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额回忆
李惠艳
当似水流年从指尖轻轻划过时,夏日的音符渐渐远去,秋又一次不约而至,望着窗外渐黄的树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季节的脚步不会停止,始终周而复始的循环,春的油油嫩绿,夏的姹紫嫣红,秋的枫叶红红,冬的洁白无瑕,让人在四季交替中反复的体味大自然的魅力。
而岁月又沉淀多少往事,让过去一去不返。岁月不但苍老了容颜,还沧桑了心路。当我们在转身之后,生命的某些就错过了,却如风中的苇花无迹可寻。一个人静静地想,聆听岁月的钟声,在静默中感受日子的流逝,接受生活给予的种种,不再抱怨,该来的该走的,一切顺应自然。面向大海,总会春暖花开。
半个月亮爬上来了,不知道嫦娥是否也在俯视人间,等待月圆之夜。夜始终沉静心灵,夜的角落,思绪可以任意蔓延,慢慢燃烧,慢慢回归最初的平静,世事多多少少改变了我们,我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再回不到原点,虽然看淡世事,还是会努力做好“自己”。
在蜕变的过程中,一首经典的歌,一段清丽的文字,还是会触及灵魂,瞬间的心动足矣,夫复何求!月亮走,我也走……
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中秋意味着回家团聚,带回去的是迫不及待的思念,带回来的是暖暖的亲情。对于有父母在身边的我们,自然幸福得很多。每到中秋佳节,回到娘家见到许多平常很难见到的朋友、同学,联络了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于是,中秋节亦成为一条扯不断的红丝带。
不知不觉搬到小城居住已有十个年头,恍惚中,岁月让往事一贫如洗。一点点的淡远,也许到了这个年纪,心境如悠远的天空,自由、安详,漂泊已成为过去。做好今天的事,过好每一个今天,是最真实的日子,流年轮回之后终于发现,日子最寻常不过。
抬头看万家灯火,哪一盏灯下没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我们就是续写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结局没人可以预测,人生本是一本意犹未尽而又带着神秘色彩的书。就像春夏秋冬的轮回,事物总在不停地变换,如果不留心观察,不知道仓促行走之中,错过多少美丽瞬间呢。
走过岁月,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欢笑和眼泪,陪伴我们的心智一起成熟,在这个季节,有一种意念在流动,从年少时,一直在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答案皆在心中。
走过岁月,走过中秋团团圆圆的日子,回首走过的路,不曾遗憾,也从未后悔过,用心做人做事,再回首,我心依旧。就这样静静走过岁月,感受日子的细水长流真的也挺好的。
作者简介:
李惠艳 ,女,70年代生于兵团的一个农场连队,自幼爱好文学,先后在《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边境警察报》《南方法治报》《大公报》《中国诗人》《天津日报》《北京诗人》等全国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等650多篇。现已退休。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文姐吉祥
梁艳
生活中谎言无处不在。撒谎只是手段,目的才是说谎的原因所在。
人人都会有撒谎之时,谎言的归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善意的谎言,一种为功利性的、以欺为目的的恶意行为。
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纯粹是一种为他人着想而擅自作主的自我圆说。善意的谎言大多让人感受到的是温暖、善意、与和谐。
恰恰相反的是,恶意的谎言如同生活中的污浊之气,不仅让人避而远之,更让人深恶痛绝。然而,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的差异与区别,这就好比善与恶一样,生活的土壤既有沃土,也会有瘠田。既有鲜花香草,亦会荆棘丛生。因此说,生活的舞台从来不乏爱撒谎之人。
小谎言不足挂齿,权当淋了一场毛毛细雨。大谎言则不能同日而语,它通常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精神伤害与物质损失。生活中的恶意撒谎实则就是一种欺的幌子。
约·海伍德说,世界上只有孩子和傻瓜不会撒谎。这句话会让人看了不寒而栗。难不成,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谎言的汪洋?
