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斑妹ssssss
浅析会计电算化字数:3200 字号:大 中 小【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2-6809(2007)0710061-02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1.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2.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3.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现行的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了紧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个轴心,使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再现,导致软件开发思维停留在现行传输模式下。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是现行传输的时空固定化、格式化和高度集中化。在经济内容纷繁复杂、经济业务与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满足不了管理者的需要了。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除了定时、按规定格式提供信息外,更多的精力应花在设计出适时提供各种现行使用者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使得各信息使用者能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其所需的信息,作出各种决策,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获取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传输模式如下: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五、改造会计方法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帐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1.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2.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三)记帐凭证种类的统一。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帐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帐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帐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帐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四)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三大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16种行业的三大会计报表,内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把这些小“异”加以改造,更便于上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基层企业数据的汇总或比较,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根据当今集团企业越来越多的现状和集团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趋势,三大报表统一的要求将更强烈。(五)帐簿形式的改造。1.帐簿载体的改造。传统帐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帐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帐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帐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帐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帐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2.帐簿格式的改造。传统帐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帐簿格式来查帐。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帐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到四个帐户: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用现行帐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帐。用电脑帐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帐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帐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帐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六)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帐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帐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帐,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参考资料:〔1〕 邓钠.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防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5) .〔2〕 张文祥. 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 2005,(11) .〔3〕 陈辉军.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 2006,(21) .〔4〕 韩光强,张永. 现代审计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审计〔J〕企业经济 , 2004,(11) .〔5〕 郑娟.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科技资讯 , 2005,(27) .
qiuchi0808
审计学是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审计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审计学论文题目(一) 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2.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3.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4. 审计质量控制 5. 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6.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8. 论审计风险防范 9. 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10. 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11. 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12. 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13.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14. 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5. 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16. 试论审计抽样 17.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8.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9.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0. 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21. 电算化系统审计 22. 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3. 计算机审计与舞弊 24. 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25. 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审计学论文题目(二) 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2、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5、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6、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7、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8、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 9、企业费用成本审计 10、浅淡经济责任审计 1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12、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3、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4、如何提高审计效率 15、审计风险的研究 16、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7、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8、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20、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审计学论文题目(三) 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2. 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4. 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研究 5.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数据的提取和转换问题研究-基于XX公司审计案例的分析 6.