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梦溪shuer
首页 > 职称论文 > 提供写作素材拓宽作文训练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ochacco要加油

已采纳

性灵派倡导者袁枚主张:“诗人也,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作诗不可无我。”文坛巨匠巴金老也曾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这些大家的论断告知我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勿庸置疑,抒发真情、论述真理、表白真我,最可用且最该用的材料非自己亲身经历莫属。同理可推,若论习作素材,学生自己的生活当属第一源泉。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感悟、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帮助学生“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的首要任务。然而,“首要”不等于“全部”,“情真”的内容也并非只囿于个人的直接生活。不仅写作大家,要努力开掘写作的第二乃至第三源泉——获取间接生活或其他样式文本的素材,就是不以创作为目的的写作教学,面对着直接生活阅历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得拓宽寻找素材的视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思维及写作训练。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要使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理念是一致的。下面,拟就如何拓宽写作素材的视野,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如何进行让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的写作课堂教学等方面,说几点看法。一,巧觅妙用,变非素材为素材1,向“早前积累”要素材。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个体的一切经验都应成为课程资源。当学生苦于无话可说,无料可写时,不妨激发他们翻检经验,反刍早前阅读或听闻的材料,包括口诵默会的诗词、耳熟能详的故事等,进行改写、创编。2,向“当下信息”要素材 。这里所指的“当下信息”包括学生的一切课外阅读、视听所获取的信息。如果引导学生巧用这些信息,指导他们将获取信息的过程变成发现的过程,变成开启创造潜能的过程。这里的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要鼓励他们时时张开想象的翅膀,体认信息的空白并以自己的经验加以完善、弥补;进入信息的情境、图像并加以渲染、发挥;关注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发展,并加以跌宕起伏的续接,那么,这些信息就不仅成为了学生写作的“米”,更成了他们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的载体了。3,向“课堂文本”要素材。除了课外信息,语文课堂所用的教材同样是可利用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甚至评写,也是一种寻求素材的途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二,“再造作文”的教学价值 为了强化这类作文与命题作文及其它各种练笔作文的区别,我们姑且为它定名为“再造作文”,并进行如下界定:“再造作文”是学习者以听读信息(含文字类及非文字类)为依据,以其中某一信息为触发点,进行扩展、补白、改式、续接后,写出既与原作有关,但又不同于原作的新片断或新篇章的一种自由练笔习作。“再造作文”具有以下教学价值。1,可拓宽写作素材的视野,解决学生无素材进行写作练习的困难;更可培养和强化学生盘活经验、重组资源、换向思考、巧取妙用的创新意识。2,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类作文不仅有解决材料之能,更有开启潜能,培养想象能力之功。我们知道,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联想、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在“再造作文”中,想象是指我们将原作中“未出场”的人、事、物、景及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熔铸到一个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或典型环境中去的思维活动,常用的方法有:①特征想象。按照事物内在和外在特征,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内涵或外部特点进行想象的一种方法。如后文《买笑脸》②推测想象。根据现有的、已知的材料推断、预测可能出现的、未知的事物。如后文《泛舟》③创造想象。不靠现成的描述或某种示意,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在头脑中进行独立创造全新形象的一种方法。如后文《这条小鱼在乎》④幻化想象。指对现实中尚未出现的事物和人类生活远景的一种想象方法。如后文《奇遇》当然,想象不是空想,空想一定会违反真实。想象是要扎根于现实土壤的,它必须以习作者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理解及创新能力为基础。它让各种人物、事件彼此发生某种“好似没有”却又“可能有”的联系,以构成一个生动而完整的形象世界。一句话,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形象积累,来源于对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关切和热爱之情。3,可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 感受是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是人对于客体(包括人事物景、情欲理识)在刺激作用下所引发的综合性情感反映和主观体验,是在感知基础上对客体的感触、发现和认识。“再造作文”写作中的感受则是学生通过感官并经由脑神经的分析、综合,认识写作客体(原文本信息),从而捕捉思维信息和感情体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感觉与感受有联系也有区别。