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0

蓝精灵粑粑
首页 > 职称论文 > 驱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夕-琪

已采纳

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应用论文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部分老区块水驱后地层中仍有大量原油未被采出的情况,采用聚合物驱油,辅以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大波及体积并提高洗油效率,利用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可以使水驱后的老区块达到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粘度剪切

目前,我国老油田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可采储量1亿多吨。自1996年起,中国石油三次采油产量呈梯级上升。1996年为359万吨,到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50万吨。此后,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2005年达到了1323万吨,约占中国石油当年产油量的。这让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备受关注。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的一次飞跃,与一次、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采油效率。经过十几年的不断钻研和实践,国内的石油开采行业研究出了聚合物驱工艺技术、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和三元复合驱工艺技术三种不同的三次采油技术。

1、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及机理

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

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是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结合,以表面活性剂为主,降低体系油水界面张力,通过添加聚合物,使体系粘度增大,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从而更好提高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是目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

针对国内不同油田油藏性质,通过对聚合物分子量及配比浓度调整、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筛选后,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将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

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聚合物驱油机理:在注入水中加入水溶性聚合物,从而增加注入水的粘度, 提高驱油体系的粘弹性, 降低注入液与原油之间的流度比, 从而启动残余油。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通过掺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得剩余油内聚力下降,从而提高驱油效率。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是将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两种不同的驱油机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地层内剩余原油产生“乳化油滴”和“油丝”,而掺入的聚合物使注入液具有较大的剪切粘度,导致产生的“油丝”被注入液的剪切下拉断,形成油滴被驱到抽油口附近被采出。

二元复合驱工艺流程

二元复合驱注入流程(见图)

2、国内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应用现状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相继开展了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2003年9月,胜利油田率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部Ng54-61层进行了二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标志着胜利油田成为国内第一个将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进行工业化应用推广的油田。截至2008年底,孤东油田七区西南部实验区快中心井区已累计增油10万吨,提高采收率;整个试验区已累计增油万吨,提高采收率。

辽河油田于1993年3月在锦16块东区开展了聚合物驱地面工艺试验,由于注入聚合物溶液粘度剪切幅度较大,实际的.动态反映效果差,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试验效果不断改善。

1996年,辽河油田兴28块开展了“聚合物-碱”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 已取得较好效果。其中, 兴1井综合含水由降为,产油由上升到。外围观察井同样取得良好效果,兴191井综合含水由降为,产油由上升到。2000年,在曙22号注聚站开展了“聚合物+碱”二元复合驱工业化地面试验,为辽河油田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97年,辽河油田组织科研部门对三元复合驱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进行了相关技术理论论证及室内试验,为辽河油田后期开展三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地面试验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数据支持。

2007年,针对辽河油田锦16块在水驱后进入双高开采阶段,现有技术无法提高采收率情况,对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理论试验论证和调研,通过对地层储油层的分析和数据模拟,确定了采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对该区块进行三次采油开发的方案。2010年即将在锦16块开展二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为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各区块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辽河油田二元复合驱技术发展前景

通过近20年对三次采油技术的论证和试验,结合辽河油田实际情况,形成了以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两种主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在辽河油田各区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该技术本身的限制,通常只能提高采收率7 %~10 %,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有50 %以上的原油未被采出,为了提高采收率,在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两种工艺技术。但是三元复合驱中的主要成分“碱”在辽河油田水质情况下,容易结垢堵塞管道设备,因此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开展受到了水质的严重制约。综合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优势,在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的基础上取消了碱,形成了适合辽河油田实际情况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在辽河油田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为辽河油田降水增油、盘活老区块、增加可开采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立芳. Ng54-61二元复合驱开发探索.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

2.寻长征. 孤东油田二元复合驱结垢机理及控制研究.山东化工,2008.

