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8

mayhanlimei
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学人杂志封面解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ismarck66

已采纳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该杂志又以发明巨无霸指数闻名,是社会精英必不可少的读物。该杂志英文电子版可通过移动App、网站或者有声版阅读每周完整内容。

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杂志开始《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经济学人排名第381。

276 评论

多彩装修

《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提出了“慢全球化”的观点,这股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议题分为两个部分:全球化进程为什么变慢了?“慢全球化”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近几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资本流动的回落,不少人担心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程是否走到了尽头,甚至可能要面临倒退的风险。对于这个问题,本期《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文提出了一个观点:全球化并没有停止,只是放缓了速度。《经济学人》还对这种趋势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慢全球化”(Slowbalization)。这期杂志的封面是一只蜗牛驮着整个地球在缓慢前行,非常形象。《经济学人》认为,“慢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全球贸易模式,也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形势的主旋律。今天的内容,对于你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理解世界贸易的大趋势,会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全球化进程为什么变慢了?《经济学人》杂志说,全球化进程之所以会变慢,是由很多复杂原因造成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梳理出两条主线:红利吃尽和经济模式转型。我们先来说红利吃尽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全球化不是一直高歌猛进吗?怎么突然之间就不行了呢?事实上,这一轮全球化的放缓,早在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用到了一个词,叫做“这一轮全球化”,对,全球化的进程其实也像经济活动一样,是有周期的。《经济学人》说,上一次大规模的全球化发生在差不多100年前,直到被两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冷战打断;每一轮全球化都建立在之前打下的基础上,而这一轮全球化的黄金岁月,是从1990年到2010年的这20年里,吃的红利是上个世纪70到80年代攒下的底子,概括来说,就是三种成本的降低,包括全球的物流成本、各国的关税,以及信息传递的成本。但是,任何一种成本的降低,都是有限度的,毕竟物流成本和各国的关税不可能为零,信息技术的优势也会逐渐被消解掉。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预示着这一轮全球化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到头了。我们不妨来看几个数据:银行的跨境资金借贷,在全球GDP里的比重,从06年的60%,跌到了如今的36%,下跌了40%;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从07年巅峰时期的7%,跌倒了现在的不到;而国际贸易在全球GDP里的比重,从08年的61%下降到18年的58%,10年内降了整整3个百分点。注意,我们刚才提到的,都不是单个国家的数据,而是全球经济总量,所以哪怕只是相差1个百分点,也代表着巨大的量级。过去十年来,对于全球化进程放缓这个趋势,我们的感受并不明显,是因为它不是断崖式的下跌,而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经济学人》杂志是这样形容这个过程的:一辆急速奔驰的汽车,缓缓开始踩刹车,直到速度降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了感觉。《经济学人》借用德国金融趋势观察家埃迪耶德·巴卡斯提出的“慢全球化”的概念,来描述未来全球的贸易趋势。这个概念是巴卡斯在2015年提出的,但其实早在2009年,巴卡斯就看出了全球化正在放缓的苗头,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大趋势——金融海啸过后,未来世界的金融面貌》。另外,经济模式的转型,也预示了这一轮全球化进程的不可持续。如今的全球贸易正在经历“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文章说,上个世纪,国际贸易的商品形态总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以钢铁、羊毛这些原材料为主;第二次以是汽车、晶体管收音机这样的商品为主;第三次是以全球供应链采购的零部件为主。这三次大的转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建立在实物型贸易的基础之上,而如今全球贸易的主要形式正在往服务型的方向转移。什么意思呢?《经济学人》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剪刀是可以装进集装箱运输的,但发型师可不行。商品极大丰富之后,服务就是下一个主要的贸易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文章里给了一组数据:从2004年到2014年,新兴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的40%,都于知识和观念的转变,也就是理念型创新。好,从红利吃尽和经济模式转型这两点,我们就知道了,这一轮全球化的放缓,其实是必然要发生的,那么在未来“慢全球化”的趋势里,经济模式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生活又会因此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慢全球化”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个人人都会关心的问题:慢全球化趋势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会不会下降?文章给出的答案是:不会,甚至还有可能略有提升。从全球贸易的整体格局来看,过去那种由制造业主导、全球物流进行运输和分发的模式,将会一去不返。未来的趋势是:由服务业主导,以地区化为王。我们先来说服务业主导。其实按《经济学人》的说法,如果未来的经济会由服务业来主导,你就可以预见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大概率是不会降低的,相反,很可能幸福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服务业的基础,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这个问题在这一轮全球化进程里被解决得非常好:全世界有12亿人摆脱了贫困,新建的供应链和物流网络,也足以保证商品快速在全球流通,物质不匮乏了,基本生活水平就有了保障,再加上更好的服务,我们不需要担心未来的生活,会因为全球化进程放缓而受到太大的影响。文章还说,我们以为服务经济已经很充足,甚至饱和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比如,Facebook哪怕有十多亿的海外用户,但实际上在海外产生的收益,还不如一家中型的美国饼干制造商;2017年,全美国最顶尖的1000家数字、软件和电子商务公司,包括微软、Facebook和谷歌在内,全部加起来的海外收入,还不到世界总出口量的1%。这意味着,新一轮服务经济的爆发,还远没有到来。我们再来说说地区化为王,这个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供应链和投资都越来越区域化了。根据文章里给出的数据,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制造业供应链,减少了全球的采购,地开始集中在各自的区域内部进行整合、生产。这个也好理解,拿咱们中国来说,帮别人代工的时间长了,自身能力也会发展成熟,如今的中国已经从“世界代工厂”变成了真正的“世界工厂”,所以文章里也说,made in china,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字面意思——“中国制造”了。总结《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文章,给出了对于未来全球的经济趋势预测,因为红利吃尽和经济模式转型,高歌猛进的全球化进程,转变成了服务为主、地区化为王的“慢全球化”,但我们不用担心生活会受到影响,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化,我们的生活水平反而会有所提高。当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全球经济,就会发现,全球化是有周期的,急速的全球经济发展不可能永远持续,但同样的,缓慢和摩擦也是暂时的。就像文章里说的:从几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全球化的进程是无可阻挡的。查理·芒格不是说过吗?“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慢全球化的趋势里有所作为呢?欢迎你留言写下自己的答案,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自己的朋友。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96 评论

