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45678
“哭嫁”为中国盛行的一种婚礼仪式。将为人妻的新娘,对着亲人悲歌恸哭,直到挥泪上轿。此俗产生甚古,起源于掠夺婚,并历经种种婚姻形式。 人类史上曾有这样的记录:考古家发现十万年前,欧洲有一个种族,学界称其为尼德特人。遗留的骨骼化石表明,该人种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在原始人群中颇有先天的优势,可是,后来他们神秘地消失了。科学家们百惑不解,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的后裔是现在欧洲民族中的哪部分?可就是找不到,现代欧洲民族哪一个似乎都与他们没关系。经过考古和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共同努力,谜终于找到了,他们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既不是天灾,也不是病魔,而是两性生活无规则的恶果。无约束的杂婚,为争夺异性,氏族内部成员相互拼斗残杀。成批年轻力壮的男女惨死在性的争斗中。最后,终于一蹶不振,日趋衰落,直至消亡。 人类不摆脱这种兽性的杂乱群婚,是无法再发展的。中国大地上的先民较早意识到两性生活无约束的危害,同样也逐步觉察直系血亲联姻带来的人种退化。因此,不得不对兽性式的两性关系实行一定的禁忌、限制。这些禁忌、限制,获得了公认,遂成了种种的婚姻习俗。 首先产生的是对群婚本身的一定约束,禁止同支系的男女过性生活,要求远系姐妹们与另一远系的兄弟们共婚,这是亚血族群婚。这个时候,蘧氏之民,虽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从血缘上,把父母隔得远了,有利于子女种族的健康发展和人性对兽性的挣脱。至黄帝时代,普遍实行族外婚姻,这从远古传说的帝王的姓氏中可见一斑。远古帝王,大概是从母得姓。如神农、黄帝,皆为少典的后裔。而神农姓姜,黄帝姓姬,都因母姓不同的缘故。 为了得到外族女子为妻,光靠和平地交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先祖,也不得不以武力的强暴,到他族掠取足够的女子为妻,掠夺婚习俗出现了。古文献《易经》中有三首爻辞,大约是上古的民歌,对此作了真实的描绘:“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现汉字之“婚”,本身凝聚了远古先祖两性生活的一种遗俗。婚字为“昏”。抢婚虽随时可行,终不若黄昏或夜间之为便。骑着马,挟着弓,乘人休憩不备,以暴力求婚媾,女子岂有不哭之理。这种因被掳的惊恐、痛苦而发出的呼救之声,便是现在一般哭嫁习俗的原始形式。以后新娘或忧或喜、或假或真的哭泣皆为此呼喊的延续。 “哭嫁”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原始社会初始,行群婚,知母不知父,孩子跟随母亲生活,属母方族团,血统按母系汁算。后来逐渐向个体婚制过渡,产生了父亲的观念,但在母系制度下,男子到妻方生活,处于服从命令听使唤的地位,所生子女仍属母亲的族团。原始社会后期,男子在生产劳动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提高,男子外居不利本集团的发展,于是男子留在本族,让女子出嫁,社会即由女性中心进化为男性中心,女子失却了原有的至上地位而沦为男子的附庸及所有物。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女性自然不会甘愿为男性所制辖。不屈的意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积淀于女性的心底。于是便有了女子出嫁时候的哭。 由此可见,萌芽期的哭嫁的泪水至少溶合了两方面的内在动因:一是对男权思想的愤愤不平,二是追恋母系氏旅社会。如果说在知母不知父的年代,男性不可能有自身权力的要求,性别的差异并没有被强烈的意识到,两性间无矛盾可言的话,那么,哭嫁便显示了性别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社会性别差别的冲突,也就是女性自我意识与男尊女卑观念撞击。此时的婚姻无任何性爱可言,纯粹是为了传宗接代,女性成为男性泄欲及生育之工具。然而,他们的性别优越感并未因此而泯灭 ,性别的支配欲同男性一样强烈,历史的荣耀返映在她们身上的光泽还末消尽。这种愿望与现实的鲜明反差,使得她的泪水散发出的是十足的楚苦和悲酸,而不是其他的味道。 哭嫁始于掠夺婚,不仅未随掠夺婚之消亡而灭迹,反而经历奴隶社会进入封建杜会, 愈来愈盛,其内涵更为丰富,演变为一种婚俗。