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徘徊风露下
《浅谈元杂剧三国戏的艺术特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漫谈中国古代对戏剧审美功能的认识》,《福建戏剧》1984年第3期。《也说“衙内”》(与长胜合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明清时事剧概述》,《江苏戏剧》1985年第2期。《明清之际时事剧的思想艺术特色》,《中州学刊》1985年第2期。《论〈水浒传〉的思想意义》,《水浒争鸣》第4辑。《论元杂剧的戏剧冲突》,《戏曲研究》第15辑。《元杂剧作家身分初探》,《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元杂剧与元代文艺思潮》,《光明日报》1985年7月16日。《福建戏史录补遗二则》,《福建戏剧》1985年第5期。《古典戏曲脚色漫谈》,《福建戏剧》1985年第6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义山诗意蠡测》,《名作欣赏》1986年第1期。《“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古代戏剧家的戏曲虚实论》,《戏曲艺术》1986年第2期。《论元杂剧的时代精神》,《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一》,《福建戏剧》1986年第3期。《“剧场即一世界,世界只一情人”——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二》,《福建戏剧》1986年第4期。《寄讽实无,雪耻或有——〈琵琶记〉创作意图之疑案》,《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4期。《关于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的争议》,《文史知识》1986年第8期。《论元杂剧中的喜剧性类型形象》,《中华戏曲》第2辑。《无奇不传,无传不奇——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三》,《福建戏剧》1987年第1期。《“异物之情也有人道”——〈任氏传〉的任氏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7年第1期。《蒋士铨〈临川梦〉传奇漫议》,《名作欣赏》1987年第3期。《“一夫不笑是吾忧”——李渔〈风筝误〉传奇的喜剧特征》,《名作欣赏》1987年第4期。《画出潇湘水墨图——元杂剧雨景描写赏析》,《陕西电大》1987年第5期。《论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戏曲小说的审美趣味》,《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论元杂剧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与李真瑜合作),《戏曲研究》1987年12月。《半世清狂,一生情种——谈沈起凤〈才人福〉中张幼于和祝希哲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第1期。《“偌大乾坤无处住”——谈尤侗的〈钧天乐〉传奇》,《名作欣赏》1988年第1期。《浅谈元杂剧善恶观的性质》,《语文学刊》1988年第3期。《“才人福分从来少”——沈起凤〈才人福〉传奇的审美趣味》,《名作欣赏》1988年第4期。《古代文学研究的两难心理与多元选择》,《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理想人格范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第2辑。《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创作方法》,《戏曲研究》第28辑1988年.12月。《四十年古典小说研究道路批评》,《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古典戏曲理想人格论》,《戏剧文学》1989年第7期。《“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明清浪漫思潮与〈长生殿〉的“至情观”》,《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时代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关剧文化意蕴发微》,《戏曲研究》第30辑。《论古代戏曲文学的文体特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89年第6辑。《丁耀亢生平及其剧作》(与郝诗仙合作),《齐鲁学刊》1989年第6期。《蒋士铨传奇本事考略》,《文献》1990年第1期。《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精神的变异——戏曲艺术出路断想》,《戏剧文学》1990年第1期。《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文史哲》1990年第2期。《明清文人传奇的历史演进》,《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最怜儿女又英雄,才是人中龙凤!”——〈儿女英雄传〉的“人情天理”观新诠》,《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论〈水浒传〉作家的创作思想》,《语文学刊》1990年第3期。《“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清文人传奇作家文学观念散论》,《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是“风教”还是“风情”——明清文人传奇作家的文学观念散论》,《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抄本〈一合相〉传奇作者考》,《文献》1990年第4期。《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忠奸斗争主题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等为梦境,何处生天”——〈南柯梦〉、〈邯郸梦〉荒诞意识谈》,《文史知识》1990年第12期。《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署名张应),《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贾宝玉和宋江——浅谈〈水浒传〉对〈红楼梦〉的影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论〈水浒传〉作者的创作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佳园结构类天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期。《中西戏剧观念的当代形态》,《戏剧文学》1991年第8期。《中国古书的价值》,《大学生》1991年第9期。《浅谈元杂剧的市民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1年。《漫谈明清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名作欣赏》1992年第1期。《两宋酬和词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与傅璇琮、谢思炜合作),《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明代文人结社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漫谈中西戏剧形象创造的审美规律》,《戏剧文学》1992年第8期。《启功先生的治学之道》,《文献》1993年第1期。《书圣原是大诗人》,《跨世纪》1993年第2期。《典籍的现代阐释和文化传统》,《光明日报》1993年7月7日。《中西戏剧文体的本质特征》,《戏剧文学》1993年第8期。