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儿的悲伤
[1]叶金汉主编.岩石力学参数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501
[2]李华晔,黄志全,刘汉东等.岩基抗剪参数随机——模糊法和小浪底工程 C、 φ 值计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2):155~161
[3]夏明诚.抗剪强度统计方法的现状与讨论.岩土力学,1998,19(1):90~93
[4]周维垣,杨若琼.岩石力学数学模拟的现状与发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增):937~939
[5]尤明庆,华安增,李玉寿.缺陷岩样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8,20(2):97~101
[6]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的强度准则及内摩擦系数.地质力学学报,2001,7(1):53~60
[7]尤明庆.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 强度准则.地质力学学报,2002,8(2):179~185
[8]尤明庆,李化敏.试验数据回归结果的评价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7):1191~1195
[9]尤明庆,苏承东,周英.不同煤块的强度特性及回归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2):2081~2085
[10]胡宣达.数理统计初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
[11]黄国民,周廷振,顾士亮等.徐州矿山压力规律及控制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8
[12]尤明庆,苏承东.对砂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82
[13]Jaeger J failure at lower confining ,1960,189:283~284
[14]尤明庆,苏承东.具有沉积弱面试样的剪切拉伸破坏及强度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2):3618~3622
[15]李银平,王元汉,肖四喜.岩石类材料中压剪裂纹的相互作用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552~555
[16]郭少华,孙宗颀,谢晓晴.压缩条件下岩石断裂模式与断裂判据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04~308
[17]李新平,刘金焕,彭元平,等.压应力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断裂模式与强度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增):1942~1945
[18]尤明庆.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 强度准则.地质力学学报,2002,8(2):179~185
[19]李东旭,周济元.地质力学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84
[20]钟嘉猷.实验构造地质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59
[21]许江,鲜学福,王宏图.关于岩石基本力学参数关系的一些讨论.见:第六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46
[22]吴玉山,李记鼎.确定岩石强度包络线的新方法——单块法.岩土工程学报,1985,7(2):85~91
[23]苏承东,尤明庆.单一试样确定大理岩和砂岩强度参数的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8):3055~3058
[24]尤明庆.两种晶粒大理岩力学性质的研究.岩土力学,2005,26(1):91~96
[25]周国林,谭国焕,李启光等.剪切破坏模式下岩石的强度准则.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6):753~762
[26]陈卫忠,李术才,朱维申等.考虑裂隙闭合和摩擦效应的节理岩体能量损伤理论与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31~135
[27]尤明庆.岩石非均匀变形破坏和承载能力的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66
[28]尤明庆.复杂路径下岩样的强度、 变形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23~28
[29]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30
[30]尤明庆,李化敏,纪多辙.试验数据回归结果的评价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7):1191~1195
[31]尤明庆,苏承东.大理岩试样的长度对三轴压缩试验的影响.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
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37
[32]尤明庆.基于粘结和摩擦的岩石变形与破坏的研究.地质力学学报,2005,11(3):286~292
[33]刘允芳.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见:夏熙伦编.工程岩石力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7
[34]徐芝纶.弹性力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4
[35]蔡美峰.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46,234~244
[36]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99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8]Haimson B C,Cornet F Suggested Methods for rock stress estimation—Part3:hydraulic fracturing(HF)and/or hydraulic testing of pre-existing fractures(HTPF). .,2003,40(7/8):1011~1020
[39]Lee M Y,Haimson B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tress measurement .,1989,26(6):447~56
[40]Rutqvist J,Tsang Chin-Fu,Stephansson i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estimated from hydraulic fracturing measureme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induced .,2000,37:107~120
[41]Cappa F,Guglielmi F,Rutqvist J,Tsang Chin-Fu,Thoraval modelling of pulse tests that measure fluid pressure and fracture normal displacement at the Coaraze Laboratory site, .,2006,43:1062~1082
