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4

蜜桃红茶
首页 > 职称论文 > 荆州楚文化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芥末生煎

已采纳

千百年来,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中心,对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的形成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也因此奠定了湖北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地位。在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集中研究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不仅对湖北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湖北的亲切关怀。这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内涵,有着极其宝贵的现代价值。

295 评论

lulubukema

荆州民俗民间歌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花朵和最为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反映民俗的一面镜子。荆州是楚国郢都的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离骚》的骚体形式,是从民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民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至今天,民歌在荆楚大地广为传唱,种类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 荆楚民歌许多是反映农业生产民俗的。在荆州各县市,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据《湖北通志》载:“楚国南郢之地......杨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曰樵声,通谓之杨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荆楚田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车水锣鼓)、载秧歌、扯草歌等等。每种歌在各地又有多种不同的曲牌和演唱形式。如钟祥的秧田锣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业歌师傅在田边演唱,用锣鼓伴奏,另一种由劳动者自唱自乐,无锣鼓伴奏。又如天门、沔阳的《薅草歌》由主腔和号子组合而成,一领众和。领唱者主腔(高腔、悲腔、打锣鼓),众人接唱号子( 阴阳火、拗驴子过桥等) 。《薅草歌》的旋律高亢优美,富有江汉平原淳朴的田园风味。它的主要曲牌后来发展为荆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脍炙人口,流传全国。 荆楚民歌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歌颂党和领袖的,有反映爱情生活、婚丧民俗的,也有调剂情绪逗乐的。楚纪南故城所在地及楚墓集中地的纪南、马山、八岭、川店等乡,民歌相当丰富。江陵民歌五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嘚调、叮当调、啊吙调,乐曲声调高亢,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地方特色浓郁,在全国广为流传。有首江陵民歌道:“未曾开口喜在心,我唱个歌儿吐真情,唱个松柏万年青,唱个星星永远明,毛主席是我的大恩人。”1959年,郭沫若、周扬合编的《红旗歌谣》,首排的就是江陵民歌《歌唱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载秧的雨,三伏的风。不落的红太阳,行船的顺帆风,要想永世不受穷,紧紧跟随毛泽东。”又如京山民歌:“凤凰常想凤凰山,凤凰靠山好歇凉。鲤鱼常想鲤鱼塘,鲤鱼无塘活不长。人民常想共产党,人民跟党幸福长。”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民歌在荆州各地数量最多。如江陵传统民歌《火烧把》:“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锅里焰,灶里烧,脚踏门槛手叉腰,口里喊,手又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看我的火烧泡不泡。”公安民歌《栽秧歌》“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郎是姐儿的救命王。”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紧密结合起来了。在这类民歌中,既有反映小女婿的风俗给妇女带来痛苦的,也有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公安有首民歌唱道:“桃花谢哒麦儿黄,男人没能女人长,搭起板凳亲个嘴,一声媳妇一声娘,我几时长得你这么大。”在荆州各地还普遍流行着《陈玉玲打脱离》的民歌。嫁给小女婿的大姑娘唱道:“越想越有气,大妈与我拿主意,坚决与他打脱离,我不嫁这小女婿。”青年男女大胆地追求婚姻自主,在石首市广泛流传着这么一首《婚姻自由歌》“如今婚姻自当家,不用你媒婆子两头夸。姐看郎好姐就嫁,郎看姐好就娶她。相好的情人成了家,妇女们不再受欺压。” 荆州各地自古就有用民歌表现婚礼仪式的习俗。如江陵的《拜堂歌》、监利的《撒床歌》、石首的《闹洞房》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松滋庆贺寺一带还流传着一种比较古老的《婚姻仪式歌》共30首,用民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婚姻仪式的全过程。此外,在荆州唱孝歌也很普遍。遇有丧事,歌师傅至丧家点灯设像,伴棺守夜,边跳边唱,称为“跳丧舞”。以后改为围桌坐唱,称为“坐丧鼓”。丧鼓孝歌由于曲调委婉、缠绵动听,歌师傅用来为长辈祝寿,称为“寿三鼓”,以后又转向茶社酒楼,成为一种卖唱曲艺形式,称为“跳三鼓”,其功能逐步向娱乐方向发展。 荆州民歌异彩纷呈,生命力是无限的。今天,荆楚民歌从内容和形式都融汇进了中国歌谣大合唱的音旋律中,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增添着美丽的光彩。