《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走向──论明清文人传奇的丑的形象》,《中华戏曲》第14辑(1993年8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沈璟传奇本事考略》,《文献》1993年第4期。《近代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4期。《蒲松龄与孩子王》,《人民政协报》1993年10月7日。《(1992年)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93)》。《艺术与淫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国消费者报》1995年1月7日。《禅宗的三重境界》,《中国消费者报》1995年3月18日。《元明文学史观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及其启示》,《戏剧文学》1995年第7期。《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辨异》,《戏剧文学》1995年第11期。《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名作欣赏》1995年第6期。《第一印象·第二视力·第三只眼(评〈宁宗一小说戏剧研究自选集〉》,《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刺世伤时,显微阐幽——论苏州传奇的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论明代的文学流派研究》,《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理论思考——读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日报》1996年5月16日。《明清传奇的价值》,《文史知识》1996年第8期。《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操作规程——评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方法论》,《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向后倒退的革新——论明末清初的求实文学观念》,《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古籍校勘原则之我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6期。《论清前期的正统派传奇》,《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情的探险——从汤显祖到曹雪芹》(与过常宝合作),《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1期。《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品格》,《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论明代传奇剧本体制的规范化》,《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4辑。《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雷同形象》,《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论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殷都学刊》1997年第4期。《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聂石樵教授七十寿辰学术纪念文集》。《论“知人论世”的古典范式》,《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1997年。《我们比王国维多走了多远——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随想》,《文艺报》1997年10月23日。《正史以外的补充——简评〈珍本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丛书〉》,《中国图书商报》1997年10月24日。《详备精细,益智启思——评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华读书报》1998年1月21日。《“温情与敬意”的国史学——谈钱穆的几部著作》(与李山、过常宝合作),《书品》1998年第1期。《如何突破文学史写作的三大传统——〈明清传奇史·后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论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轨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的谈话》(与刘勇强、竺青合作),《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宝剑记〉:忠奸剧的定型──〈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一》,《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2期。《〈浣纱记〉:历史剧的新篇——〈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二》,《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3期。《〈鸣凤记〉:时事剧的发轫──〈明清传奇史〉选载之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4期。《在感性与知性之间——评叶嘉莹的文学研究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1998年第3期。《江湖奇人写真录——清初传记文选注》(与陈洁合作),《中华活页文选》,1998年。《说诗说稗自风流——评陶尔夫、刘敬圻〈说诗诗稗〉》,赵仁珪、郭英德,《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夏之卷。《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读后》(与李山合作),《师大周刊》1999年6月25日。《话剧是演给谁看的?》,《戏剧文学》1999年第1期。《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研究》,《人民政协报》1999年1月20日第4版。《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1999年4月27日;《光明日报》1999年5月10日。《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与过常宝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明清小说的文化意蕴》,《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第3期。《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长时间远距离的姿态检讨历史——谈黄仁宇的几部历史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1999年第2期。《文学史著作的读者》,《师大周报·文化增刊》1999年4月23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杨义文存〉读后》,《中国社会科学通讯》1999年4月27日。《论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戏剧文学》1999年第9期。