[42]陈群策,毛吉震,侯砚和.利用地应力实测数据讨论地形对地应力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90~3995
[43]谭成轩,石玲,孙炜锋等.构造应力面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70~3978
[44]张彦山,梁国平,丁建民等.由井壁崩落估算水平主应力量值的研究.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39
[45]谢富仁,孟宪梁,祁英男.内昆线天星场至仙水段构造应力场分析.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69
[46]Pine R J,Tunbridge L W,Keakwa stress measurement in the Carmenellis test at South Crofty mine at a depth of 790 .,1983,20(2):51~62
[47]Anderson C,Christians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rock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comparison of triaxial overcoring results made in the same :Katsuhiko Sugawara et :A A Balkema,~320
[48]陈颙,黄庭芳.岩石物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7
[49]陈庆宣,王维襄,孙叶等.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05
[50]Rummel F.断裂力学应用于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见:阿特金森 B K 编.岩石断裂力学.尹祥础,修济刚等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53
[51]范天佑,断裂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83
[52]尤明庆.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方法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350~353
[53]Amadei B,Stephansson stress and its :Chapman & Hall,~173
[54]刘允芳.在同一钻孔中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与套钻孔应力解除法测量成果的比较.见:夏熙伦.工程岩石力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21
[55]尤明庆,周少统,苏承东.岩石试样在围压下直接拉伸试验.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25(4):255~261
[56]郭启良,丁立丰.岩体力学参数的原地综合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28~3931
琳子Yulander
属于京昆高速的山西段,起点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次龙白与太旧高速公路连接,终点在祁县城赵与大运高速公路相互通,全长71公里,2011年底建成通车。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为120公里,投资达40亿
闪灯背后
油新华1 李晓2 何刚1
(1.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44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要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非均质、不连续体,针对其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尺寸效应,提出了土石混合体的随机结构模型。对其中砾石块体的空间位置、大小、方位三个随机变量的实测统计、分布函数、生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随机模拟方法提出了一套随机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技术,最后给出了两个随机结构模型的例子。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随机结构模型 自动生成技术
岩土工程从定性到定量转化的重要标志是岩土介质模型的建立,而模型的合理有效性是保证工程定量分析结果精确可靠的基本前提。土石混合体是一种非均质、不连续体,其力学性质受控于土石混合体的内部结构[1~4]。土石混合体力学行为所显示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和模糊性是其结构复杂性的具体反映。因而,反映并确定岩土体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已成为突破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束缚、发展全新思维的岩土力学理论与技术的关键。一种岩土力学的分析方法能否成功地解决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岩体所具有的这些特性。本文在土石混合体实测剖面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有限差分网格的自动生成技术对其中砾石块体的空间位置、大小、方位三个随机变量的实测统计、分布函数、生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随机模拟方法提出了一套随机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技术,最后给出了几个随机结构模型的例子。
1 土石混合体的力学性质分析
土石混合体由于含有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砾石块体而具有典型的非均质、非连续性,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各向异性。
在实际工程中,岩土体的非均匀性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成分分布的非均匀性,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岩土体结构的非均匀性[5,6]。土石混合体可以认为是复合型结构体,它可以包含强度相对较低的粘土或砂土充填物以及强度相对较高的砾石块体,这决定了它物质组成上的非均质性。同时所含的石块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空间结构和方向,尺寸也相差很大,这决定了它结构上的非均质性。
正是由于土石混合体组成物质上的非均匀性、结构的非均匀性,从而使其物理-力学性质表现为明显的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和不连续性和应力重分布的复杂性[7]。
确定这种物质的力学性质,传统的方法效果甚微:惯用的现场和实验室试验相对于大面积岩土体来说,不能提供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条件。为减少这些不足,文中采取的办法是对强度较大的砾石块体和强度较小的粘砂土充填物分别赋予不同的材料强度参数,以解决物质组成上的非均质性;同时用随机变量的形式来模拟砾石夹杂物的百分含量、尺寸、形状和方向,以解决土石混合体结构上的非均质性。
