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2

AlpacaZhou
首页 > 职称论文 > 游戏中的师幼互动论文的研究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Journey

已采纳

摘要:师幼互动是幼儿园 教育 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和幼儿的发展也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是要通过师幼的互动来实现,教师语言作为师幼互动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因此本文就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有效的策略,阐述了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的研究。 关键词:互动师幼互动教师言语 幼儿园是人类的延续发展与后代间进行互动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入门性社会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递知识、规范、培养能力等。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居于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贯穿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各个场景。3~6岁的幼儿虽然在生理与心智水平方面处于较低阶段,但是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别外来东西与运用知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调整性反馈的能力,能够与教师进行交互作用,并且与教师进行互动已经成为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展自我,建构自己的行为。既然师幼互动对幼儿园教学的效果有影响,那么什么是师幼互动呢? 一、 目前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冲突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都是互动行为的主体,无论在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的反馈方面都应具有主动权。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造成师幼之间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师幼互动的效果。教师更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他们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在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幼儿常常处于服从、 依赖的被动地位,在互动中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 折纸 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能够跟着自己和示范图折出电话,豪豪没有看老师,也没有看老师出示的示范图,自己低着头用心地折着。这时老师发现豪豪没有跟着自己来折,就说:“豪豪,你这样折是不对的,应该这样折。”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豪豪应该怎样折,豪豪没有说话,老师走了之后,豪豪还是把纸展开,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折。 2、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尊师爱生”是对师生关系的定位,这无可厚非。然而,幼儿教师负载着教师的身份,代表着社会的要求,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对于幼儿来说处于优势地位,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教师考虑的不仅仅是“爱生”,更重要的是怎样维护“师道尊严”。这种变质的“合法权力”变成了师幼互动之间不公平的掩护。幼儿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变得极其渺小,他的想法和行为变得不再重要,教师从维护秩序的角度出发,压制了所有不合乎制度的行为。这样,本来是双方的互动就变成了一方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幼儿只能依照教师的“期望”来完成自我。 儿童 游戏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游戏是愉快的、欢乐的;游戏是自发的、自主的;游戏是游戏者主动参与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教师往往更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尤其是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控制着整个游戏活动。他们控制着游戏活动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 1、给幼儿积极的建议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指令必不可少,因为幼儿是直觉思维时期,不容易克制自己,很容易产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现象,为了让活动顺利地开展,教师只能通过发出很多指令使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老师应该告诉幼儿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如“请你在后面排队”、“小朋友,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而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们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事实证明,积极的建议比消极的命令更为有效,更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师幼互动。 2、教师要有丰富的语言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像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 3、给幼儿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我班幼儿由于年龄差异关系,部分年龄小的幼儿依赖性很强,喜欢和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遇到新的环境和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则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幼儿完成了任务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在教学活动时,我经常用“嗯,真能干”、“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你已经非常棒了”等语言,加上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信心百倍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之,师幼互动的研究是一段成长的历程,是一段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位教师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怎样通过课堂来提升教学语言、回应策略、正确地评价是一段值得继续探寻的里程。教师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就应该懂得聆听童声、透视童真,学习着与幼儿对话、合作、共同学习,并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去自由地表现与表达,去主动地建构知识和人格。

283 评论

告别了以前

论文摘要: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游戏和教学都不可相互替代。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而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幼儿园也不例外。本文从整体上概述了幼儿园教学中课程与游戏的区别和联系,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对当前幼儿园教学课程与游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游戏 渗透 课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给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活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真实生活,渗透了课程意义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孩子的体验来辨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成分较多,就会因其富有趣味性而深深吸引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反之,教师可能因不自觉地猜疑幼儿已有的经验而过分使外部受到控制。如,教师的过多命令,提供经过精心准备,便于控制的材料,课程内容因而显得枯燥,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厌烦、劳累。

(二)幼儿需要相互渗透、彼此联系的经验

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绝对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三)课程使游戏变得更有魅力

离开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游戏,就好像是没有源头的枯水,缺乏生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当幼儿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就会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很多时候,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贫瘠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出现变换主题、改变游戏形式甚至有无所事事的打闹现象,从而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设置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整体环境,将课程中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和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增加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这样,不仅用课程滋养了游戏,增加了游戏自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以延续,不断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和过滤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的成长,有指导的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课程有机联系、相互融合,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把活动引向深入。

结 语

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黎安林,走近幼教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数学游戏集体互动研究论文

    如果说,地球的引力是惊人的,那么,趣味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在小学数学中,恰当的游戏好比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更多的喜爱数学的同学们,自

    饿魔娃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班户外游戏活动的研究论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

    umaumauhauh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户外活动师幼互动论文研究

    幼儿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的主要活动,在活动时先进行必要的 安全 教育 ,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

    雪落00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互联网游戏研究论文

    据《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包括互联网游戏和移动网游戏市场)为468.5亿元,同比增长34.

    小丫夏夏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游戏活动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论文

    现代幼儿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为客体的消极模式。虽然我们认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主体之间的交往

    J家馍小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