《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评介杨义〈楚辞诗学〉》,李山、郭英德,《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论顾炎武的遗民心态》,《新国学》第一卷,巴蜀书社,1999。The Cult of Passions though The Image of Beauties in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Ming QingYanjiu(《明清研究》)1999,Napoli-Roma,1999。《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黄宗羲明文总集的编纂与流传——兼论清前期编选明代诗文总集的文化意义》,《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独白与对话──论明清传奇戏曲的抒情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沿袭与创新的互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读后》,《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期。《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雪泥鸿爪——从我的博士论文写作谈起》,《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4期。《小说史的叙述视角、叙述体例和叙述方法──兼评陈大康〈明代小说史〉》,《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论略》,《求索》2001年第5期。《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浅谈中国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论宋江形象的人格内蕴》,《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光风霁月:宋型文学的审美风貌》,《求索》2003年第3期。《〈水浒传〉的三重寓意》,《文史知识》2003年第9期。《清切平淡宛陵诗》,《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5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简评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郭英德、李文洁,《学术界》2003年第5期。《自成一家山谷体》,《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2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方法述评》,郭英德、王丽娟,《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明人自传文论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文选”类总集文体排序的规则与体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刍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文献整理刍议》,《戏曲研究》2005年第1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纂年代考》,郭英德、王丽娟,《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戏曲研究》2006年第3期。《古代文学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2007年4月。《稀见明代戏曲选本三种叙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论明人传状文的文体特性与文化内涵》,《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明清文学教育与戏曲文学的生成》,《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郭英德、范红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艺术幻境与审美魅力——上昆〈长生殿〉观后》,《艺术评论》2008年第6期。《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文化生态述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论傅惜华戏曲目录著作的史学价值》,《戏曲研究》2008年第2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好汉”行径》,《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人生选择》,《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真实的“假人”:宋江之阴暗品性》,《文史知识》2008年第12期。《病梅〈琵琶记〉蔡伯喈形象的文化人格》,《中华戏曲》2008年第2期。《学而不厌: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提要(2003-2008)》,林舒俐、郭英德,《戏曲艺术》2009年第2期。《垂艳流芳:女子文学教育的效果》,《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海外汉学的“中国趣味”》,《人民日报》2009年12月8日。《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林舒俐、郭英德,《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2010年第1期。《小题目含蕴大境界》,《中国文化报》2010年1月25日。《“中国趣味”与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戏剧艺术》2010年第1期。《论剧作家李渔的文学教育》,《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氷之世界
图书馆管理资讯系统 1.引言 编写目的编写本文件的目的是根据资料库系统分析分析与设计人员和客户(图书读者)沟通的结果,对使用者需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深入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效能与介面,确定该系统设计的限制和定义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该资料库综合设计作业规格说明书的读者物件是45042LWM资料库系统设计和实现小组各个成员,主要包括系统的设计与文件编辑人员,资料库实现人员和系统测试人员,版权归45042LWM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小组所有,严禁外传。 专案背景随着社会资讯量的与日俱增,作为资讯储存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与软体,为此45042LWM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结合所学资料库知识和相关教材,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效能。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功能比较完善的资料管理软体,具有资料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优点。该系统软体采用功能强大的资料库软体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应用范围较广的DOS、WINDOWS系列等作业系统上使用。