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云堂主
1948年出生的油画家罗中立先生,他的这幅油画在1980年引起了美术界全国性的“震动”。您最好去【百度百科】,码上“父亲”油画,立马就可以出现您所需要的答案与思考。(我这里就不给您发链接啦)。
败家小歪歪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 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 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要重画《父亲》。他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更多的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 油画《父亲》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我赞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观点,“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我想,甚至连那个不伦不类的圆珠笔都不能修改。它可能是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佐证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辛;它让我们今人反省,不要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
孙家员外
罗中立同志在完成了《父亲》一画的创作之后,曾给《美术》编辑部去过一封谈创作经验的《信》,从《信》中看来,他在构思《父亲》的时候,态度是坦率的,感情是真挚的,思想是朴素的。他在重庆的厕所里偶然碰见了一位衣服褴褛、蓬头垢面的"守粪人",一下子触动了他那易受感动的心灵,顿时产生了要表现"受苦人"的创作念头。罗中立同志很重视视觉感受,也懂得视觉形象给普通人造成的感染力,所以,他决不能放松对那"守粪人"的跟踪观察和细心推敲: "那是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 "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迫到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 自油画作品《父亲》出世至今,对它的好评从未间断,人们对画中的各部分索取得淋漓尽致,让农民的儿女能涌出泪来,让人们浮躁的内心肃然起敬,这是属于农民个人的魅力,更是这幅油画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不问收种,只问耕耘”的特殊情感,是这一生贡献给土地的有力证明!显然,我们能从画和题目中知道画中人的两个身份:农民和父亲。他是一位农民父亲。父亲为了儿女的奔波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农民父亲为了儿女的耕作是一种血泪的劳苦。我注视画中的这位农民父亲,日光强烈照射下的脸都能反射出光来,我愈发觉得这张脸像一张明镜,照映着我们的心,明镜中仍有深深的裂痕,那是春下秋冬的风雨无阻,那是冷暖不知的岁月旅途。是的,这是父亲,农民父亲!指甲里还存有脚下的泥土,眉梢上还挂有灰色的汗珠,碗中有水已经发黄却泛起金光,笑得不知所措甚至有些麻木,就这样,感动得我们一塌糊涂。 这样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将作者的才华无疑地展示出来,在中国的油画史上默默筑起一座里程碑。作者抛给我们一张父亲的脸,写实的手法与细腻的刻画竟然让读者看懂了神与神的相通。丰子恺说:“艺术鉴赏时最先由感觉,其次动感情”。我觉得,还有最后出感悟。这幅伟大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不仅仅是父亲的形象,不仅仅是农民父亲,而是这片土地的儿子,祖辈曾经洒满血汗的这片土地,是否会有后来人依然继承这样的“父亲”,随着时代浪潮的涌入,是否还有人安心于去做这样的“父亲”,我想,这是我们当今应该引起的对二十年前这幅《父亲》的思考。作者深谙农民的困苦,懂得农民的欢乐,更理解农民的需求。《父亲》能够激起我们对于人民由衷的热爱、赞美和强烈的责任感,激起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情波澜,而不只是一声悲天悯人的长叹。艺术融铸入人们的思想感情之中,深刻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的力量和希望。命运给予他为土地的兴衰而抗争的责任,命运同时也给予他为家庭的成败而打拼的勤奋,命运给予父亲善良的心,纯朴的情,与世无争的信念,在阳光下晒得那么自然黝黑的皮肤。即使这一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从未有一声嗟怨,只要看到那秋日阳光下大片大片的金黄,微笑一年一度地涌上心甜。作者这样鲜明的艺术语言堪称惊世之笔,心底波澜暗涌,聆听内心的震撼,是作者笔下“父亲”的呼应,不用更多的语言便能随时嗅到浓重的乡土味道。罗丹说:“像在艺术领域的其它部门一样,诚挚是唯一的法则”。诚挚的作者创造了诚挚的父亲,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不禁让人感叹艺术价值可以如此之高,如此之深刻。当我们凝视一个阳光下的慈父时,它的意义已不仅限于农民的力量所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已经涉及了人类灵魂的象征。也许《父亲》那破了又锔起来的粗瓷碗,早已放进历史博物馆,今天面对《父亲》,我们仍能领受一种逼人的烧灼感。那张被疲劳所摧残,被太阳所炎晒而布满皱纹的脸,将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父亲》点燃我们心中沉积已久的热情,无论是作者的创造,还是读者欣赏,都是赋予艺术的伟大使命!
