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神坛老佛爷
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摘要: 幼儿园的种植园是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进行生活化教育的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更好地落实《纲要》、《指南》精神,我们根据园所实际,尝试开发建构儿童种植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儿童在植趣园自然、生态、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与自然、植物的互动主动地建构经验,发展能力。本文从“创建园地,提供种植课程资源”、“强化培训,树立种植课程理念”、积极尝试,建构儿童植趣课程“家长参与,助力课程有效实施”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园种植课程实施推进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 种植课程 种植课程资源 种植课程理念 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指南》中明确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目标,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幼儿园的种植园是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进行生活化教育的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虞永平教授认为:对3-6岁儿童来说,学习的环境应该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种植和植物是幼儿园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幼儿园及其课程的规划,应该包括对种植的规划和种植园地的设计。原晋霞教授也指出:“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努力创造种植条件。加强种植课程建设,让幼儿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萌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我园地处江南古镇荡口,园所占地面积11877平方米,是一所有着广阔富饶的土地资源的农村幼儿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种植条件,如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创设幼儿种植园地,让幼儿在大自然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在大自然中启蒙、启智,达本真之发展,这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无疑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为此,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指南》精神为指导,以儿童发展为本,在幼儿植趣园地的开发利用上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力求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更好地落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不断深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促进幼儿和植物“共成长”。 一、创建园地,提供种植课程资源 杜威提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在规划幼儿植趣园地时,我们本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我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内可用空间,合理规划创设儿童植趣园地,让自然的生机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园老教学楼中花园原来是一个种植了各种灌木、花卉的只供幼儿观赏、散步的休闲式小花园。为贯彻落实课程游戏化项目精神,秉承《指南》中“让每一处环境有用”的理念,使园内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果断移除了中花园的灌木,挖去了原来小花园中近30厘米深的混有建筑垃圾的沙土混合层,换上了适合种植的30厘米深的营养土层,使小花园变成了一个儿童“植趣园”,我们将植趣园划分成了14个小区域,由中、大班每个班级认领一块种植区域;我们还在教学楼前的棕树林里用汽车轮胎摆成小黄鸭、毛毛虫、蝴蝶、青蛙等各种图案,再在轮胎里垫满泥土,这里就成了小班孩子们的“植趣园”。植趣园的创设,为孩子们的种植活动提供了硬件资源保障,于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植趣园内自主地播种、浇水、锄草、观察、记录、发现,他们玩得个个都专注、投入。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俨然像一个个小植农,悉心照料着自己所种植的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他们认识了各种植物,感知了不同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构建了数的概念;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强化培训,树立种植课程理念 有了儿童植趣园,如何运用好这块生态园,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育技能的跟进是关键。为此,我们以园本培训为抓手,通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园本培训活动来帮助教师逐步建立种植课程理念,提升建构实施种植课程的技能与水平。 1.学习交流,更新种植活动理念 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种植课程理念,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虞永平教授的“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等关于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系列文章,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通过网络自学幼儿种植活动的相关文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教师以“幼儿园种植园地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意义”、“如何来理解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种植、管理、收获环节分别蕴含着哪些教育价值?如何来实现这些教育价值?”、“如何正确发挥家长在幼儿种植活动中的资源作用?”等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帮助教师进一步明晰了种植对幼儿多元发展的重要意义;懂得了幼儿园种植绝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有计划的行为,幼儿园种植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幼儿的发展;通过学习讨论,老师们懂得了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应以“全收获”理念为指导,努力通过种植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通过学习,老师们也懂得了种植是幼儿内在的需要,成人必须把种植过程交给幼儿,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剥夺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会,要让幼儿在多样化,多方式的种植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正确的幼儿种植活动理念的建立,为老师们有效地引领幼儿开展种植课程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园本研训,提升课程实施技能。 教师想运用植趣园引领幼儿有效地开展幼儿种植课程活动,光有科学的种植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了解植物播种的时间、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种植知识。针对我园年轻教师多,缺乏生活、种植等方面的知识经验等实际情况,我们把社区玫瑰园的农技师请到了幼儿园,为老师们讲解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生长周期、管理技巧等知识,培训结束后,农技师还和老师们一起来到各班的种植园地,现场就如何选种、怎样栽培才利于植物生长等知识面对面地对老师们做了专业指导。