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7

注定孤独终X
首页 > 职称论文 > 韩少功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川猫之介

已采纳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337 评论

大能苗*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当代文学

1.论莫言的小说

2.论韩少功的 ” 寻根 ” 之作

3.对新时期 ” 女性文学 ” 的思考

4.论琼瑶的小说

5.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

6.论老舍的戏剧观

7.论张贤亮的小说

8.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9.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10.舒婷的诗歌创作

11.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

12.李准的小说创作

13.秦牧的散文特色

14.论蒋子龙的 ” 开拓者家族 ”

15.闻捷诗歌研究

16.论《钟鼓楼》

17.论《北方的河》

18.论王安忆的小说

19.论高行健的探索剧

20.论新诗潮

21.论北岛的诗

22.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

23.论王蒙的小说

24.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

25.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26.论柯岩的创作

27.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28.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

29.论刘绍棠的小说

30.论刘索拉的小说

31.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

32.周梅森小说论

33.方方小说论

34.新生代诗歌研究

35. 金庸小说论

36.席慕蓉现象研究

37.论谌容的小说

外国文学

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

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

4.论卡夫卡的变形人物

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

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

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

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

1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

14.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

15.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

16. 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

17. 论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

18. 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9. 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

20.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

21.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

22.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

23. 论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

24.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2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26.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

27.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

28.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

29.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30.《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研究

3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

32.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3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

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3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

36.论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

37.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38.从《叶甫盖尼 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语文 教学论

1.当代诠释学观照下的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2.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 语文 教学模式研究

4.论 语文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5.新课程理念下初中 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 语文 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7.元认知与 语文 写作教学

8.中学 语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9.对 语文 教学中的网络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高中 语文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11.新课程中 语文 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12.论 语文 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13.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对话”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阅读教学研究

15.在 语文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6. 语文 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7.诗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

18.小学 语文 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听说训练的比较研究

19. 语文 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探

20. 语文 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策略研究

21.新课程中小学 语文 识字写字教学优化探索

22.浅论中学 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23.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

24.以发展思维为前提的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25.苏教版与人教版中学(小学) 语文 教材比较研究

文学概论

1、当代商业社会中文学消费问题的思考

2、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

3、“语不惊人死不休”—— 试论形式探求的积极意义

4、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反思

160 评论

bluesky588

我和你一个专业,这是老师给我们讲的方法文学论文写作过程(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三个环节各占1/3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1.选方向(写什么) 选择自己感兴趣和自身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 2.定题目(写什么) 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以有价值(即有新意)和能写好为标准,拟定具体的写作题目; 3.拟提纲(怎么写) 4.写初稿(怎么写) 5.修改直至定稿(怎么写好) 二、文学论文写作方向 (一)按文学研究基本领域划分 1.文学史方向; 2.文学批评方向; 3.文学理论方向。 (二)按文学构成要素划分(文学由作家、作品、受众和世界四要素互动构成) 1.作家研究 2.作品研究 3.接受研究(受众研究) 4.文学现象研究 (三)按文学研究视角划分 1.文学内部研究; 2.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 三、写好文学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1.回到文本; 大量阅读原始材料(作品和研究资料),珍视个人阅读感觉、印象和体验,从阅读、回味、思考中“发现问题”,寻找写作方向,拟定写作题目。 2.力求创新; 问题新(研究方向、内容); 视角、方法新(分析、论证); 观点新(论点)——最基本; 材料新(论据)。 3.注重理论。 理论是基础,是梯子,是提升论文水平的必要条件。 有了前人总结的理论,就有了高于他人的平台,就能见他人所不能见,从而打开思路,深入挖掘