感觉是一种先天的、人人都相似的简单心理反映,感受则是在感觉基础上,再经过感知、表象心理阶段形成的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后天才有的。古人所说“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外”,即是对感受的最好说明。感受是运用感受能力的结果。感受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首先要对社会、对人生有饱满的热情,只有多情,才能善感;其次要有灵敏的感觉,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感觉,并通过联想将感觉升华为感受;三要积累丰富的感想,增强感受中的理知成分;四要沟通多种感官反应,促进各种刺激整合为一体的衍化过程;五要追求独特的感触,使写作内容获得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表现角度。三,“再造作文”的实施策略(1)指导安排整体化。指导课程可有以下程式:①横式。即将巧用素材以横向(如,早前、课外、课内等)切开,依次指导。②纵式。即依写作方法(如,扩写、补写、改写、续写、评写等)纵向进行。③先横后纵。即在横向的取材中相机进行方法教学,如后文教例即为此式;当然还有先纵后横式,这里就不赘述了。(2)指导教学“课堂化”。人们经常说,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这话强调了“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一面;但如果因此而放弃写作指导的课堂教学就失之偏颇了。因此,我认为首先要纠正作文“去教学化”的偏向,探讨可操作的作文教学策略,教会学生一些写作知识和方法,当然,要“力求精要有用。”在“再造作文”的教学中,可教会学生从原作中选择“再造点”,即,抓未展开的略点、隐点;抓情节跳动处的触发点;抓情节发展趋势的续接点;抓最动人心魄的场景;抓人与背景的当下冲突及未来冲突;抓人物心理逻辑的必然轨道;抓思维角度的转换;抓表达方式的改装等等。此外,还可教给学生以下具体写作方法。1.扩展写:巧借原作中已写出但由于谋篇或布局的需要尚未展开的部分进行扩展思维,写出合于原作立意、但又不重复于原作的新段、章的习作方法。它不求篇章完整,无须要素齐全,因而被誉为短、平、快的练笔途径。方法是:①仔细阅读,精心扫描。②把握全篇,扩展思维。检索出可展开的“点”后再审原作,既想清作者不展开的理由,又想清如果展开,可写哪些内容。③清理思绪,速练成文。必须注意:①展开的内容不能与原作无关。②展开的内容不能与原作立意(包括环境设置、人物基本性格、情节大致框架)相悖。③展开的习作不论是片段还是篇章,仍然要注意材料处理、过渡衔接等问题。2.补白写:指在整体领悟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中虽未提及,但根据情节推理可能有或一定有的情节进行补白的一种写法。它似乎无原始信息作依托,也可能无法借用原作中的材料,唯其如此,它的思维层次才愈高,练笔价值才愈大。(如后文《买笑脸》)方法是:①根据整体作品进行推理。这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即习作者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某人、某事、某情节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虽未写此情节但却一定会有此情节”的结论;②抓住结论,展开想象。这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即要求作者对上述推理结论进行想象。③复位核查,诊断成文。即将想象的情节放到原文中进行可能性、必然性的核查,调整思路后即可成文。要防止:①推理错误导致错误的补白。②铺叙开的情节与原文主旨不符。③展开叙写类似交代,无情节波澜,无细腻描写。3.改式写:指对原作的体裁样式、结构顺序、叙述人称等进行改换,写出一篇与原作内容相似、表达有异的新作品的习作方法。它不仅要求作者根据不同的叙述角度对素材进行不同剪裁,而且要求作者有沟通各文学样式的能力(如将诗歌改为散文,将小说改写为戏剧等),因而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途径之一。进行此项练习,要注意:①进行改换结构顺序(如将倒叙改为顺序,或将顺叙改为插叙或倒叙)时,要注意过渡自然,接榫圆合。②进行改换作品样式时,既要注意符合原作的意境,符合原作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原作的主要矛盾冲突,又要注意符合新作品样式的特点。③进行改换人物的练习时,要注意根据新的人称特点,对原作材料进行增删、剪接。要防止的是:①将诗歌改写为散文成了诗句拉长(加一些有可可无的虚词)的连接。②将小说改写为剧本时,仍不忍割舍原作中大量的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③改换人称后不能改变人物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合身份的语言,不合人称的引语,不合情理的心理描写等。4.续接写:指将文本情节向前延伸,续编出合于情理发展但又不拘泥于原文的新习作的方法。与“补白法”“扩展法”相比,此法为作者提供的思维空间更大,因而也备受学习者的青睐。进行续接写的步骤是:①复读文本,展开想象。即在重读文本的基础上,沿着“此人后来可能又会遇到些什么事”“这人和那人之间还会有什么新矛盾冲突等思路展开想象。②拟定提纲,复检原文。即在想象的基础上拟定情节提纲,再将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矛盾的新冲突与原文情节进行复查,看看推想是否合乎情理。③妙用文本,寻找“隐点”,所谓“隐点”,即在原文中处于情节大起大落的隐蔽处,因作者捎带而过,而易被读者忽略的隐蔽的“可写作点”。(3)写作实践平台化。仅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仍然是不够的,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坚持课外练笔、搭建表达平台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四,教师角色的转化与更新。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再造作文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作如下努力:1, 做好学长。在示范学习中教会学生选点及创编的方法。2, 做好粉丝。 以极大的爱心去欣赏学生,欣赏他们的每一成果。建议每周都能用欣赏性的语调评讲学生的练笔。3, 做好导航。防止对原作的恶搞,防止冷落了源于直接生活的“真情”。

