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1

JasonZhou520
首页 > 职称论文 > 描写民风淳朴的文章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湖草莓

已采纳

第一,描写环境美。第二,人情美。第三,故事美。让我惊艳到的地方有,这本书中不管是主人公,还是其他的次要人物,都有着十分淳朴善良的人物性格。作者运用大量的笔墨来表现社会的美好,淡化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淡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让一切都变得像世外桃源一样美好,让读者十分向往那样的湘西生活。

136 评论

haohao开心

每到一个节日,家乡都会迎来不少风俗活动, 春节 的拜年,元宵的花灯, 清明 扫墓,端午划龙舟等等。下面是我分享的描写家乡的风俗 作文 ,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1

“卖汤圆,卖汤圆,小哥的汤圆是圆又圆……”随着这首 童谣 响起,一年一度的 元宵节 到了。

刚起床,我就嚷嚷着吃汤圆。“我吃六个,六六大顺……”看着我调皮的样子,妈妈点了下我的鼻子说:“吃十个,十全十美!”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午饭时,家家户户都吃汤圆。家乡的汤圆很特别,大米做的_,都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当天大家都去井口旁打水,打成面后捏汤圆。捏汤圆时会加一小撮的小麦粉,家乡人们说小麦金灿灿的,寓意着这年丰收满满,象征着金灿灿的金子,吃了生活就富起来。中午,一家人团团圆围坐在一起吃着“金汤圆”过元宵。

元宵的晚饭,大人们早已做好了饺子。大人往往会做一个裹着硬币的饺子,谁吃到了那只“硬币饺子”象征着他一整年都很幸运,财源滚滚来。每年元宵,我都眼巴巴地望着饺子,希望自己能吃到这只“硬币饺子”。每次我嘴里念念有词“这只”“那只”犹豫不决的时候,硬币饺子早已被别人吃到碗里了。每逢这时,总引来大家的哈哈大笑。

元宵节,一个寓意满满的节日。“闹”圆宵,"闹”出一年的幸福。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2

我的家乡在淄博, 端午节 有吃粽子的习俗,包粽子变成了过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粽子做法并不单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红枣的等,五花八门,在端午这一天,家家都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

小时的回忆,爷爷摸着黑就会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叶洗净,晾干,再准备好糯米,洗净放在一边一会儿用,再拿出豆沙,红枣,黑米放在一边。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开始盼着爷爷的话了。

爷爷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定要等到十点十分--十全十美,而我们却不敢顶撞爷爷,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点十分爷爷一起身,我们就来桌前,爷爷可是一个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爷爷一边包,一遍不一会儿,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却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一拿,米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冲了出来,满地都是,而大人们呢,则在一旁哈哈大笑,爷爷却和蔼的看着我。

这包进去的,是我的快乐,包进去的是馅,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耐心。

没过一会儿,一锅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开一层粽叶,吃到了那甜甜的腻腻的味道,吃到了爷爷那辈的老手艺,带着对岁月沧桑的处置坦然,带着对传统的毕恭毕敬,带着对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3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山东。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 腊八节 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吃完腊八肉,就该喝腊八酒了,虽说腊八酒有酒字,但里面只是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饮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还可以把腊八酒和带气的无味苏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过完腊八就到了小年,这天男人们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们会去集市上买年货,而我们小孩儿就在田野里玩摔炮。

又过了几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杀猪、清理猪的内脏,而我们小孩儿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烤好了。爸爸拿小刀从猪身上割了一大块儿的肉让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部分?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象征我们一家圆圆满满。”

