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枫中落叶
首页 > 职称论文 > 水产学报好不好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勒B海盗

已采纳

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动物学报,水产学报1、动物学报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虽然在80年代中期被踢出SCI,目前尚未恢复,但是感觉动物学报比某些SCI杂志还难投中,而且修改特别细致,本人前年的一篇文章,一来二去在编辑部和本人之间往返了6次,耗时1年2个月才发表。如果做水生海洋的战友的文章偏重生态、生理和行为学方面,不妨试试动物学报,但是实用性太强的文章是不可能被接受的。目前动物学报的英文稿开始增多,希望它能早日回到SCI的怀抱。2、水生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的权威杂志,但是往年很多国内高校的相关学者对其颇有微词,原因是该杂志几乎成为武汉水生所的所刊,1期刊物往往绝大部分是水生所的文章,而外部的文章发表不仅难,而且发表周期太长。我们实验室有过一篇文章等2年多才发表的记录,从此基本不投该刊物。近年来该刊水生所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观,发表周期也有所缩短,希望它能早日呈现百花齐放之胜景。3、水产学报水产类杂志的一级学报,也是目前较为活跃,文章档次上升很快的一个杂志,倒退10年,水产学报与水生生物学报尚不能相提并论,目前水产学报已经成为水产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已经与水生生物学报并驾齐驱,而且与水生生物学报相比,水产学报发表周期短,是广大学生战友发表高档次中文文章的好杂志。目前我们实验室如果有中文佳作,一般都投往水产学报。

98 评论

浮生若梦762

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养殖鱼类摄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对全年养殖收成影响很大。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

348 评论

lucaminiya

《水产学报》是科技核心,2012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难度大。你发表的论文最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主编:黄硕琳ISSN:1000-0615CN:31-1283/S《水产学报》是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上海水产大学承办的以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122 评论

