在中医术语翻译时均可借鉴。1、复合法这类术语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含义大多是各个词含义的叠加。采用这种译法的优点是容易找到对应词,结构明了,易于理解。缺点是译文往往不够简洁。2、缀合法此类术语的含义为词缀与词干意义的相加,特点是简洁,专业性强,与西医术语的可比性强,便于学术交流。但在目前中医术语翻译中,这类词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如针灸。3、缩合法其含义通常是构成该词的两个部分的词语意义相加,其特点类似缀合法。例如针压。4、首字母缩略这种方法在科技英语(包括医学英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但在中医英语中却很少使用。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只有”中医”一词。当然,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将温病缩略为。首字母缩略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构词方式,可提高单位词汇的信息量。但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使中医术语趋于简洁,规范,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二、其他翻译方法1、词性的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时要将中医术语的结构进行转换。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中文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转换成英文中的名词性词组或非限定动词词组。例如 止痛等。对症状的描述也多采用类似的方法。由于症状表示的是一种状态,而非具体动作,其中文可采用主谓或动宾等词组来描述,而在英语中则常采用名词(词组)或动名词(词组)的形式。如盗汗等。2、结构调整中医术语大多形成于中国古代,故语言形式上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讲究工整对仗。但在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对这类结构进行调整,采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结构,实现意义上的忠实。如神疲肢倦,心悸怔忡等。3、音译法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中西医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有不少中医术语很难在西医(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用意译的方法则译文过于冗长,不符合术语简洁精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音译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必要时可加以注释,以弥补音译的不足。例气一,气功一,阴阳一。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体的生命物质,也可以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用音译法来翻译,则最直接,最简洁地反映出了”气”的真实内涵。 基本上,医学工作者翻译医学术语,可以从以上两种方法出发。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实际的语境要求。最后,希望这两种翻译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
果果果大美
吴又可的 《温疫论》揭开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篇章,他的温疫学说对其后的戴天章、杨栗山等医家均有重要影响,戴天章等人对吴又可学术思想进一步阐释,从而奠定了温疫学派的学术根基。
《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分上下两卷,明代吴又可撰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吴江县志》记载,在《温疫论》成书的1642年前后,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发出“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的感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著成《温疫论》,提出必须从病因到治疗对温病与伤寒作明确区分。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自己跟好友都用的艾德思。
自己翻译是最好的,不然就去购买人工翻译服务(不过素质参差不齐)。一般情况下,为了速度,可以先机器翻译(如:谷歌翻译、百度翻译、有道翻译、必应翻译等等),再在其基
无论哪个翻译软件翻出来的都是比较生硬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非要用软件翻的话,谷歌在线翻译相对来说好一些,不过还是推荐人工来翻译,北京译顶科技那边都是人工给你翻
对于不少医学工作者来说,发表医学论文其中一个难题就是翻译。由于英文水平的不足,医学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遇到困境。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医学论文翻译技巧,希望对各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