吃完合家饭后,我们土家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儿呢?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4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 。重阳节过去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今年重阳节刚好在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带着外公外婆一起回到了外婆的老家,当天正好是重阳节我带着好不容易买到的重阳糕去了泗阳,那里还有一位老太太,她可是我外婆的妈妈哟,小的时候,太太经常会和我比身高,这两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有两年太太都没有来南京,一到目的地,我就捧着重阳糕去找太太,现在的太太已经比我矮了好多,伤心的是太太已经不认得我了,听外婆说,因为上了年纪太太脑子也开始糊涂了,好多人都不记得了,哪怕我已经和她说了好多次我是谁,可是过会太太就又会问我你是哪家的孩子呀!看着太太满头的白发,再看看外公外婆也渐渐花白的头发,心里不由的伤心起来,一阵阵的发酸,不想他们变老,想他们都能健健康康的陪着我长大,我经常和外婆说:“婆婆,你要活到一百多岁,见到重孙子长大才行哟。”每次我说这个婆婆都会笑我好长时间。

今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家里好多人在一块吃饭,看着大家在一起吃着、笑着,我在旁边也乐呵的不得了,想着每天大家都过得这么快乐就好了。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而且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晚饭也和平常不一样,要吃汤圆。

大约五六点了,“怎没还不开饭呀,我都快饿死了。”在一旁的我不耐烦地说道。这时,爸爸说到院子里放鞭炮去,我便去跟爸爸一起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挂到树枝上,拿起了打火机。“噼里啪啦”,鞭炮声就便响了起来。“开饭了,开饭了。”终于听妈妈喊道。

我闻声一溜烟就跑到了屋子里,一_坐到椅子上,我伸手接过一碗元宵,圆圆的白白的好像一个个 乒乓球 。我迫不及待的品尝了一个,是黑芝麻的口感润滑鲜嫩真是太棒了!那种香喷喷的气味让我回味无穷。吃完元宵后,我便来到了院子里去看爸爸放烟花,还没有开始,我们一家又等了一会儿,烟花终于开始放了,因为离得太近了,看的非常清楚,仿佛就在头顶一般,忽然,弟弟说了一个字,“看”。

我只听到‘嘭’地一声,仰起头来看到一片片烟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花瓣飘在空中真是美极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烟花虽然只是短暂的暂放,但它留给我的却是美好长久的回忆。

汤圆的美味,家人的团圆,烟花的美丽让我更爱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6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7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真是太热情了。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 对联 、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 除夕 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9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说,西方的 圣诞节 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 篮球 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很多的菜。

吃完饭后,客人在走之前会给孩子们一个大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一般都会很高兴。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放爆竹和烟花。天空中的烟花五彩缤纷。色彩明丽。我家也放了烟花,有大的,有小的,不响的,响的……各种各样。烟花放了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半夜时,我们也要下楼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那时还要吃饺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顿饭。这就是我们长兴过年的习俗。

中秋节 的时候我们吃月饼,赏月亮。看到月亮我往往会想到嫦娥奔月的 故事 。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宫里偷偷的哭泣。元宵节我们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意义。我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相关 文章 :

★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随笔作文10篇优秀

★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5篇

★ 春节的家乡风俗作文(精选10篇)

★ 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12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10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5篇

★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精选10篇

157 评论

婷婷1029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一位作家,虽然说已经去世,但是他留给人们的作品,他的《边城》描写的就是他的家乡湖南凤凰。在他的文笔下所描写的湖南凤凰城是如此的美丽动人。这里不光拥有着优美的景色,还有独特的历史人文,还有人情。可以说是他不会忘记着家乡的重要原因,也是他会为自己的家乡写下这本著名小说的重要原因。其中最近惊艳我的就是湖南凤凰古城里面的那一座桥,当做连接着两地之间的重要纽带。

首先第1个原因是这里的独特风光,优美的自然环境。首先凤凰古城它是一个河水隔成两个世界。但是这两个世界却是有着不一样的人文风情。在左边的河岸上他们有着进入凤凰古城的衙门,进出基本上都是靠这个衙门来进行,进入和出入凤凰古城的。而且河水碧波荡漾在生活凤凰古城周围夏季你会感到特别的凉爽,是一个很好的避暑山庄。