142 评论

特力小屋

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质 王生铁 在祖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既是民族概念,又是国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加上一个“荆”字,时间就延长了。楚文化有800多年的历史,影响深远;“荆楚文化”时间更长,可延伸至2000多年。在荆楚文化研究中,楚文化研究是重点,因为荆楚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楚文化 是在荆楚大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周边文化之长,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 在周代各国地域文化中,楚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支。楚文化的主要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出自楚国;最早的铁器在楚国;先秦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剧的鼻祖是楚人优孟,养由基是楚国著名的神箭手,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超凡脱俗,楚乐“八音”是指金、木、土、石、丝、竹、革、匏。楚国的编钟乐舞水平之高,举世公认。在政体创新上,楚人最早在今湖北荆门设立县制,将其列为一级行政区划,改变了贵族分封制度,进而引发了军事、土地、赋税改革。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楚人都有独特的贡献。总之,在采矿、冶炼、丝绸、漆器等方面,楚人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果,而老庄哲学、屈骚宋赋也成为显学。 在世界范围内,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300年间,东西方文化竞相争辉,我们完全可以把楚文化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化并列为世界文明的代表。楚国的青铜冶炼、铸铁、丝绸、漆器早于古希腊,许多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艺术方面,楚人也在古希腊人之上。在哲学方面,二者各有所长。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根基在老子和庄子,而老子和庄子都是楚国人。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竹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种,受到国际汉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体建设、货币制度方面,楚国则比古希腊更为完善。航海古希腊在前,车运楚人在先。古希腊人在理论科学、造船航海、体育竞技、写实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要比楚人擅长。可以这么说,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不同方向登上了世界古文明的光辉殿堂。 楚文化除了以上六大支柱外,还有以下四种非常明显的精神特质。 一是荜路蓝缕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探寻楚人先辈艰苦创业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夏商更替之际,战火连年,楚人先祖辗转迁徙到了荆楚地区。到西周末年,楚人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熊绎成为部落首领后,率部族居江上楚蛮之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正是这种荜路蓝缕的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周初,周成王盟会诸侯,熊绎出使受到冷遇。熊绎回来后告之群臣,立志发奋图强,发展生产,扩大疆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从熊绎到熊渠,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春秋时期,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当时楚国都城是“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曰朝衣鲜而暮衣敝”。正是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楚国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了先秦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是追新逐奇即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楚人的创新精神有很多记载:楚君熊通自行称王,首创县制。楚国灭了权国,便设县治之。秦国设县,在楚国之后。早于商鞅变法的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壮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大胆的改革运动。楚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文学而言,庄周的散文奇诡莫测,变化无穷,气势浩荡,意象峥嵘。屈原是楚辞的宗师,后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它道出了楚辞惊世骇俗的奇异之美。楚人大胆革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三是兼收并蓄即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在先秦的诸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见最少,主张民族融合,强调兼收并蓄,能够融合其他民族、国家包括来自南洋、西方的文化。在这方面突出的事例不少,比如称作“蜻蜓眼”的玻璃珠源于地中海东部,其风格似乎凝聚了地中海绚丽的蓝天白云、青山白石、碧波白帆和绿窗白墙。这种玻璃珠和淡绿色的玻璃一起,由南亚传入楚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实例,这条中西文化交流的“玻璃之路”比丝绸之路大约早4个世纪。在初创时期,楚王没有与周王室的血缘姻亲关系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以致用,以独立强盛为目标,因而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务实性。这些特征多基于楚人的善于学习、包容众长的博大胸襟。青铜冶炼正是楚人学习吴越地区人民的技术发展起来的。楚国曾经兵伐鲁国,鲁国为了避免战事,奉送楚国100名刺绣工、100名木工和100名纺织工。楚国接纳了这300名技艺高超的工匠,迅即退兵。这300名工匠传授了先进的技术,对楚国的手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事例充分体现了楚人兼收并蓄,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展楚国的可贵精神。 四是崇武爱国即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楚人有尚武之风,如荆州博物馆有一种叫“连发弩”的文物,李白有一首五言绝句,写到秦始皇,其中有“连弩射海鱼”的诗句。连弩可以连发十箭,可见楚人很早就在研究发明武器了。在丰富的楚文化中,有很多例子反映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在秦国朝廷中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楚将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楚武王、楚文王、楚庄王、楚共王等都身先士卒,亲临战阵之中,体现了非常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有代表性的是屈原,屈原有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其精神千秋万代为世人景仰,成为民族脊梁的象征。楚被秦灭时,楚人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不仅是预言,也是誓言。果然不过十六七年,秦国就在以楚国后裔为主要力量的农民起义中被推翻。楚人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时空,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楚文化博大精深,蕴藏于其中的精髓很多,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发掘。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346 评论

