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8

乖乖纯00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与将相吴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yacinth46

已采纳

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膑等人,而吴起总会给人差一筹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吴起在政治上的成就太高,楚国变法不弱于李悝和商鞅;二是《史记》对于吴起战事的记载并不出彩,尽管他与孙武并列一传。

其实,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不弱于白起等人,一生大小战役76场,其中64场大胜,其余12场战平。

最经典的战役要数阴晋之战,统帅5万魏军击溃50万秦军,吴起因此一战封神。

春秋初期,秦魏边境上有一块肥沃之地,这里不仅物产丰富,还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的咽喉要地,它便是“河西地区”。晋分三家后,因为与赵、韩结盟的缘故,魏国只得向河西扩张。而秦国要想东进中原与六国争霸,同样要夺得河西地区。

因此,秦魏两国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吴起就在这个时候来到魏国,统帅魏军无数次击败秦军,甚至差一点把秦国灭亡。

公元前409年,吴起初到魏国,就被魏文侯任命为主将,率军攻打秦国。短短两年时间,先后夺下临晋、元里、洛阴、郃阳等五城,长躯直入至郑。

自此,魏国完全占据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担任第一任郡守。至于秦国,则只能退守洛水,被迫重建防御工事,在与魏国的对峙中,处于绝对劣势。秦国自然不甘心失败,曾经组织军队多次反扑,却总被吴起击退,从未一次成功。

坐镇西河郡期间,吴起一边防备秦国和韩国,一边改革魏国军事,创建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的装备非常精良,士兵戴头盔、披铠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剑、背负强弩和50支箭,以及三天的口粮。

体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当苛刻,半天时间能急行军100里,然后迅速投入战斗。

三年时间过去了,魏武卒训练有素,虽然从未参加过战斗,但看上去很不错。秦惠公知道不能再拖,否则等到魏国彻底掌控河西之地后,秦国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倾全国之力,集结50万秦军,向河西的阴晋城发起进攻。按当时秦国情况来说,这50万人差不多是秦国所有的成年男子,这场战争给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

当数不尽的秦军出现在阴晋城外时,局势顿时紧张。

可是城里的吴起并不担心,因为他手握两张王牌,一是阴晋城经过数年修缮,已经非常牢固,易守难攻;一是有五万“魏武卒”,这些都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魏武侯担心吴起兵力太少,又派出500战车和3000骑兵支援。

战争开始之前,为了激励从未上过战场的士兵,吴起对三军发出命令:如果车兵不能缴获战车,骑兵不能俘获战马,步兵不能抓获步兵,就算最后赢得胜利,你们都不算有功。

第二天清早,吴起率领装备精良的魏武卒主动冲向秦国阵营,秦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多数都是装备简单的农民。秦军阵营被魏武卒反复冲杀多次,虽然秦人悍勇善终,但是装备差别太大,仅仅几个时辰,50万秦军就大败而逃,吴起赢得了胜利。

战败回国的秦惠公郁郁寡欢,两年后病逝,留下年仅两岁的儿子继位秦君,这便是秦出公。然而两年之后,秦国发生政变,四岁的秦出公被杀,秦献公成为新一任秦君。

此时是秦国最虚弱的时候,如果魏武侯坚持继续西征,秦国完全会被灭亡,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有一件事很奇怪,阴晋之战没有出现在《史记》中,只在《吴子兵法》有记载,这样导致吴起的战功不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因为秦国一直以阴晋之战为耻,所以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时候,烧毁了这方面的文献。而《吴子》之所以能保存无损,是因为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

(参考文献:《史记》《荀子议兵篇》)

