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琪薇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点击头像进入主页,阅读(上)篇
03
人类集结
迪庆所在的区域
是川、滇、藏交界
数量众多的民族汇聚于此
因此多种力量
在此交汇
第一种力量是
宗教
唐代
吐蕃王朝在西藏崛起
并大举南下
将滇西北的迪庆纳入其版图
藏文化从此在这里扎根
(公元669年滇西地区吐蕃、唐以及滇西少数民族部族疆域范围,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
藏传佛教
最初传入迪庆的
是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
形状独一无二的卡瓦格博峰
成为宁玛派神山
从此迪庆藏区
便开启了自己的封神之路
到了清代
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兴起
由于格鲁派受到当权者的支持
因而迅速取代了宁玛派在迪庆的地位
在皇帝的支持下
迪庆地区大兴寺院
其中最大的一座名为
噶丹·松赞林寺
信徒们纷至沓来
更多的寺院
如雨后春笋一般
在迪庆的山河之间出现
传统藏族 社会 中
藏民往往依附于一个寺院
成为其永久施主
就这样
围绕一个个寺院
形成了一个个社区
社区不断扩大
成为了
古城
藏传佛教
奠定了迪庆的宗教底色
但其他类型的宗教信仰
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明代
纳西族木氏土司发展至鼎盛
迪庆所在的滇西北也纳入其统治
纳西族带来了东巴教原始信仰
“白天白地,白山白水”的
迪庆白水台
成为东巴文化圣地
同样源自西藏的本教
来自彝族的毕摩教
傈僳族的尼扒教
白族的本主信仰等等
虽然影响力稍弱
却也未曾断绝
19世纪
西方的天主教传入迪庆
更让迪庆成为
“众神荟萃”之地
迪庆是“神”的世界
更是人的家园
宗教集结背后的力量
其实是人的集结
而吸引人们来到这里的
是第二种力量
贸易
金沙江和澜沧江河谷
是出藏入滇
或由滇入藏的
唯一通道
正是因此
迪庆成为茶马古道上的
滇藏大门
(茶马古道迪庆段,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古道的兴起
除了人口的流动
更多是源自物资流通的需求
内地需要藏区的
马、羊、药材、皮毛
藏区需要云南和四川的
盐、茶、糖、布匹
古道兴盛
沿着古道
村、镇、城
也逐渐繁荣
随着村镇和城市的发展
迪庆的人口不断增长
在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中
人们形成了多样的生存方式
在高山地带
藏族种植青稞
放牧牦牛
山麓
傈僳族
如复制粘贴一般
盖满木屋
此外还有
彝族、白族、普米族
苗族、回族
不同的生产方式下
诞生了不同的饮食
不同的民居
不同的服饰
不同的节庆
不同的婚俗
不同的信仰
......
如今
不同民族的人们
在河谷和平坝中建起城镇
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
相互联通
从土路到公路
从吊索到桥梁
便捷的交通
让迪庆不再只聚集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更汇聚了大量
探索 者和旅行者
对他们来说
迪庆无疑充满了
抵达与 探索 的各种魅力
在“神圣”的梅里主峰卡瓦格博下
眺望高原星空
是怎样的体验?
在由 「VOLVO瓦罐联盟」
联合 星球研究所
共同组织的
最美星空下的VOLVO衷爱之旅中
我们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请点击观看视频,戴上耳机,横屏观看,本视频由沃尔沃 汽车 、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
《有关星辰的答案》
「VOLVO瓦罐联盟」
是由沃尔沃 汽车 官方发起的车主组织
致力于与衷于所爱的VOLVO车主一起
追逐趣味与热爱,共创瓦罐文化
在这次 探索 之旅中
变化和挑战也磨砺着每一位瓦罐成员
从巴拉格宗的冰雪封山
到决定奔赴更加遥远的梅里雪山
从空气稀薄的高山垭口
到横风肆虐的横断峡谷
从白马雪山暗冰层叠的山路
到直面难窥真容的卡瓦格博
4位 「VOLVO瓦罐联盟」 成员
始终笃定而行,自信而往
他们出发、停留、翻越、抵达
无论黎明或傍晚
已和Wagon一起
融入山川江河
因热爱而集结,因出发而抵达
我们奔赴远方,遇见最美的“星空”
衷于所爱,尽情出发
这就是 「VOLVO瓦罐联盟」 的信念
走吧
去迪庆
去香格里拉!
