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850322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分析及对策建议内容摘要: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建立了居民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型,并研究了模型中主要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模型分析 对策建议一、引言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笔者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2、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78年以后的,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obs Y X1 X2 X3 X4 X51978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单因素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为了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我们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由经济理论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设定居民消费水平Y 与国内生产总值X 的关系为:假定模型中随机误差项 满足古典假定,运用OLS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4:50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 ()其中,可决系数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很好,可决系数很高,这也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其中,GDP每增长1亿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元。2、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影响因素,那么居民的人均收入就是微观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显著,于是在这里分别考察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它们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为:,运用OLS法估计结果如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4:51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 () =农村居民纯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4:51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 () R²=由数据分析的结论可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我国是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居民消费水平是以人口数为权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到的;第二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动力远远大于城镇居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和,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处于绝对贫困。然而到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则降至, 可见农村居民目前的消费需求大于城镇居民。3、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人口的多少与消费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由经验分析可知,在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品数量越多,那么居民消费水平就会越高;反之,在经济发展水平稳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就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下面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解释变量,设为X4进行回归分析。设回归估计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4:52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8136851.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 ()回归结果表明,人口每增长1%。,居民消费水平平均下降元。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增长率很低,也使得以人口平均来计算的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性变动。4、消费物价指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按经济理论分析,物价越高,越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会越低。故在此引入消费物价指数进行回归分析。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4:51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37302690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从结果看出,可决系数很低,t统计检验不显著,尽管从经济背景分析来看,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影响消费水平,但回归结果显示并非如此,这可能与统计数据误差以及估计方法有关系。三、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将所有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著的解释变量(消费物价指数除外)放进同一个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5:06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从回归结果看,尽管可决系数很高,F统计值很大,说明模型在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较好,但常数项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符号与经济意义相悖,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下面看各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X2 X3 X4 X1 YX2 由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线性相关,于是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并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结果最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并拟合,最终得到如下模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2/05 Time: 15:19Sample: 1978 2002Included observations: 2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Mean dependent var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ikelihood F-statistic stat Prob(F-statistic) () () ()从下图也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这也说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直接影响最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元。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民由温饱进入小康、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校农业,这是当前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关键措施。调整结构的重点是改善农产品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一是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的时机,加快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前拉后带”的重要环节,搞好了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三是发挥种植业传统优势,发展农林牧渔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农产品也要提高品牌意识,靠品牌开拓市场。2、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当前增收困难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支出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农民在用水、用电、用地等很多方面,缺乏科学指导,浪费严重。据测算,从1988年到1996年,粮食增长了,收购价格指数增长了,但同期总成本却增长了。这也说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推动农业节能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3、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应突出抓好建设农产品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利益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几个关键环节。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逐步减少农业税以外的农村各项收费项目和数额的同时,把真正应由农民承担的合理性收费费用用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同时还要狠抓基层政府及干部的廉政建设,消除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的各种隐患,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健康消费。(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是人口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越是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我们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控制人口规模的既定目标。根据我国人口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要把控制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和解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通盘考虑,制定一个合理增长、提高质量、优化年龄结构的综合人口方案。同时加强对目前人口状况和人口动态的研究分析,为人口控制、就业、迁移与城市化等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跳蚤的华丽转身