在土石混合体中,由于包含硬度大小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物质,而使得在受力变形时,应力和位移表现为不连续,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同物质的交界面上,砾石块体和土体单元之间可以拉裂和滑移。本文采取的办法是用Interface单元来模拟这一界面,结果证明它能很好地反映位移和应力的不连续。
岩土体材料的均匀程度及连续性,同使用的研究尺度和所考察的范围有关[8,9]。在一定尺度内严重碎裂的块体在另一尺度内可以是大块体的组合。改变研究的尺寸,岩体的非均质、非连续性和各向异性都将发生变化,因此采用的力学方法也随之变化。
土石混合体中含有的砾石块体有大有小,分布极不均匀,但在实际研究中,必须保证其最大粒径不能大于试样尺寸的1/5,对于特殊的大颗粒应该单独进行分析,以研究它的存在对整个应力场的影响;对于异常小的颗粒则不予考虑。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模型的建立时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在土石混合体的模型中,假定只包含两种强度不同的材料,且这两种材料分别是均质、连续的。
(2)在数值模拟中,应尽可能考虑“夹杂物-充填物”之间的接触界面作用,以模拟土石混合体的非连续性。
(3)研究的区域尺寸至少应该大于最大夹杂物特征尺寸的4~5倍,这样才能得到土石混合体的代表性性质。
(4)数值模拟可根据平面变形方式进行,忽略试件的体应力状态,试验证明其结果实际上等于或稍小于体应力下的实验中强度和变形的特性。Christensen于1982年提出的复合材料理论证实了这一想法。
2 基于随机分布的随机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技术
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又称随机模拟方法或统计计算方法,是一种由统计抽样理论所确定的随机变量在计算机上模拟的数值计算方法[10~12]。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岩土工程中,用Monte-Carlo法进行节理裂隙的模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不少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将Monte-Carlo法与有限元等数值方法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随机有限元法、随机边界元法等方法正在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文利用Monte-Carlo法来模拟土石混合体中砾石的大小、方位和空间分布,以建立基于随机分布的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对土石混合体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对典型试样的粒组分析和含石量统计,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假定砾石在土石混合体中的空间位置服从均匀分布,砾石的大小及方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首先,在某一研究区域中,均匀产生一位置点;然后,给其赋予大小和方位两个随机地质参数,由这些属性参数并利用AutoCAD或Ansys的绘图功能,即可建立土石混合体的随机结构模型。
在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的创建中,要使用砾石块体的空间位置、块体的大小、块体的方位三个随机变量。
块体的空间位置
从总体上看,块体在试样中是均匀随机分布的,如图1所示。由于是平面问题,所以需要产生一个随机分布的数对(x,y)。这是一个二维随机变量,x、y分别是点的X、Y坐标,由实际情况可知,随机变量x、y是统计独立的,其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土石混合体
式中:fx(x)为x的边缘分布密度函数;fy(y)为y的边缘分布密度函数。
这时可以运用单随机变量的情形,彼此分开和相互独立地生成每一个随机变量的随机数。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利用反函数法生成两个属于不同区间的随机序列,即
土石混合体
土石混合体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随机数对(xi,yi),即在如图1所示的区域内产生一个点。
图1 均匀随机分布的空间布置
块体的大小
土石混合体中砾石块体的形状、大小随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如滑坡堆积形成的土石混合体中的块体多为圆形或亚圆形,大小不一,而崩塌堆积形成的土石混合体中块体多为棱角形。关于形状,本文考虑了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极限情况。而对于块体的大小,作者统计了白衣庵滑坡地区两个试样中砾石块体的粒径,同时也利用数码照相的方法统计了试样中块体的面积大小和平均粒径的大小,其直方图见图2至图5。
图2 人工统计的试样1 粒径分布直方图
图3 人工统计的试样2 粒径分布直方图
图中横坐标分别代表不同的粒径组别。例如,在图2中,组别1:小于1cm;组别2:1~2cm;组别3:2~4cm;组别4:4~6cm;组别5:6~8cm;组别6:8~10cm;组别7:10~12cm;组别8:大于12cm。由图中可以看出粒径的大小基本上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图4 自动统计的数值试样的平均粒径直方图
图5 自动统计的数值试样的面积分布直方图
土石混合体
对数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f(x)是偏正态的,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均在正值域取值,所以在工程中相当多的随机变量,如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等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12]。
图6 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对于这种随机变量,一般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来产生。
设r1、r2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做变换为
土石混合体
则η1,η2是两个相互独立、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由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可以方便地求出具有均值μx标准差σx的非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x1、x2:
土石混合体
由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的关系,得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土石混合体
块体的方位
块体的方位是指块体的优势方向,对于圆形块体来说不存在这一问题;而对于三角形特别是扁平的多边形来说,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其方位不同,变形破坏机理也不同,试样的强度性质相差很大。本次计算,只考虑块体为等边三角形的情况,其方位可以如图7定义。
