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涵雪
《幼儿园纲要》要求我们,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挖掘利用本土化教育资源,让幼儿“与资源亲密的对话”,是我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大举措。这些资源成为我园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地处闽西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和发达地区相比,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基础贫乏,可直接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限,但我们发现山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的自然资源,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但是如何将这些家乡的本土资源变为适合孩子学习、探索的资源呢?又如何将本土资源有机整合、促进幼儿发展呢?在《纲要》精神指导下,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立足三明本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并将本土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动,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利用家乡本土文化,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幼儿的生活非常切实地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日常生活是文化的浮现。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熟悉的地方特色文化中获取教育的资源,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利于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构建新的经验。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一般只局限于省编教材内容的选择,造成孩子对本土情感的缺乏。这样,一些孩子生活中最为熟悉、最容易诱发孩子感兴趣的本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很好地实践《纲要》中所倡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三明有神奇的景观、有丰富的特产、有美味小吃等这些本土资源所隐藏的富有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可爱的家乡》,从名胜古迹、家乡特产、特色小吃等线索构建主题网络。1.结合家乡的旅游胜地,开展教学活动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等等,其中泰宁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将乐玉华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鉴于上述的认识,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在遵循让孩子们亲历探究过程的精神而确定教育目标后,我们利用这些优势开展了子课题《家乡的景点》:首先,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或五一、国庆等黄金周带孩子到周边的旅游点去旅游。接着在班级布置家乡的旅游点,把幼儿收集的各景点图片和照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墙上,并贴上该景点的名称和卡片。然后请几位去旅游过的孩子当“导游员”介绍每处景点的壮观建筑、一些典故及传说,我则以“游客”身份提出问题或作补充。或组织幼儿通过观看VCD了解三明的名胜古迹,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石头像什么,给他们讲每处石景的动人故事,让幼儿尽情领略大自然风光,并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提供积塑、积木或废旧物品,开展结构游戏,引导幼儿建构家乡著名景点、宏伟建筑物,及在美工区活动中画家乡的名胜古迹。2.结合家乡名特产多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家乡的人民勤劳勇敢,家乡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家乡的人民更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许多特产、名产。如:建宁的莲子、猕猴桃、宁化的老鼠干、明溪的肉脯干、沙县板鸭等等,随着交通业的便利发达,越来越多的家乡特产流向社会,家喻户晓。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这一特产,了解家乡人民制作特产,拉近他们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我们特地设计了子课题——《家乡的土特产》。我们发动家长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的实物、介绍特产的VCD,通过观察认识特产的生产过程、食用特色,并制作工艺品等,从而使幼儿对家乡的特产有较全面的认识。3.了解饮食文化,激发主动探究三明市又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东西南北美味一应俱全,享誉盛名。如:沙县的拌面、馄饨、夏茂芋包、宁化的烧麦、生鱼片、永安的果条筒、圆子等等。为充分展示三明风味独特的“美食文化”,我们从它的起源、制作材料、工艺等线索展开。如:开展了子课题《美味小吃》,本次活动是根据本地特产和社区环境有利的教育资源来设计的。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活动即贴近幼儿生活,又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操作探索活动前,我给他们布置了任务和操作环境,让家长带幼儿到社区内的“原家小吃”、“永安小吃”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设置了劳作区、家乡风味小吃展等主题展示区,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小吃的收集,使幼儿对这一主题产生一种亲切、熟悉的情感。活动中我们与幼儿通过谈话、操作、交流等形式让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尝试、探索、体验,知道小吃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等。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我们做好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亲切、热情、友好的态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这些饮食文化不仅拓展了主题的内容,又整合了各个学科,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促进幼儿的发展。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扩充教育内容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大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中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利用自然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好的良性作用。它不仅培养了幼儿自发的探索精神、创新的初步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增强了自我意识,陶冶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萌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羊咩咩要攒钱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身边适合于以开展爱家乡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以分为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的美 1直接感知家乡的环境、文化、艺术的美。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因此,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带领幼儿参观福州的各个公园、福州有代表性的建筑等,让幼儿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边玩边感受家乡环境的美。请家长展示一些福建的文化,让家长表演节目,使幼儿感受福建文化的美。 2间接感知家乡的美。我们发动各行业、各领域的家长收集了许多无法直接感知的物品。如在旅游局工作的家长带来了福建旅游风光图片贴在了活动室周围,走过活动室长廊仿佛是在福建风光游,幼儿体验到福建风光和文化艺术的美,可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在双休日、寒暑假带幼儿参观福建的风景区,收集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张贴于认知区中,在区域活动中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自由、放松、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发现和感受家乡环境之大、之美。 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艺术和文化 1让幼儿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我们的家乡福建,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民间艺术包罗万象,有高甲戏、提线木偶、民间舞蹈等等,但是,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新一代的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民间艺术日渐疏远。所以,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了在木偶剧团工作的家长,到班上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提线木偶活动,在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他们想知而又不懂酌种种问题,当木偶在家长手中出现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热烈鼓掌,他们不断地询问家长他是木头做的怎么还会动等等,那些线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孩子们表现出对民间艺术文化的高度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让幼儿品尝家乡的传统小吃,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作为古城的福州,传统历史的沉淀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香味可口、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如鱼丸、嫩饼、蚵仔煎、肉棕、面线糊、拌面、扁食等。我们把这些传统美食介绍给幼儿,让他们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吸取家乡饮食文化,进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在主题活动《福建小吃》中,幼儿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寻找、收集有关福建饮食文化历史的信息,加深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和喜爱。同时我们结合福建传统节日,利用本土营造的氛围,从幼儿的天性——喜好“吃”入手,通过观赏、品尝福建各种小吃小点。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知福建各个地方美食的色香味,让幼儿了解福建美食的意义、激发幼儿对传统小吃的兴趣。通过亲子活动——制作“嫩饼”等操作活动,让幼儿与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传统美食,发展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幼儿在了解——品尝——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使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 1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体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和电视台的家长联系,借出介绍福建的历史的记录片,让幼儿了解福建解放前后的变化,当幼儿看到了原来的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变成了一座座造型美观、绿化优美的新村时,再加上解说员那激昂的声音感染,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
随着我国学习年龄的提前,幼儿教育成为教育界研究热门,各种启蒙辅导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幼儿教育主要包括识字教学、幼儿数学、幼儿英语、幼儿音乐舞蹈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
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儿童未来的终身幸福与发展,同时也与国民素质整体提升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了发展迅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育论文2000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
在对幼儿进行 教育 活动中,幼儿园教育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