其实第2点是它的历史故事也是有着很多的名人在此地方进行留名。因为在凤凰古城里面也诞生了很多的名人,而且凤凰在湖南人心中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称赞的古城,凤凰古城也给湖南人带来一份骄傲。这份由古人所保留下来的遗产给凤凰人民带来了许多资源,而凤凰人们也是依靠着这一座古城来进行生活,所以说古城依靠着凤凰,人民人民也依靠着古城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在最后1点是沈从文他笔下所描写的,凤凰古城里面的人情是多么的诱人。边城里面的翠翠,他很好的体现出作为湘西女子的独特人情魅力,也让许多人对在那个时候的人们的爱情故事有着明显的时代对比。也体现出在那个时代里面人们湘西人的爱情与当时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

266 评论

馋佬胚祖宗

桃花源记中 ,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也描述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杜甫在《客至》中则曰“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339 评论

大乱乱小乱乱

沈从文先生从美丽的山水引出人的美。翠翠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碧绿,是翠的颜色。从而让人一想到翠翠的人性善良,就会想到边城的山水。惊艳的地方是他把美好的人性承载在这美丽的山水中间。

143 评论

人到中年156

介绍汾阳民风的文章400字左右。具体如下:汾阳早在秦代,即已置县,名为兹氏县,此后历朝历代均设治所。这里经济发达,民风淳朴,民俗众多。大户人家每遇有婚、丧、寿等大事,事先必妥善准备,央请一应办事之人,在事期前日,用柬帖或知单通知央请的诸位,谓之“烦客”。待办事人到齐,由总理事安排各位职责,然后主人挨桌施礼、敬酒、敬菜。办事当日,各位办事人一大早便到,各执其事。正日过后,主人照头一日之酒席酬谢各位,谓之“谢客”。事完之后,也有分送些礼物的,也有主家登门拜谢的,但这不过是普通礼节。小户人家则简单多了,仅是约上三五位亲朋来帮办,谓之“帮忙”。谚曰:“婚姻喜丧,众人打帮”。一、婚娶的程序和仪式 凡婚姻之前,先由媒人(即介绍人)联系双方父母,两家相互察访是不是门当户对,即或女方家条件稍差些也可结亲,俗谓曰“养女嫁高门”。双方访问合适后,再由媒人通知择日相看,如男女本人没什么问题即可订婚。如不让双方父母知道,私自订婚者,即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之“不合礼”。定亲后即择吉迎亲。订婚时,男方应给女方首饰一二件作为定礼,并当面给新妇带上,双方再换出生年、月、日和三代名字之帖,俗称“庚帖”。接着是行聘纳采。男方家把要送的各种礼物写在礼单上,用全盒或冠盒装着,叫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即行聘。女方也将要回送的礼物装在其中让媒人带回,即纳采。迎婚前,由娶方雇用喜轿、吹鼓手,有功名的还要雇些执事人夫、设内里厨夫、跟后等人,到喜日时一齐动手,搭喜棚、撑帐布、贴喜对、挂喜画、糊喜斗等。一切完备后,则打发新郎上轿,赴嫁方迎娶。街面上的排列是:炮夫一,大吹四或六,执事夫无定,年酒(又叫食盒),宫礼,高照夫四人,伞扇夫三人,新郎官轿,小吹六或八人。到了嫁方门口,放炮三响,由跟随前去报到,嫁方有候亲二人,将新郎迎进内宅,设座款待,午饭用普通席。待新娘装扮妥了,由嫁方给新郎披红绸,插喜花,打发上轿,然后央请子孙兴旺之人把新娘抱到花轿内。另有守亲婆一人同坐轿中,起程回返。女方另有送客一人,大户用轿(平常人家有用车跟随),执帖、灯夫一同到男方。到娶方门口,放鞭炮,一齐下轿,送客另有人招待。