354 评论

老娜再修行

一.拓展阅读,深化感悟上完《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我们让学生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背影》《父爱在拐弯处》等佳作,使其感觉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学完《草船借箭》,我们以《三顾茅庐》《蒋干中计》《舌战群儒》等《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让孩子们了解古代军事家、政治家的雄韬伟略;学完王昌龄的《出塞》诗,我们让学生搜集一些边塞诗进行对比阅读,体会边疆环境的恶劣和将士生活的孤寂与艰辛,从而感受守边战士舍家报国的高尚情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学生的有趣的想法:爱也有“大”与“小”之分。孩子们说,像周总理、陆游、诸葛亮和守卫边疆的士兵,他们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这是博大的爱;而把鱼肉让给孩子吃的妈妈,越过铁路为孩子买橘子的爸爸,他们的爱是“平凡的爱”。原来,孩子们明白了爱有博大而平凡之分,他们也懂得了:“爱”不一定是妈妈冒雨送“我”上医院,爸爸花钱为“我”办生日晚会,而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杯温热的牛奶或是一把倾斜的雨伞,幸福的唠叨、严厉的批评、爱的鼓励……都是爱的所在。延展性阅读,使学生在课堂上萌生的美好情感,在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茁壮成长,同时也把课内获得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经过大量的阅读,孩子心中充满了情,不仅学会了用有情的眼睛观察身边的小事,还懂得了用心去体会别人的“情”。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披情入文,用情写作,文章才会感人。我们应在深化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二.以“读”促“写”,提高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无非是“吸收”和“表达”两件事情。可见“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积累、内化语言的过程,写作是表达、外化语言的过程。没有阅读时的尽情吸纳,就没有写作时的快意倾吐。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名篇佳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因势利导,让学生从“读”中学练写。1、仿写。学完《白鹅》《猫》,我让学生读冯骥才的《珍珠鸟》和椋鸠十的《金色的脚印》两篇名作,布置他们利用课余观察小动物,仿照课文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抓住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形象生动地进行刻画。2、学完《人物描写一组》,我们又让学生阅读了《挑山工》《峨嵋道上》《修筑天梯的人》,让学生从中找出描写生动的句子,体分析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如风雨中坚持工作的邮递员、“甲流”肆虐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汶川土地上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通过习作训练,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完《凡卡》《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让学生沿着故事发展的脉络,展开联想,给原文续写。我们要求学生围绕文章中心,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给课文补充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或给故事写结局。 续写时要注意:一是要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文章开头、结尾及线索,明确续写的方向和路子。 二是续写时,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人物的思想性格、叙述的语气要前后一致。4、学完《负荆请罪》,我们让学生根据人物身份,为登门请罪的场面设计对话。首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作合理想象,设想廉颇光着身子背荆条上门请罪,蔺相如见了有什么反应,廉颇怎样道歉,蔺相如又如何回答。然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对话,深刻领会廉颇勇于认错的精神和蔺相如胸怀宽广的品质。最后,布置学生写小练笔,即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由于教师安排和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再现了课文情境,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同时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也得到了加强。5、我们还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同话题作文”。如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 》等课文后,我们利用美文《父爱在拐弯处》再次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爱的震撼,然后提醒他们留心身边的爱:谁在上学途中,不厌其烦地叮咛,关心地叨唠;谁在学校门口,手扶车把,驻足等待散学的儿女;谁在北风乍起时,把毛衣送进教室;谁在兴趣班的路上把你送去接回,风雨不改;谁在你成功时为你欢笑,在你失败时给你鼓励……经过一番启发,学生想到的远不止这些,他们的习作如《父爱满途》《雨中,奶奶为我打伞》《幸福的叨唠》《厨房——妈妈的战场》等,让我们发现孩子们原来也有如此敏锐的触角,丰富的感情,原来家长眼里娇气任性的宝贝儿,只要我们谆谆善诱,也能体会到家人的爱意与辛劳。这样的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形式生动的思想教育。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班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不仅了解了同一类文体的特点与学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从而拓展了视野,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鼓励学生不仅要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让阅读过程中激发的美好情感不再稍纵即逝,还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与世界动态,做一个胸怀博大的人。只有留心地观察生活,真切地体验生活,学生的习作中才会反映出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才会自然流露出纯真朴素的情感,才能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运用到写作上,真正做到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阅读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沃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我们善于引导,勇于开拓,不仅能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民族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仿写”中掌握作文的方法,在“续写”“扩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中锻炼思维,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写出表真情、有个性的作文。