152 评论

流云归晚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担任将军,由于很有才干,深得魏武侯魏击的赏识,有心想提拔吴起。魏国宰相公叔担心如果吴起得到重用,他的才能比自己要强得多,将来恐怕自己宰相的位置就不保啊。经过冥思苦想公叔终于有了主意,他一方面继续与吴起交往密切,另一方面密切注意观察魏击的动向。不久以后,魏击打算任命吴起为大将军而征求公叔的意见,公叔说,“吴起远比我高,是作大将军的最合适人选,如果任命他为大将军,一定能够使我国强大,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停了一下,公叔又说,“不过,我听说吴起私下里好像发牢骚说我们魏国太小,在这里无法完全发挥他的才能,他准备投奔别的国家。”魏击听了忙说,“这如何是好,吴起很会带兵打仗,又了解我们的国家机密,如果他要投奔他国,岂不危害我国的国家安全?”公叔说,“哦,这个消息也不太确切,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吧,我们可以事先考验他一下,看他是否真心为我国效力。”魏击忙问,“怎么考验?”公叔说,“大王可以说要把公主嫁给吴起,如果吴起真心为我国效力,一定会非常感激大王而答应这门亲事;如果吴起推托不肯答应,那就可以肯定他心怀二意。”魏击说,“好,明天就给吴起提亲。”当天,公叔就请吴起到自己家里喝酒。席间,公叔让自己的夫人,公主出来接待客人,不料夫人出来以后,对公叔一顿臭骂,直骂得公叔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就连坐在一旁的吴起,也感到万分尴尬。夫人骂完以后扬长而去,对吴起连看也没有看一眼,就更别说和他打招呼客套了。酒是没法喝下去了,倒是公叔一路上不停地向吴起道歉赔礼,让吴起还感到很过意不去。第二天,魏击向吴起提亲,说打算把公主嫁给吴起。吴起想起昨天在公叔家喝酒时公主的刁蛮骄横情景,心想公叔是贵族出身,又是当朝宰相,尚且如此被欺负,我吴起不过是一介百姓,如果娶了公主,还不知道会被怎样欺负。于是就婉言谢绝了这门亲事。魏击果然怀疑吴起心怀二意,就不再重用吴起。吴起看到魏击冷落自己,害怕将来有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就离开魏国前往楚国。这下魏击更加相信公叔当初对自己所说的吴起心怀二意的话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公叔的阴谋。公叔看到吴起性格高傲刚强,宁死不辱,就故意使魏击向吴起提亲,而安排吴起看到公主是多么刁蛮骄横,目中无人,当着客人的面侮辱自己的丈夫。这样吴起必然会向魏击辞谢这门亲事,魏击就会怀疑吴起的忠诚,自然也就除掉了自己的眼中钉。