男方的跟后引新郎进院,再由家长带领向天地、祖宗礼拜,然后将神前供奉的“喜斗”由新郎抱入新房内,放在炕角,并把斗内的弓、斧取出向四方各空射、挥舞一下,立在四角,将红毡铺于当炕,备新娘来坐。 喜斗内应插的东西有:宝瓶一个,称一个,上挂五色绸几条,小镜一面,熨斗一个,勺一个,筷子一双,尺子一把,剪子一把,弓一张,羽箭四根,红绸一块,斗面用红纸糊边。另有二人在神前锄草一束,装于枕头之内,安置新房,另放一盘备好,插成个样式,放在院心天地前案上,以便新娘下轿时洒草之用。然后请老年妇女二人,一个抱宝瓶,一个抱天秤称,另有一人端盘,内放胭脂一盅,吉葱一苗,到花轿前将宝瓶交与新妇抱上,将新妇盖头撩起,用葱沾胭脂点在新人脸上,谓之“开面”。接着,有人手捧草盘,一边洒草一边口念喜歌,同时有少女二人将新娘搀扶下轿,另有小孩二人用黄绸铺路,让新人在上走,谓之“脚踏黄道”。走到新房炕前,新娘上炕,坐于红毡之上,新郎将新娘脸上的盖头红绸揭下,交与婆婆藏起,以备将来生下孩子时做兜肚儿用,然后夫妇喝交杯酒,谓之“合酒”,嗣后改以糖水代替。 午饭后,由亲朋说喜令,闹新房。到晚上,则由新郎之姐妹将被褥代为铺陈,并将尿具安设炕角,做这些事时都要说些吉语,然后,让新郎新娘入房安息。安息后,另有一些青年还要在暗中偷听新郎新娘说些什么悄悄话,准备第二天编喜令说笑。第二天早晨梳洗后,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来道喜,随送来妆奁衣物等,其衣服首饰用四屋食盒装置。接着,众亲朋同乐礼拜贺喜。中午,新郎新妇一同参拜天地、祖宗、长幼亲戚(俗谓见大小)。第三日,女方请新婚夫妇回门,一切礼拜、贺喜,均与男方一样。下午,新夫妇返回,对灶神礼拜。第四日,新娘即下厨房,会同家人做各样的饭食(如拌尖、饺子等),名曰:吃子孙拌尖,子孙角儿(饺子)。至第九日,娘家的父兄们仍然按照梳头的礼节,重到贺喜,惟其食盒仅抬一架,内装生肉、熟馍、囫囵面羊儿、粽子四样,每样各一格,谓之“安九”。大户人家举办,一概亲朋,凡有贺礼者皆用柬帖于此日请去吃饭,名曰“谢客”。小户人家此日的礼节,则凑第二天道喜梳头就合并办了。以后的请吃就简单了,无非是些家常便饭。以上是民国初年以前的风俗,到抗战前后,有的将坐轿改为新郎骑马,新妇坐轿,再后曾用自行车迎娶,现在大部分改用汽车迎娶,但有的农村又用起轿来,不过轿子已改为玻璃轿子了。(一)喜轿的形式: 1.官轿:按新郎家官职用之,平常人家无官职,则通用兰帏轿。 2.花轿:仿照皇宫的轿式,用线金做成,其花式也是九凤朝阳之轿。 3.玻璃轿:用木架做成,通常镶嵌玻璃,玻璃上画有一切喜庆花样。 (二)各种喜歌喜话: 1.切草歌:切草切草,夫妻和好,长命富贵,白头到老,活到七老八十,拐棍还要厮敲。 2.装枕头喜话:今日给他俩装枕头,荣华富贵在后头。搂三搂,抓三把,养下孩儿不像他妈像他爸;勺子挖,擀杖填,荣华富贵万万年。 3.铺床喜歌:铺毯铺毯,儿女双全,多生贵子,少生姑娘,生下姑娘,还要缠脚梳头心烦。先铺被子,后铺褥子,先生儿子,后生女子。铺一铺,翻一翻,百年偕老,长寿延绵。 4.提喜盆(即尿盆)喜话:姑姑提盔盔,侄儿男女一堆堆。姑姑提进来,侄男侄女跟进来,一拳头给促开,侄儿男女都出来,盔盔放在炕头棱,侄儿侄女成一群。 5.洒草喜歌:喜轿到门,高秉吉星,凶星退后,吉星降临。前有金童引路,后有玉女随从;婚姻百世地天长,良时吉日配成双,满门喜气皆和合,二人相守定长久。一洒东方甲乙木,一支梅花轿内出;二洒西方庚辛金,二人和合吉庆临;三洒南方丙丁火,三元及弟金榜科;四洒北方壬癸水,四季满院生光辉;五洒中央戌已土,五子寺魁甲登科。真是佳人美跨凤,才郎喜乘龙,东边一朵紫气来,西边一朵芙蓉开;两朵花儿对面开,但等新人下轿来,新人下轿喜盈盈,怀抱尺称聚宝瓶,脚踏黄绢应黄道,胭脂点到脸上红,和凤吃动盖头红,露出新人面芙蓉,左右二人搀扶行,好似仙女下天空。新人进门,吉星护身,喜神福神分左右,财神贵神随后跟,福禄寿三星共照,和合二仙从空降临;行至中央,分开四方;南松不老,东海流长。一洒金炉香案,二洒银烛放光;三洒火香三柱,四洒满斗金黄,五洒荣华百世,六洒地久天长,七洒长命富贵,八洒福寿绵长,九洒百年偕老,十洒贵子兰芳。今日拜天地,拜罢天地入洞房。