101 评论

蝶澈kaixin

从韩少功的《爸爸爸》;——论“寻根文学”的写作特点;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关键字:地域的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特征;一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80年代受到到普遍认可的小说观念是,“特定地域的;有学者曾经指出:“韩少功是一个深受楚文化和近世湖;二,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一切我们可用的科学和技从韩少功的《爸爸爸》——论“寻根文学”的写作特点摘要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寻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本文将试从小说中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手法等方面方面来论述《爸爸爸》中是如何体现“寻根文学“的特点的。关键字:地域的点 风俗意识 现代意识 艺术特征一 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80年代受到到普遍认可的小说观念是,“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 【1】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也曾这样说道:“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所以不少作家重视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的时代变迁,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言语、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信仰等,成为拓展创作试镜的凭借。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生活抒情诗”。有学者曾经指出:“韩少功是一个深受楚文化和近世湖湘文化影响的青年作家,而且他是一个有意识地在发掘这种“根”,并使之在现实中发扬光大的湖南作家。”【2】韩少功在自己的楚人血统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走进传统的湘西世界,在神秘的巫楚文化里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基本上是以这一地域文化为土壤而展开的。《爸爸爸》中对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的描绘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关传说及其相关行为。《爸爸爸》中的蛇好淫及特殊的取蛇胆方法;"挑生虫"的怪病,症状是"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路鬼";敬天神及杀人祭神以求宽恕;追求女人及“花咒”之术;放蛊害人及放蛊者益寿延年之说;巫术占卜凶吉及杀牛卜战争结果之事。二是传统的迷信、禁忌。《爸爸爸》中烧窑要挂太极图;禁止女人与小孩上窑,后生担泥坯时禁出恶言秽语;灌大粪可以治疗疯癫,喝牛血可以解毒;丙崽娘得罪了蜘蛛精才会生下那个畸形儿。三是传统的习俗。《爸爸爸》中野蛮的吃枪头肉习俗;械斗失败后举族迁走时毒死所有老幼的恶习;。四是多样的地域方言。《爸爸爸》中把"说"说成"话",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把“他”说成 “渠”,把“看”说成“视”、,把“嫂嫂”说成“姐姐”,把“蠢”说成“宝”, 把“站立”说成“倚”,把“睡觉”说成“卧”, “话份”等等。经过这四个层次,韩少功对湘楚大地悠久的文化习俗作了详细的描绘。【3】这些描绘表现了民间文化形态的审美性的一面,展示了一个闭塞、神秘、怪诞、奇特的乡村世界,那些美妙的乡间歌谣源远流长,男女之间原始欲望冲动自然真实,韩少功寻找到了民间的自在状态,把久违的民风、民俗、民间气息通过传说、民歌、巫术等方式艺术化的展现,从审美的角度肯定了民间文化形态的精神价值。这如他所说的,“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语、野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更多的显示出生命的自然面貌【4】韩少功把散落在穷乡僻壤的各种民间生活状态都一一捡拾了起来,朴素的地理风情、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民间世界的美妙画卷,也透出了自己的生命与民警生命的血脉联系。二,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一切我们可用的科学和技术等等,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一既定事实,因此,“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5】韩少功的《爸爸爸》是通过塑造有着精神生活双重性的主人公丙崽来体现寻根文学的这种特点的。丙崽,是《爸爸爸》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苟活在湘山鄂水中的村民,一个浑浑噩噩、总是长不大,却也死不了的白痴、侏儒。他生活在愚昧、龌龊的环境中,长相丑陋,思维混乱,言语不清,行为猥琐。这些,是作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的象征物来创造的。滞重的叙述语言和阴郁、压抑的总体气氛,显示了对于着一个衰败腐朽的“种族”的悲观【6】丙崽有三个特性:冥顽、丑陋。浑浑噩噩,这是文化负面因素的象征,我认为这个负面因素通俗的说就是人的依附性,非成长性、非敞开性。即,中国人在“成长”“做人”这些概念中缺少敞开的含义。我们的“成长”是延续的而不是敞开的,所以丙崽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的任务、它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帮助人接生。