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细辛
白暨豚(bái jì tún),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
黄朱朱妈美女
白鳍豚又叫“白旗”,属哺乳纲鲸目豚科,体长2至3米,重100至300千克,背呈淡蓝灰色,嘴扁长似鸭嘴,有齿约130枚,齿根侧扁而宽,头圆有短颈,颈椎不愈合。由于长期生活在水中,前肢已演变成前鳍,后肢已演变成尾鳍,身体呈流线型,十分适宜于游泳。白鳍豚的耳朵和眼睛高度退化,在水中活动时只能靠发出超声波的回声来识别物体,常三五成群地在水中沉浮,遇到危险时就发出低沉似水牛的吼声。白鳍豚主要以鱼类为食,一头成年的白鳍豚每天要吃12至18千克的鲜鱼,雌豚在哺乳期食量比平时还要大一些。白鳍豚有四个胃,肠子长达30至40米,消化力很强。白鳍豚的睡眠方式很特别,它的两个大脑半球轮流处于觉醒和睡眠状态,有规律地交替工作和休息。白鳍豚是世界上仅有五种淡水豚类中的一种,它的祖先在四五千万年前曾生活在陆地上,后来因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近居到水中。为了适应水生环境,其身体的各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仍然保持用肺呼吸的特征,每隔一两分钟就要到水面上换气,换气时将头伸出水面,吸气后猛往水中一扎,激起一圈浪花。尤其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由于气压变低,它们频繁地露出水面换气,渔民常根据白鳍豚的这一特点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白鳝豚的繁殖率很低,每两年才生育一次,一胎只生一头,很少有生双胞胎的。与一般胎生动物不同的是,为了避免被溺死,小豚出生时先露出尾巴。刚出生的小豚长约七八寸,体重不到1千克,用没有长牙的嘴喙咬住母豚的前鳍,每隔几秒钟由母豚带出水面换一次气。两个星期以后小豚才开始尾随母豚活动,再过一个多月后小豚便能独立生活了,大约经过八九年才发育成熟。白鳍豚是我国独有的水生珍兽,目前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以湖北、安徽两省境内的河段中最多,生活区域十分狭小。由于用肺呼吸容易淹死,所以白鳍豚反应敏捷,因而也使人类捕捉其活体很困难。从1916年在洞庭湖里发现白鳍豚后,一直到1980年才在洞庭湖口用网活捉了两头,其中的“淇淇”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4头人工饲养的淡水豚之一,刚捕到时体长米,重千克,目前长2米多,重125千克。1986年3月一头名叫“珍珍”的雌豚曾与之配对,过了两年半,“珍珍”不幸染上肺炎而死去。因此,直到2002年7月“淇淇”病死时,它仍是“光棍”一条。白鳝豚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至河口的江段以及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时候富春江和钱塘江中也有分布,后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富春江和钱塘江一带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而在长江中下游河段与沿岸湖泊中的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特别是随着长江水利工程和航运、采砂等生产活动的开展以及水体污染的加剧与有害渔具的使用,使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查的结果来看,1980年白鳍豚总数为400头左右,而1986年下降到300来头,1990年已不足200头,1993年又锐减到150头,1995年不足100头,白鳍豚已濒临灭绝。为了掌握白鳍豚的现存数量和活动规律,1997年11月4至10日,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白鳍豚抢救计划——长江水域白鳍豚江豚同步观测行动”,16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渔政工作者分别在21个水域同时开始观测,全流域总共仅观测到白鳍豚21头。结果表明:一方面白鳍豚的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白鳍豚活动地域也在不断地缩小。过去上起湖北枝城,下到江苏浏河口长江干道中都有分布,现在荆州以上、南京以下江段根本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了。有关研究白鳍豚的专家预言,如果目前的保护措施不进一步加强,白鳍豚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彻底灭绝,其处境比大熊猫更为险恶。白鳍豚是一种古老的孑遗动物,它的大脑同海豚一样发达,其智力水平与陆地上的大猩猩接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在学术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由于白鳍豚现存数量极为有限,因此被称之为“长江里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的形态结构原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为了使这种珍稀动物免于灭绝,20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在湖北省洪湖市的螺山——新滩口江段和石首市天鹅洲附近的长江故道分别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以及多个保护站和养护场。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地处江汉平原南部,全长千米,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3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6℃至18℃,无霜期260多天,两岸土壤肥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该河段江面宽阔,江心洲广为发育,河道比较曲折,水深25米左右,坡降和缓,水流速度为至米/秒。沿岸有发育良好的浅滩以及众多天然的或人工的矾头控制着江水的流态和流向,形成一系列的深槽和大回水区,江段上游紧接洞庭湖湖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以及陆水等河湖汇入,饵料丰富,鱼虾充足,为白鳍豚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白鳍豚大约有20至40头,占全流域的1/3左右。该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为了让全社会都来保护白鳍豚,1997年7月洪湖市政府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划定并确立了8个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规定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渔业生产活动,禁止炸、毒、电捕鱼,对由此造成白鳍豚伤亡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还规定过往的船只在此江段要减速行驶,发现冲滩、搁浅和伤亡的白鳍豚要及时报告。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首市境内的长江故道中,这段长江故道是1972年7月河道发生自然截弯取直的产物,目前故道上游河口已经被泥沙淤塞,下游河口离长江一千米处一分为二与长江相通,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水域呈一个不规则的半封闭环形,故称故道环绕的沙洲为天鹅洲,保护区因此而得名。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长千米,水面面积1800至2000公顷,水深15至25米,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左右,河水终年不冻,水域沿岸土壤肥沃、植被茂密,大量饵料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中,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充足的食物、清洁的水质以及和长江相似的自然环境是白鳍豚迁移及实行异地保护的最佳地点。1990年以来,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分数次将捕捉的29头江豚放在天鹅洲长江故道里试养,这些江豚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到1997年初共生下了11条小豚。由于江豚的习性与白鳍豚接近,因此,此次试养成功为白鳍豚的迁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95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湖北省水产局组织的捕豚队终于捕获了一条长米、重150千克的雌性白鳍豚,并将其安全地送到自然保护区内,自此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有了第一头白鳍豚,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后这头白鳍豚不幸被拦网挂住,窒息而亡。1996年6月24日被工作人员发现时,只见其头部多处淤血,尸体已经开始腐烂。由此可见,保护白鳍豚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我觉得《动物世界》、《动物奇迹》这两本杂志比较权威,内容不错,知名度也比较高。
《大自然》可以算是一本不错的杂志。大自然创刊于1980年,谭邦杰、郑作新等老一辈生物学家都曾在上面撰文,很多现在的自然爱好者也都是看着《大自然》长大的。这本杂志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一、活动的目的野生动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们为人类提供多种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
如果通过终审了 一般上稿没问题了 但是 每个期刊都有它用稿的周期的 它都会一期压着一期往后推 所以 可能是你的稿子排版到后面的期档了 不要急 可以电询一下 耐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分钟都会有许多动物由于人类的捕杀而失去了生命。 无论天空、陆地还是海洋,只要有人类到达的地方就会有杀戮。人们为了一碗美味的鱼翅汤而大肆捕杀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