不只是为了寻找
那个虚幻的理想王国
更是为了认识
这个藏在滇西北的
宝藏之地
千万年前的大碰撞
吹响了山河的集结号
而当山河集结
才有生灵与人类的汇聚
这才是真实的“香格里拉”
是迪庆最强大的吸引力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成冰纪
图片:谢禹涵
地图:郑艺
设计:陈随
审校:风子
【参考文献】
[1]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迪庆藏族自治州志[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3.
[2] 中共迪庆州委宣传部.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情教育读本[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
[3] 王恒杰. 迪庆藏区的 历史 传统与自然因素[J]. 中国藏学, 1992.
[4] 宗喀·漾正冈布等. 藏边 社会 的族群互动:空间、路径及结果——基于迪庆藏区的调查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
[5] 徐新建. “香格里拉”再生产——一个“希望世界”现世化[J]. 文化研究, 2015.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 The End ...
!首席12333
香格里拉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只要去香格里拉旅游,都会有所收获。这里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原始自然风光,有片片云岸,有原始森林,有千年记忆的冰川。那么盛夏七月去香格里拉怎么样?7月去香格里拉旅游,天气怎么样?穿什么衣服?让我们和CYTS·边肖一起来看看吧!香格里拉旅游:杜克宗成香格里拉已有近400年的历史。香格里拉是藏语的音译,也叫文香巴拉,意为心中的明月。娜娜和杰森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香格里拉旅游:松赞林寺7月去香格里拉旅游,天气怎么样?香格里拉7月的天气丽江和香格里拉7、8月是“雨季”(一直到11月,云南大部分地区也是如此),但天气依然炎热,平均气温28度。一般夏装就可以了。但是丽江和香格里拉的雨有它们可爱的特点:来的快,去的也快,有风雨有忧,不会对旅游有什么影响。香格里拉的天气7、7、8月是香格里拉全年最绚烂的花季。五彩缤纷的山花随处可见,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蓝天、雪峰、草原、鲜花、湖泊、牛群构成了夏日香格里拉最特别的风景。如果你喜欢七月香格里拉的自然,你一定不能错过去普达措国家公园。湛蓝的天空下,可以看到雪白的云朵漂浮在半空中,珍珠般的湖泊点缀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雪峰、草原、花海、湖泊、畜群构成了夏日香格里拉最特别的风景,像童话插图一样为旅途增添了浪漫。如果游客选择7月去香格里拉,正好赶上当地最佳旅游时间。香格里拉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五月到七月,春末夏初。9-10月的秋天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最佳时间。
伊斯坦布尔之夜
论维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维西,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傈僳族自治县,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素以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饮食文化独特而著称,有“横断山中绿宝石”、“天然杜鹃花园”、“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称。 [大秘书网文章-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金沙江、澜沧江流经维西境内,怒江离维西县境仅十几公里之遥,与金沙江、澜沧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夹两山,两河入两江的地势。县境内从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立体气候植被带,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奇观。境内大江滔滔,峡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莹透明,构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观。 