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66

candyfloss365
首页 > 职称论文 > 王朔语言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神采飞扬0829

已采纳

带有浓烈北京市井味道,大量使用北京方言。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油滑和粗俗。

332 评论

cynthiahql

王朔,当代的智者

199 评论

姜大大夫人

拽··“调侃”,成为王朔语言是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小时候所面临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时时被侵犯。街头的流氓,严肃的老师,专横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无力回击这种侵犯。但你也一定要采取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王朔选择了调侃,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一种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调皮捣蛋差不多的把戏,却惹得大人们生气了。有人问王朔:“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名利了。”王朔答。王朔写了社会边缘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闲为社会不允许,每个人的社会位置都非常明确,新时期以来,很多人生活在社会边缘。过去中国的中产阶级,依附在权力阶层,由政府、军队、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构成,改革开放前,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优越感,经济状况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开放后,这个阶层逐渐瓦解,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经济上的优越被私营者代了,政治上的优越感又很模糊,他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又没受过太多的教育,社会位置急剧变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们,社会位置的提升和知识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贩打腰提气,现在是受过教育、有能力的人扬眉吐气,每个作家不可能写尽社会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写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农民、知识分子一样,王朔对“边缘人”的了解,使他的笔下都是这一群人。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虽非是书香门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这种出身对与他以后在作品轻车熟路地描写北京市井生活有极大补益)。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的事情,但那个自由的时期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后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曾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写的就是那时的感受。王朔少年时就读于韶山中学,在学校并非一个顽劣的学生,甚至曾经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虽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为此被关押了三个月时间。

101 评论

土豆泥nice

无他,唯有风趣,幽默,滑头而已

278 评论

lilyspirit00

典型的京片子一个字 贫

325 评论

武汉王钦

北京方言、调侃

154 评论

宝宝囡囡

王朔的声响特别大。好几年来,他都没写什么东西,可批判的话却没有少,遇人说人,遇事说事。感觉这世界就没什么东西能让他看上眼的。他和金庸的对峙,在文坛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王朔是“调侃”调出名的。 调侃,是王朔语言是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小时候所面临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时时被侵犯。街头的流氓,严肃的老师,专横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无力回击这种侵犯,但你也一定要采取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王朔选择了调侃,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应该说,这种调侃的形成是很自然的,并不是痞子的专利。但由于这种调侃对自认为很体面的人也无情地嘲弄,于是一种自尊和另一种自尊便抗衡起来,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 有人说王朔的写作水平不是很高。王朔早期的口语化文字的确对他的写作水平有所伤害。有些句子的标点符号甚至用得不大准确。或者说,有些地方一句话下来,根本就没有断句。但是从后面他的一些作品来看,比如《看上去很美》,那已经是部质量很高的文学作品了。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写作姿态和叙述腔调。王朔的写法很是独特,真实、讽刺、幽默——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王朔的写作水平是相当之高的。除去个别随意的口语化的叙述,王朔的作品完全可以叫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王朔的作品看过很多,但几乎是每看每忘。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很通俗,很适合大众口味。不过,看那些电影或电视剧往往没有了像看原文的那种味道。别看“过去作家中有许多流氓,现在的流氓则有许多是作家”“我是流氓我怕谁”这样狂的话,就以为王朔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王朔是很无奈的。 “……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因为我不知道更多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互相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几千年算永恒吗?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照着自已,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作家王蒙在评论王朔的作品时用了个词——“躲避崇高”,真是个很合适王朔的词。 如果说崇高会成为一种面具,洒脱和痞子状会不会呢?——王蒙 为了生存,人们学会了掩饰,作家也好,平凡人也罢。带着面具的我们看起来笑容满面,可是面具底下的我们呢?有着各自不同的面孔,面具底下的我们,掩藏着各自不同的心事。年龄越大,真实的东西就越少,同时也越显珍贵。真实的东西会少,是由于经历慢慢多了,懂得了世事的无常。每个人都想保持原来本有的那份天真,每个人都知道戴着面具过活很累,却都无可奈何。嘴上会说掩饰是种很可恶的行为,可是哪个人真能做到永远真实呢? 即便是不愿,这个无情社会也还是将面具硬塞了下来。待到脸上那层美丽,无暇的面纱被慢慢的揭开后,能看到痛的只有自己。 什么时候才能真的不戴那个自已讨厌的东西呢?

260 评论

相关问答

  • 德语语言学学论文参考文献

    德语方面的文章看下闻闻论文网吧我的作业就是找他们帮忙的,效率和质量都还不错翻译方面的可以写具体的语言,比如谚语什么,你参考下吧

    万达集团乔梦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语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学前语言教育对儿

    小珠珠12399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王朔发表一篇文章《问候哥》

    侯宝林和谢东是父子关系吗?歌手谢东已经在镜头前消失很久了,1993年一首单曲《笑脸》红遍全国,传唱度很高。1994年完全以个人操作形式制作、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

    水瓶座小小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王朔语言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带有浓烈北京市井味道,大量使用北京方言。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油滑和粗俗。

    candyfloss365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声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主体生存视域中的播音主持生态研究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1 一、主体生存及其意义 11-20 (一) 主体与主体性概述

    古蒂gut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