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7.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 8. 试论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9. 民间审计风险及防范 10. 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控制的探讨 11. 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探析) 12. 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4.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15. 探索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 16. 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实务 17. 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8. 政府审计机关如何应对挑战的探讨 19. 当前财政审计制度的缺陷及策略分析 20. 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及其对策 21. 审计人员辨别财务报表的不实 22. 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1.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题目 2. 会计审计论文题目 3. 会计与审计论文题目 4. 关于会计论文题目 5. 关于会计毕业论文选题 6. 财务论文题目
绰号昵称
1. fu,yuanlue, Analyzing Value Creation from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Corporation,The 7th APMAA Conference, pp 89-105,. Fu,yuanlue,Risk Assessment, Cash Flow Stability and Budgeting Control Institutionalization: Field Study from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Risk and Corporate Finance Management,(2012)pp 436-439,. Fu,yuanlue,Jianxi Fu.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 by Case-Based Reasoning,Journal of Software,2013,8(2)4. Fu,yuanlue, M. Uddin, 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effects of antecedents and methods in a hybrid relational context ,The 8th APMAA Conference,.Fu, Yuanlue,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in E-supply Chain Yuanlue Fu, Asia-Pacif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Journal, (Working paper on ).6.Fu, Yuanlue, Cyber-Coordinating Mechanism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Working paper on ).7.FU Yuanlue, Incentive Contract Design and Performance Stock Option Valuation, The Center for Accounting Studies of Xiamen University in China, Working paper: 2008-1201, ( Revised).8. FU, Yuanlue, Jianxi Fu, Supply Chain Cluster Cost Synergy Management Using a Multi-Agent Intelligent System,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2009-6-30, EI . FU Yuanlue, The Valua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CPOM2008, , EI . ZENG Aimin, FU Yuanlue, CHEN Gaocai, Financial Conservatism and Firms' Investment Behaviors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e Crisis---Evidence from 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9-9-21, ISTP .XIN Xia, FU Yuanlue,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Model of ANN-based BOM in industry ERP,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 &EM, ISTP .傅元略,经理人长期激励方案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13.傅元略,屈耀辉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财经研究,2007年04月14.傅元略等,企业估值的理论与发展,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02月15.傅元略,跨越时空界限的适时财务控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5月16.曾爱民、傅元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阈值研究,《当代财经》2009年第10期17.傅元略,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学海》,2010年第4期18.傅元略,管理控制的发展与创新—从会计控制拓展到与公司治理集成,《当代会计评论》,.傅元略,E-供应链的成本协同管理和协调控制机制,《当代会计评论》,.傅元略、屈耀辉,企业集群成本协同管理效应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2期21.傅元略、曾爱民,调查研究法的运用问题评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 22. 傅元略、曾爱民,调查研究法在我国审计和会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审计研究》2009年第4期23.傅元略,价值管理新方法: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会计研究,2004年07月24. 傅元略,网络化下的财务理论革新,会计师,2007年01月25. 傅元略,“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国家级权威刊物)2002年第3期;26. 傅元略,“企业智力资产效益贡献的综合评价”发表于《会计研究》(国家级权威刊物)2000年第10期;27. 傅元略,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几个审计问题发表于《审计研究》(国家级权威刊物)1999第5期;28. 傅元略,寻求最优的企业资本结构”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国家级权威刊物)97年第8期;29. 傅元略,“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的策略发表于《审计研究》(国家级权威刊物)1998第2期;30. 傅元略,扩展会计电算化功能的策略发表于《会计研究》(国家级权威刊物)96年第4期;31. 傅元略,从财务会计电算化扩展成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探发表于《会计研究》(权威刊物)97年第12期;32. 傅元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困惑和思考发表于《财务与会计》(国家级核心刊物)2000第9期;33. 傅元略,网络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发表于《中国审计》(国家级核心刊物)2001第11期;34. 傅元略,计算机舞弊的控制和审计发表于《审计理论与实践》(国家级核心刊物)1999第11期;35. 傅元略,“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与控制”发表于《中国审计》2000年第1 期(核心刊物)36. 傅元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面临的几个问题”发表于《财会通讯》2000年第1期( 核心刊物)37. 傅元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几种错弊和审计”发表于《审计理论与实践》(国家级核心刊物)1998第5期;38. 傅元略,“国有资产增值目标分析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国家级核心刊物)97年第1期;39. 傅元略,资本结构的选择”发表于《财务与会计》(国家级核心刊物)96年第3期;40. 傅元略,“捐赠和政府援助的会计处理发表于《上海会计》(国家级刊物)97年第6期;41. 傅元略,会计电算化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管理信息系统》(部级刊物)97年第12 期;42. 傅元略,“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关系分析发表于《上海会计》(国家级刊物)1998年第5期;43. 傅元略,“注册会计师开展计算机审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于《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第9期.
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和普及,使得大学中计算机学习重要且紧迫。对于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出现的无目标性、实践薄弱等问题,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网路资源、课件制作、网管软
问题基本是围绕答辩时候的讲述要点来的1 熟悉你的论文以及成果物2 自己模拟一些问题,试着回答3 咨询导师建议
试析审计职业判断 论文摘要:审计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成败。文章探讨了审计判断的含义,以审计职业判断与会计职业判
毕业论文题目1、产品生产-销售-客户管理2、企事业人事管理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4、文学网站设计5、网上书店系统6、公司员工备忘录7、音乐明星网8、小区物业管
三、完善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我国政府应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诚信档案的建立,需要依据每年会计从业人员登记、年检以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