除此以外,可通过访问许可权控制以及资料备份功能,确保资料的安全性。 定义文件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LM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亦指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图书管理系统;45042LWM:是图书管理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小组组名。 参考资料[1]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体工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王珊,萨师瑄。《资料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张立洪,郑利强等。《轻松掌握SQL》。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4]黄明,梁旭。《Visual Basic资讯系统设计与开发例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5]刘涛等。《Visual Basic资料库开发系统例项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月。2.任务概述 目标《图书管理系统》针对的使用者是单个中小型图书室或者个人,藏书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读者的数量和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应的需求有:1.能够储存一定数量的图书资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资料操作和管理,这主要包括:1) 图书资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2) 图书资讯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3) 图书的出借、返还和资料统计。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进行相应的资讯储存与管理,这其中包括:1) 读者资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2) 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3.能够对需要的统计结果提供列表显示输出。4.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提供资料资讯授权访问,防止随意删改,同时提供资讯备份的服务。 执行环境Intel系列或者AMD 2500 以上系列等PC桌上型电脑或者行动式电脑等;执行时占用记忆体:≤5MB;所需硬碟空间:≤20MB;作业系统平台:中文Windows2000/XP或更高版本;资料库开发与实现工具:SQLServer2000个人版。 条件与限制我们认为,一个更为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应提供更为便捷与强大的资讯查询功能,如相应的网路操作及服务,由于开发时间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该系统并未提供这一功能。对资讯的保护手段仅限于设定使用者级别,以及提供资料档案的备份,比较简单,不能防止恶意的破坏,安全效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性这也是今后开发资料库系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3.资料描述 静态资料图书管理系统的静态资料包括:图书书籍资讯: 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作者;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码;图书分类;图书状态; 读者: 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种类编号;读者工作单位;读者电话号码;读者电子邮件地址;登记日期;读者密码; 借阅资讯: 借阅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出借日期;还书日期; 使用者: 使用者名称;使用者密码; 使用者型别(许可权级别);读者种类资讯: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期限;有效期限;书籍类别资讯: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 动态资料输入资料: 查询方式、查询关键字; 新建图书项、读者项; 图书项、读者项相应纪录更改; 备份资料恢复所需的资料备份档案; 借阅、返还的图书序号、读者借阅证号; 受限操作所需的密码;输出资料: 查询关键字确定的资料库记录的子集; 统计结果; 资讯录入、删改结果(成功或失败); 图书借阅、返还操作结果并且可以显示出是否归还; 资料备份输出的资料备份档案;内部资料: 查询操作建立的索引; 资料库描述资料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资料库。资料库系统名称为45042LWM图书管理资料库系统。4.使用者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使用者在资料管理中的资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抽取使用者语义本系统着重从使用者角度入手,主要涉及图书资讯、系统使用者资讯、读者资讯、图书借阅等多种资料管理。不同的使用者享有不同的服务,而且是不同的角色。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可将图书分为三类:图书资讯管理、系统使用者管理、读者资料管理。图书资讯管理包括图书借还、查询等操作,系统使用者管理包括系统使用者类别和使用者资料管理,读者资料管理包括读者类别管理和个人资料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作为资讯储存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我们主要从不同使用者需求分析入手,分析设计结合参考资料而得出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应具有以下功能: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室所存的图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检视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检视、维护等。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检视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入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资讯。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资讯。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许可权。