手执桃弓射四方,诗、联、喜对挂满堂,新人入洞房,使女在两旁,坐是喜神位,必生状元郎。 二、老人过寿、小孩过生日及过满月的程式 自古以来,汾阳所流习下来的凡父母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均有庆祝。逢四十、五十这些整十寿,有子女给过者,也有自己举贺者,不过场面较简单。儿女给父母过寿(六十以上),就比较铺张了,犹如婚嫁之设备,搭寿棚,撑喜帐,备酒席,请办事人,烦谢。过寿正日,亲朋祝寿者一来,在寿棚前先对寿神礼拜,抱跪磕头,名曰“祝寿”。然后再与寿者(星)礼拜,谓之“拜寿”,另有寿者子女在旁还礼。寿者根据祝寿者的称呼与辈份,该受之即受之,不该受之即拦挡谢绝。拜贺毕,吃早饭,午饭毕后送走客人。次日酬谢与婚娶谢客大致相同。 小孩过生日及满月与大人过寿大致相同。客来礼拜,谓之贺喜,一揖而已,至于酒饭,不用全席,有用四盘六碗的,有用六盘四碗的,其它烦谢均与过寿同。 三、丧葬白事的程式 凡父母故后,其全家均换为孝服,为孝子者赴亲戚、朋友家报讣,谓之曰“报丧”。第二天晚上,请僧念经,放施舍,叫“见阎王”烧毕回,吃饼和粥,谓之“红世饼、“红世汤”。至第七天过首七,亲朋同事奠祭,其二七、三七、四七(七天算一个七)……到七七以后就是百天。百天后再过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一直过九周年即完。其中的五七、百天(俗称“百儿”)和周年,至亲举办,其他的仅自家人祭奠。祭品有: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通来吃火烧,四七桌儿,五七角儿(即饺子),六七饼子,到了七七不用等。烧的有“五七花”、“百日斗”,谁家烧上谁家有(“五七花”是按故者的年龄,每岁一枝,外加一对。如故者活至60岁,则烧62枝花,以此类推。用白纸、绿纸剪做花样插为两树。“百日斗”是一黄一白,用花纸糊成,并成一对)。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环境描写的文章初二语文

    摘自《朱自清全集》中环境描写片段: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

    勿忘归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文章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五种描写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如下: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

    汤汤小朋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民风民俗的文章

    民族风俗范文篇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们组成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广东,下面让我带大家走进广

    jiangdan110132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描写文山学院风景的文章

    驾车路线:全程约78.3公里 起点:文山学院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学府路行驶150米,右转进入建禾西路 2.沿建禾西路行驶150米,过三鑫建禾桥,右前方

    凌空抽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著名作家描写小动物的文章

    你是说哪个方面,本人只拿手耽美面

    糖糖和胖秘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