285 评论

老余popopxm

应用化学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本校应用化学学科建立于1978年。 1986取得硕士学位授权,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至今有10届博士生毕业授位。2004年获得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1992年被批准作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3年获得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资助。经历了近三十的建设,已经成为以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化学方法和化学剂的应用和相关理论作为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研究成果和学科实力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的研究以化学剂和化学方法为基础,覆盖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和下游的各个工艺过程;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液体系、油气田化学品和化工材料、油气田和油气加工厂周边环境监测与治理、石油加工助剂等领域形成了有特色、有成果、在国内处于优势、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1、石油工作液化学及工作液作用机理研究方向高质量的工作液在钻井、原油增产、提高采收率等工程环节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抗高温抗盐深井水基泥浆研发、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及其完井液体系的研发以及油基钻井液体系已经成功的完成由重大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转化,并在国内各大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计划。被总公司列为“九五”八大推广示范工程项目之一。开展“气井防气窜添加剂及水泥浆体系固井”攻关以来,为国内固井防气窜技术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有效地遏制了高压天然气井固井气窜,在国内多个油气田推广应用,并发展出了各类油气井固井的水泥添加剂及其水泥浆体系,使我国在固井防气窜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力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水平,特别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装备使我国的水力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常规的无机酸酸化不能很好的解决深部酸化的目的。大酸比、有机酸、粉状酸、多组分酸和缓速酸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酸化的深度,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大酸比会在近井地带出现大的酸化孔洞,不利于地层的稳定;稠化酸会出现酸渣造成对地层的二次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对深穿透酸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2、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开发与材料的经济化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化学驱)研究中,聚合物驱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十项配套技术,特别是大庆等油田先导性试验和工业性矿场应用的全面成功,大大推动了我国聚合物驱的发展。通过分子设计理论研制出了国产表面活性剂-强碱配方体系,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下降50%以上,为复合驱工业化应用创造了条件,目前基本形成了强碱配方体系复合化学驱配套技术。但在矿场试验中,产生地层和井筒结垢等伤害严重,产出液乳化严重破乳困难,因此严重影响了强碱配方体系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核心问题是缺乏适应弱碱/无碱复合化学驱油体系的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3、环境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对钻进废液、废弃泥浆、试油废酸等处理工艺不合理、技术不成熟、设备不配套、处理剂品种单一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是目前制约油气田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根本原因。总之,生态油气田的示范和建设为油气田污染治理用化学剂和工艺提供了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4、石油加工助剂研制与应用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当前石油加工助剂和稠油开采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及急待解决的关键性理论与技术问题。这方面研究对我国稠油开采技术、馏分油的环境友好脱酸技术、柴油非加氢脱硫精制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应用化学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全部面向油田化学助剂、工作液、石油天然气钻采开发储运以及加工助剂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油田协作项目127项,年均科研经费846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712篇(SCI,EI,ISTP检索141篇);出版专著10部,教材7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共有教授8名(其中:工程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3名),60岁以下6名,45岁以下3名,副教授18名,讲师8名,博士学位专业人员8名,硕士学位专业人员20名。(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215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89 化学工程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化学工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于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是以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研究化学工业和相关工业中的物质转化、设备技术、过程控制与优化以及管理的科学。该学科是以石油天然气加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突出特色和优势。学科研究内容集中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天然气化工领域、油气环境治理、石油炼制及产品精制领域等方面,特别是在天然气加工技术研究领域。与能源、材料、医药、国防、环境等工程技术有紧密联系,并与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学科相互渗透。(二)研究方向该学科的主要研究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化学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相关过程技术与装备的开发、设计等工作。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天然气化工领域、油气环境治理、石油炼制及产品精制领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天然气处理与加工主要研究高含硫天然气、高碳硫经天然气的净化处理技术;干法脱硫以及生物脱硫技术;天然气中H2S 的相态研究,元素硫生成条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新的硫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天然气凝液回收技术研究、天然气液化技术研究;偏远分散气井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2、石油产品精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石油产品脱酸脱碱技术与应用;石油产品脱硫(低硫燃料、超低硫燃料)技术;石油产品新型添加剂等。3、油气加工过程模拟技术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研究该领域中的节能技术、仿真模拟软件开发与利用、流程模拟优化以及工艺改造等问题,保障油气加工装置高效、安全运行。