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

慧心永梅
首页 > 职称论文 > 建设开发企业创新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于吃饭了

已采纳

创新是企业能够持续生存的基础,1、可以为企业保持市场的优势。2、可以击退跟随者和模仿者,使其负出更多的成本。3、可以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规模。

302 评论

骑猪去看海AA

杨大侠:用企业家思维,打造唐诗营地综合体建设|原创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唐诗消费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经过考察和市场调研,杨大侠拟依托企业家创新思维,从唐诗研究、唐诗传承、唐诗氛围方面入手,合作投资建设唐诗运营综合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唐诗客栈。按照唐诗里的叙事风格,打造一百家文化体验型客栈,推出文化关怀和古风服务;二是建设大数据唐诗中心。把全国融入唐诗里的名胜古迹用大数据量化存储,供用户下载便于导航游览,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行人性化服务,让服务对象及时享受到体验唐诗、饱览河山、消费文化,带动相关产业链;三是建设唐诗营地。包括田园风、边塞风、宫廷风等建筑,营造出人在诗中游的壮美景象。将具有古典气息的宾馆和酒店式公寓作为唐诗营地配套设施共同建设,从而完善周边服务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以唐诗营地为核心,涵盖吃喝玩乐、健康养老老产业服务的精品组团,提升区域品质。(杨大侠)

182 评论

0密星猛龙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02年,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有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发生变革,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产品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各个国家都在加紧确定和调整发展战略,其重点就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指标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种新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等必然也要加快,进行战略性的调整。1999年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这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发展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否则将被无情地淘汰。世界著名企业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资源教授W.费尔德莱发表评论指出,任何企业离开现代科学知识,很难承认它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新的技术,其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可能积压越多,亏损越严重。因此,当前我过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总之,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水平。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技术人才短缺技术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但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上仍然明显处于劣势。根据2003年7月~9月对浙江省200对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企业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排序 技术发展的主要困难样本数 比例(%)1缺乏技术人才 缺乏资金 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不足设备落后 政府政策限制 5 其他 5 (摘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二)、资金短缺资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中小企业都感到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1.资金获取来源过于单一,融资渠道越来越少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较高,限制较多,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障碍大,从而转向间接融资方面。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有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但目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向大型化、城市化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少。2.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企业随着国有银行的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为降低不良的资产比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信贷政策。当前银行信贷主要向个人贷款和建设项目集中,对工业贷款减少。且在对工业贷款的份额中,90%的新增贷款投向数量不足5%的AA级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没有向中小企业倾向。(三)、信息资源短缺外部信息是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大企业一般较易获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信息渠道也较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人才不足,搜集外部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集思广义和各种建议,往往不能有效地抓住机会。三、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一)、开拓中小企业创新的模式1.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中小企业要关注并及时跟踪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最快的速度模仿,开发出与之相类似的新产品,借助领先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果,以较低的开发成分分享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中技术创新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资金不足,又不愿承担创业风险的中小企业。实行这种创新战略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努力在产品的差异上做文章,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加大售后服务和广告投入,从而分得较好的市场份额。实施跟踪型技术创新应该是在学习基础上的二次创新,是在前人肩膀上再向上走一步的创造性活动。2.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技术窗的物质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都比较薄弱,完全以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创新的技术水平,而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合作战略可以是纵向合作——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可以是横向合作——产品及规模均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风险,获得利益。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1.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已经提出的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建议主要有:第一,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督促它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第二、允许国有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收取更高的利息,使大银行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第三、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等。2.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障碍之一是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信息不透明,财务不明晰,运作不规范。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手段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次的由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将由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逐步转变为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并接受政府机构监管的股份担保公司。从试点的情况来看,此类机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三)、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服务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对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汇集并不断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进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智力潜能,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从总体上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既包括正激励,也包括负激励。其中物质激励应是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2.优化人才汇集环境在企业内部,应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包括张扬个性、不求全责备、尽力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充分放权、授权,委以重任,予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倡导和营造创造性、自主性、人情化的企业,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独特的文化力,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3.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技术流动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为知识技术的供求提供一个适宜的场所。最近几年来,政府推出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措施,以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21世纪的今天,在新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了的环境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003年1月1日,《中小企业法》正式实施,作为一部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它将使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以宽松。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必须要创新运行机制,在变化中找机会,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约束”,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344 评论