247 评论

散步的猫撒

浅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它的重要性更表现在于学生对字词句的运用、对思想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提炼、对现实生活知识经验的总结升华、对情感价值观的宣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兴趣,加强阅读,并恰当运用语言来表达,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一、创新立意,提高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在写作教学中,我不断地创新立意,选择学生喜好题材。指导学生作文选材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在写塑造好人好事的题材时,常常选择“拾钱包”之类早已写滥的内容,似乎这才是他们最熟悉的,学生写起来搬硬套,毫无创新。其实,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学对那些熟悉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生活中事物呈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我们提倡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多角度多侧面比较分析,找出符合学生写作的最佳角度,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新意。比如,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谈谈对圆的设想。学生们思路开阔,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自然的角度看,有太阳、地球、向日葵、荷叶、山洞、甲鱼壳等;从吃的角度看,有月饼、西瓜、苹果等;从生活用品的角度看,有草帽、锅、水果盘等;从体育用品的角度看,有篮球、足球等。学生兴趣浓厚,写起来自然不受限制。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因为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可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开始时比较机械,也加以肯定。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感觉,借鉴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到逐步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段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因为作文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只有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很好地捕捉生活信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一、二年级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好文章。鲁迅先生在《致董永舒》中曾说过“此后如要习作,第一须观察,第二看别人的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择自然景物、周围的人、事以及一些艺术作品或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留心观察,以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形成勤于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比如通过春天踏青熟悉“山光物态异春晖”的自然风光,了解“细雨鱼儿跃,微风燕子斜”的河面景致;举行夏日野营,体验蛙鸣虫叫风餐野炊的田园生活;秋高气爽,观察累累果实;冬日可爱,欣赏娇娆雪景。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集市的繁华、家乡的变迁、助人为乐的新风尚、拥军优属新鲜事等,从而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增加积累素材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我还经常布置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情况下,学生选中“洗碗”、“洗衣”、“做饭”等题材往往占三分之二。我这样引导:“老师看了大家所选的材料,洗碗、洗衣、做饭这些活儿,你不讲我都知道,老师想看到最具你特色的第一次”,学生似有所悟。我接着说:“生活中处处都是题,只要你细心找就能到。作文也一样,要选择你有而别人没有或不知道的事来写。”我列举了生活中以小见大的典型事例后,学生们终于悟出了选材的方法,兴趣浓厚,思路也打开了。于是,《第一次说相声》、《第一次流泪》、《第一次放风筝》等有新意的选材呈现在我面前,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三、读写结合,丰富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简意赅地说明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首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思路,思考不懂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另外,积累也是写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教学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读书积累本,并让学生自己给起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四、规范语言,表述精巧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精巧的构思,最后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才能把它们准确、巧妙地表述出来,语言表述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质量。很多孩子觉得心中有不少的内容可以写,可是一提起笔却又无从下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妙语跃笔端”的思想境界。