(三)学术队伍化学工程二级学科学术队伍中有50岁以下省级学术后备带头人2名,教授4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在油气加工技术、石油天然气化工、油品精制、油气加工模拟技术等方面有4个研究方向。(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已培养研究生24人,目前在读研究生32 化学工艺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化学工艺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已拥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点在石油天然气化工上游和中游领域优势明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在学科发展方向上谋求油气田化学工艺,燃料化学工艺等方向的发展,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大一级学科融合交叉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使本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更宽厚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授权点的作用,扩大本科的影响。(二)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的研制以及相关工艺过程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模拟优化等工作。主要有油气田工作液配方设计及工艺研究、油气藏化学工艺研究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三个研究方向。1、油气田工作液配方设计及工艺研究根据油气田开发过程的特点,从化学工艺角度提出解决油气井工作液的技术要求,并按照地层特性、作用机理、分子设计、合成、应用的技术路线,合成各类油田化学处理剂。2、油气藏化学工艺研究研究油气成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油气在化学剂作用下运移方式,岩石矿物的表面行为及化学剂对油水界面的物化作用。特别是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化合物及催化剂等这些针对性极强的采油化学助剂对地层原油(包括稠油、超稠油以及沥青砂)作用过程中的化学工艺问题。3、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天然气加工化学工艺的研究直接推动了甲醇、合成氨、尿素等天然气工业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在该领域中还存在许多如设备腐蚀严重、目的产品收率不够理想等困扰工业化问题。另外,油气中的有机硫和酸性物质对油气储存设备和运输管道腐蚀严重,国内外对进入下游加工过程的原料一致认为就地就近解决有害物质不仅在经济上最为合理,在安全上考虑也最为有效,因此,如何运用化学工艺理论和方法解决石油天然气的脱硫脱羧问题,特别是与油田工程学科、材料工程学科相互渗透,研究和开发该领域中的新工艺、新过程、新产品和新设备便成了化学工艺学科新的研究热点。(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学术队伍中有50岁以下省级学术后备带头人2名,教授4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在天然气加工和油气田化学工艺方面有3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已培养研究生53人,目前在读研究生44人。 油气安全工程 硕士授权点 (一)学科概况油气安全工程是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和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减灾防灾技术,以及救助技术等领域研究。在油气工程,安全工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和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环境安全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等方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和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环境安全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它既有安全科学及工程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又与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相结合形成交叉的安全学科分支。主要研究高危气田建井作业过程中风险源分析与安全性评价、油气井建井材料在高危环境下的长期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用于油气井井下安全应急控制的特殊材料及工艺技术和高危环境下的钻完井添加剂研发。研究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估与安全设计、地质灾害对油气长输管道安全性的影响和常规作业工作液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技术,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矿区的环境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和油气田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天然气在能源与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安全技术。(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学术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6人,50岁以下省级学术后备带头人2名,教授8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名。学术队伍中知识和年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7人。 生物化工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生物化工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点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研究。在油气田生物工程,燃料生物工程等与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大一级学科融合交叉,形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化学仿生技术等新兴学术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的研究从化学工程与技术角度着眼,将地层油藏作为生化反应体系,应用石油工程和化学工程理论,侧重研究利用包括代谢工程、古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选育和激活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新菌珠,研究微生物与石油相互作用机理及代谢活动,开发利用微生物增油的新工艺、新技术。具体研究微生物石油发酵、微生物防蜡、微生物采油、生物酶采油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在油藏研究中的理化行为与增油机理、微生物地层反应动力学、混合与传递过程,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的检测与控制,提出生物过程在油藏环境、活性剂影响下的生物化学过程理论和优化方法。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用生物学机理来研究或模拟化学工程中的一些问题是非常成功的,称为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模拟生物体的反应和酶的功能以及仿生物信息传递及能量转换等。从而提供改进化学过程的新方法。仿生化学工程是从分子水平来模拟生物功能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是生物学和化学互相渗透的学科,是模仿生物的化学反应,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模仿其机理,开发出比自然界更优秀的、在工艺上更易使用的体系。仿生化学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金属有机、络合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电化学等等应运而牛,从而扩大和丰富了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并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我国是人口大国,21世纪必将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建立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方向研究主要在木质素降解、单细胞蛋白、乙醇生产与生物炼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微生物发酵木质素和原油过程中进行动力学及变化机理研究,用化学工程理论是解决木质素降解和微生物发酵理论。