图7 三角形块体的方位角示意图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1,2,3,以1 点为例,将1点和原点的连线与 X 轴的夹角定义为三角形的方位角 α。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故0<α<120 °。
对于块体的方位,可以针对某一个剖面进行现场测量,或者利用数码照相的方法进行自动统计。这一部分的工作暂时没有做,但是根据前人的经验[8]可知块体的方位角一般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于某一类型或某一地区的土石混合体来说,其块体方位角都有一个优势值,即均值。然后给出一个方差,根据上节的方法即可产生一个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α。
3 随机结构模型的生成
有了上述三个随机变量,就可以编程来生成土石混合体的随机结构模型。首先在一定的区域内随机生成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点,作为圆形的圆心或三角形的形心(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故也为重心)。然后给这个点赋予大小和方位两个随机参数变量li,αi,当然若为圆形则只有一个参数li。最后,由这两个参数,即可画出一个三角形或圆形。具体方法如下:
(1)对于圆形,因为有圆心和半径(表示大小的随机变量li),就可以利用Fortran语言或ANSYS或AutoCAD中的绘图命令来产生一个圆,如图8所示。
(2)对于三角形,先利用形心、大小和方位产生点1,根据1点和2点仅相差120°,产生点2,同理产生点3。连接1和2,2和3,3和1,即可得出一个随机产生的等边三角形,如图9所示。
图8 随机圆的生成示意图
图9 随机三角形的生成示意图
产生一个圆或三角形以后,就可以根据同样的方法生成一系列的圆或三角形,因为产生这些实体的三个随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它们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即在产生某一个实体的时候,要先判断一下这个实体是否和其他已经生成的实体相交,如果相交则舍去,重新生成下一个。对于圆形,判断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两个圆半径之和即可(图10)。而对于三角形,则有三种情况:点点相对(图11)、点边相对(图12)、边边相对(图13)。为了简便起见,只考虑最不利的第一种情况(图11),即判断两形心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等于两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之和。另外在三角形和圆形混杂的情况下,也只判断较不利的方式,即圆和三角形的顶点相对,这样可判断三角形形心和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和圆的半径之和。
图10 两圆相交判断示意图
图11 三角形点点相对相交判断示意图
图12 三角形点边相对相交判断示意图
图13 三角形边边相对相交判断示意图
利用上述方法生成的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可以导入Ansys,从而提取很多有用的信息:面的信息、线的信息、点的信息。由这些信息,可以统计出以下量化指标:砾石块体的面积、砾石块体的周长、土石混合体的含石率、砾石的面周比、砾石块体的长细比。这样就建立了能进行数值计算的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利用这种模型,可以系统地研究含石量、块体形状、块体分布形式对土石混合体强度性质以及变形破坏形式的影响,详见文献[4]。
4 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的实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编制了一套相应的Fortran语言程序,以产生不同的随机结构模型。下面给出了两个较为复杂的模型:①圆形、三角形块体混合分布,大小、方位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图14);②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块体混合分布,大小和方位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图15)。
致谢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现场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在此向他们特别是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的殷跃平总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年学研究员、曲永新研究员,北京城建集团的贺长俊教授级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14 随机结构模型(1)
图15 随机结构模型(2)
参考文献
[1]油新华等.土石混合体的分类建议.工程地质学报,2002,,~452
[2]油新华等.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细观处理技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总89期:18~21
[3]油新华,汤劲松.土石混合体野外水平推剪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1537~1540
[4]油新华.土石混合体的随机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伍法权.统计岩体力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6]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7]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8]尤明庆.岩石试样的强度及变形破坏过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9]李宏,朱浮声,王泳嘉.岩体(石)的损伤、尺寸效应和不均匀性.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王家臣.边坡工程随机分析原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11]祝玉学.边坡可靠性分析.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12]黄运飞,冯静.计算工程地质学.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
土木工程顶级期刊排名: 1岩土工程学报,2建筑结构学报,3土木工程学报,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建筑结构,6工业建筑,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中国给水排水,9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均为EI收录期刊,但没有被SCI收录。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
一楼说的很详细。
注册考试已经结束一周了,这一周的感受是:虽然晚上得加班,但是心里面很轻松,不是一般的爽! 我是从17年8月份就开始启动备考,刚开始准备连考试模式,考什么都不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