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19860816
论文关键词:前S2抗原;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Ag)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fHBV M1及pre-S2Ag检测,并对其中162例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62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BV-DNA和pre-S2Ag,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P>)。HBeAg(+)与HBeAb(+)组之间pre-S2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P<)。HBeAg(+)组、HBclgM(+)组pre-S2Ag阳性率为100%,HBSAg(+)的肝癌组pre-S2Ag阳性率达%,结果明显高于HBV-DNA(-)组%,P值均<。结论:pre-S2Ag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与临床病情活动有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的观察指标,能完善和补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溶血性病毒,不仅人群感染率高。而且有些HBV感染可能由于外周耐受,T细胞反应低下、抗原呈递抑制、选择性免疫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下调或基因变异等导致T细胞识别障碍,容易转为慢性感染。部分患者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不同的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HBV-DNA是判定HBV感染者病毒是否复制和当前有无传染性的主要指标,了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间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很有价值。据估计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达亿,乙肝患者3000多万,其中15%~25%的患者将死于慢性肝病(肝癌、肝硬化),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为了能及时、准确地诊断,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乙肝病毒的检测指标日益增多。文献资料显示,pre-S2Ag在乙肝HBSAg(+)、HBeAg(+)、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最高,抗HBSAg(+)、抗HBe(+)、抗HBe+模式中次之,其他模式较低。本文就pre-S2Ag阳性率与HBV-DNA、HBV M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pre-S2Ag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搜集本院2006年3~12月门诊和入院患者188例,其中同时检测HBVM及HBV-DNA共162例:另外急性乙肝患者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临床诊断为肝癌患者20例。 1.2g~试剂 HBVM、HBcIgM试剂由某有限公司提供;pre-S2Ag试剂由某市肝病试剂研究中心提供,以上均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试剂购自某有限公司,结果以≥500拷贝/ml为阳性。以上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检测仪器 意大利希亚克(SEAC)公司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一爱丽丝及HBV-DNA测定由我市人民医院用国外罗氏公司的全自动荧光PCR扩增仪。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所有数据用统计软件包处理。 2.结果 2.1pre-S2Ag与HBV-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4h(HBVM)之间的结果比较 3.讨论 慢性HBV感染常对部分肝细胞有长期持续性损伤,但损伤程度与HBV-DNA水平无明显正相关,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是造成肝组织破坏及肝功能异常的主要机制。pre-S2Ag是乙肝病毒外壳中蛋白的一部分,是HBSAg肽链N末端前附加的55个氨基酸序列,其暴露于HBV囊膜外层,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HBV-DNA是衡量乙肝病毒复制最灵敏、最精确的证据,是判断患者有无传染性最直接的指标。表2中,HBV-DNA与pre-S2 Ag检测结果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P>),与文献报道相同。pre-S2Ag具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能与PH—SA结合,由于肝细胞表面也有PHSA-R,HBV能通过血循环中存在的PHSA的介导,吸附到肝细胞表面,最后由胞饮作用进入肝细胞内,因此,病人血清检出pre-S2Ag表示HBV在肝细胞中复制。 乙肝患者血清中存在HBeAg是经典的HBV复制及评估其传染性的标志物。