(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学术队伍中有50岁以下省级学术后备带头人1名,教授2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节能与新能源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目前在读研究生4人。 工业催化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本学科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点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过程中的催化采油技术,脱硫技术,催化剂制备技术、催化加工工艺技术以及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研究。在油气田开发工程,燃料生物工程等与工业催化学科融合交叉,形成催化采油技术、生物燃料技术等新兴学术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共拥有以下研究方向:催化剂合成与制备技术、催化剂与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柴油/汽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与工艺技术、燃料油、燃煤硝烟助燃剂技术、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技术、生物柴油合成工艺技术、稠油催化裂解采油技术、稠油注空气缓和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省部级项目等课题5项。(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学术队伍中有50岁以下教授1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名,拥有工业催化博士学位教师2名、硕士学位教师2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学术队伍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目前在读研究生6人。 环境工程硕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并进行控制调整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30)设置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前者侧重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机制、调控和预防的规律和调控措施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后者主要是运用、研究并开发现代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达到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和谐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目的。西南石油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1986年,2001年获环境工程二级学科(083002)硕士授予权。由于本专业与多种学科交叉,使得该专业点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与应用化学及石油工程等专业点有密切的合作。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环境保护是本校应用化学博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石油工程中的环境问题紧密相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为:1、绿色油田化学与技术研究绿色化学与技术是环境管理体系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清洁化生产不仅是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油田化学在石油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油田化学的绿色化,是石油开发过程中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绿色油田化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无害化,易降解的油田化学工作液,研究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新型油田化学工作液应能满足油气开发生产过程的要求,同时,又易于无害化处理,因此,它是油田化学和环境工程相交叉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油气田开发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油气田开发废水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排放环境的不固定等特点。主要的废水种类有钻井废水,洗井废水,酸化废水,压裂反排液,油田产出水和气田水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废弃钻井液和钻井废水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酸化废水治理技术研究;压裂反排液处理技术研究;油田采出水(含三采废水)处理研究;气田水治理和综和利用研究;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油气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等。3、油气田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由于油气田污染物的特殊性,一些污染物的分析常需要特殊的方法,如高含盐气田水中COD值的测定、多种离子和有机添加剂干扰条件下的某些重金属的测定、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天然气泄漏的快速监测、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微量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石油工业污染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其特殊性,如多点排放的石油伴生气和天然气在大气中的扩散模式,油气田开发对局部地区和整体区域的环境影响,输气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都是主要的研究课题。(三)学术队伍本专业学科点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实验师2人、助教1人。(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已培养研究生18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5人。 应用化学博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本校应用化学学科建立于1978年。 1986取得硕士学位授权,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至今有10届博士生毕业授位。2004年获得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1992年被批准作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3年获得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资助。经历了近三十的建设,已经成为以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化学方法和化学剂的应用和相关理论作为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研究成果和学科实力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的研究以化学剂和化学方法为基础,覆盖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和下游的各个工艺过程;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液体系、油气田化学品和化工材料、油气田和油气加工厂周边环境监测与治理、石油加工助剂等领域形成了有特色、有成果、在国内处于优势、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1、石油工作液化学及工作液作用机理研究方向高质量的工作液在钻井、原油增产、提高采收率等工程环节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抗高温抗盐深井水基泥浆研发、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及其完井液体系的研发以及油基钻井液体系已经成功的完成由重大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转化,并在国内各大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计划。