全县三大景区中,澜沧江景区以峡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为代表;塔城景区以滇金丝猴、热巴、藏传佛教、生态为代表;保和镇以古乐、兰花、杜鹃、傈僳族对脚舞、饮食为代表,三个景区集中展示了维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叶枝阿尺木刮、塔城热巴、永春地脚舞、维西古乐,可谓是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维西通往兰坪、中甸、丽江、德钦的公路有5条,有一个旅游开发公司,一家三江并流旅行社,六家酒店,5家涉外定点接待单位。有1600余个接待床位,100余个标间,三条旅游黄金线路和一批通过严格培训的导游队伍和服务人员。 历史上,居住在境内的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依存、互为影响,因而在宗教、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既有融合又各具特色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教育现象。傈僳族特色文化,是维西各族人民长期融洽相处的结晶。 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香格里拉文化州”战略目标之后,为了使维西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本篇文章来源于范文大全网 原文链接:
丝雨如薇
每年迎新年时都会在心里默默许个愿,希望未来的一年能是个好年,不奢求心想事成,惟愿平安喜乐。然而这2020年的春节还未过,新冠肺炎便肆虐全球,让原本定了许多旅行计划的这一年,成为了心疼各种签证泡汤的一年。好在这场天灾人祸中最大的幸运就是生在 中国 吧,在国家强有力的抗疫行动下,国内疫情已经基本被控制住,城市正逐渐复苏,被疫情牵制住脚步的我们,也可以慢慢恢复往日的步伐。 每天看新闻播报着国外的疫情一天比一天糟糕,在这没钱有闲的一年,国内游大概也是最好不过的去处了。 有个地方藏匿在高原深处,被群山所包围,由藏传佛教僧院世代守护。传说中这儿最接近天空,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净土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一切美梦的起源。或许是造物主的偏爱,它被赋予了一切最纯粹的美好,这,就是 香格里拉 ,一个被神遗忘在人间的仙境。 如果说 香格里拉 是天堂,那 巴拉 格宗便是在凡间与世隔绝的绝尘净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康巴家族古老的传奇故事,还有险峻深幽的峡谷、气势磅礴的雪山、 错落成趣的原始森林、绿草如茵的牧场和民风淳朴的 巴拉 村。 儿时睡不着的夜晚,经常会爬高数星星,而现在的城市夜空在雾霾笼罩之下,已很少能看见像眼前这般璀璨无垠的星河。在 香格里拉 大峡谷仰望的夜空,见过,便爱上了。 七月,万物复苏,山水间的风花雪月被赋予了最纯粹的美好。这是我第二次来到 巴拉 格宗,上次来还是4月,群山被冰雪覆盖,如果实在要问我二刷的理由,无非就是想再感受一下这雪山消融后的草甸美景,和康巴人热情质朴的民风吧。 苍茫群山横亘天际、直插云霄,这里的雪山气候瞬息万变,随着太阳升高,云带不断上升,中午时分的云朵也许能飘浮在峰顶上,能领略此种景致的机会不多,据藏民传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有此福分。 香格里拉 大大小小寺庙不少,属松赞林寺最为出名,在这座藏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中游走,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藏香,喇嘛与你擦肩而过时,都会友好地说一声:扎西德勒。 由于疫情,学校放了一个漫长的寒假,刚开学没多久,又迎来了暑假,堪称家长们的噩梦。然而老是让西门子在家闷着也不是个办法,只好带着他跟我到处放放风,于是这趟香 巴拉 之旅又顺理成章地从一人独行,变成了一场斗智斗勇亲子游。 与汛期撞个满怀 7月是 香格里拉 的雨季,雪山消融,放眼望去是漫山遍野的绿,在这个时节,一天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下雨的,但也正巧是雨季, 虎跳峡 才处于最壮美的汛期,所以此程 虎跳峡 是最不容错过的一站。 起了个大早赶往 虎跳峡 ,发现游客已经到了不少,从停车场进去便是 虎跳峡 景区,上下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徒步栈道并没有我想象中这么轻松,抵达观景平台时腿脚竟有些酸软。 发源于 青海 格拉 丹东 雪山的 金沙江 ,经 石鼓镇 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 哈巴雪山 和 玉龙雪山 之间的夹缝中硬挤过去,原本平静祥和的江水顿时变得怒不可遏,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而峡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这著名的 虎跳峡 。 虎跳峡 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我们去的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也是 虎跳峡 最漂亮的地方,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 呆的时间久了,视觉冲击带来的震撼慢慢淡化,静下心来忽然感到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狂怒的江水拍打着峥嵘乱石,激起冲 天水 柱和浪花, 雷霆般的轰鸣,翻卷着穿过石壁,站在栏杆边留影就一会儿的功夫,身上就被裹挟着泥沙的河水溅湿,空气中满带泥沙味道。