图书馆管理人员,资料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45042LWM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小组设计的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新增、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资讯;浏览、查询、统计、新增、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资讯,赋予其最高许可权,管理员在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资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同时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不但可以浏览图书,而且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借书期限,这就是所谓的资深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区别吧。 资料流图和资料字典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如下:(1) 图书的出借;(2) 图书的返回;(3) 图书资讯查询;(4) 图书的增加与删除;(5) 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查询统计图书和读者资讯;(6) 图书管理系统资料备份;(7) 图书管理系统资料恢复;(8) 图书管理员口令修改等功能; 读者借书过程:(1)资料流图:A.图书资讯;B.读者资讯;C.图书访问记录;D.日期;(2)资料词典:A.资料来源点描述:a. 名称:读者简要描述:借书、还书、查询及登记注册有关资料流:所借书本数目:b. 名称:日期简要描述:当日日期有关资料流:年月日数目: B. 资料流名词条描述:a.资料流名:读者ID说明:用以携带读者的唯一识别标识资料流来源:读者资料流去向:借书检验每个资料量流通量: b.资料流名:图书说明:记录图书的主要相关资讯资料流来源:读者资料流去向:借书检验c.资料流名:借书资讯说明:用于传递读者号和图书号资料流来源:借书检验资料流去向:借书登记d.资料流名:日期说明:提供当前日期资讯资料流来源:日历资料流去向:借书检验,借书登记e.资料流名:读者资讯说明:用于记录登记入库的读者资讯资料流来源:读者库资料流去向:借书检验f.资料流名:图书资讯说明:用于记录登记入库的图书资讯资料流来源:图书库资料流去向:借书检验C.资料档案词条描述:a.资料档名:读者资讯表简述:存放读者资讯输入资料:输出资料:读者资讯资料档案组成:读者资讯表由“读者资讯”组成储存方式:关键码b.资料档名:图书资讯表简述:存放图书资讯输入资料:输出资料:图书资讯资料档案组成:图书资讯表由“图书资讯”组成储存方式:关键码 读者还书过程: 和上述 读者借书过程相类似,有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读者借书,而这个是还书过程,资料词典不再赘述,资料流图如下: 图书读者 还书检验 还书登记检验错误还书资讯图书访问记录 日历还书返回资讯 读者查询书籍过程:(1)资料流图: D读者 查询许可检验资料查询图书访问记录读者库图书库检验错误 使用者资讯)查询资讯日历A查询结果CB A.图书资讯;B.读者资讯;C.图书访问记录;D.日期;
这些都是哈佛大学图书馆墙壁上的话,一定会警醒那些在图书馆窃窃私语的人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可以凭借Baiduhi提醒我们 有机会能够处理你所遇到的工作 更进一步的要求也能够提醒我们 ES:\\403FBBD22E82E57226A7E8AAB149761F PS:善意提醒:先付订金是陷阱
您好,工行网银在10月24日升级新版本,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注:请保持安静)
用你的学号登陆,要是没有设定密码,就去图书馆人工处那里问一下,貌似是有个初始密码,我也忘了。
有一点的做用的哦,要选对精油,看一下森馥雅香薰
《计算机专业英语》作者余芳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计算机专业英语内容提要通过《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读者应该能够记住、理解及掌握一定量的计算机专业词汇及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英语的常用句式,为今后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语技术文献、资料及书籍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或各种培训班相关专业的英语教材,还可供计算机爱好者和自学人员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程(第3版)/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材基本资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旨在使读者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读者阅读和笔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英语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本书素材取自国外最近几年电脑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教材、专著、论文和计算机网路资讯,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可读性好。为了方便教学,本书附有部分参考译文,以及取材所用的参考文献。?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可供计算机专业人员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具体不是很清楚,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可以在电脑上装个谷歌金山词霸,里面据计算机类的专用词点吧。
通过本馆馆藏目录系统可查询校图书馆收藏的中西文图书、俄文图书、中西文期刊、1977年以后入藏的日文图书和1994年以后入藏的日文期刊 、多媒体资源、大部分外文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和中外文电子图书,以及6个专业图书馆及部分系图书馆的馆藏。古籍请通过馆藏古籍目录查询,其余馆 藏文献请通过卡片目录查询。
1、解答: 男读者是35位,女读者是7位。 2、解析: 上午和下午共22+20=42位读者。 已知男读者是女读者的5倍,那么可以假设女读者有x位,男读者就是5x位。可以得出x+5x=42,也就是6x=42,那么x=7,女读者7位,男读者5x就是35位。
提交学位申请后,上传论文时间并不固定,要看学院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讲是越早上传论文越好。发表论文注意事项:1、不要耽误提交材料的时间。一般学术期刊从投稿到出版再到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提交时间6月28日12点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重庆理工大学截止6月28日12点前,完成学位论文终稿电子版与纸质版的提交工作。凡申请学位的研究
《浅谈元杂剧三国戏的艺术特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漫谈中国古代对戏剧审美功能的认识》,《福建戏剧》1984年第3期。
据了解,南航的硕士论文大部分会上知网,但不是全部。此外,知网只收录了近年来的硕士论文,早期硕士论文不一定都会上知网。需要查找南航硕士论文的话,最好先在南航硕士论
可以。初稿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第一版,其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病句,格式错误,内容不完整等。会影响最终的审核结果,为了防止论文不被通过而影响毕业,导师会审查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