被总公司列为“九五”八大推广示范工程项目之一。开展“气井防气窜添加剂及水泥浆体系固井”攻关以来,为国内固井防气窜技术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有效地遏制了高压天然气井固井气窜,在国内多个油气田推广应用,并发展出了各类油气井固井的水泥添加剂及其水泥浆体系,使我国在固井防气窜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力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水平,特别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装备使我国的水力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常规的无机酸酸化不能很好的解决深部酸化的目的。大酸比、有机酸、粉状酸、多组分酸和缓速酸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酸化的深度,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大酸比会在近井地带出现大的酸化孔洞,不利于地层的稳定;稠化酸会出现酸渣造成对地层的二次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对深穿透酸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2、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开发与材料的经济化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化学驱)研究中,聚合物驱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十项配套技术,特别是大庆等油田先导性试验和工业性矿场应用的全面成功,大大推动了我国聚合物驱的发展。通过分子设计理论研制出了国产表面活性剂-强碱配方体系,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下降50%以上,为复合驱工业化应用创造了条件,目前基本形成了强碱配方体系复合化学驱配套技术。但在矿场试验中,产生地层和井筒结垢等伤害严重,产出液乳化严重破乳困难,因此严重影响了强碱配方体系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核心问题是缺乏适应弱碱/无碱复合化学驱油体系的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3、环境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对钻进废液、废弃泥浆、试油废酸等处理工艺不合理、技术不成熟、设备不配套、处理剂品种单一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是目前制约油气田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根本原因。总之,生态油气田的示范和建设为油气田污染治理用化学剂和工艺提供了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4、石油加工助剂研制与应用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当前石油加工助剂和稠油开采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及急待解决的关键性理论与技术问题。这方面研究对我国稠油开采技术、馏分油的环境友好脱酸技术、柴油非加氢脱硫精制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应用化学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全部面向油田化学助剂、工作液、石油天然气钻采开发储运以及加工助剂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油田协作项目127项,年均科研经费846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712篇(SCI,EI,ISTP检索141篇);出版专著10部,教材7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共有教授8名(其中:工程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3名),60岁以下6名,45岁以下3名,副教授18名,讲师8名,博士学位专业人员8名,硕士学位专业人员20名。(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215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89人。 油气安全工程博士授权点(一)学科概况油气安全工程是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和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减灾防灾技术,以及救助技术等领域研究。在油气工程,安全工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和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环境安全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等方向。(二)研究方向本学科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和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环境安全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它既有安全科学及工程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又与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相结合形成交叉的安全学科分支。主要研究高危气田建井作业过程中风险源分析与安全性评价、油气井建井材料在高危环境下的长期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用于油气井井下安全应急控制的特殊材料及工艺技术和高危环境下的钻完井添加剂研发。研究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估与安全设计、地质灾害对油气长输管道安全性的影响和常规作业工作液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技术,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矿区的环境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和油气田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天然气在能源与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安全技术。(三)学术队伍本学科学术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6人,50岁以下省级学术后备带头人2名,教授8名。具备指导硕士生水平和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名。学术队伍中知识和年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四)研究生培养情况该学科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7人。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表面活性剂复配泡沫研究论文

    W-101发泡剂是以多种表面活性剂和辅助剂按独特工艺制成的一种复合型发泡剂。主要用于高温地层的泡沫压裂,油气同产、气水同产井的采油、采气、排水工艺,对于降低井内

    b玻璃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表面活性剂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两种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总结了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如在废水处理中浮选去

    Q47146854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表面活性剂方面期刊

    Trouble Is a Friend

    腊八醋w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表面活性剂研究生论文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摘要: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如润湿、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消泡和洗涤去污等功能,以及在化妆品中的作用。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和化妆品的分

    躲在WC数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表面活性剂的论文

    表面活性剂概述: 1.概念: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

    瘦小的土拨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