哭嫁到了成熟期,且哭且歌,种类繁多。 奴隶社会,男女两性间的权力平衡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且于观念上都被彻底打破,女性原先那种留恋母系社会之心态不复存在,唯有默默承受名目繁复的来自男性的压迫。于是,哭嫁习俗得以传承的本质因素羼入了新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 掠夺婚虽不复存,迎娶新娘之手段不再诉诸武力,但随之相继而至的买卖婚、服役婚、交换婚、聘娶婚以及其他特殊的嫁娶形式,皆剥夺了妇女自由选择配偶之权力,为哭嫁习俗的滋长营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买卖包办婚姻或变相买卖婚仍时常死灰复燃。在“哭嫁歌”中,嫁和卖往往为同义语,姑娘成为商品,在媒人的穿针引线中四处兜售。“人家放女选儿郎,你们放心选家当,拿到女儿做买卖,不管女儿#下场。”(四川“哭嫁歌”)嫁女只为赚钱,性爱荡然无存,乃是对人性的最为严酷的摧残。“女”和“嫁”被强行扯合在一起的“嫁”,女子岂能不哭。婚姻与性爱分离却同家法族规结合,成为妇女性爱生活的桎梏。哭,乃性爱欲望的挚热与婚姻现实的冰冷互相触及的必然暴发:既是对婚姻悲剧的绝望和无奈,又是对封建家长制压抑性爱的反抗。性爱与婚姻的矛盾为封建时代激发哭嫁习俗传承的最基本的内在动因。 性爱根植于人性,“人为情死,鸟为食亡”,贵州流行民歌有:“妹的门前—棵梨,一刀切断两头齐,宁愿和哥刀下死,不愿和哥两分梨(与‘离’谐音)。”求之若渴的性爱,与婚姻冲突,得不到满足,青春则黯然失色;踏上婚途,无异向火坑迈进,则哭所必然,这等哭声,最为令人撕心裂肺。其嫁而悲,悲而哭,而其宣泄之情并非失去性爱的哀怜、绝望,恰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怨恨、憎恶。其讨伐对象主要不在父母,而指媒人。父母毕竟于自身有养育之深恩,加之于封建家长制的熏染,迁怒父母,难免遭众人奚落。媒人是婚姻的撮合者,在新娘眼里,为罪魁祸首。她们将自己的一腔怨恨倾喷于媒人身上:“拿错儿字配错人,绝子绝孙做媒人,做仔格头啥媒人……良勿良仔莠勿莠,是侬格头媒人做勒大勿好,我勿怪东来勿怪西,只怪是侬大媒相。”骂得如此尖刻,痛快淋漓,矛头实对封建包办婚姻,媒人不过是旧婚姻制的替罪羊。这种充溢控诉意味的哭嫁,将个人的不幸和封建婚姻制度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哭嫁具有历史的现实的意义;被剥夺了性爱的新娘们,以自身的境遇,伴随振聋发聩的哭诉,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尽管仍旧以婚嫁告终,性爱被泪水淹没,冲突变为屈服,但自有婚姻嫁娶以来,妇女便以哭嫁这一合理的方式,在—片喜庆声中,为女性的婚姻自由唱着执着追求的歌。 女子嫁到夫家,女子又要承受另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即生离死别之情。要离开父母,离别从小青梅竹马的兄弟姊妹,眷恋难舍,悲由此生。 哭性爱的夭折,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因为男女受授不亲的道德观念腐蚀着人们的头脑,谈情说爱,自寻婆家被视为羞耻、越轨之举。“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此明显地透露出处于封建礼教氛围中的女性对待性爱的尴尬心态。她们更多的是将性爱的渴望及不幸溶入泪水里,积沉于心底,而不能痛痛快快地尽情泄发。然而,倾叙亲人之恋情则为天经地义,符合封建伦理的忠孝观念。于是在“哭嫁歌”中,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为姊妹对哭或母女对哭。其情深意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毛南族女子出嫁,启程时唱《出门下阶歌》: 生来是女要出嫁,离爹离娘好心疼。 躲在娘肚九月整,一世难忘养育恩。 思来想去泪淋淋,服侍父母不到头。 侗族母亲在女儿出门上路时唱道: 女儿服侍别人去,丢下娘亲怎忍离。 娘我病了谁递水,雁边屋头叫苦凄。 女是娘身上一块肉,一旦分离,娘自然难过;女在娘的爱护下长大,“再好的婆抵不过丑(坏)的娘”。此情此景,在婚礼的特定环境中,当是最易宣泄,最需抒发的。感激、牵挂、歉意和忧虑等等复杂的情愫萦绕于母女心胸,不吐不快。 出嫁,本会带来母爱与性爱之冲突。哭而嫁,是母爱的退化,性爱之勃兴,是性爱对母爱之超越、升华。此为生理成熟之必然,情窦萌动,喜由是盛。