本组资料HBeAg(+)的标本中的pre-S2Ag阳性率为100%,同时HBclgM(+)的急性乙肝患者pre-S2Ag检出率为100%,同样表明pre-S2Ag的存在和病毒复制及临床病情活动有关。表3中,HBeAg(+1组与HBeAbf+1组与pre-S2Ag检出率比较(x2=,P<),说明两组pre-S2Ag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b(+)组pre-S2Ag阳性率低于HBeAg(+)组,HBeAg向HBeAb转换表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变弱,表明pre-S2Ag转阴是病情好转、传染性减弱的指标。随着HBV-DNA(+)到HBV-DNA(-).HBeAg向HBeAb转换的过程,其pre-S2Ag阳性标本吸光度(A值1均值由→→逐渐降低(P<),同时在肝癌组pre-S2Ag阳性标本A均值为,HBcIgM(+)组pre-S2AS阳性标本A均值为,两疾病组proS2Ag阳性标本A均值也很高,表明高滴度的pre-S2Ag与病情活动有关,而低滴度的pre-S2Ag预示HBeAg的消失或病情好转。 有资料表明,在HBV无症状携带者中。如果同时查出pre-S2Ag为阳性,说明病毒在体内还比较活跃,并没有被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可能,此类患者更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本次实验中HBSAg(+)的肝癌患者组,其pre-S2Ag阳性率达95%,与文献报道相符。在HBV-DNA(-)的标本中,pre-S2Ag阳性率为%,主要原因是pre-S2Ag不仅存在于病毒颗粒表面,也出现在非传染性的球形颗粒表面,具有调节对S蛋白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控制病毒装配等功能。也可能在病情好转、传染性减弱时存在低滴度的pre-S2Ag,而HBV-DNA水平低而未能检出。同时也发现HBSAg(-)的标本,pre-S2Ag有%的阳性率,对此类似报道极少,可能由于S基因和前S基因尽管位于同一开放阅读框内(ORF),但它们的启动信号不同,彼此可以独立表达,导致S蛋白和前S蛋白速率和含量不相同。 综上所述,本次资料显示,pre-S2Ag的表达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pre-S2Ag在反映病情活动和预后转归方面优于HBSAg。血清pre-S2抗原滴度的改变常先于疾病临床过程和ALT的改变,并且其检出率和血清水平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的随访时间其阴转率均高于HBSAg。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2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pre-S2持续阳性,将发展至慢性肝炎。有人认为,对于基层受实验条件限制无法开展PCR的医院,直接开展pre-S2Ag检测来代替HBV-DNA,我们认为不妥,两者检测的内容不同,它们之间存在互补。pre-S2Ag可作为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补充,并完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齐吃大乳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该科病毒包含正嗜肝DNA病毒属和禽嗜肝DNA病毒属两个属,引起人体感染的是正嗜肝DNA病毒属。在临床上部分乙肝病毒携带可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肝区不适及肝区隐痛等轻重不一的症状,若处于活动期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可伴有低热、腹泻,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即尿黄、皮肤、粘膜黄染等症状,
夜雨初晴999
一般的是可以治好的。乙型肝炎的治疗: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老紫草15克,胡黄连10克,红山栀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草河车10克,熟大黄4克。水牛角粉10克冲服。 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个月。 发热的,加金银花15克,生石膏30克;食欲不振的,加白蒄仁10克,炒莱菔10克;疲乏无力的,加太子参15克,生黄芪15克;腰背酸痛的,加女贞子10克,宣木瓜15克,五味子15克;肝区灼痛的,加龙胆草4克,川楝子15克;脘腹胀满的,加厚朴10克,积壳10克,大腹皮15克;黄疸不退的,加茵陈30克,金钱草15克 。
喵星的哚朵
亲爱的客户:你好! 在这里我慎重的告诉你,治疗乙肝康复不能吸烟喝酒,得有耐心才能有效康复!尤其不能熬夜!做到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对康复有帮助!不要听别人胡说乙肝治不好。乙肝不是绝症,耐心可以康复!*相思之雨*告诉你:可以用白介素50万加肝细胞生长素100万静脉滴注!连续注射三个月!口服(神威排毒散)也是我的祖传秘方!能够有效地使大三阳HBV-DNA病毒有效排出!一般耐心治疗大约6个月--12个月左右可以使大三阳和小三阳慢慢转阴!这时候化验结果出现:抗-HBS阳性就证明已经康复!以后找工作没有人阻拦你!这时候如果没有出现(抗-HBS阳性抗体)就必须立即注射抗乙肝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能够快速刺激产生抗体!以后你就是健康的天使,升学和征兵!进企事业单位是没有人阻拦的,那时候你就努力赚钱,成家立业!最后*相思之雨*祝你终身幸福快乐!好人一生平安!