或许,生活会适时地让你去学会撒一些谎言、说一些假话,并学会像孩子和傻瓜一样去接受一些无关痛痒的小谎、圆一些皮外之伤的善意之谎。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撒谎,只要不伤及他人,不牵涉旁人的利益关系,善意的谎言从来无须愧对天地。
恶意的撒谎或许会一时得逞,但谎言就像病毒,真理如同良药,时间会让一切的谎言不攻自破。
虽然生命的土壤每时每刻都会长出虚伪、假象、欺诈、谎言。但是,为人真诚永远是热爱生活之人的至理名言。
倘若生活中人人都能善良、真实、坦诚,谎言就不会有藏身之处了。
作者简介:
梁艳 ,女,广西崇左市作协会员。爱好书画写作,寄情春秋写意。在《中国信息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三峡工程报》《平潭时报》《来宾日报》《潮州日报》《新区导刊》《川江都市报》《三江都市报》《甘孜日报》《贺州日报》《石狮日报》《大江晚报》《清远日报》《河北工人报》《西江都市报》《东南早报》《番禺日报》等报纸副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
孙美霞11
梁艳
每每想起这么一句“一个人的村庄”时,脑海浮现最多的画面是一种穿越时光的交替感:偏僻崎岖的山间小路,弯弯的小河,随风摇曳的秧苗,辽阔的苍穹,簇拥的云朵,袅袅的炊烟,山脚下落霞如画的黄昏,晚归的耕牛,与娃儿嬉戏追逐的小黄狗……远去的村庄很远很远,一个人的村庄很近很近……
独处的感觉总是那般微妙叠起,迂迂回回,有时像氤氲迷雾,有时似缕缕清风,有时却又如绵绵细雨。说到底,在一个人的天地里,它可以是一个人的村庄,它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朗朗乾坤,它亦像一个人的日月山河。在一个人的狭小空间里,心灵是行走的脚印,精神是翩跹的蝶影,灵魂是高歌的夜莺。
独处是寂静的,也是寥廓的。它就像一缕清风吹过大地,却无须追问风向哪方吹。它就像心田撒下的万千种子,却不必担忧千红万紫何日挂满春枝。它也像一颗等待的心儿在流浪,等风,等雨,走过日出日落,淌过碧海云天。停下的是脚步,上路的是心灵。
孤独,不是孤芳自赏,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虚空的精神皮囊。在一个人的独处世界中,熙熙攘攘的是人群,而布袍素履,两袖清风的,则是自己。静水深流,彰显沉静大气。云卷云舒,诠解淡定从容。孤独的意义并非寂寞的暗流汹涌,而是一个人在行走,坚定,且勇敢。
梧桐落,且听风吟诉秋色。言孤独,一杯淡茶酌清欢。孤独可以是你眼中的哀愁,也可以是银碗的盛雪。孤独可以在一盏灯的光明中坠落,也可以在星星之火中燎原。而精神的馈赠,我们的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喷涌而出。一个人若想有所愿,有所得,有所成,你不仅是一个铠甲勇士,你更是一个矢志不渝的孤独者。
与其说孤独是一个人的事,不如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以泱泱川河,江上之风,以精神为圆,以心灵为径,以思想为轴,掬一瓣向往,携一缕清静,燃一盏心灯,捧一弯明月,在一个人的孤独盛宴中,素笺是韵脚,浓墨是诗行,朗朗明月是拨弄的弦,缕缕清风是心间的曲,无声的寂静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孤独。如果你在一个世界,喧嚣在另一个世界。这时候,我们的身心最清净,我们灵魂才最自由。
学会在独处时好好享受孤独吧!因为,在一个人的孤独盛宴中,你所能获得的坚持与力量,是能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修为。
作者简介:
梁艳 ,女,广西崇左市作协会员。爱好书画写作,寄情春秋写意。在《中国信息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三峡工程报》《平潭时报》《来宾日报》《潮州日报》《新区导刊》《川江都市报》《三江都市报》《甘孜日报》《贺州日报》《石狮日报》《大江晚报》《清远日报》《河北工人报》《西江都市报》《东南早报》《番禺日报》等报纸副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我要订阅这个报纸的话,一年的话价格在1000多块钱左右吧!
《中国保险报》和中保网同属于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报》是目前中国保险业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是中国保监会授予重大信息披露权的指定媒体,是保险行业政府
《印迹》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濠江》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南方诗人》投稿邮箱: 《零度》诗刊投稿邮箱: 《国酒诗
史铁生,1912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31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35年获得学士学位,1939年获得硕士学位,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1943年结婚,
1、在投稿前,要保证自己的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品质。 2、可以通过中国摄影报的官网投稿。中国摄影报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它的联系方式,有官方网站比较可靠。按照上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