中国人只考虑传宗接代,只考虑香火的延续,只考虑孔子代代有人传承,但是就是不考虑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和在理解,不考虑如何在产生一个孔子,只考虑如何弘扬传统,而不考虑如何在创造一个新的传统,所以我认为这个鸡头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文化在延续中衰落的一种缩影,一个没有真正敞开来的文化,或者说所有敞开就不在敞开的文化,就会成为“鸡头寨”而丙崽不是长不大,而是长僵了。所以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丙崽额头上已经有皱纹了,但是人看上去还是傻头傻脑的一个小孩,他的一切动作都是十分笨拙的,他抬眼皮很吃力,要胸部抬起来然后才能很吃力的把眼皮抬起来。韩少功把人的有问题的一面都集中在病在身上,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丙崽”是当代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意味着我们虽然长大了、成人了,但是我们的心理、思想和素质从来没有真正的敞开过、健康过,更不用说创造过丙崽的产生其实是中国文化丧失了“根”的结果。丙崽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只会说一正一反的两句话,即“爸爸爸”和“x妈妈”。他用这两句话囊括了一切,表明了一切,这个畸形儿人生的全部情感,全部态度就凝聚在着两句话上,他认为还得就尊之为“爸爸爸”,认为不好的就斥之为“x妈妈”,可以说是爱憎分明,立场鲜明。他的这种思维方式乃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的思维方式。丙崽畸形的、病态的思维方式是鸡头寨特定文化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在中国乡村社会宗族血缘和地缘关系中,丙崽是一个弱者。他上无家长保护——“据说父亲不满意婆娘的丑陋,不满意她生下了这个孽障,很早就贩鸦片出山,再也没有回来”,扔下了他们孤儿寡母。母亲虽是一个接生婆,但因为形同“寡妇”,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宗族社会中其实毫无地位。丙崽不仅一出生就失去了家庭(父亲)——家族这道天然屏障,而且还因身体畸形、语言思想弱智而成为鸡头寨任何人都能随时取笑、取乐的对象。他“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很大”,“嘴角粘着一两颗残饭,胸前油水光光的一片,摇摇晃晃地四处访问,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亲切地喊一声?爸爸,?”或者骂其为“X妈妈”!在中国古老而沉闷的乡村社会,丙崽的智障和无助,使他变成了一尊可以随时被攻击的靶子。鸡头寨的村民们常常取消丙崽,其实他们就是丙崽。他们取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丙崽自出生来真是“被寨子里的人逗来逗去,学着怎么样做人”,而且“很快学会了两句话”——“爸爸爸”和“x妈妈”。也就是说,丙崽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真是在鸡头寨的特定环境中孕育形成的,是这种文化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而且始终故存并困扰着鸡头寨的搜有人。在“丙崽”身上,时间已失去原有的意义,记事“他的相显得老了,额上隐隐有了皱纹”,“丙崽还是只有背篓高,仍然穿着开档的红花裤”,于是相对于流动与变化着的历史时间观念而言,丙崽的停滞和不变正说明这种思维方式在漫长的历史推你过程中却始终保持不变,而且他一直停留在难以走向成熟的幼稚原始转状态。诚如小说中所指出的,体现丙崽的思维方式的那“两句话”,“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符号”,进一步说,丙崽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隐喻或者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民族的,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中学教育、从韩少功的《爸爸爸》论寻根文学的特点51等内容。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韩语论文查重率多少

    本科查重率在30%,硕士查重率在20%

    小Journe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韩信颐毕业论文

    论姜维是非功过(转载)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改。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

    且吃且增重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韩语

    有关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则参考 为规范我院旅游韩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论文写作要求和方法,特制定“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韩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笑语莹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多少字

    [摘要]韩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韩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

    笑逍遥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韩寒投稿的少年文艺

    楼主说的是他初中的时候第一篇小说投稿吧。是《少年文艺》,还是饶雪漫发表的。此后就在萌芽上面陆续有一些。还有在《花溪》上面有过他的一篇短文。

    苏州小迷糊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