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根记
高考结束了,中考也结束了。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们,除了准备复读的,大多数都可以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参加完中考的孩子们,也可以暂时从题海上岸,缓和一下三年的紧张情绪。全社会都重视中考和高考,只因为这两次考试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进什么样的高中,进而决定一个人可以进什么样的大学。而“大学”在今天俨然成了人的第二出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以后能从事哪些工作以及更重要的是能从事哪个层次的工作。除了各种二代,全社会几乎处于各个阶层的人,都被调动起来。考进名校意味着将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成功概率。这个期望就像驴儿面前的胡萝卜,似乎再咬牙坚持两步,就能吃到。可结果呢?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 可是,全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孩子们被各种题海和课外班填满,而且愈演愈烈的是,以前给孩子补习是因为学习成绩差,现在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参加各种辅导班,目的是保持领先优势,由此催生了规模庞大的中小学课外补习产业。不仅孩子们饱受摧残,家长们也倍受折磨,在这上面,从学生到家长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除了能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还能证明什么?诺贝尔奖有几个?近现代以来,我们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有多少?这种残酷的竞争确实使得少数人脱颖而出,但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3+2以及后来的3+x上,投入了如此巨大的财力、精力,这个投入产出比是高是低,相信大家都在反思。一边是教育改革的口号和目标层出不穷,另一边是教辅产业的蓬勃发展,可见教改收效甚微。归根到底,从国家层面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可是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视角来解读,以中考和高考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终极目的就是找个好工作,过上安稳日子。对于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哪有那么多诗和远方,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从我的工作经历来看,因为我参加工作比较早,我们一届入职参加工作的有来自重点院校的,也有来自一般院校的。没有明显的显示出重点院校出来的能力高出一筹,虽然我也算重点大学毕业,很惭愧,混的一般。我们这一届做的最好的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大学的同事,曾荣获“全国五四青年”,在人民大会堂领的奖。也许我们一个单位不能说明问题,但至少我看到的情况是,一参加工作,大家甭管什么院校毕业,又都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说的这么多,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可以给广大中小学学生和家长松绑,那就是改变现在这种以学历定出身的现实状况。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不但追求高学历,还追求好学校。招聘硕士,还要求本科也得是985、211。这一刀,在高考完的那一刻,把很多孩子进入理想单位的希望给斩断了。即使勉强进入大学,他们这四年将如何度过?不敢妄下结论,但是相对于重点院校的学子们,普通院校的孩子们,内心的期望值会降低。虽然有怨言,但是,全社会有充足的理由去堵他们的嘴:“你们不早点努力,怪谁?”是啊,怪谁?考不上好大学,怪谁?第二出身不好,怪谁?出身绑定学历,是全社会的选择,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深受其害,但是,怪谁?谁都不能怪。只能怪没买学区房,没上好幼儿园,没上重点小学,没进重点中学,只能怪父母没给找一对一的教辅。为了避免将来受到孩子的埋怨,也为了让孩子成功的概率更高一点,竭尽所能的为孩子买学区房和上补习班成了很多家长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教育现状摧残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孩子们背着将近20斤的书包走进学校,背后是家长们咬紧牙关勉力支撑,孩子们的学习竞争成了家庭之间的竞争。中国的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背负了太多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虽然想到了以后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也要承受跟我们这一代人同样的压力,但是我想很多家长还跟我一样在哄孩子:“咬咬牙,上了大学就好了。”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大学以后呢?如果中国教育的状况不改变,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将会重复我们这一代人的路。学历定第二出身的局面,或许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已经是严重的弊大于利。再往深里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中国人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努力奋斗了40年,难道是为了把这一代的压力传给下一代?这种局面应该改改了。我给出的药方很简单,以后大学毕业后发毕业证,由教育部统一制式,只标明专业以及是否合格,不能标注毕业院校。然后国家按照各专业分别建立不公开题库,用人单位招聘时,采取在国家题库随机选题考试的方式,作为评价该毕业生的依据。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1.甭管哪个学校毕业的,都有机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比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紧张起来,避免很多大学生不事学业,考试前搞突击。2.中小学生升入名校的压力会极大减轻,因为升入普通高校,只要努力,也有机会竞争优质岗位。3.有利于改变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所有大学生都会从中受益,让真正爱学习,有能力学习的毕业生走上合适的岗位。当然,还可以结合学校评价等对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进行更加综合的评估。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操作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对孩子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切身体会进行的一些思考,不周之处,望大家海涵。欢迎讨论。
吕鹤是谁
1、基础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观念守旧等都是导致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原因,使学生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让教育难以推进。2、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3、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中西部的教育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也不协调。4、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5、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教育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不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高考结束了,中考也结束了。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们,除了准备复读的,大多数都可以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参加完中考的孩子们,也可以暂时从题海上岸,缓和一下三年的紧张情绪。全
第一部分 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推动及战略导向一、国家宏观政策对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导向立法是行业及企业生存的保障。法律的实施程度标志着一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
我是985大学的大四学生,正在写毕业论文。不知您的这篇什么性质,可继续交流。假设是最正规的学术论文要求,先提几点建议。1.你缺了很重要的一章节:寿险行业的简介,
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有:一、师资力量不足。二、教学设施落后。三、学校设备不完善。四、环境差。五、缺少教材。我们应该多多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