在训练中丰富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仅靠单纯吸收课文中现成的范例是不够的。教师还应以教材为依据,拓去,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丰富词汇和句式,让他们掌握描绘各种形象的词语,去标志不同的形象和特征。比如教学“轻轻地”一词,可指导学生仿照教材中“风轻轻地吹着”,进行“轻轻地”的句式训练。再如给事物打比方,教师说:“月牙像什么?”学生可以说:“像金钩”“像小船”“像眉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组词造句,联句成段,口述片断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在运用中锤炼语言。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语汇和句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大胆运用。并鼓励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精益求精。指导学生锤炼语言主要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①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要让学生懂得,选用语言要能准确反映事物的特点或事件的过程,不可模棱两可,更不能含糊不清。比如“幽静”“寂静”“安静”三个词都表达了“静”的意义,但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②语言表述的条理性。要使学生明白,描绘事物或叙述事件都应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三倒四,权散拖沓。③语言表述的形象性。要使文章生动鲜明,吸引读者,其重要原因是语言的形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形象化语言来表述作文内容,比如恰当地选用修辞手法,有意识地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五、满怀深情,批语激励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批者与作者应该联络感情,而教师批语是联络两者感情的纽带。在批语上倾注老师的希望、鼓励与批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写作文和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坚持鼓励原则,实行高分政策,让学生感到作文不难,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写作的积极性也就随之高涨起来,写起作文来也就无约束而言了。当批改到差生作文时,看优点,抓住他们哪怕是微弱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获得成功的动力。如有位学生通篇作文就一个词用得好,我就在他那个词的下面画上红曲线,在眉批上写道:“这个词用得棒极了!是不是让这样的好词再多出现些?”这样一来,这位同学对作文有了信心,逐渐把作文水平提高了。当遇到抄写马虎的同学,我就用商量的口气去建议他,批语中写道:“你的字看上去美吗?如果觉得美中不足的话,是不是‘打扮’一下更合适?”善意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改正缺点。有些作文,有时非批评不可,我会用坏话好说的方式进行批改。如有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十多个错别字。我不是给他们打上许多错号,去伤他的自尊,而是给他圈上,并写上这样的批语:“请你把圈住的字改正过来。我相信,你只要认真,大部分字你是会写的;个别字,查查字典,你也能改正的。”经常这样,学生的错别字,渐渐少了,同时也锻炼了查字典的技能。如有学生作文没有下功夫写,我会写上这样的批语:“根据你的写作水平,这次作文你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不花点时间再修改一下,跟咱班这次最优秀的文章比一比,如何?”如有学生的作文结尾写得不好,我写了这样的批语:“真可惜,结尾没有写好。在指出学生缺点前,先赞扬学生的优点。如有学生写作速度很快,但没有修改的好习惯。我写了这样的批语:“你具有快速构思的能力,很可贵。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希望你在‘快速构思’后,再来个‘反复修改’。我相信,在你的笔下,会出现好作文的!”总之,生活、观察、阅读、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在平时能注意重视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加强阅读指导,指导学生用精巧的语言表述,并能满怀激情地写评语,那么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学生就不会因不知道怎么作文而感到苦恼了。

108 评论

dragontattoo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方法的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方法的论文一

一、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

小学生的思维通常都十分活跃,然而,能否将这些思维过程转换成一些好的想法与见解,并且将其有效的表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教学启发。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在写到一些学生们并不熟悉的主题作文时,想要让学生对于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挖掘,教师的思维启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对于相关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体验,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提升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认知。

只有当学生真正融入到这个主题中,在文本写作时才能够有更多的想法得以表达,这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过“我的祖国”这篇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作。