350 评论

yuanxia6636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吴起那,是卫国人,说来也奇怪,卫国好像出了好多牛人,商鞅也是卫国人,看来卫国是个好地方,总能出一些牛人。 而从《史记》中的记载可以知道,吴起非常善于用兵,不过名声却一直不怎么好,文中提到吴起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负面的。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吴起先后将鲁,将魏,相楚的原因。 不过本读者却觉得,吴起的这些遭遇,并非全是吴起个人的原因。其原因有多种,第一,总是有人说他的坏话;第二,辅佐的君主多疑,胸怀不够大;第三,吴起性格好强,又不太擅长搞关系,得罪的人有些多,在他遭难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多少人帮他。 二.历史介绍 (一)吴起的功绩和成就 首先,吴起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自从他做官开始,便一直都在建功立业。下面是《史记》中提到的三个例子。 最开始在鲁国危难的时候为将,鲁君让他攻打齐国,他便大败了齐国。如文中所述: 后来去了魏国,魏国国君让他为将,伐秦,他便攻打下来秦国五个城池。后来在魏国当河西郡守,结果也治理的非常好,素有很好的名声。如文中所述: 再到了后来,吴起来到了楚国,当时在位的是楚悼王,他重用吴起变法,在经过吴起的变法之后,楚国变得异常的强大。如文中所述: (二)吴起的历史故事 再来看看《史记》中记载的吴起的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便是吴起杀死那些嘲笑他的人,然后离家出走,并发誓如果混不出个将相,便不会回卫国。在母亲病逝的时候,也没有回去看望老母亲,因为那个缘故,他的老师曾子都跟他断绝了师徒关系。想来曾子重视孝道,而吴起的这一做法,在他眼里明显是不孝之举,所以曾子瞧不起他。而吴起,也便背上了一个不孝的罪名。 第二个故事,是杀妻求将的故事。说的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当时齐国与鲁国正在打仗。鲁国国君想要重用吴起,却因为吴起老婆是齐国人的原因,不敢重用他。而吴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杀死了自己的老婆,这样鲁国国君便重用吴起作为大将军。看完之后,本读者一直在想,吴起休妻不就好了吗,干嘛非的杀死她那?不知道是不是鲁国国君暗示吴起,要杀死他的妻子才行。二来,吴起和他老婆的肯定不是真爱,不然不会如此做。还有就是吴起真是贪图官位太过直接了,不知道是不是跟他发过的毒誓有关呢,这个不得而知?不管怎么说,吴起又背上了不仁这个不好的名声。 第三个故事,是吴起帮自己的士兵吸脓疮的故事。本来应该是个将军体贴下属的美好结局,却被士兵的母亲说成,吴起是为了让他自己的士兵来为他卖命,而故意这么做的。本读者认为,这个绝对是个大黑锅,吴起不应该背。首先,吴起的做法没错,确实是体贴下属,甚至都可以说是将军的典范。其次,如果是喜欢吴起的人来写这个故事,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的,肯定是这个人非常讨厌吴起,才有意将吴起黑化。 第四个故事,是才能不比吴起厉害的田文做了魏国丞相,而吴起不服气,找田文理论的事情。吴起说,你田文带兵打仗不如我,治理国家不如我,功勋业绩也不如我,但是为什么做的官却比我大?田文说,魏国国君刚刚继位,官员都不服气,而国君有生性多疑,所以田文他自己才会被重用。吴起听完,顿时觉得自己确实眼光方面不如田文。这个故事,倒是没有那么贬低吴起,不过也暴露了吴起居功自傲和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本作者觉得,这也是导致吴起有才能,却又总被挤兑的原因所在。可是话说回来,那个才人,没有脾气那?这个主要考验君主的胸怀和魄力了,遇到明主就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反之则会悲剧收场。 最后一个故事,是吴起到了楚国,进行变法,得罪了很多权贵。结果楚悼王死后,被人用箭射死。其实,这个故事还算公正,只能说明吴起一心为了楚国强大,所采用的严酷手段而已,就像商鞅变法,是一个样子。不过却也反应了,吴起自己不留后路的特点。 三.灰子感悟 通过《史记》中对吴起的记载,本读者觉得,吴起有被人黑化的嫌疑。从吴起的一生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几点: 一,在做事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都要注意留下一个好名声,至少不能留下一个坏名声。 二,在选择君主的时候,要选择一个胸怀宽广,有魄力的君主,其中鲁国国君和魏国武侯就不是一个好的老大。而楚悼王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大。 三,要注意给自己留后路,切记不可因为自己才能很大,就将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得罪了,这样的话在一旦你落难的时候不会有人帮你。当然也会遭人嫉妒,不过切记不要显得过于优秀。灰子,作于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史记》之名将篇

143 评论

实创13720050898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儒林列传》记吴起在鲁“尝学于曾申”,至魏又拜子夏为师。 孔门再传弟子中,出现这样一位与“兵圣”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由此对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者对军事的态度和素养很有说明和参考作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的妻子(为后世诟病),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忆老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蒋正冶: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述评2007(1)[2]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3]陈 辽:智谋精粹古为今用--读《“三国”智谋精粹

    与口水长流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肝胆相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上一篇,热心肠先生说“肝胆相照”名不副实,那么哪些器官够格与肝称兄道弟呢? 肠粉们可能会说,热心肠先生,你大标题都说了是肠啦! 是的,作为 “肠先生”,那自然要

    莫强求J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物理相关的论文有参考文献

    建立真诚、融洽的的师生感情,学生一旦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空气的“力量”》这一节时、又有趣、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例子。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

    mingmingsherr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将相吴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膑等人,而吴起总会给人差一筹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吴起在政治上的成就太高,楚国变法不弱于李悝和商鞅;二是《

    乖乖纯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吴成德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抗战的时候,无数的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其精神可歌可泣成为中国 历史 上不朽的丰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国能有今日的富强民主离不开这些先烈

    赤影妖妖艾可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