然而,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婚姻,却使出嫁的意义产生质变,带给新娘的是双重失落:性爱没有实现,母爱也一去不再复返。嫁而哭,乃性爱和母爱双双成熟后被强行骤然扼杀的绝望呐喊。性爱和母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哭嫁的终止而从女性的生活中渐渐地消失了。而“三从四德”、“嫁狗随狗,嫁鸡随鸡”的从夫依夫靠夫的思想,竟然成为女性开始新生活的主要精神支柱。可见,在人类所有表情行为中,哭嫁的悲剧意识应是最最丰富和浓烈的。 全国解放后,颁布了《婚姻法》,妇女赢得了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独立和婚姻上的自由,封建礼教的枷锁被彻底粉碎。哭嫁之功能已发生了根本转换:封建时代的是为失去性爱而哭,而现在则为获得性爱又唯恐失之而泣。此为心理平衡之需要。哭嫁,古来如此,岁月流逝,原先激发哭嫁习俗生成和传布的原因不复存在;即使亲人之爱,由于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婚姻观念的换新,“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已不是现实,生离之情自然淡漠,母女凄戚抱头痛哭实在没有必要。然而,哭嫁作为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仪式却延续下来了。新娘在实施这一习俗时,不再为内心世界之展露和情感之宣泄。嫁而哭,哭而嫁,家家如此,代代相传,若破例,破涕为笑,反显异常,于心不安,担心喜乐不能持久。因此,哭嫁含祥瑞意味,有维持心理安定之功效。此大概与民众的惰性心理有关,守旧最为易事,不会出差错。围观者既不会对其究根问底,也不会为之感染动情,而只视哭嫁为婚礼中的一个“节目”,对新娘哭态之逼真程度加以评论。 因此,现今哭嫁习俗的流传有其盲目性和强烈的“惯性”,呈现出另一种对抗:性爱与礼仪的冲撞。由性爱的觉醒,继而对被封建婚姻制度摧残而盛行起来的哭嫁习俗,并未因性爱的解放而灭迹,却导向性爱的对立面,客观上起了“抑喜”的作用,致使新娘在性爱即将实现的最幸福美妙的时刻,积情于心,不得喜形于色和抒发。正是这一内在的缘故,哭嫁习俗进入了没落期。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哭嫁为婚礼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小妮子--Amy
土家族婚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等原始婚姻形式,最后进入一夫一妻制。土家人的现代婚俗,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结婚仪式中领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 兄弟收继婚、姊妹填房制:过去在土家族习俗中,如果哥哥死亡,弟尚未婚配,就可与寡嫂成婚,这叫“弟坐兄床”;若弟弟早亡,哥哥也可以和弟媳成婚,俗称“兄坐弟床”。只有当弟弟或哥哥不愿娶寡嫂或弟媳、夫家族中也无同辈男子愿意婚配时,女子方可外嫁。而如果妻子死亡,妻妹尚未婚礼,姐夫也可续娶妻妹,俗称“填房”。这种兄弟收继婚礼和姊妹填房制是对偶婚在土家人现代婚俗中的遗存。鄂西的“女儿会”,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的“挑葱会”,土家婚礼中的找“摸米”以及摆手活动后钟情男女之间的幽会也都带有对偶婚色彩。� “找模米”:土语,译成汉语是找新郎代理人。花轿迎娶,新郎不能随轿前往,只能派代理人去表示迎接。陪新娘伴嫁的姑娘们,在男家花轿到来后,为看“模米”模样,蜂拥到迎亲队伍中找寻,找寻到了,就往他脸上抹黑锅烟。姑娘们找“模米”,其他小伙子们装扮成“模米”,相互戏嬉,借此相识,暗择意中人。 “还骨种”:1949年以前,舅权在土家地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表现在婚姻上,主要便是“还骨种”。土家语地区有谚语:“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凡是姑家之女,择偶必须首先考虑舅家之子。即使姑家之女已经到了婚龄,舅家之子尚小,也得等他长大成人。姑家之女要外嫁,一定是舅家不要求还骨种时才有可能。这时候,还得由男方提供丰厚的礼品给舅家,以代还骨种。这种还骨种习俗与同时存在于土家地区的姨表亲等都是对偶婚婚俗的遗留。� “以歌为媒”:在改土归流以前“以歌为媒”使土家青年对自己的婚姻有充分的自主权。