达达1110
您好,乙肝病毒DNA ,在乙肝的病程中还是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没它也就没有乙肝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关键,所以说,检测乙肝病毒DNA对之后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效果都很关键。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肝病信息可以登录中华爱肝网,也可以在线咨询,如果您是肝病患者可以参加爱肝一生公益资助计划,
好心坏丫头
乙肝属于慢性传染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所引起人体感染的是正嗜肝DNA病毒属。目前尚无治愈的药物和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一般有以下症状极度的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眼黄尿黄,肝区的疼痛等等。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进展成为慢性肝炎,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由于雌性激素灭活能力的下降而导致的所谓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但是如果乙肝病毒感染机体,表现为免疫耐受的话,往往是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的。
一、乙肝病毒传染机制
乙肝病毒一般有以下传播途径:1、血液与血液制作的物品传播;2、母婴垂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一般是宫内传染,通过血液传播给胎儿;3、涎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体液传播;4、使用受污染或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采血器传播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有很多种的,一旦出现乙肝病毒感染或者身边有乙肝病毒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
二、乙肝病毒的预防
乙肝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HBV传播的必要手段,中国实行新生儿强制计划免疫,也就是说我们一出生就会强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这也是目前为止乙肝病毒预防措施中最为主要的一条途径。对于乙肝疫苗的注射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群,每3至5年需要再复查一次乙肝五项指标,观察表面抗体的水平。表面抗体没有的,这部分人群就是接种失败的,这部分人可以再次注射乙肝疫苗,再次注射时,可以把乙肝疫苗的量加大。关于乙肝病毒你还知道哪些呢?
香喷喷的耗子
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可分为一过性感染和慢性持续性感染。如果是较大儿童(7岁以上)或成年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管是无症状但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隐性感染,还是有症状的显性感染(表现为急性肝炎),其中绝大部分感染者为一过性感染,他们体内的乙肝病毒最终会被彻底清除,只有极少数感染者成为慢性乙肝病人或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急性感染多呈自限性经过,所以其治疗并不复杂。急性肝炎的治疗包括合理的休息、适当的营养和必要的药物,以休息和营养为主,用药种类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也不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至于隐性感染,多数难以发现,往往不知不觉之中病毒已经清除了,并且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不管隐性感染还是显性感染,机体在清除病毒过程中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都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能够抵御乙肝病毒对机体的再次侵袭。
研究发现,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性感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的几率越大。如果是围产期(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感染,又未采取任何阻断措施,则将会导致大部分婴儿在将来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不管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慢性乙肝病人,体内病毒自然阴转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再加上药物、免疫压力等因素的作用,其E抗原阴转的几率也很少,表面抗原阴转的可能性更小,核心抗体几乎不阴转。但总的说来,慢性持续性感染、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迄今未解决的难题。至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其清除率更低。目前国内外关于乙肝的疗效标准,均无乙肝病毒阴转这一项。由此可知,对于乙肝病毒的慢性持续性感染而言,病毒的彻底清除殊非易事;而病毒得不到彻底清除,所谓“根治”也就无从谈起。
乙肝三系就是俗称的乙肝五项,也叫乙肝两对半。检查有定性和定量之分,乙肝三系定性定量检查的具体意义如下:1、定性检查能判断出是否感染了乙肝,其中,HBsAg阳性是
题目的拟定对于一篇医学论文来说至关重要,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 文章 才有学术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或过于偏狭,也毫无价值可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
冰醋酸和水不存在共沸点。 下面是维基百科全书的有关段落: 有时共沸点在分离共沸物时很有用。一个例子是醋酸和水。它们不形成共沸物,尽管单用蒸馏法从醋酸和水的混合物
如果真的想治疗就去正规的医院去治疗不要相信满天飞的广告,都是. 1.源源不断的病人从何而来?乙肝怎么会越治越多? 1997年,某权威性传染病院门诊,接诊乙肝患者
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