素手宛花

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湖北日报记者 黄宣传 通讯员宁微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份文化遗传?元旦前夕,在中国地质大学召开的荆楚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荆楚文化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是什么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省政协主席王生铁指出:千百年来,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中心,对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的形成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也因此奠定了湖北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地位。在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集中研究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不仅对湖北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湖北的亲切关怀。这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内涵,有着极其宝贵的现代价值。“荆楚文化现代价值的核心内涵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是促进湖北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源泉。”华中师范大学张正明教授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所谓“敢为天下先”就是指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他指出荆楚文化的精华——老庄哲学思想与屈骚美学思想就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典范。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荆楚文化王生铁认为: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发掘历史文化遗传,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将荆楚优秀文化与湖北的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激励全省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研究员提出了构建以长江三峡、汉江、清江和神农架、武当山、大别山为载体的“三江三山”旅游布局设想。他认为,湖北旅游如果放弃了汉江、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就等于丢了一半,而处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有着巴文化、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底蕴。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将是我省有效地推行红色旅游的一份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我省的文化旅游只有将“一江两山”战略调整为“三江三山”战略,才能比较完整地彰显出荆楚文化的内涵,体现出荆楚文化内涵的多样性。省社科院研究员何念龙在发言中再次提出了建立“荆楚文化走廊”的建议。所谓“荆楚文化走廊”是实体性的文化高地。从空间角度来看,它是以汉宜高速公路(另有与之重合的318国道)为主体的公路文化带,以荆州古城为中轴心向武汉和宜昌两个方向动态延伸,在地带上形成“一线贯五珠”(汉宜公路为一线,特大城市武汉,大中城市宜昌、荆州,小城市仙桃、潜江)的文化长廊优势和整合文化效应。从文化特色来看,建成的“荆楚文化走廊”将形成宜昌、荆州、武汉三个发展极点,传统底色有三峡文化(或巴楚文化)——楚文化——汉派文化;现代特色则相应体现于水电文化——复合文化(兼容综合)——光谷文化。“荆楚文化走廊”将成为水文化与陆文化交融、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新异性兼具的文化纽带。具有举世瞩目的独特文化亮色。要想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出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建立“荆楚文化走廊”刻不容缓。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湖北经济学院王麓怡副编审提出了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考量荆楚文化资本,以湖北的文化资本积累带动最具增长潜力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的文化资本和第三产业作为湖北在中部“崛起”的内生性支撑的思路。荆楚文化同样可为现代城市建设做出贡献。来自荆州市社科联的刘柏芳、谢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楚文化资源,繁荣发展荆州市文化产业。无独有偶,鄂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熊寿昌也认为,地处熊渠封王台,开发利用楚鄂文化,对于城市建设,对于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卫生城、优秀旅游城具有重大意义。对荆楚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程运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昆满,从倡导茶饮论荆楚茶事,考证了茶与荆楚的不解之缘,指出楚人如茶,我们从湖北茶事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显现荆楚的人文精神。如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毫不畏惧,陆羽为探究茶学而千里跋涉等等,体现出楚人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奋斗精神;荆楚茶事烂漫多姿,恰合楚人追新逐奇的艺术情怀;另外,荆楚茶事追求意蕴,恰好反映了楚人平和中庸的哲学理念等等。