相信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同样的题目会将写作重点放在对祖国热爱的表达上。但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不能充分感受到祖国给其带来的影响。

为此,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了我国拥有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刘金玉的大好河山和各种军事的装备,让学生从内心感触祖国的伟大,焕发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随后的文本写作中,笔者并未给学生限定写作的方向,而是在给学生提供较多作文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写作。

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开阔。同时,在有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也更容易找到文本写作的切入点,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写出更多更优质的文章。

二、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可以透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一个可以有的教学切入点。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很多写作主题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写作中探讨的很多内容或者事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

当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找不到出发点,思维找不到出口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创设来化解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写作内容来让学生展开研习探究,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维。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一些观察实践的活动,结合写作主题来进行写作思维的开发,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当学生在文本写作中碰到思维瓶颈时,教师还可以透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创设来化解这一问题。

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布置“我的同桌”这篇作文题目,引导其从同桌的动作、样貌等方面描述,但仍有部分同学不知所措。为此,笔者邀请外貌特征比较突出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并引导学生将讲台上的学生当作同桌去写。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慢慢清晰起来了,写作难点也在逐渐突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可增加一些特殊的外貌描述,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思维引导,在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辅助下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范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上,教师在深化对于学生的思维引导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要让学生多接触各种好的课外阅读文本,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攒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并且让学生了解更多好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这个过程也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将会让学生对于很多问题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入手,这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作文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畴,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可以根据作文教学内容情况,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交由班长保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下一些文章的读后感。

其次,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将自己拥有的图书贡献出来和同学共享,这样学生就能阅读更多有趣的内容与题材,为其写作过程中思维的扩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才能够为学生打下好的写作基础,这也是思维能力培养中很重要的一点。

小学语文作文方法的论文二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在积累

(一)在生活中积累

在教学“生活中的见闻”时,建议学生利用休息日陪母亲逛菜市场,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体会母亲“当家”的辛苦。茶余饭后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的新鲜事。与好友走进图书馆,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带给人们的美感。

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了,亲自感受了,所见所闻才会跃然于纸上。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学生才能乐于表达生活。

(二)从文本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课后练习题中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类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摘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积累,而后转化为自己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抓住语句优美段落:“索溪峪,西南紧连张家界,西北毗邻天子山,面积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点二百多处。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

山,奇峰起伏,交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一段的基础上抓住“奇峰起伏,交错成趣”“幽深神秘,其妙无比”等语句进行品析,体会作者如此运用辞藻,便赋予这秀丽山水鲜活的生命力,使无限情态尽现眼前。

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更能使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得到升华。扩大阅读量是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写作要与阅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分析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贵在练笔

让学生经常有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文字这个工具,形成读写能力,并经常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最终形成文字。坚持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事情无大小,用心感受就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才能发出心底的本能的呼唤。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譬如,在万物生的春季,与其将学生困在教室内,不如将其解放,让学生尽情地在草地上打个滚,在花丛中闻花香,尽情地拥抱自然。这样的情景一定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叙述出来。

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写作资源。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训练要点,随文练笔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诗歌《妈妈的爱》时,可让学生模仿文本模式进行仿写。诗中写道:“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这段小诗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足以唤醒学生对妈妈的爱。教师要抓住让学生练笔的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爱还像什么。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因此很容易仿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在这次仿写诗歌的小练笔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件生活中妈妈关爱“你”的事,这样就由写诗歌上升到写一篇记叙文。这样阶梯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恰当讲评

讲评是指导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当中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方式。其目的在于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出色的作文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同学在作文讲评当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我们将会一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高。

小学语文作文方法的论文三

一、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学生写作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很多学生认为作文难,不知道写什么素材,正是由于缺乏较好的观察能力,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为教学中,就应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紧密的联系生活以培养其观察能力。

例如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人物和事情。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素材都围绕着“节日”来进行,而关于“节日”的素材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每个学生所观察到的素材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观察。

