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靥的梦魇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论文把它比作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全景画,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学艺术才能,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并为之感慨. 关键词:《高老头》,风俗画,思想艺术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1834年发表的优秀作品,小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丝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 《高老头》体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天赋,有着极强的思想和艺术价值.《高老头》全书译成中文不到十八万字,而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采,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它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法国社会,是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标志着一个时代". 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驾驭素材和提炼生活的能力. 这幅"风俗画"的背景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波旁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这时候资本主义思想已经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封建制度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高老头》就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她的府邸是贵族住区"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家的证书","一朝踏进了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就可以到处通行无阻".初出茅芦的拉斯蒂涅,一旦被人提到"跟鲍赛昂太太是亲戚",立即就身价百倍,资产阶级妇女以能挤进这个贵族沙龙为最大光荣.这些贵族态度高傲,谈及资产阶级妇女时极尽鄙夷挖苦之能事,"那般中产阶级的妇女,以为戴上我们的帽子就有了我们的风变".鲍赛昂夫人对高老头的二女但斐纳的评价是,"动作都脱不了高里奥气".这是何等的盛气凌人.但是,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时代的变迁是无法挽留的,资产阶级的进攻是不可抗拒的.巴尔扎克在描绘这花团锦簇的繁华盛世时,就同时指出了潜藏着的危机,预示了隐伏着的灾难.拉斯蒂涅被引进鲍府的时候,鲍赛昂夫人已到了"被遗弃的关头",她骚动在心中的不安已经溢于言表,"上流社会最可怕的祸事"已经临头. 但极有讽刺意味的是,虽则鲍赛昂夫人自视清高,对资产阶级妇女不屑一顾,但她对拉斯蒂涅的"开导"却完全是资产阶级式的:"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泳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对但斐纳非常轻视,却让拉斯蒂涅去追求这位银行家的太太,"你能爱她就爱她,要不就利用她一下也好".她还亲自带他到剧院去结识但斐纳,因为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她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其实她自己就是金钱的手下败将.洛希斐特是新起的暴发户,,鲍赛昂夫人的情夫阿瞿达也并不十分喜欢洛希斐特小姐,但他却毅然决然抛弃了名媛贵妇鲍赛昂夫人,决定和资产阶级暴发户联姻,因为可以得到"二十万法郎利息的陪嫁". "天潢贵旨,蒲高涅王室的最后一个女儿"鲍赛昂夫人告别巴黎的盛大舞会;是巴尔扎克着力刻画的"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客厅外,"四五百辆车上的灯,把鲍赛昂府的四周照的通明雪亮".客厅里,"是巴黎最美的妇女","宫廷中最显要的人物", "乐队送出一句又一句的音乐,在金碧辉煌的天顶下缭绕".富丽堂皇的外景与鲍赛昂夫人凄凉的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女后心目中,这座灿烂的宫殿只是一片荒凉而已".这次五光十色的舞会,恰似贵族社会的回光返照.人们蜂拥到这里来,是为了"争着要瞧这个女英雄怎样下台", "好似群众挤到葛兰佛广场去看执行死刑一样". "上流社会似乎特意装点得花团锦簇,来跟它的一个母后告别".这位贵妇尽管在众人面前"安闲静穆","始终保持着她的本来面目",好象"到了最后一刻,她依旧高高在上的控制着这个社会".但是在她的卧室里,她就显出了真相;她流着泪,发着抖,打点行装,烧毁情书,作着诀别巴黎的最后准备.这种人前背后的表演,正是贵族阶级行将没落而又强恃尊严的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鲍赛昂夫人泪眼晶莹地到乡下隐居去了,而被她百般奚落的但斐纳,却在贵族的哀乐声中终于挤进了这个"她一心要高攀"的社会,实现了她的宿愿.当鲍赛昂夫人强颇为欢的时候,但斐纳却住"得意自己在大众面前的锋芒",连鲍赛昂夫人也不得不承认"纽沁根太太今晚漂亮得很".两相对照,前后比较,一荣一枯,一起一落,两个阶级的命运一清二楚.