土偶寄宿制
2018年河南省艺术类各专业录取形势喜人,其中美术学、摄影等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超过300%,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书法学等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都在200%以上。 音乐学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文科最低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文科最低分,美术学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最低分,均高于往年。设计学类、绘画、动画专业按照同一专业组投档,文科计划70人,所录取考生中专业成绩270分以上55人,最高录取分数285。音乐表演(声乐)最低录取主科成绩94,其他专业生源情况整体好于往年。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录取综合成绩文科最低分,设计学类文科最低录取专业成绩247分,最高278分。
此夏若空820
贾浩义,1938年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58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1978年被调入北京画 院。1987年被评为一级美术师。1997年老甲艺术馆在北京北郊落成。代 表作品有《巴特尔》、《群马图》、《牛影》、《呼伦贝尔的汉子》等 。作品在加拿大、新加坡、罗马尼亚、瑞士、法国、美国、日本、韩国 等展出。出版有《老甲画集》、《老甲-画坛内外如是说》、《老甲草 地风画集》、《老甲大写意画集》等。 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观老甲的画给人以大气磅礴的美。老甲喜游历,他的脚印遍布山川大河,一年两三个月的下乡写生生活,厚厚的速写本向人们展示着他的勤奋与洒脱。他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却更加精炼,浓重的水墨团块构筑出一种刚健、雄强、浑朴的艺术世界,一扫古代文人水墨画的秀逸、典雅之风和柔弱、萎靡之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向老甲自己说的:“我画我想画的东西,用我可能用的方法,达到我想要达到的效果——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头从山区里冲来的黑马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母校解散后下放到朝阳区文化馆担任文化干事。1978年调入北京画院人职业画家,开始勾画大写意表现语汇的开掘。自1988年开始,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国际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呼伦贝尔的汉子”参加中国百年画展。出版个人画集多部和作品争鸣集《老甲——画坛内外如是说》。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当代中国画集,等国家美术师重要史料典册中。 1997 年老甲再领风骚,在北京八达岭高速上成立占地3500平米的私立艺术馆: 老甲艺术馆。给北京的文化艺术又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1958年 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1年 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 调入朝阳区文化馆做群众美术工作1964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连环画观摩展。《美术》杂志发表《给群众美术工老甲艺术馆作者的信》。1970年 应邀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党史画,接受人美社六集连环画> 创作任务。(集体创作)1973年 连环画《艳阳天》第二集入选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1975年 连环画《艳阳天》第四集入选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1978年 调入北京画院。1979年 赴甘南藏区写生。1981年 赴四川九寨沟、三峡写生。1982年 《高原行旅》等四幅作品在加拿大温哥华展出。创作巨幅作品《血迹》。作品《回来》参加中日作品联展。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写生。1983年 作品《八月》参加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八十年代美术作品展览”,并被主办单位收藏。 赴福建惠安、甘肃平凉、青海天峻、阳康藏区写生。1984年 赴桂林写生。1985年 《归途》等十五幅作品虽“三山五岳 今古风情”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和新加坡展出。赴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写生。1986年 作品《巴特尔》参加“中日美术作品联展”。《春韵》等四幅在新加坡展出。 6月访问新加坡。 8月赴新疆喀什、库什等地写生。1987年 作品《空谷》在香港和中国美术馆展出。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写生。被评为一级美术师。1988年 《人之初》等五幅作品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牛》等四幅作品在瑞士展出。 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出版《贾浩义画集》。