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yan燕yan
正心修身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孔子语录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作文素材——圣人孔子的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北条真理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议论文人物素材:孔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选择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
4、幽默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5、源泉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不是吗?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是的,绝对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
梅干菜2012
目前,高中考试中写作文最常见的体裁之一就是议论文,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新颖的议论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
2、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
3、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
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无奈,愤恨磨灭了你生活的信念,但你的不朽的灵魂因你的诗而永远有青春活力。
4、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5、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议论文写作教学,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议论文教学呈现出重要的地位与低效的现实。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名人
呵呵,这么多你记得住吗?我告诉你一句话吧:所有的伟人可以用来写所有的议论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说的话,他可是全省最好的老师之一哦!~~~其实你要找经典的论据,就不
一位诗人说过: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这也许正是一种美丽,正如维纳斯的断臂,让人回味无穷,而回忆里总有一种甜甜的酸酸味道。下面是常用的议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