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中国地质大学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朝教授,对荆楚文化和楚文化的形成、楚文化的表现特征与成就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他们认为,我们今天来讨论和研究荆楚文化和古代文化,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构建更为辉煌的现代文化。从思想特征来看,荆楚文化比之黄河流域诸文化更富有一种想象、思辨和浪漫的力度。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维武认为,这种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在湖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心学传统,而湖北文化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开拓所作出的最具特色的贡献,也莫过于这一心学传统。如荆门郭店的楚简,已关注、探讨心性问题。从隋唐至20世纪的千余年间,荆楚大地上更是涌动着一波又一波心学的浪潮;禅宗兴起于黄梅,陆九渊主政于黄安、麻城。。。荆楚文化哲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宝昌在回顾了研究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所走过的阶段后指出,荆楚文化哲学的诗性艺术的独具一格的审美取向,对现代文学美学世界的构建产生了重大影响。荆楚文化哲学的诗性艺术让中国现代文学具备了逍遥美和对大自然的关注而产生的自然美。华中师范大学姚伟均教授在梳理荆楚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与节日礼仪在漫长历史中的变迁时指出,社会物质生活的状况也是评价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尺,探讨荆楚的社会生活传统实质上就是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荆楚文化,从而真实地重现和构拟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未来方向。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邵学海的发言“别具一格”。他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荆楚文化,经上世纪上半叶的发现和下半叶的开掘,已引起海内外瞩目,并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掌握正确历史方法,以客观真实的材料以及严谨的态度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应用。狭隘的观念和实用主义,不利于开发楚文化的现代价值。此外,已知的阐释楚文化现代价值的研究成果,多限于精神层面,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但过程是缓慢长期的,方式是潜默移化的,效果是模糊的。我们开掘楚文化的现代价值,不能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在继承优秀文化遗传时,我们也应正视历史的教训以及所谓糟粕所具有的警荆楚简帛与荆楚文化罗运环荆楚简帛的研究已形成国际性学术热潮,这除了楚简不断有新的发现之外,更重要的是荆楚简帛内涵丰厚,吸引力强。我国简帛的出土主要集中在荆楚和西北两大地域,在荆楚和西北两大地域中又以荆楚居多。早在南齐时代,荆楚北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就有一座被盗的古墓出土竹简书,经鉴定,认为正是《周礼》所缺佚部分的《考工记》。20世纪4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出土了著名的楚帛书。从50年代起荆楚简帛不断地出土面世,共计有50余批。其中自7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简帛书、睡虎地秦简、包山楚简、郭店楚简、张家山汉简、走马楼三国吴简、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里耶秦简等大宗简帛出土和发现,不断给学术界带来惊喜。荆楚简帛大都出于墓葬和古井,书籍、文书各具特色,种类甚多,内容丰富。荦荦大者,有如下数端。道家思想是荆楚文化的一大特色。荆楚简帛所出《老子》就有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竹简《老子》属于选本,抄写于战国中期,是所见最早的本子,与今传本相比,没有关于“道”的理论,以及“小国寡民”理想社会的阐述,没有“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与儒家主要学说相抵牾的内容,偏重于实用,当为楚国官方的一种传习读本。马王堆帛书《老子》有甲、乙本,分别抄写于刘邦称帝前和称帝后,除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不同外,内容结构基本一致,能解决今本章节、字句的许多争议,是所见最早的全本《老子》。道家著作还有郭店楚简本《太一生水》和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简《恒先》篇,这是两篇荆楚传习的十分珍贵的先秦道家佚籍,分别阐述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及道家虚静理论和天地起源问题。道家在战国中后期分为黄老学派和庄子一派,黄老学派在战国时代影响颇大,因其著作失传而导致后世知之甚少。马王堆帛书《黄帝内经》的发现,使世人获得了重新认识黄老学派的机会。儒学一直是荆楚文化重要的内涵。春秋时楚人就有传习《诗》、《书》、《礼》、《乐》的传统,楚庄王的臣下申叔时就是著名的儒学家。在讨论楚太子教育问题时,他提出了善、德、忠、信、节、义、礼、孝、仁、文、武、罚、赏(《国语·楚语》),其核心内容是“耸善而抑恶”,追求“心”之“善”,开后世思孟学派心性学和“性情”论的先河,成为荆楚传习儒家学说的一大特色。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中的《缁衣》(各一篇)、《性情论》(《性自命出》)、《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穷达以时》、《六德》、《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子羔》、《民之父母》、《武王践作》等篇都不同程度体现出儒家思孟学派的心性学说和民本思想。荆楚是一个擅长诗赋的地域。