遇节日聚会或红白喜事,青年男女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聚集一处,自由对歌、跳舞,借此选择意中人。如果双方有意,便互相交往,最后请示父母,得到土老司许可,便可到土王庙祭拜成婚。订婚、结婚都不索取任何钱财,娶亲不用轿,背负新人。改土归流后民间土汉交流频繁,政府也加强“教化”,规定婚恋须得有媒证,嫁娶须得有花轿,婚礼仪式也繁杂了许多,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联姻方式代替了自由的婚姻择决。� 现代婚俗:现代土家人的婚俗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已和当地汉民族的婚恋习俗相差无几。与“以歌为媒”时代的婚俗相比,它少了许多自由婚恋的幸福,但在某些仪式中,依然不难看到土家男女对自由婚姻的留恋与向往。� 哭嫁:土家女孩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不会哭嫁的女子是会让人笑话的。哭嫁自婚期前半月或一个月开始,最初是断断续续地哭,婚期越近,哭得越频繁。婚礼前一天,新娘与娘家亲友离别在即,更是通宵达旦地哭唱,直到上了花轿,哭嫁才告结束。哭嫁歌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先、骂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露水衣、鞋、帕,是老的妇女去世的寿衣、寿鞋、寿帕,新娘穿上象征偕头到老,长寿百年),哭吃离娘饭、哭上轿等。过去哭嫁歌多是诉说离愁和女子的不幸,控诉包办婚姻、宗族制度给女子带来的痛苦,也有对男女不平等的感慨。哭嫁歌歌词通俗易懂,但却富有韵律,唱起来朗朗上口。哭嫁歌有长短句,但多是五言、七言的。整个音乐富有动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婚期迫近,新嫁娘则不分昼夜地哭。在出嫁前一天,女方家要为即将出嫁的女儿举行成年礼——“戴花酒礼”(有的地方称陪十姊妹)。表示女孩已经成年,要向姑娘时期告别,承担起生儿育女、成家立业的重任了。戴花酒礼上,女方父母请九位未婚少女来陪伴新娘,并且要给新嫁娘开脸、上头、戴上红花、穿上成年妇女的衣服。这个时期,新嫁娘要哭上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对戴花酒礼中的哭嫁有这样的描述:“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迈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
林hui杨65928
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居住 土家族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有姑表开亲之俗。一般姑家之女嫁舅家之子,称为“骨种”,“接亲路”,视为亲上加亲。土家族的婚礼,要送三道人情。姑娘出嫁前要练《哭嫁歌》。要哭众亲友,还要提前1~2天不饮食,叫做“不吃茶饭”。姑娘婚后生了孩子,男方要到女家报喜。由女婿提壶酒,送到女家放在堂屋的香龛上,壶嘴朝外,表示生男孩;壶嘴朝内,表示生女孩。后由女家亲戚送粮食、鸡、肉、蛋到男家吃“月米酒”,男家也要反送礼物。 服饰 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裤脚,在裤脚上刺绣花、鸟一类,裤子要接腰,男女头上喜包白帕子,脚上穿白底布鞋,大方美观。妇女头缀银饰,胸前配有银刀、响铃、牙签等。男女小孩帽上有各种各样的头饰,帽后配有银饰响铃,叮当作响。 丧葬 土家族的丧葬,老人去世,大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要请土老师主持选择安葬日期和墓地以及座山、向山。发丧时,路上要丢“引路纸钱”,坟内禁放有铁的东西。因此,要自己的亲人挖井,待死者埋葬以后,才能离开。埋葬的过程中,要请土老师开棺、清棺、“抛米”。抛米时,亲人在棺前跪地用背后衣服接米,有的当场将米嚼细吞下,也有的将米带回煮食,表示后代要团结和睦,衣食不愁,继承老人的遗风。 节日 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过年,现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这一习俗。