同样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对于人物的观察和对于事情的观察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对人物的观察可能首先就是人物的外貌,然后是其性格、人物关系、行为语言等等。而对于事情的观察则首先是事件的整体经过,包括时间、地点、经过、缘由、结果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事情,也应当针对不同观察内容的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开展写作技巧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也有着表达错误或者表达技巧匮乏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技巧可能有很多,教师需要对这些写作技巧进行总结,穿插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以人物描写为主题作为写作《我的妈妈》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朗诵几篇范文,在涉及到写作技巧的部分时进行停顿,让学生自行思考该语句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如果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或者没有回答完全,教师可以进行提示。

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过程,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内组织写作比赛,选出几篇比较好作文进行奖励,然后在班级内朗读出色作文,在朗读的过程中配合写作技巧讲评,同样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目的。

例如在写作《记一件难忘的事》作文中,首先由教师在班级中选择出色的学生作品,然后进行朗读和讲评,如“同学们,该同学在记录这件事的过程中使用了倒叙的写作方法,那么谁能告诉我,在这里使用这种写作方法到底好不好呢?”。在这种讲评和讨论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写作技巧。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作为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通过教学方法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也较为适合应用于小学语文作为教学。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段情景的模拟,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情景再现,由各个小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然后由教师讲评。

在情景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不仅参与到角色扮演过程中,更应当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情节和人物的观察,以此作为作为的写作素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应当对于学生的角色扮演的情节和观点进行固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和改造,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角色以及演绎情节,从而也就能够获得多个层面的总结和发现。

这样一来,教师也可以相应的从多个角度对情节模拟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在模拟“拾金不昧”这一主题的情节时,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模拟情节,可以使得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有着更多的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方法的论文四

一、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词汇积累,养成组织语言和记日记的习惯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头。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词汇的积累。

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久,词汇量就慢慢上来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

到了高年级,可以另外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定期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还可以每天组织学生在课前到讲台前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好词佳句,鼓励他们将分享内容提前做成PPT幻灯片来展示,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另外,成语接龙的游戏也非常适合高年级来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氛围中比较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记日记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练笔,而且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每天选上一两件写下来,对自身的情绪是一种梳理,对成长是一种沉淀。

二、应用模仿教学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因为受识字量的限制,在阅读中更偏向于漫画等字少的书籍。看到满篇文字,很多小学生不由地会心生胆怯,更别提要他们去写作了。为了消除这种恐惧感,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写作就如说话一样,可以多多采用模仿的方法。

早期可以让学生们模仿造句,如很多词是有多个含义的,可以分别造不同的句子,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慢慢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拉近自身与语文的情感距离。再下一个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模仿写一些排比句或者小段落,不知不觉使得他们组织语言和写作的能力获得提高。

给课文写一段“后续”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对世界的主观理解,做的“后续”往往会让教师为之惊叹,因此,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们的赞美,给他们肯定和鼓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

三、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如何将其记录下来呢?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给学生们讲讲自己的故事,给他们一些启发,如以“记我第一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给学生讲讲我们的那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受他们自己的第一次,继而把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的榜样。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四、多鼓励,多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甚至是日记和小作文,及时给学生们恰当的反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如学生定期交上来的日记,我们在翻阅的过程中就好像在面对面听他(她)在讲,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

我们要用心看他们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写下来让他(她)看到,把不足之处也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写作焕发出更大的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我们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出帮助学生们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写作与训练

    写好毕业论文方法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

    cangyingvvv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请帮忙提供一些论文写作素材

    没有事实论据的议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下面请看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议论文的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1)回报的方式 一对法国农民夫妇15岁的儿子得了一种恶性皮肤

    无敌小猪猪侠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写作素材论文

    议论文素材大全 8.淡泊 (1)引言 淡泊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happppyle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

    你不会使用“我要写这篇关于我有多喜欢玩电子游戏的论文”作为你的论文。而且你不会写一大段关于玩电子游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消遣(即使那是你的感觉)。为什么?因为学术写

    深海R蔚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翻译写作训练日志模板

    SCI期刊有没有写作格式模板?任何论文的写作都是有模板可参照的,SCI论文的写作中,模板似乎更加重要一些,因为SCI论文需要英语写作,英文的表达方式和语法与中文

    吃货迷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