巨幅国画《雄聚草原》和《青海湖畔》、《燕山妇女》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年 作品《人之初》入选第二十三届法国蒙特卡罗现代艺术大展。作品《巴特尔》等参加“海峡两岸画展” 作品《巴特尔》〉参加法国嘟欧拍卖行拍卖,拍卖所得捐赠拯救长城 威尼斯活动。《山川》等十幅作品在美国哈佛大学展出。《阳光下》等参加国际艺苑第四届水墨画展赴云南贵州写生。1990年 赴甘肃宁夏写生。1991年 8月在烟台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群马图》等四幅在香港展出。 《贾浩义画集》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 8月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作品六十五幅。 10月《老甲画展》〉在北京画院举办。展出作品一百余幅。1993年 作品评论集《老甲——画坛内外如是说》出版。 11月随荣宝斋赴美国展出作品,并参观大都会等美术馆。1994年 《牛影》等七幅作品参加“张力的实验94表现性水墨展”。 7月在韩国举办贾浩义招待展,出版《老甲》〉大型藏画集。1995年 在新加坡举办贾浩义“草地风”画展,出版《贾浩义草地风画集》。1996年 作品编入《中国美术全集 中国画全集》〉。1997年 6月赴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艺术考察。 10月16日老甲艺术馆在北京北郊正式开馆,同时举办“老甲新作展”。1998年 9月在朝阳文化馆主办,在金台展厅举办“回家——老甲精品展”,三十余幅作品参展。 10月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老甲草原风情画展》10月由翰海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老甲作品专场拍卖会”,拍卖所得捐赠母校遵化一中建立图书馆,同时出版《老甲草原风情画集》。1999年 1月《浑然天地系列》等四幅作品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跨世纪中国画名家二十一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2月作品《大风歌》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2000年 作品《汉子们》参加世纪收藏书画展,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考察俄罗斯绘画艺术。2001年 9月作品《呼伦贝尔的汉子》入选“中国百年中国画展”。天津人美出版《跨世纪中国画家作品集》。11月作品《山影》参加“全国画院首届双年展”,在陕西美术馆展出。12月《老甲画马》由香港艺苑出版社出版2002年 1月“2002老甲中国画巡回展”在石家庄博物馆展出,共八十余幅作品。3月大八开画册《老甲大写意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至06年老甲作品共十九幅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国手画典》九个专辑收入。(马、牛、梅、春韵、秋赋、钟馗、诗情画意、书法) 3月作品《草原交响》等三幅作品参加“大匠之门”北京画院作品展。12月《山影》、《骑马》两幅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作品展。2003年 《青春舞步》参加在世纪坛展出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作品展。作品参加中国首届马文化艺术展,于马博物馆展出。11月《摩登时代.》参加广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2004年 5月至6月“老甲与老甲艺术馆创作室”作品展,在韩国麦粒美术馆展出,并出版创作室画集。9月《骑手》〉参加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第二届少数民族作品展。两幅作品参加在世纪坛展览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展。作品《深深的脚印》参加在浙江世贸中心国际展厅展览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0月《壮年》等三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2004新写意水墨邀请展”。《铁流》获法国第十二届索牧尔国际马艺奖。《呼伦贝尔的汉子》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山村静悄悄》等四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黄宾虹奖获奖画家作品展。2005年 3月参加北京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10月作品《骑手》参加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新加坡艺溯廊举办“墨魂——贾浩义新作展”,三十五幅作品参展,同时出版作品集。《弓箭手》参加第六届中日美术交流展。2006年 四月三幅作品在刘海粟美术馆,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8月《远方的来客》〉等参加在中华世纪坛展览的“当代盛世中国画”中国美术出版界提名最具影响力画家百人作品展。作品收入画册中。10月《西风烈》参加在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名家邀请展”。《苍生》等三幅作品参加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中国水墨文献展 1996——2006。11月工人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技法图例经典——贾浩义水墨大写意》2007年 1月《墨魂》等二十三幅作品参加在炎黄艺术馆展览的”水墨雄风当代中国名家五人作品展,同时出版作品集.3月作品《双雄》图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写影、写意、名影、名作》当代艺术大展,作品同时收入作品集中。