专家的培训、指导让老师们获取了更多的蔬菜种植的知识,拓宽了老师们的种植视野,为有效开展幼儿种植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虞永平教授指出:要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感的活动,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种植活动中的种植、管理、收获等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的价值与元素,作为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善于挖掘与把握植趣过程中的教育元素,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帮助教师提升种植课程意识,提高种植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能力,我们立足园本,展开了系列的园本研训活动。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让植趣园真正成为孩子学习探索的园地”进行沙龙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围绕如何让幼儿成为种植管理欣赏的主人、如何展现幼儿的观察记录学习轨迹等进行了思维的碰撞,总结出了五大实施策略和五大记录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利用种植园促进孩子多元发展”创意活动比赛、“植趣园环境创设比赛”等活动,通过比赛提高教师建构实施幼儿种植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观察、记录、解读及回音幼儿展开种植探索、学习活动的能力。 3.园际交流,把握课程建构思路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园植趣园的课程资源作用,真正使其成为幼儿多元发展的生态园,使种植活动成为我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园内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协同区域内的姐妹园同行一起就儿童植趣园活动的有效组织展开园际间的研讨与交流,努力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团队力量来提升儿童种植课程探究的成效。活动中,大家聚焦“全收获理念引领下的儿童植趣园活动的有效开展”展开研讨,与会老师集中幼儿植趣现场捕捉了孩子们精彩的学习瞬间,进行了现场的观察记录与描述,相互分享交流了自己记录的观察记录,最后还就“您看到了孩子在植趣园中哪些有价值的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支持、引导,提升他们的经验?”等话题展开了头脑风暴。园际间的研讨让大家进一步提升了儿童种植课程理念,大家深深地感到,儿童植趣活动一定要突破单纯对植物果实的物质性收获,种植活动是持续、连续的过程,要重视种植活动中“种植”、管理、收获”每个环节中孩子经验的获得;在植趣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要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生发建构适宜儿童的种植课程。只有这样,植趣园才能真正成为儿童学习的生态园,植趣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多元发展。 三、积极尝试,建构儿童植趣课程 《指南》倡导幼儿园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并从儿童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因此,了解儿童是课程的起点,而观察是理解儿童的起点。在儿童植趣活动时,我们要求老师随时观察记录孩子们在植趣活动中的种种精彩,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需要,在儿童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追踪基础上推进,记录孩子的哇时刻,撰写孩子的学习故事,并不断地给予适时、适宜的支持、引领和推进,尽可能地通过材料的投放,语言的提示等让儿童与材料、植物、同伴和老师不断地产生互动,获得经验的积累,生发建构一个个充满儿童色彩的“植趣”微课程。老师则通过制作儿童植趣微课程之旅主题展板,让儿童看到自己在植趣活动中的成长、让儿童的经验可视化,真正实现追随儿童、发现儿童、助推儿童的课程活动价值,促进儿童的多元发展。在这样的课程建构理念指导下,“不速之客-鼻涕虫”、“金灿灿的油菜花”等儿童喜欢的微课程逐步在我园的儿童植趣园中诞生了。 四、家长参与,助力课程有效实施 1.亲身体验,体验种植价值意义 曾经有家长提出,幼儿在家经常看到种菜,为什么到幼儿园还要让他们种菜,不能多教点别的东西吗?这些家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并不明白在幼儿园幼儿不是看种植,而是参与种植,是真切体验,而且种植还包含了一系列的活动,能让幼儿获得一系列的经验。要转变家长的种植观,就要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种植活动,了解幼儿在种植中的学习和所获取的经验。为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活动原则和组织方法,让家长从理论层面了解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方式及其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不同环节的植趣活动,让家长们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种植活动对幼儿多元发展的作用。如有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种植油菜的活动,在种植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种植的方法,一起测量每一株油菜苗之间的行距等,活动中,家长们真切地了解种植活动对构建孩子数学经验的重要价值;蚕豆成熟之时,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采摘蚕豆,每个孩子一个小萝筐,每个小萝筐我们都请家长用纸板将之隔成四个小方块,每个小方块上做上相应的标记,分别表示自己的采摘任务:要采摘多少个几粒的豆荚。活动中,家长们目睹了自己的孩子在采摘的过程中不仅按要求完成着采摘蚕豆的任务,同时也有序的地按照标记把豆荚分类,建构了按序分类的经验。 2.家园协作,解决种植中的问题 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来自农村或正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对农作物、蔬菜的种植与管理得心应手,于是,我们邀请他们作为志愿者,参与班级植物种子的收集、种植活动的指导等,以帮助解决种植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确保种植活动的有序展开。如大1班种植的向日葵成熟了,正当孩子们憧憬着丰收的景象时,一群不速之客(麻雀)的到来却让孩子们愁上心来,然而这群天敌并没有把孩子们难倒,他们想到了稻草人的故事。但稻草人的制作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焦点,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了制作需要的材料,并要求他们回家搜集,为第二天的制作活动做准备。班里贴出活动海报后,欢欢的奶奶主动承担了助教任务,她带来的稻草人教具,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兴趣,示范操作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推向了高潮。之后,孩子们在助教奶奶的指导下创意出了一群千姿百态的稻草人:有中国警察、也有外国友人;有黑猫警长、也有葫芦娃;有双手叉腰的,也有打敬礼的;有打枪的,也有射箭的------孩子们把这群生动形象的稻草人放到了向日葵地里,真神奇,再也没有麻雀来靠近孩子们的菜园啦。家长的参与,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的众多疑难问题。 幼儿园植趣园地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利用植趣园地这一生态化的课程资源来建构、实施种植课程我们还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在今后的种植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践行落实“全收获”的种植理念,努力生发建构更多的儿童喜爱的植趣微课程,使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植趣园这块绿洲上与植物共成长。
罗夕夕1976
3月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自然也是植树种花的好时节,因此幼儿园开展 种植 一系列活动,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4、记录种植时间,并每周定期为小麦浇水,记录观察到的小麦生长状况,将情况记录在小麦生长 日记 中。小麦生长日记每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小麦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配图)。
5、一个生长周期后,引导幼儿整理、装订“小麦生长日记”,做成一本自己的“书”(附幼儿进行小麦种植步骤活动照片,及幼儿做成的一本小麦生长日记书)。
形式:个别操作。
评价:正确种植小麦持之以恒照料小麦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2、观察、认识大蒜,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3、能尝试用“按、压”的 方法 种植大蒜。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大蒜,知道大蒜的生长环境。