evenmaosir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lavenderheyijun
开题报告题目:谈高老头的父爱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倾尽毕生的心血与才华,创作了包括96部中长篇小说的巨著《人间喜剧》,恩格斯高度评价它, 而《高老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这部小说通过高老头的人生悲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本质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长期以来,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高老头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父爱,非常引人注目,学术界也颇有争论。多数看法认为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地地道道资产阶级性质的”,他与女儿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倾轧”。另一种看法认为高老头的父爱“表现了人类崇高的至性,”是使人看了“惊心动魄”的伟大的感情。高老头这一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品评他。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时,被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感动着,(对他的不幸深表同情),也为高老头的父爱的悲剧叹息,同时也不断思索着,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高老头虽是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艺术形象,但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教育观念会有很多启迪。为此,我将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与大家商榷,为了完成好此文:2004年1月我开始着手筹集资料,上网查询,翻阅相关书籍,拟定出论文题目。2004年2月制订写作提纲。2004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进行修改。2004年4月初完成二稿,再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斟酌,完成论文三稿。预计在2004年4月底完成。(后附写作提纲)高则娥参考书目:①《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刘晓伟译,远方出版社。②《外国文学》(第二版)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③《巴尔扎克评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苏]德 奥勃洛米耶夫斯基著,刘伦振,李忠玉译,。
定州人民
被金钱扭曲的父爱:谈高老头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陈凤姣 (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 金华)【摘要】 本文紧扣《人间喜剧》中高老头这一人物形象,从对金钱的追逐和对女儿的畸形的父爱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个人物的时代意义。认为他身上金钱与父爱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新时代与宗法制残留感情的集中体现。而高老头的死,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关键词】 金钱 父爱 资本主义 宗法制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高老头作为其中的主人公,自然不能不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取舍。关于这一形象的时代意义,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表现。1 对金钱的追逐高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在动乱和饥荒中囤积居奇而发了大财。可以说他的每一分钱都是肮脏的,充满罪恶的。然而他刚搬到伏盖公寓时,由于住着二楼最好的房间,每年付一千二百法郎的膳宿费,而且“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甚至连鼻烟匣也是金的,每天早晨还得请理发师来给他梳洗扑粉。所以仍旧得到了尊重,甚至老板娘的爱慕和叹赏。人们都尊称他高里奥先生。这就不难看出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讽刺。一方面,通过高老头自己的发家史。虽然作者的描写很简短,但充分说明了资本家对金钱的追逐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一个小小的面粉商,仅仅因为赶上了战争和动乱,就可以混水摸鱼,以卑劣的手段聚敛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暴发户。钱多到连一个小小的鼻烟壶也要讲究质地。十八件二号荷兰细布衬衫,既说明了高老头早期财富之多,又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小市民本性,为后面的悲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对“高里奥先生”恭敬的态度,也反映出那个年代不仅资本家追逐财富,普通的平民也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崇拜心理。他们不问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只要他有钱,就是值得尊敬的。由此看来当第二年终,高老头要求搬去三楼住,膳宿费减为每年九百法郎的时候,人们背后议论纷纷,说他是“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①,尊敬的“高里奥先生”一夜之间变成了灰头土脸的“高老头”,也就不足为奇了。2 畸形的父爱高老头中年丧妻,他把全部的爱投入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甚至到了变态的,疯狂的地步。高老头的“父爱”的动机,我们可以归纳于两点:其一,作为小市民出身,他的宗法观念是浓厚的,他爱女儿,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其二,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仍然垂涎三尺,不过,他深知自己已是年迈体衰,无力参与抗争,而身边则有两个既年轻又美貌的女儿,她们的前途是无量的。于是他寄希望于两个女儿,希望通过她们,实现再度跻身上流社会的宏愿。由此可见,高老头的父爱本身就不是原始的,单纯的。而他表现父爱的方式更是扭曲的,病态的。他用以表达自己对女儿疼爱的最高手段,就是金钱。为了女儿,他出聘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们长大了,又给每人八十万法朗的赔嫁,嫁给社会上的体面人物。本以为这样一来,他就等于拥有了两个体面的家。谁知不到两年,他就被女婿所抛弃,当他是“要不得的东西”。女儿也只有在要钱的时候才去找他。然而高老头依旧乐此不疲。他自己的房间一搬再搬,膳宿费也一降再降。直到他戒了鼻烟,打发了理发匠,头上也不扑粉了。而且不分冬夏,只穿一件栗色粗呢大褂和灰色毛料长裤。骨瘦如柴,老态龙钟,两个女儿仍然不放过他。甚至为了一万两千法郎,姐妹俩当着父亲的面吵了起来。高老头终于中风病倒,还患了脑溢血。及至这里,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女儿永远填不满的金钱需求和高老头已经没有钱的现实纠缠在一起。矛盾渐渐明朗化。3 金钱与父爱的冲突追逐金钱与表达父爱本是毫不相关的两件事。