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纸马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温馨提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4、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诗情画意*~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精选范文3篇
把好故事讲好需要水平,好故事是有味道的。下面,我为大家精选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范文3篇,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篇一:第136天
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我习惯性的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热线电话。这一天,是2011年5月16日,这一天,是我从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回来后的第136天。在北京的两年,我看到了很多大场面,以至于再次回到家乡,心里多少会有一丝不甘。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有时也会因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而心生抱怨。但是在接到这通电话以后,我慢慢地变了。
来电话的,是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马院长。她告诉我,学院里有一名叫曹月霞的女孩,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只是从进校的那一天,她就拄着拐杖,走起路来特别费劲。而最近,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坐着轮椅去听课了。按照学院的规定,曹月霞需要休学接受治疗,但她只是哭,就是不肯离校。马院长跟我商量,希望这一次我能和她一起到这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这是一个叫做官亭村的小山村,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曹月霞是这里唯一走出来的女大学生。出门迎接我们的是她的姐姐曹红霞,这个已经22岁的姑娘,看上去却只有七八岁孩子那么高。红霞告诉我,她一生下来,就得了这种病,双腿日渐变形,最终没法走路了。爸爸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还欠下了一身债。更没想到的是,从初中开始,曹月霞也患上了和姐姐相似的病。这一段崎岖的山路,别人走出去只需要个把钟头,可她一走,就是半天。
“田大哥,你看,这条路就是我梦想的阶梯。初中的时候,我每天都要走,到了高中,每周往返一趟,而现在,我已经走不动了”。曹月霞含着眼泪告诉我,有好几次走到一半的时候,她的脚就钻心地疼。望着一望无际的大山,想着遥不可及的大学梦,她真想扔下拐杖,回去算了。但是,一想到还在家里眼巴巴的盼着她回去讲新知识的姐姐,一想到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的妈妈,一想到两年来身患重病还在四处为她筹集学费的爸爸,她就再也没法退缩了。
这是一个命远多舛的家庭,但这又是一个坚强的家庭。面对贫穷,他们不等不靠,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变着全家的现状。姐姐红霞,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了用双手走路,学会了洗衣做饭,天资聪颖的她,更是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妹妹在教室里读书,她便蹲在窗外跟着读,妹妹在灯下写作业,她便一页页的翻看着书本。就这样,她跟在妹妹身后,一点一点的学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她,早已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我悄悄地问曹月霞,为什么当初不愿意接受大家伙的帮助。她说不好意思,也不希望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自己。因为在她最自卑的时候,是姐姐一双双的绣着鞋垫,托爸爸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换点零花钱交给她。还告诉她,贫穷不丢人,别人的`眼光没关系,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短短的四个字,很快打开了曹月霞的心结。她告诉我,梦想,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她希望用责任来支撑起这个家,像姐姐那样,用乐观的心态去实现真正的梦想。
是啊,真正的梦想。作为一名记者,我的梦想不也是如此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需要我,我要用笔和镜头精准地报道她们的生活,把她们的故事传播得更远。
几天后,我的这期节目《姐妹》播出了。短短一周的时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就达到了24000多元。我们还报送省级媒体播出,通过微博、网站不断转发,让姐妹俩的故事飞向了全国各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同行与我们展开了爱心接力,一篇篇报道讲述着更多山区孩子们的故事。城里的老师来了,在校大学生来了,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都来了。大家带着暖暖的爱心汇聚在一起,娃娃们的眼睛亮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在我们的持续关注下,曹月霞的病情稳步好转,并且顺利的完成了论文答辩,带着满满的感恩回到村子,成了一名小学教师。而姐姐红霞也用自己的乐观感动了邻村的一个小伙。2013年,他们收获了爱情,今年教师节那天,他们有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贫穷从来不是独行者,总是与老少边穷相伴,与老弱病残同行。越走进偏僻的山村,就会发现更多触动人心的故事。两姐妹的故事告诉我,穷并不可怕,最怕的是落后又落志。把志气扶起来,把智慧立起来,有了这种精气神,梦想总会扬帆启航,贫穷迟早会远离而去。
从北京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已有136天,我知道未来的路就在前方,与基层走得更近一些,与人们的心贴得更近一些,汇聚你我的力量,共同帮助,像曹月霞这样的贫困家庭与全国的老百姓一样共圆小康梦,一个也不掉队。
篇二:在非洲的一千零一夜
去年夏天,埃博拉如洪水猛兽般,突然袭来。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先后进入紧急状态,西非大地,成为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一辆辆救护车呼啸而过,西方游客、医生大批撤离,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恐惧。
那是我在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工作的第三年,距离任期结束还有100天。得知中国新一批援助物资运抵西非,我立即请缨,冲向疫区!从南非出发,辗转20个小时,我终于抵达塞拉利昂。下了飞机就开始采访。因接触感染者而被隔离的中方医务人员见到我激动地说:“人民日报记者来看我们,太好了!” 在医院门诊采访时,只见一名当地男子神色慌张地冲进来,大声喊:“埃博拉,我感染埃博拉了!”