2、适合种植的大蒜若干。
3、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杯子、罐子若干;小洒水壶。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谁认识它?你在哪儿见过呢?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剥大蒜,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大蒜。
师:请你们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和刚才的大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请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并 说说 自己的感受。
师:摸上去感觉怎样?有什么气味?
2、学习种植大蒜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洒水壶等。
师: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如何种植大蒜。
师:如果请你来种大蒜你会怎样做?
(3)教师小结、示范种大蒜的方法。
(种大蒜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和老师一起种大蒜。
3、幼儿尝试种植大蒜。
(1)教师讲解种植要求与注意事项。
师:在种大蒜的时候要把大蒜的尖头朝上,把大蒜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净。
(2)幼儿分组自由种植大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评析和小结。
(1)展示幼儿的种植结果,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检验种植情况,并进行改进。
(3)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活动延伸:
将种植的大蒜摆放自然角,并让幼儿是日常观察、管理,同时把生长情况拍下照片,按顺序贴在墙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1、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2、知道3月12是 植树节 ,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准备:
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
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
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了小鸟?为什么留住了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视频短片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请幼儿观看风沙的危害及林木资源缺乏的新闻片断。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
二、我知道的树木
1.分组讨论: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树?喜欢什么树?
幼儿可以用搜集到的树木图片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
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种类,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树木的欲望。
三、我喜欢树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树的作用及好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降噪、防止火灾……)
2.教师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及意义,认识植树节节徽。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四、我保护树木
请幼儿把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创造性的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报等。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观察春天的树木或参与到种植树木的活动中,感受植树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5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和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2.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幼儿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发挥出绿色幼儿园成员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向大家展示幼儿的风采。
3.知识目标: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传。
活动准备:
1.每个级部制作活动宣传版面:如小班“我和小树同成长”;中班“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大班“幼儿园社区齐携手,多片绿叶多份温馨”。
2.制作“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3.大班幼儿组建“小骑士护绿队”。
4.各班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5.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6.树苗若干。
活动过程:
(一)“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1.园长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园林处工程师讲解种树所需要的工具、如何种树。
3.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4.为“小骑士护绿队”揭牌,队员从园长手中接过“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帜,提出 口号 “你来,我来,大家来,共创绿色幼儿园”,并向大家倡议:“让我们的世界变成青青世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分级部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1.小班家园活动主题“我和小树同成长”。
流程: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给树挂牌,与小树合影,小树比比高——和“树姐姐”(扮演)做游戏。
2.中班家园活动主题“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流程:在幼儿园种植园地,和家长一起种植小树——挂牌合影(写上种植人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
3.大班家园活动主题“幼儿园社区齐携手,多片绿叶多份温馨”
流程:幼儿在家长护送下骑小自行车到金色新城公园给树木挂牌——认识各种树木并做调查——绘画树木——把“小小绿意带回家”开展家庭种植活动。
幼儿园中班种植活动方案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中班幼儿种植区活动方案
★ 2020幼儿园中班植树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种植活动计划书
★ 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活动方案
★ 2020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活动方案
★ 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活动方案
★ 亲子种植活动方案
★ 2021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活动方案
★ 中班组植树节活动方案
★ 2020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最新3篇
当然放开手并不代表老师什么也不做了,老师可以给孩子尽可能地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材料、玩具、道具等。例如在小班区角中,投放各种搜集来的废旧电话和手机,这样区
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摘要: 幼儿园的种植园是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进行生活化教育的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更好地落实《纲要》、《指南》精神,
幼儿园益智区论文(一): 通过益智区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 益智区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从以下几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