馒头的馒头

加快企业科技开发步伐,增强企业竞争力大中型工业企业占据我市工业经济的主体,搞活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强其内在的竞争活力,一直是近几年企业改革的重点,也是在加快企业各项改革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开发与自主创新主体的关键。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状况如何,也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现据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科技开发统计调查资料对此做一分析,供参考。1. 企业开发的现状与特点据统计1998年我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49家,占我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15.9%,而今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62.9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34.9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52.4%;当年实现利税总额54.6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当年完成利税总额的67.2%;年末固定资产原价达322.9亿元,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原价的50.5%。由此看出,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市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科技投入的力度趋强,科技开发对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都起到较明显的推动作用。1. 企业科技开发的人员队伍壮大,素质不断提高。19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科技开发人员1.89万人,比去年增加0.27万人,平均每个企业投入的科技开发人员,由上年的56人增加到76人,企业在科技投入人员数量有较大增加的同时,其人员素质也有较明显的提高,98年在科技开发人员中,拥有高中级职称或无高中级职称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员(以下简称科学家、工程师)达0.96万人,占科技开发人员的比重为50.9%。2. 科技开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大。据统计,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当年筹集额为17.93亿元,比上年增加9.67亿元,增长1.2倍。企业当年科技开发活动经费筹集额较上年增加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受几个大企业集团公司的拉动。其中,海尔集团当年筹集额为10.59亿元、海信集团当年筹集额为3.72亿元,分别占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经费筹集额的59.1%和20.7%。从当年科技活动经费当年的筹集额来源看,企业自筹经费9.2亿元,占当年筹集额的51.4%,银行贷款7.1亿元,占39.6%,上级拨款1.5亿元,占8.4%。由此可见企业自筹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的主体。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6.2亿元,比上年增加8.8亿元,其中:海尔集团增加5.09亿元、海信集团增加3.35亿元,分别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当年增加额的57.8%和38.1%。3. 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效益明显。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新产品开发的投入。据统计,9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达到8.47亿元,占企业当年科技开发经费的68.3%。9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达到197.5亿元,占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3%提高到35.1%,提高了5.8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00.9亿元,占其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7.8%提高到37.6%,提高9.8个百分点,新产品实现利税达14.6亿元,占全部产品实现利税的26.7%。4. 企业的科技开发储备能力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是企业科技开发的能力强弱的标志。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企业用于R&D的科技开发的经费明显增加。据统计,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用于R&D的科技开发达4.6亿元,占其当年内部科技开发经费支出额的37.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5. 企业科技开发项目数增多。据统计,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44个,其中,研究与发展项目574个,占项目总数的34.9%;新产品开发项目1440个,占项目总数的87.6%。在企业的全部技术开发项目中,累计经费投入在万元以上的项目达783项,占企业项目总数的47.6%,在万元以上项目中,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就达532项,占其项目总数的67.9%,这反映了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1. 影响企业科技开发的几个制约因素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虽然其总体投入具有一定规模,但其内部结构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的科技开发受当前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等各种因素制约,仍存在着追求科技进步的动力不足,定力不强,压力不大,进程不快的问题。1. 企业追求科技进步的观念意识淡薄,科技开发的整体现状令人堪忧。98年全市2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112家企业当年无科技开发投入,占企业总数的45.0%。在有科技开发投入的企业中,当年投入科技开发经费在10万元及以下的有17家,占有科技开发经费投入企业数的12.5%,有经费投入而无科技开发项目的有14家,占有投入企业数的10.3%,无技术开发项目企业数127家,占企业数的51%。说明在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企业对科技开发行动迟缓。2. 企业的科技开发呈现“点高面底”,整体开发活力发挥不够。近几年,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批大企业公司及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优势。这些企业及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了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又促进了集团的发展。据统计,98年仅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四企业集团当年实施的科技开发项目就达773项,占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实施科技开发项目总数的47%。若扣除四集团科技开发的影响,其它企业年均开发项目仅有 项。这说明我市整体科技开发潜力有待挖掘。3. 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以消化吸收的情况看,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能力明显不足。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0.6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为3.0亿元,有的企业二者的比例高达22:1,导致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投入缺乏协调推进影响企业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4. 企业科技开发人才短缺,整体开发力量薄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科技开发人员投入情况看,具有一定的规模达到1。89万人,人员如果扣除海尔(7362人)、海信(3152人)、澳柯玛(1153人)的影响外,全市平均每户企业只有29人(有 家),企业当年无一人科技投入企业开发人员的不足,是导致企业科技开发进程迟缓的原因之一。1. 对加快企业科技开发的几点建议:从我市企业目前产品结构及市场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在新一轮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急待更新换代及产品技术的升级。因此,加快企业的科技开发,大力开发新产品,这既是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此,针对我市企业科技开发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 建立和完善科技开发结构,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提供组织保障。企业的开发机构是企业科技开发的载体,只有加强企业的开发机构,才能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从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机构的建立情况看,其设立面以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质量不甚理想。据统计98年在我市2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95家企业设立了科技开发机构,占全部企业的38.2%,共设有科技开发机构154个。从设立的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质量看,有效益性开发任务的机构130个,占机构的84.4%,有稳定经费来源的机构102个,占66.2%,有一定测试条件的机构104个,占67.5%,这说明已设立的企业办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条件不够理想。2. 加大企业科技开发人员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企业的科技开发人员是推动科技开发最为活跃的因素,从目前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看,一是投入不足,二是企业目前现有的科技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企业的科技开发人员是企业的“游击队”,甚至成为企业的“二线人员”3.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增强企业科技开发的后进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是加快我市企业科技开发步伐的途径。从目前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看,98年4. 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应给予长期稳定的优惠激励政策。建立对企业科技考核机制。5. 在抓好大企业科技开发的同时,整体促进科技开发。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情况看,在24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136个企业有科技开发活动,仅占企业数的54.6%,说明有过半的企业当年无任何科技开发活动,这与目前我市大力倡导的企业科技进步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大力推进企业的科技开发应当体现在抓住重点企业的同时注重面上的企业科技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科技开发的整体活力。

150 评论

为爱浪漫1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更加容易,并更多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易和投资策略可以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交易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312 评论

相关问答

  • 企业文化创新研究论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我

    素手宛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体系建设建设创新研究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

    帅哥啦阿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产业项目建设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关于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分析论文 一、产品层次的价值创新策略 产品层次的价值创新包括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和服务模块化创新。 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具体可分为几类:①以全

    圆满的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论文

    力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因而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鉴于科技体制上还存在着这些弊端,因而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规律,富有成效地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就成为推

    欧比诺橱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企业创新研究战略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

    小若冰M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