早在春秋时代,楚国就提倡诗教,贵族士大夫多擅长四言诗,常以《诗》中章句作为外交和人际交际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战国时代楚辞在荆楚崛起,出现了以屈原、宋玉为首的作家群体,创造了灿烂的楚辞楚赋作品,对荆楚文化以至整个中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就有诗、赋、音乐方面的简文。《诗论》是儒家文学评论性质的论文佚篇。楚简中除《诗论》所见《诗经》诗篇外,还新发现了6篇佚诗,十分珍贵。《诗乐》(或称《曲目》)有7支简,记40种诗的篇名和演奏、吟唱诗曲诗词的音高,写在一篇或一组(数篇)篇名前,由宫、商、征、羽4个音阶与穆、和等九个变化音调组合而成,如宫音有宫穆、宫群、宫汗、宫祝。楚地流传的这种诗曲的调名来源尚难考究。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是史书的重要发现。《春秋事语》以“记言”为主,可能是《国语》的一种不同本子。《战国纵横家书》27篇,有16篇属久已失传的佚篇,是战国史的新资料,《战国策》、《史记》关于苏秦时代的错误,由此得到纠正,此书被称之为“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中还有一部战国楚文字字书,是楚地传习的,也是我国所见最早的字书。在战国汉初的荆楚简帛中,有关天文、历法、占卜的数术书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世纪40年代初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的楚帛书,讲一年十二个月的宜忌,属于“月讳”一类的历忌数术书,其所配的图,应是所见楚国最早的一种“式”(数术家用以占验时日的一种工具)或“图式”。江陵九店战国楚简《日书》,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书。云梦睡虎地(M11)秦简《日书》,也分甲乙两种,内容更为丰富。马王堆帛书的数术书超过半数,《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主要以星象云气占行师用兵,与天文关系最为密切。其中30幅彗星图是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对彗星所作的精确观测和准确描绘。两种《阴阳五行》和三种《刑德》更是令人关注的数术书。江陵周家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均发现有历谱。前者为秦始皇三十四、三十六、三十七年及秦二世元年的历谱;后者为汉高祖五年至吕后二年间历谱。这些历谱或存全年日干支,或存各月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汉时期历法演变过程的珍贵资料。湘西龙山里耶(J1)秦简中的木牍乘法口诀表,是讫今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表、算术史上的珍贵实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是早于《九章算术》的一部数学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数学发展水平,书中保留了一些不见于《九章算术》的数学史资料,弥足珍贵,在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湘西张家界市(原大庸市)古人堤遗址也出土了东汉简牍乘法表。在简帛中,法律文书是一项大宗内容。包山楚简涉及法律文书,分有篇题和无篇题两种,《集著》、《集著言》、《受期》、《疋狱》四篇是有篇题的。无篇题的一类是诉讼记录和摘要;另一类是各地汇总上报案件的简要记录。包山楚简的法律文书,属于战国中期楚国司法活动的档案资料,是研究楚国法律的宝贵资料。云梦睡虎地(M11)秦简以发现秦律而著称于世。《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等六篇,涉及到刑法、诉讼法、民法、军法、行政法、经济法诸方面,在中国法制史乃至世界法制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云梦龙岗(M6)秦简,是继云梦睡虎地秦简之后又一次秦朝法律文书的重要发现。江陵王家台(M15)秦简《效律》的内容与云梦睡虎地(M11)秦简大致相同。张家山(M247)汉简也以发现汉律而闻名。其中《二年律令》是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颁布的法令,涉及律名多达20余种,部分律名与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相同,包含了汉律主体《盗律》、《贼律》的内容。总之,荆楚简帛本身就是荆楚文化的一道靓丽景观。我国自20世纪初以来,出土简牍总计34万余枚,而荆楚一地的简牍就占半数以上,多达18万余枚,两次帛书大发现也均出自荆楚。战国楚简帛、秦简、西汉前期简帛、三国吴简以及西晋简牍,这五个时段的简帛,均以其独特的丰富内涵,不断地形成诸多国际性学术热点,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示与劝戒作用。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荆楚理工论文查重

    一、荆楚理工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 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

    勇往直前邓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荆楚理工学院论文查重率

    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学校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学

    Pistachio陆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荆州环境问题论文

    (1)环境问题。(2分。答“环境污染”也可。)(2)答案一: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分。答“科学发展观”也可。)②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2分)答案二:加快经

    Camillemc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湖北荆楚网投稿

    楚天都市报可以这样投稿以电子版的形式:1、可以通过以下网页向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可乐、前卫和荆楚网的各个栏目在线投稿。2、可以

    芬琳漆厦门站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荆州日报投稿

    好象没出版社,可以投稿,也可以投稿(我在这家报社投过好几回了)

    szcarol61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