“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虫的节日,要自念谚语,祈望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最大的神,处处保佑子孙。普遍信奉“土王”,传说“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节日都要烧化钱纸,祭祀祖先和“土王”。土家族还信奉土地神,过年期间,凡是走亲访友经过土地庙时,都要烧香化纸,也还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庙”的,庙内供有冉、杨、田三神位,祈祷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小斑妹ssssss
岁月变迁:土家婚 俗 从没落走向回归 山高黔江城,最美一江水。黔江,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这里群山环绕,碧水西流,母亲河阿蓬江深情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居住着土家、苗、汉等各族儿女,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比超过70%。 作为一个土家女孩,生命中的前二十年,我的人生轨迹主要在学校和老家之间,生命向上,时光向前,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嬗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黔江的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不可否认,现代文明的发展,冲淡了年轻一代对故土的情怀。但留存在脑海中的传统土家婚俗,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任时光流逝,历久弥新...... 从提亲到结婚 , 每个流程都充满 仪式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未能席卷至内陆山区。那时候,在黔江的广大偏远山区,农村青壮年大都在家务农,脸朝黄土背朝天是常态,更没有电视,小孩子也没有动画片可追。唯一喜欢且老少咸宜的,就是看热闹。 彼时的农村,大家都忙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又到哪儿去“看热闹”呢?除了婚丧嫁娶,追热闹的场景也非常有限。这些仪式,暗藏着生与死,以及成家立业的祖训。传统婚俗的礼仪,主要是提亲礼、定亲礼、认亲礼、花园酒、拜堂礼、回门礼。 “谁家要嫁女儿了”“哪个小伙子要娶媳妇了”,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下,这些日子都被四邻八方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这些日子来临时,除了有热闹可看,还有流水席可以吃。 当年的婚礼,不像现在有专门的婚礼车队接送。迎亲头一天,对于女方来说,是“花园酒”,招待亲朋好友参加女儿的出阁之喜,四邻八湾的村民们都汇聚到家中,看热闹、沾点喜气。 当夜,由“押礼先生”带队,带着一整头破膛的鲜猪、盐茶米豆、金银首饰等到新娘家“过礼”。迎亲当天,一大早,由临近村组青壮年组成的迎亲队伍带上夹杠,在一片吹吹打打声中出发,走路到新娘家娶亲。吉时已到,新娘跪拜祖宗,辞别父母,拿上嫂子递来的筷子,向门前撒去,寓意“快快生子。”再由新郎背着新娘上花轿,或者背着走一段路,直到离开自家院坝。 而新郎家里的人则翘首以待,一旦村口传来唢呐和号锣的声音,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新人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我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呼着:“新姑娘,你莫哭,转过湾湾就拢屋。”新娘的嫁妆经过后,就会看到彩旗招展,簇拥着新郎新娘走来,新娘的颜值、衣服、头饰,便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焦点。 到达家中,两位新人入户拜堂,随即送入洞房,错过的亲属就会到洞房见新娘。最重要的就是农家的流水席,偌大的院子里,十来张木桌一字排开,亲友族戚相继落座,“九盘十大碗”(9个盘子、1个大碗,寓意十全十美)通过专属茶盘端上桌,供远近乡邻享用。 那时候的婚礼,嫁女的一方一般会摆两天流水席,而接媳妇的一方则前后要摆四天流水席。