狂野,是我对 虎跳峡 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香格里拉的秘境—巴拉格宗全攻略 如果说 香格里拉 是天堂,那 巴拉 格宗便是凡间的世外 桃源 。 巴拉 格宗是藏语,意为“神 仙居 住的地方”,除了名字,它的地理位置也同样远离世俗,曾经在地图上压根找不到 巴拉 格宗这个地方,那里不通电、不通路、更没有通讯,当时的村民们几乎没有现金收入,想用点盐巴、茶叶等生活必需品都 十分 困难。贫穷落后成了 巴拉 村的代名词,想走出深山,只能靠上世纪70年代绝壁上修筑的一条人马驿道,宽不到一米,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滚滚奔腾的岗曲河。 而后有一个人,改变了 巴拉 村的命运,将 巴拉 格宗与外面的世界相连,这个人就是斯那定珠,他也出生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童年的一次打铁,铁块飞迸进了眼睛,导致斯那定珠一只眼睛受伤,必须要出山去县城看医生,但当时的 巴拉 村交通并不发达,各种垂直型地貌,走了整整5天,才到达中甸县城(也就是现在的 香格里拉 市),斯那定珠也由此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视力。 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斯那定珠也并没有气馁,反而使他萌生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梦想,成年后的他用经商积累下的千万资产,修建 巴拉 村通向外界的公路,从国道214连接 巴拉 村的 盘山 公路,一共43个急转弯,在半山腰、沟壑间盘踞,宛如山间的白色“哈达”。 进入 巴拉 格宗景区,从引入眼帘的白色佛塔开始,就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藏式风情与宗教色彩。 早就听闻 巴拉 格宗景区内有棵传奇的 菩提树 ,穿越千年时光,在 巴拉 格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傍倚峭壁,沐雨千年而依旧郁郁葱葱,据说这棵树的树干曾在几年前短短一夜的时间内,长出了一只佛的左手,非常神奇。 菩提树旁有座藏经堂,主要供奉的佛像有:黄财神、莲花生大士、白度母、尊胜佛母、绿度母,经堂门外设立了装满经文的大转经筒,顺时针转经,越转越顺、吉祥如意,虔诚的信者到了这儿都会来佛堂前祈拜。 许多游客希望得到佛的庇佑,便在佛手旁的石壁凹槽中塞了许多纸币,小到一元五元,大至五十一百都有,我就不跟风了,心诚则灵~ 悬崖栈道在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两千多米长的峡谷绝壁上蜿蜒穿行,朝着东面延伸。曾经千百年来无人涉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走在水平的栈道上,抬头仰望,两翼群峰直通天际,悬崖峭壁直劈江中,植被葱茏翠绿,眼前的一切俨然都是春夏的景象。 走在栈道上,与水声相伴,峡谷中又一大亮点就是冈曲河。这条河是 巴拉 村的母亲河,水流不急不缓,所以这里的 漂流 也是缓缓流淌,悠悠然地在河中无死角欣赏大峡谷,感受一下人在大自然之下有多么的渺小。 沿着路线走,误打误撞竟发现另一处别样天地,不同于峡谷河流的碧绿, 蝴蝶谷 的溪流源自山里,清澈透明。 之所以叫蝴蝶谷,想必是每一个蝴蝶展翅之际,这里应当都是蝶影吧。 石块上随处可见玛尼堆,堆积起来的石头是藏区式的祈祷和祝福,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 野生的山棕榈只有在热带地区才会有,在 金沙江 以北的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甚是罕见。 峭壁上没有被植被攀附的地方,显现出了天然的“福”字,在 巴拉 格宗的一切奇象,让我更加坚信,这是一个被神庇佑的宝地。 巴拉 格宗坐拥八座神山,班丹拉姆神山就是其一,这里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指的 香格里拉 梦境。班丹拉姆是藏传佛教中众神之首,藏族人认为供奉她可以去除灾难,使人兴畜旺。 搭景区游览车上山,在班丹拉姆 观景台 眺望 巴拉 格宗,众山近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卓玛拉康是1300多年前的土司斯那多吉在达拥府邸后修造的一座 观音庙 ,庙门口屹立着8座 白塔 ,形成达拥佛塔群,每座佛塔都有不同的意义,从东向西依次是:莲聚塔、四谛塔、息诤塔、菩提塔、神变塔、降凡塔、胜利塔、涅塔,记载着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 。据说转佛塔既能转运,也能积功德,但切记要顺时针绕圈! 庙里总计陈列了21尊度母,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21尊度母形态各异,拜度母的时候可以全部朝拜,也可以随缘朝拜,其中第9尊度母最为神圣。 