街边、码头、电信营业厅……我走入紧急状态下几乎要瘫痪的当地生活,不知道身边谁是感染者,谁是下一个倒下的人。为了便于深入采访当地人,我不管那么多就钻进一个又一个小村。我能做的就是以笔和相机为武器,马不停蹄地战斗,把疫区的最新情况报出去。8月中旬,人民日报专门开了两个专栏,讲述中国与非洲国家同心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
中国医疗队员王煜是一个14岁孩子的父亲,他曾接触塞首都第一例感染者。21天的隔离期刚刚结束,他又扎进了病房,“与死神擦肩不是退缩的理由”,他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十几天前,塞拉利昂最著名的医生不幸死于埃博拉,在金哈曼路医院,20岁出头的护士穆苏一边为之流泪,一边毅然穿上了中国援助的防护服,“我的父亲不让我来上班,但是我是一名护士,我要和中国医生一起战斗。”
一起战斗,一起争取生的希望,一起保卫这片家园。这是抗击埃博拉的所有人的心声,也是鼓舞我在疫区奔波的强大动力!算一算,塞拉利昂是我走过的第十八个非洲国家,我在非洲度过了整整1001个日夜。我经历过战火洗礼,与疟疾、黄热等疾病擦肩而过,可这1001个日夜,我同样被称作兄弟、唤作朋友,见证友谊与合作,被奋斗的力量和发展的希望一次次感染!
记得去疫区的时候,捏在手里的是一张单程机票,没想到返程成为更大的难题。疫情蔓延,航班缩减,陆路或海路离开疫区希望渺茫,不知何日是归期。疫区的采访经历,让我被很多国家视为“危险分子”,拒绝入境。不得已,我在国际航线辗转60个小时,回到北京。我把怀揣了半个多月的结婚戒指递给未婚妻,她喜极而泣,悄悄地告诉我,父母这些日子里每天都是一大早起来等新出的报纸,等我的消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有情者,跨越天涯手牵。
600多年前,郑和率远洋船队四访东非,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的中非友谊薪火相传。半个世纪前,一位喀麦隆留学生在人民日报上说,“在喀麦隆,人们一谈到独立,就想到中国,因为中国过去和我们现在的命运一样。中国就是自由,就是劳动,就是快乐,就是友谊……”半个世纪过去了,69名中国同胞长眠在坦赞铁路的专家公墓,两万四千名中国医疗队员救治了超过两亿七千万人次当地患者。
独行快,众行远。我们迎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同心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时代。中非合作论坛都15岁了,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非2014年贸易额比1960年增加了2000多倍。手牵手,中非永远做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真、实、亲、诚的故事写不完,这是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上高高飘扬的旗帜,人类外交史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回国快1年了,但我经常是三句话不离非洲,被同事、朋友们称为“小非哥”。
夜深人静的时侯,我会时常想起非洲,想起在那片热土上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记录友谊的同事们,想起坚守在疫区,以及非洲其他地方的外交官、医务人员、维和士兵、中资企业员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中国和非洲,永远做可靠的朋友和真诚的伙伴!