annking168

今晚听Justin解读《经济学人》的各个板块,让我既梳理了自己的阅读偏好,又有了新的收获和目标。 一. 我的喜好 1. China 板块的 Chaguan 专栏 茶馆专栏的内容几乎是我拿到每期经济学人后会第一篇阅读的文章,因为话题本身就既有意思又接地气。读读“老外”如何看待中国的热点,总让我觉得新奇又好玩。 2. Business 板块的 Bartleby 专栏 我一直对职场类话题很感兴趣,所以 Bartleby 专栏一出来,我就眼睛一亮。我知道中外职场既有共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更重要的,读读这些文章,也许还可以避免我们无知地踏进职场的“坑”里。 3. Letters 原先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板块,直到上个月读到Justin的公众号文章—— 这可能是《经济学人》最好玩儿的板块 ——我才开始关注这些读者信件。有的读者来信会让我眼睛一亮,尤其是信中的观点与我阅读某篇文章时的想法不谋而合,或是他们的想法让我陷入思考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二. 部分解读 1. The world this week 一周要闻包括三部分: 我可以好好利用碎片时间来读一读这个版块。 2. Briefing 深度长文、专题(单篇篇幅最长的板块,将Leaders里的一篇充分展开) 3. Essay 随笔(不定期出的有大量论证的长文) 4. Technology Quarterly 科技季刊 (夹在杂志中,由6-8篇文章组成,对某一话题作深度探讨) 5. Business 是唯一一个有两个专栏的板块 三. 课程总结 1. 从兴趣出发来阅读,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2. 刚开始读《经济学人》,坚持读一个板块就好。 3. 按需阅读,每个版块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 四. 学习表达 1. survey 总览 2. paraphrase 意译、改述 3. nomenclature 命名 4. dumb down: make sth. more accessible and comprehensible

249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学人杂志免费阅读

    bbs.eco.org这里有,去财经版下载看2010的卷子,很多文章比经济学人难多了,经济学人毕竟只是通俗杂志,难度还远比不上专业学术文章,至少经济学人我看起来

    pangdaxia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财经杂志封面人物是谁

    1、企业家 马云 姓名:马云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4年09月10日 籍贯:浙江杭州 学历:英语学士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供

    食尚峰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经济学人杂志2021

    1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由伦敦经

    shchengzh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经典杂志封面

    1.首先要说的就是胡歌和霍建华,他俩的关系真的是不言而喻,这一张“白色情人节”杂志封面也是非常经典的一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很喜欢。胡歌和霍建华,他们合作过电

    3未闻花名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经济学人杂志封面解读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

    mayhanlime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