一层的大厅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幡布,让人感到庄重又神圣。 进寺庙需要注意两点:进门千万别踩门槛、记得摘墨镜和帽子、佛像不能拍,其他可以随便拍。 神山下小小的 巴拉 村,就是 巴拉 格宗圣洁的原乡、神仙寓居的中央、真正的香 巴拉 。这里山高峡陡、与世隔绝,村民世代受神山庇佑,也对神山十分忠诚,这里曾经短缺物资,却从不短少信仰。 村口有3座玛尼堆,与唐卡一样,可经历千年的风雨与历史的沧桑,依然保持七彩的颜色。堆壁上的经文太过久远,只有高深的活佛才能读懂,过往的千万游人眼前,无人知晓其中的奥义。 这座在山顶的白塔是 巴拉 人煨桑祈福的地方,在 巴拉 村的每家每户也都有煨桑炉,虽然我不是藏族,对于这样的信仰不太了解,但却充满敬佩。 村庄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秉持着来在这里的都是亲人的想法,这里家家户户都不养狗,也没有一家人的门是上锁的,简易的木门只是避免野兽的侵入和牲畜的随意进出,他们靠的是佛法的自性和良知来守护心灵的家园。 面积不大的 巴拉 村中有一家马帮酥油茶馆,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很容易就能找到。与一般的酥油茶馆不同,这家茶馆具有浓郁的藏民居风情。 在这里,打开窗就能看到远处的佛塔。 两级石梯之上便是传统的乡村木门,走累了可以进来喝碗酥油茶,透过窗口看着神山,亲手用青稞面捏个糍粑,体验原汁原味的藏区生活。 买酥油茶送青稞面,分甜咸口,看个人喜好自行选择。 香格里拉 是藏族黑陶的发源地,当地手工艺人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传统的藏式制陶技艺,代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南来北往的马帮在运送茶叶的同时,也把这里的土陶带向四面八方。 制陶工艺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技术活,制胚和烧制过程更有独特的技巧在里面,烧制时还离不开当地特产的原料。每一个制陶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能工巧匠,每一件黑土陶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 巴拉 村的黑陶博物馆里可以体验制作土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房子原来是居民的家,直到近几年由于地震且房子过于老旧,全村人已经搬到山脚下,而这里也经过后期加固、翻新后成为一个集餐饮和住宿一体的休闲胜地,以供游客参观了解当地文化,同时解决温饱。 我这个奶茶控也没想到在 巴拉 格宗能喝上皇茶的奶茶。。。 从 香格里拉 峡谷沿着 盘山 路而上,景色越发不同,只有真正地来到这里才能体会到大千世界的瑰丽多姿,这里野趣盎然、古树茂密,河水如同丝带般蜿蜒奔流,是大自然的神奇画作,河谷间有着巨大的高差,“峡中有峡,峡上有峡,纵横交错,峡峡相连”是其最大特色。 “人的一生总有那样一些让你敞开灵魂的时刻。” 希尔顿 在《消失的地平线》书中如此描述主人公目睹 香格里拉 奇景时的感受。泛黄的山脉延绵到远方,裹上植被的衣裳,穿梭在山脉之间,奔驰在云雾之上,只有当自己真正身临其境时,才懂得什么叫做敞开灵魂的时刻。 峡谷中的空中索道应该是勇敢者的游戏了。丛林到峡谷,山脚到山尖,墨绿与岩石交融,一一展现着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朝阳 蒸发出山间的云海,浪漫且梦幻。从栈道的这一头坐滑索滑回起点,面前是格宗神山,底下是万丈深渊,恐高的还是别轻易尝试了~ 现在许多景区都有玻璃观景台,没什么稀奇,只是 巴拉 格宗的是 中国 海拔最高垂、直度最高的玻璃栈道,所以我还是想来看看。建在这里的玻璃栈道难度超大,近千米的高空,几乎是挂在了崖壁之上。 透过脚下的玻璃平台,能直接俯视 香格里拉 大峡谷,一览无余。 坐观光游览车去花海塘,7月的雨季,零零散散还有些野花,虽然过了高山杜鹃的花季,但这森林里的小木屋也有几分意境。 顺着弯弯曲曲的公路,海拔不断升高,景色与 巴拉 村下的景色大有不同。 巴拉 村以下的气温可以说是处于春夏,到了垭口就明显感觉有些凉意。 在垭口的顶端,又能见到远处的雪山了。 巴拉 格宗的位置真的很神奇,一边是 亚丁 稻城 ,一边是梅里,天气好能见度高的时候放个飞机就能看见众神山了。
渐行岁月,握手桨叶,聆听或深或浅的涛声,沿岸烟雨迷漫。一生淡定,在春意满满的海岸,敲石如鼓,踏波渡海,风起时,终会有梦。淡淡红尘,盈盈,是一身素静的风声,雪梅兰
“文王拒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若不是有苦难的鞭笞,他们可能也
一般在5月——6月表现为 潮湿 多雨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点击头像进入主页,阅读(上)篇 03 人类集结 迪庆所在的区域 是川、滇、藏交界 数量众多的民族汇聚于此 因此多种力量
二苯甲酮加锌粉的目的是在碱性醇溶液中用锌粉还原,是制备二苯甲醇常用的方法,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实验室制备,对于小量合成,硼氢化钠是更理想的试剂。本实验采用锌粉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