篇三:我想跟你拥有同样的信仰
我是个90后,参加工作4年,当时政记者才满2年。今年7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龄3个月。
选择入党的原因和我采访过的一位老党员董福财有关,他改变了我的新闻观,甚至重塑了我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董福财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的一天,我接到了任务,去北甸子村采访董福财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事儿。当时我心里有点儿不情愿,作为一名最关注美景、美食的90后,当时我觉得新闻也应该好看、好玩儿,毕竟现在是眼球经济、收视率为王啊!可一个老头儿在沙坨子里栽树的事儿,能吸引多少眼球呢?再说北甸子多远啊!同事说那是辽宁省的最北端,传说中的不毛之地。我就不明白了,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嘛!
可真到了北甸子,我却发现这里树木成林、庄稼连片,环境似乎没有同事说的那么糟,我把这个疑问提给董福财,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我们带到了北甸子村和科尔沁沙地的边界。刚下车,我一脚就踩进了沙坨子里,董福财面对这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科尔沁沙地告诉我,过去北甸子也是这样,粮食亩产不足200斤,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块钱。就连1996年国家工作组考察时认为北甸子村不适合人类居住,曾建议整体搬迁!可董福财竟然拒绝了,他开始带着村民在这片沙坨子上不停的种树,这一种就是18年。
听到这里我就更疑惑了,“能离开这个鬼地方还能拿国家补偿为啥不搬呢!”
董福财却说,科尔沁流沙南侵的速度是每年5到12米,而北甸子村离省会沈阳也不过只有150公里!沙子撵着人走,啥时候是个头?
听完这句话,作为一个以提问为职业的记者,我第一次为自己的提问感到了羞愧。
接下来的采访中我陆续了解到,在他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18年里,北甸子村成活了300多万棵树,形成了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3公里的林带,森林覆盖率从几乎为零提高到了48%,把辽宁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足足推进了13公里。
当初董福财担心树苗栽不牢,活不了。他就一棵一棵的亲手检查。这300多万棵树几乎每一棵都留下过他的手印。我再一次疑惑了,老书记你图啥呀?
同期声:【“为了北甸子村全体村民平安幸福!”】
从前听到这样的话我会觉得是喊口号,可在那片茂密的林带前,我听出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采访结束回到单位后,这句话一直压在我胸口,沉甸甸的。让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经过慎重的思考,我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并且此后我的镜头里多了这样一些身影:有20年骑坏19辆自行车,跑诊57万公里的乡村医生陈志刚;有骑马37年,走乡入户为乡亲们排除用电故障的马背电工葛春;有从业19年,巡视里程可以绕地球六圈的护林员庄守军…
随着这些身影越来越多,我脑海中有些东西越来越清晰。我知道自己当初申请入党的选择是对的。
今年3月初,我再次去北甸子村采访时,董福财因为肝癌晚期陷入昏迷,已经不认得我了。他的老伴儿告诉我,2002年董福财带领村民修路时,意外受伤摘除了脾脏。这10多年来,他一直拖着少了脾脏的虚弱身体,起早贪黑带着大伙儿种树、修路、搞养殖,如今村里粮食亩产近千金,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可他自己家的砖头上却还是砖头压着油毡布。十几年的过度操劳让他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肝病。
我虽然震惊,却不再疑惑他图啥,因为这一次我明白他的信仰。
2015年3月21日,董福财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村民富了,我才富。这句诺言,最终只兑现了一半。
董福财的事迹被阜新广播电视台最先报道后,在辽沈大地乃至全中国迅速传开,他先后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追授为辽宁好人·时代楷模,省道德模范,并被提名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今年七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上,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董福财的身影,老书记我希望你能看到,作为一名记者、一名党员,我将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和传播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的人。
因为这份信仰正在被我们更多的九零后,继续传承!
寓言故事怎么写如下。写好寓言,首先要学会拟人、对比和突转等手法:寓言常常选取动植物为角色,要反映的却是人类生活,所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和非生物以人的性格、
这句话是毛泽东当年在给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的感言,并没有写在毛的文章中,但是后人以毛的言论为基础写下了著名的《毛主席语录》,其中就有这句话。这个
演讲稿 像 议论文 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年最美劳动者先进 事迹 ,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最美劳
多里斯是一只马铃薯甲虫,但他讨厌马铃薯,他喜欢站在玫瑰花苞上放声歌唱。所以所有的马铃薯甲虫都不喜欢多里斯。“这家伙喜欢玫瑰花,那真是装高雅,这个多丽丝以为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