1、郭新华,2012,消费者商场“手机钱包”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长株潭试点区域,《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19卷2期.2、郭新华, 2011, 西方家庭债务变动的地区差异与敛散性分析:1995-2009,《经济问题探索》第12期.3、郭新华, 2011, 美国家庭债务变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长沙大学学报》第5期.4、郭新华, 2011, 中国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变动的非一致性关系----以1997-2009年数据为依据,《现代经济探讨》第3期.5、郭新华, 2011, 中国家庭债务、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动态相关性分析,《经济经纬》第1期.6、郭新华, 2011, 我国教育对贫困变动的效应分析:1995-2007,《统计与决策》第1期.7、郭新华, 2010, 中国家庭债务、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第22期.8、郭新华, 2010, 货币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异动的关联:1997-2009,《改革》第10期.9、郭新华, 2010,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85-2007,《科学.经济.社会》第3期.10、郭新华, 201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房价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关系:1997-2009,《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1、郭新华, 20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经济问题探索》第6期.12、郭新华, 2010, 中国家庭债务和资产积累关系的实证分析:1997-2008,《经济经纬》第2期.13、郭新华, 2010,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5期.14、郭新华, 2010, 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非一致性变动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第2期.15、郭新华, 2010,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关系分析,《统计与决策》第2期.16、郭新华, 2010, 情绪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17、郭新华, 2010, 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分析,《长沙大学学报》第1期.18、郭新华, 2009,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变动:1995-2007,《消费经济》第4期.19、郭新华, 2009, 国外关于教育与贫困变动理论研究新进展,《教育与经济》第1期.20、郭新华, 2009, 西方消费者信心理论研究新进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1、郭新华, 2008, 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分析-以甘肃省为例,《科学.经济.社会》第3期.22、郭新华, 2007, 美国家庭债务变动——一些发现及其解释,《科学.经济.社会》第25期.23、郭新华, 2006,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统计与决策》第4期.24、郭新华, 2005, 储蓄决定因素的理论解释与经验研究综述,《商业研究》第2005,23期.25、郭新华, 2005, 现代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生产力研究》第12期.26、郭新华, 2005,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中国软科学》第10期.27、郭新华, 2005, 防治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对策建议,《管理现代化》第3期.28、郭新华, 2005, 中国外汇大幅增长的因素、利弊及管理策略,《投资研究》第2期.29、郭新华, 2005, 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经济与管理》第19,1期.30、郭新华, 2005,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第4,1期.31、郭新华, 2003,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N17》第期.32、郭新华, 1999, 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商业研究》第期.33、郭新华, 1999,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外债管理的启示,《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期
北京陆少
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一、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第三类是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及消费习惯,其中收入是最直接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一)持久性收入偏低消费是由持久收入所决定的,暂时的收入变动只有在能影响持久收入时才会影响消费。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扩大到2008年的。(二)收入的不稳定收入不稳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过去收入的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的市场风险和气候因素以及农业政策变化等引起的不确定性。二是近期收入的不稳定,由于农业的增长格局和乡镇企业的增长格局已发生了某种阶段性变化,近几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趋缓。三是预期收入的不稳定,由于过去和当前的收入是不稳定的,预期收入必然也是不稳定的,这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三)农户积累具有强制性农户积累比工薪阶层的储蓄有更大的强制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经营规模能否扩大以及能否提高收入水平。要保证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就必须不断追加积累。因此农户对其从事农业经营获得的收入进行消费时往往更持谨慎态度。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消费时也更容易受传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影响。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建议(一)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信心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扩大高档次高质量畅销农产品生产,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农产品优势产业区;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把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稳定农村居民消费预期推广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人口“病有所医”的问题;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老有所养”的老龄化问题;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生活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相应的救助标准和社会监督体系,积极探索教育基金、教育银行等有效途径,对广大农户子女教育形成有力的财源支持。(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在教育、卫生、通讯、水电、交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将城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电信、广播电视等服务延伸到农村。二是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和完善消费品流通体系,逐步建立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农村集贸市场为基础,农村基层交易零售网点为补充的多渠道、开放式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三是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整治力度,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风险。四是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积极开展农村消费信贷,改善服务方式,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鼓励农户贷款购买生活生产消费品。五是企业要研究掌握农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生产出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设计,按农户消费习惯,设计各种消费品的款式和功能等,既要使农户能够接受,操作简便易行,同时还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六是积极引导农户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引导农民摈弃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为广大农村营造一个“乡风文明”的消费环境。
论中国城市土地政策、地产开发商与房价的关系及建议
拓展我国农村需求,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给与分析考察,发现并找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关系,譬如,收入和消费总量
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推进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相关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式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
拓展我国农村需求,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给与分析考察,发现并找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关系,譬如,收入和消费总量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