而当高老头把金钱作为表现父爱的手段,特别是他所拥有的金钱已经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爱的时候,矛盾就越发明朗了。更何况,在两个女儿那里,“父亲”的地位早已被“金钱”所代替。她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不需投入的提款机。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死前想见女儿,哭天喊地,但也枉然。这才使他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女儿们“为了参加跳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②一个囊空如洗的父亲无异于一个被榨干的柠檬,对于骄奢淫逸的女儿还有什么意义呢?写到这里,作家仍感言有未尽。又加以侧面的烘托:为了筹款治丧,拉斯蒂涅“在纽沁根夫・702・2007年11月 双语学习・文学赏析・©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竟“毫无结果”,理由是:“先生跟太太谢绝一切宾客。他们的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④如果说之前读者对于高老头盲目的付出抱有的仅仅是同情与悲哀的感觉的话,高老头之死则将这一感情引向了沉重与思索。高老头是资本家出身,有着天然的对金钱的追逐。而同时他又是一个父亲,有着本能的对女儿的爱。当他有钱的时候,他用金钱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相信金钱可以衡量一切,包括父爱。然而随着他的金钱慢慢消失而父爱却一如既往的时候,他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他只有节衣缩食,变卖身边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来满足女儿的要求,给自己一种被女儿需要的错觉。却从来没想过女儿对于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对金钱的渴求。直到高老头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女儿们的欲壑,种种矛盾之下他终于崩溃,患病,至于死亡。而高老头死亡之时,女儿仍旧想的只是还能从父亲身上榨取多少的剩余价值。就个人而言,高老头的悲剧是盲目的付出与错误的决策的悲剧。他财富的逐渐丧失与人们惟利是图的观念的矛盾;他对女儿的爱与他能给予女儿的钱的矛盾;他渴望依靠女儿跻身上流社会与被女儿女婿抛弃的矛盾;他的父爱与女儿想到他只是因为对金钱的需求的矛盾;高老头病中渴望女儿与女儿对他的进一步压榨的矛盾;及至他死后,送葬队伍中出现的两辆“有爵徽的空车”。这一切的矛盾构成了高老头的复杂性格与悲剧命运。这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却又是那么合情合理。而进一步看,就全社会而言,在各个矛盾的复杂交错中不难看出作者的象征和隐喻。高老头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社会畸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一方面新兴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人追逐金钱,期待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各人心里又多少残留着对于过去时代的缅怀,对于那种象征安定的宗法制家庭思想和象征高贵的贵族阶级制度的不舍。在天翻地覆中的变化中,矛盾迅速瓦解,崩溃,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唱响了一个时代的悲歌。综上所述,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注释①②③④:《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M]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参考文献[1] 郑克鲁(编).外国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第四卷:人间喜剧[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 张秀章,解灵芝.巴尔扎克妙语录[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上接第206页)这对她本人来说,当然是极其不幸的,但也由于有了这段惨痛的经历,她的艺术才华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她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也进一步结合起来,从而写出了许多血泪凝成的爱国诗文。3 抒发民族爱国之情的作品如果说李清照前期词表现出敏感的青年妇女所具有的精神苦闷、爱情心理以及对个性自由的朦胧欲望,那么她后期的词和诗文(南渡及亡夫之后)则是以民族情绪和爱国情感为主题,在前期词哀愁伤感的基调上更趋悲怆、沉郁,情感的忧郁也更加深刻化,乃至变前期的“终日凝眸”为后期的“欲语泪先流”。徽钦二帝被虏北去,北宋就此告亡。赵构南渡,偏安东南半壁,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李清照随夫南渡,但两年后丈夫病故,她完全陷入国破家亡的惨境,从此开始了二十余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客死他乡。绍兴五年,诗人流落金华,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国破家亡这一人生惨剧,使她在南渡后,心情更加愁苦沉痛。“倦梳头”、“事事休”,竟至“欲语泪先流”!此词可见词人早年所没有的如此深广的悲痛之情,同时告诉人们,正是那悲剧性的社会时代铸就了女词人的悲剧性格,这时的“愁”,已不是“正人间天上愁浓”的夫妻离别之“愁”,而是国家破碎、人往何处的亡国之愁了!词人从现实的境界出发,展开想象,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梦境。在现实生活中,她看到的是腐朽黑暗的政治是投降卖国的奸臣和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的皇帝,因此在幻想的境界中,她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借以寄托美好的理想。下阕以大鹏自况,完全是为了表示对黑暗现实的深恶痛绝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把这种意境开阔、想象奇伟的作品纳入北宋苏轼一类的豪放派词中,是毫不逊色的。又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南宋苟安江左无心收复失地的可耻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尖锐的讽刺,激昂慷慨,气壮调雄,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思想品格至今仍有光彩。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参考文献[1]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出版社,1990.[2] 税啸尘.宋词三百首注析[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9).[3] 韩小贝.浅论李清照后期愁词两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4).[4] 邵清风.易安词分期新探[J].巢湖学报,2003(4).・802・・文学赏析・双语学习 2007年11月©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篇一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论文把它比作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全景画,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学艺术才能,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