送礼也很简单,一般都是送谷子(水稻)和包谷(玉米),关系好一点的亲戚,会在谷物之外再送上几尺布、一个八磅水壶等礼品。 传统走向没落,现代婚庆备受新生代推崇 那时,媒婆是促成婚事的重要媒介。我的奶奶就是经过媒人介绍嫁给爷爷的,奶奶说,在上门提亲取得父母同意之后,爷爷会在端阳、中秋等节日接她去家里共度佳节。她也会把自己缝制的阳雀鞋垫、布鞋送给未婚夫婿。 奶奶说,她当年的闺房坐落在吊脚楼的东侧,结婚前一夜,不忍分别痛哭不已,俗称“哭嫁”,看似大哭,实则表达对父母、亲友、族人的眷念。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奶奶对当年“哭十姊妹”记忆犹新。 何为“哭十姊妹”?就是土家山寨十里八湾相好的妹子都会前来闺房“陪哭”,称之为“哭十姊妹”。泪随情涌、情随歌生,相拥而坐、掩面而泣,“哭爹妈”“哭哥嫂”“哭兄弟”等,用哭歌来表达离别之情。 奶奶回忆道,当年她出嫁头一夜的“花园酒”礼,就是她的奶奶为她“上头”、“开脸”、“戴花”。奶奶说,哭过再梳妆的新娘,犹如带露的桃花,显得格外漂亮。 老家的红木箱子、双阳雀花纹穿衣柜、雕花洗脸架等都是奶奶的嫁妆。盖的花铺盖,在土家语里叫做“西兰卡普”,也是她的妈妈亲手缝制的。旧了破了奶奶也舍不得丢,风风雨雨陪伴奶奶几十年,给予家人温暖,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我的爸爸和妈妈却是自由恋爱,他们在中学期间认识,后来走到了一起。爸爸妈妈的婚礼相较于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已经简化很多了。妈妈说,她没有“哭十姊妹”,但碗柜、衣柜等嫁妆还是外公请木匠师傅打造的。 到了现在,很多人恋爱不再通过媒婆了,出门打工认识、手机微信成了交友恋爱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结婚时,还是会象征性地安一个媒人。结婚的流程也简化了,不再像以往的吹吹打打闹几天,许多人选择在城里办酒席,就是一个西式婚礼流程,一顿饭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结婚仪式。 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对于婚礼的形式和场地可实现“私人定制”。草坪婚礼、教堂婚礼,在黔江也逐渐流行起来,在乡村院坝上的传统婚礼越来越少。新式婚礼上,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敬酒时换上红色旗袍敬酒,甜蜜的笑容让人感动,却再难见到手工缝制的婚礼喜服了。 现代时尚的婚庆演艺取代了以前的“吹八仙”。架子鼓、吉他、歌手、舞者的组合,热情劲爆的表演,相比只是吹奏听觉的“吹八仙”,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吹八仙的师傅,随着年龄增加,请他们的人越来越少。在那些“吹八仙”的师傅眼中,他们的这门手艺或许再过几十年,就会被彻底遗忘。 工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现在结婚用的物品、嫁妆都是从商店买来的。以前手工打造的碗柜、衣柜、洗脸架等日渐被车子、房子、电器取代。传统土家婚礼,亲友们送花布、被子、玉米、稻谷等,现在基本都是送红包。 提亲、定亲等婚前礼仪虽然繁琐,但却是农耕时代背景下人际往来的重要方式,如今现代生活方式把这些流程冲淡了。婚礼流程的简约化,虽然大大减少了主人家的劳累程度,但对于生长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总觉得少了一种传统婚礼的仪式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借力旅游东风 , 传统土家婚俗 文化 走向 回归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尽吹神州大地,农村的青壮年除了在校读书,几乎都出门打工挣钱,并撂荒了耕耘许久的土地。现在的农村,剩下的就是“386199”部队(妇女、老人、小孩),几乎代表了村民生活的现状,并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 随着乡村空心化,乡村没落在所难免,传统条件下仪式感十足的土家婚礼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渐消亡。传统的婚礼着装、婚庆流程、习俗禁忌等都变成了古董,在文化馆、博物馆才能见着了。 土家婚俗中的重头戏“哭嫁歌”,以前的土家姑娘都会唱,唱得越好越让人落泪感动,说明这个女孩品德越好,越有孝心。