楠辉之恋

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养殖鱼类摄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对全年养殖收成影响很大。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针对高温对水产养殖的一些影响和应对操作,作出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一、高温引发池塘水体分层由于池塘表层水温高,中下层水温偏低,导致池塘出现温跃层,也就是"冷热分层"。同时藻类具有趋光性,多聚集于池塘中上水层,池塘中下层或者底层处于缺氧或者欠氧状态,投料量的加大导致残饵积累和粪便排泄物的增多,有机物分解耗氧严重,水体的污染远远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如遇天气剧烈变化,上下水层剧烈混合,就很容易导致有害物质上翻,鱼体应激、发病乃至死亡。(图源:海大农牧)水体分层对水生动物来说有利有弊,利:鱼类有天生的"趋温性",热天时底层水温低,鱼类可以在底层水"纳凉",冷天时底层水温高,鱼类可以在底层水中"避寒";弊:底层水缺氧或欠氧,会引发底质恶化。深水塘水体分层明显,上层水高温,底层水低温;浅水塘水体分层不明显。从高温时节对于鱼类的"避暑"来说,深水塘可以在中午适当短暂开动增氧机,以图适度打破水体分层,促进水温和溶氧均衡分布,降低表层水温,增加底层溶氧。但以不能久开为宜,因为如果完全打破水体分层将可能导致底层的低温层消失,影响鱼类"避暑"作用。(图源:海大农牧)浅水塘比如有些鱼塘水深只有1米左右,不建议在高热时的中午开机搅水,否则会把仅有的一点"冷热分层"的水完全溶合,上下水层都会是高温水体,鱼类的"避暑"水层完全消失,不宜于鱼类的安全渡夏。二、高温影响池塘溶解氧水体中的溶氧饱和度随水温升高而降低,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池塘溶氧饱和度仅,底层大多处于"氧债"状态,过低的溶氧水平不仅会导致鱼类应激缺氧,水中缺氧更会导致水体中亚硝酸盐持续升高,导致鱼类中毒甚至死鱼。(图源:海大农牧)从上图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水温超过28℃后,鱼类对池塘溶氧的利用率已经非常低下;其次,实验测定表明,2龄的鲢、鳙、草鱼在夏季和冬季的耗氧率分别为 mg/(g·h)和 mg/(g·h),相差10倍以上。而白鲢在溶氧1mg/L时,其呼吸频率是溶氧4mg/L时的2倍。高温会导致池塘溶氧饱和度降低,由于鱼类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水温升高增加了鱼体对溶氧的加快消耗,同时降低鱼类对溶氧的利用率。因此,为了水生动物避免因温度高溶氧低造成缺氧死鱼事故发生,建议晚上必须开机增氧,至少从半夜至天亮开机不停,方保养鱼平安过夏。三、高温引发有害藻类泛滥藻类是池塘溶氧最主要的贡献者(高达70%-80%),池塘藻类的演替节律和水温关系密切;随着水温增高,藻类会朝着“硅藻→绿藻(或隐藻/甲藻)→蓝藻(或裸藻)”的方向演替。(蓝藻)有害藻(比如蓝藻、裸藻、甲藻)由于更耐高温,加上有鞭毛(甲藻、裸藻)或假空泡(蓝藻)等独特生理结构,使得其适应能力远优于有益藻(硅藻、绿藻),导致池塘出现暴发;同时,高温也会加速藻类死亡,导致池塘倒藻,释放毒素,大量消耗溶氧,危害养殖安全。(数据引自:谭啸等,升温过程对藻类复苏和群落演替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2009,29(6),578-582。图源:海大农牧)(裸藻)当蓝藻、裸藻暴发时,可以使用蓝藻分解药物、硫氰酸红霉素、聚合氯化铝等药品杀灭。四、高温对鱼类摄食的影响鱼类的摄食强度和水温、溶氧关系密切,当水温在25℃以上未超过30℃时,这个温度阶段最适宜于水生动物的生存。摄食强度和溶氧水平显著相关,溶氧越高,摄食强度越大。当水温超过30℃以后,摄食强度反而出现下降,说明水温已经超过鱼类最适水平,成为限制鱼类摄食强度的最主要因子。这和我们人类在三伏天的生理状态差不多,天热心烦,食欲不佳。(数据引自:李思发等,鲢鳙草鱼摄食节律和摄食率的初步研究,水产学报,1980,275-283。图源:海大农牧)水温升高后鱼的体温也会升高,而消化酶的活性与体温高度相关,当水温超出最适范围后,如高于32℃以上时,消化酶活性会快速下降,随之饲料消化率也会下降。所以,在高温持续时,鱼料的蛋白含量指标可以适当降低一点,并且不能喂得过多,草食性鱼类还应兼喂一些青草,尤如我们人类在大热天时吃点稀饭,少吃肉多吃蔬菜一样,生活清淡一些,更宜于渡过难耐的热天时节。五、高温引发的鱼病一般的养殖水温不能超过33℃,最多不能超过35℃。如果长期处于高温天气,或者伏天时养殖水体过浅时,上层水在白天午后可以达到30多度乃至40度的水温,鱼类长期生活在极限高水温和水质不良的水体中,加上早晚温差大,容易发生类似于"中暑"的严重不适。一般情况下,就常规鱼来说,高温时节鱼病主要有寄生虫和败血症最为常见。寄生虫以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斜管虫、锚头蚤、中华蚤为多见,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和专用杀虫药1-2次即可。败血症多暴发于高温时节,特别是上层鱼的白鲢花鲢,因直接生活于水体上层,虽然溶氧足但水温超高,更容易引发"中暑"性质的败血症。可以采用:混杀特安或混杀安,ABS暴血停,腐血康,蛋氨酸碘和内服清热解毒药物,联合疗程治疗。另外,加州鲈看似常温广温性鱼类,实则鲈鱼并不适宜于高温,利低不宜高。鲈鱼在伏天热季不适合露天浅水养殖,比如浅水塘、水槽循环水养殖等,因为水体没有冷热分层,整体都是温度高的同温水,也就是说,在热天时节必须要给鲈鱼考虑低温水层以利"避暑",否则会患发鱼病,比如:诺卡氏菌病、弹状病毒病和虹彩病毒病等。三、高温天气的养殖管理1.增氧:高温天气时开机增氧是必须工作,有助于整个池塘的物质循环,避免缺氧泛池情况的发生。2.改底调水:高温天气时鱼吃得多粪便也多,池底有机质快速发酵后引起“底热”状况。因此,改底工作不能少,以半月改底一次为好,不宜过勤,以免破坏正常的水生态系统。另外,在高温又缺氧之际,亚硝酸盐很容易超标,值得重视和消解。3.补水稳水:由于高温季节池塘物质循环加快,残饵粪便多,有害藻增多,亚硝酸盐、氨氮等居高不下,天热水份挥发又快,因此,有水源的加水,有渗漏的堵漏,加深水位,改善水环境,提升溶氧量。4.减料投喂: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而消化、生长跟水温也是密切相关。高温天气时,鱼的食量也大,但容易产生消化吸收不理想,会加重肝胆负担,发生肝胆综合症的风险比较高,因此,建议在高温阶段不要超过的投饵率为宜。不要以为吃得多长得快,一旦发病,吃得多死得更快。5.改变投喂时间:中午至半下午时分,表层水温很高,一般的温水性鱼类无法忍受,若在此时投喂,鱼会极不情愿到水面吃食,因此,在中午以前和傍晚日落以后喂料,目的是避开水温最高的时间段,较为适当。6.降温:尽最大努力加满水位,可以通过换水加水,特别是加注地下井水、或山泉水、或水库底层冷浸水的低温水加注方式来降低水温,还可以水面种植水草,搭棚遮光。另外,还有小水体添加适量冰砖、液态氧,瘦水池使用尿素等可降温物品。7.保健内服:拌料投喂保肝利胆,清热解毒药物,加强鱼体肝肠功能,提升鱼体体质和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使用清热解暑药物比如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每100公斤鱼体重用十滴水20-50毫升拌料投喂。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好不好投

    理工大学报是核心,不过不建议投

    尚同家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催化学报不好投吗

    中国的核心期刊属于化学的有: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物理学报 化

    嗜吃福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通信学报好不好中

    电机学报和电工学报都不太好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和高电压技术相对容易发一点,非EI的核心更容易,比如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中国电力

    我爱鸡爪啊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机械工程学报好不好

    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1. 中国机械工程 2. 机械工程学报 3. 摩擦学学报 4. 机械科学与技术 5. 机械设计 6. 光学精密工程 7. 机械设计与研究

    CYGUANGZHOU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果树学报好不好投稿

    中国果树期刊2022年12月10日的时候出刊,《中国果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果树技术类期刊,月刊,每月10 日出版,大16 开本,铜版纸印刷,邮发

    背信弃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