可是如今,土家姑娘们也变得越来越时尚,很少有人会倾听奶奶、外婆那辈人的哭嫁歌和哭嫁故事,也不再有人学习这体现着乡土深情的眼泪仪式了。 庆幸的是,黔江近些年的旅游发展火力全开,如火如荼,生态旅游、民族旅游的兴起,也让走向没落的土家婚俗重见生机。时下的年轻人,通过这种体验式民俗旅游,既达到舒心开怀的目的,也重新认知了丰厚的传统土家婚嫁文化。 以黔江濯水古镇为例,在近些年的旅游开发中,由政府牵头、市场主导、企业搭台、文化唱戏,打造了“土家女儿会”“最美土家妹评选”等系列民俗旅游活动,并形成了一个知名度高、游客反响好的旅游品牌,吸引了远近游客的到场观赏。 原生态的真实的结婚仪式,变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这让当地人还是有些失落和感叹。“时代变了,以前的结婚习俗看不到咯!”一些老年人感叹着。也有一些年轻人对此赞赏不已,通过这些表演活动,才知道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 在旅游景区,很多年轻人从沿海城市打工到回归老家,靠吃旅游饭发家致富,在土家十三寨经营餐饮和民宿的90后青年小郭表示:“老前辈的婚俗太麻烦了,不过作为民俗表演能挣到钱,也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处撒。” 对于游客来说,寻求刺激、陌生化的异域文化,是旅游的主要动机。很多游客到访黔江土家十三寨,就是冲着当地以“哭嫁”为代表的土家婚礼去的,在此期间,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土家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朋友告诉我:“没想到土家族人结个婚这么隆重啊,可比现代婚礼有趣味多了。”有趣、有意思、有特点,这是土家婚礼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也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土家民居环境沉醉、痴迷。 后记 : 现代文明正是从古老的习俗中汲取了营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岁月流逝,传统土家婚俗从没落走向回归,也让人真切感到这一文化形态相传至今不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而是尊重土家先辈们隐藏在婚俗背后的那种情感和思维方式。它连接着土家儿女的心,应该得到认同和保护。越是民族的,越是宝贵的,保护和振兴传统土家婚俗,也是丰富中国民族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向心力的重要途经。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有独特的婚礼证词,与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和结婚仪式不大一样。 一般是由神父来主持,这些据说是源于北欧的古代婚礼习俗……面
徽菜是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 徽菜历史悠久,在南宋年间发端于黄山脚下的歙县,据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绩溪人就已在绩溪设馆开灶,可见徽菜在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理性思考 ( 2005级人文科学院 X X X ) 摘要:在人自由的原则问题上,《婚姻法》并未规定例外情况。因此,只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又符
1、首先判断问题涉及哪些方面,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继承遗嘱、同居关系等;2、判断问题大致方向后,寻找法律规定,搜集证据;3、你具体案例是什么呢,可以放上来一起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我国《婚姻法》中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看法内容摘要:《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使法律对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