4月《套马》图等两幅作品在绍兴市博物馆参加“现代绘画史 代表画家”作品展,同时收入作品集。作品《西班牙斗牛》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由中宣部主办的《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 1961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曾留校任工笔重彩助教。旋即下放到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画过大量插图,曾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美术作品创作,主笔六集连环画《艳阳天》并两次入选全国美展 。196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连环画观摩展。为《五亩麦子》、《集古林恩仇记》等画插图 。1970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创作党史画。 1973年连环画《艳阳天》第二集入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览 。1975年连环画《艳阳天》第四集入选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1979年《梅妃》等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北京青年画展》。1982年《高原行旅》、《钟馗》等四幅画在加拿大温哥华展出。创作巨幅作品《血迹》、《回来!》参加中日联展 。1983年作品《八月》参加八十年代展览并被北京市美协收藏 。1984年《草原儿女》、《荷花》入选《中青年人物画家作品选》,《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选》 。1985年十五幅作品随《三山五岳·今古风情》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香港、新加坡展出,并由集古斋出版合集。在联邦德国举办三人联展。《中国画》杂志发表《贾浩义草原风情作品选》 。1986年《巴特尔》参加中日联展,《春韵》等四幅在新加坡展出,《套马》、《鸡》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展出。六月,访问新加坡,《联合早晚报》等报刊发表专访 。1987年《空谷》分别在香港和中国美术馆展出。被评为一级美术师 。1988年《人之初》等五幅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牛》等四幅在瑞士展出。十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出版《贾浩义画集》。巨幅国画《雄聚草原》、《青海湖畔》、《燕山妇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9年在《美术》杂志撰文《路上絮语》并发表作品《巴特尔》、《呼唤》、《草原一家》。《人 之初》入选法国蒙特卡罗现代艺术大展。《巴特尔》参加法国嘟欧拍卖行拍卖。十幅作品在美国哈佛大学展出 。1990年《美术》、《中国艺术》、《文艺报》、《桥》等报刊发表作品 。1991年《群马图》等四幅在香港展出。《待帆》等五幅在日本展出。八月在烟台举办个展。出版 《老甲画集》 。1992年十月《老甲画展》在北京画院和北京日坛公园举行。展出80年代以来的作品100余幅。《中国画》编辑部召开读者研究会,近百人出席列席。《中国画》副刊第一期发表以《重锤敲大鼓》为题的老甲作品研讨会记要,并刊载老甲随笔《随想一、二、三》以及作品19幅。作品入选台湾随缘艺术基金会和艺术潮流(香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国画篇》1993年11月,随荣宝斋主办的当代中国画展赴美展出作品并考察参观大都会等美术馆。作品争鸣集《老甲——画坛内外如是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著名报人徐铸成先生作序。1994年《牛影》等七幅作品参加“张力的实验——‘94表现性水墨展’”7月4日,赴韩国举办个展并出版大型藏画集。1995年12月新加坡天都画廊在河畔艺术中心举办贾浩义新加坡“草低风” 画展,并出版《老甲草地风画集》。1996年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画全集》1997年6月由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赴欧洲艺术考察。10月16日老甲艺术馆正式开馆 ,同时“老甲新作展”在老甲艺术馆展厅开幕。1998年9月21日-30日,于朝阳金台展厅举办“回家--老甲精品展”;10月7日-11日参加张力表现主义联展;10月9日-11日于深圳举办草地风情画展 。1999年1月21日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跨世纪中国名家21人画展,收入巨型画册《大风歌》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浑然天地系列”等4 幅作品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跨世纪中国画名家 21人展”,《美术》杂志发表李在兴撰写的《认识老甲》《美术观察》》发表李在兴撰写的《我看老甲》和老甲艺术随笔《我画山水画》并作品11幅。《香港书画报·水墨屯》创作号刊发老甲作品及艺术随笔《老甲随想》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艺术》发表陈传席的文章《大气和乾道--论老甲的画》 并老甲作 品13幅。5月 25日至9月 30日“老甲作品第二回陈列展”在老甲艺术馆展厅举办.10月1日至 2000 年 4月30日”老甲’86新疆速写陈列展”在老甲艺术馆展厅举办,共展出作品53幅2000年 9月 20日随韩国亚洲美术馆组织的考察团考察俄罗斯20世纪绘画艺术。巨幅作品《呼伦贝尔的汉子》捐赠中国历史博物馆。华盛出版社出版《老甲绘画艺术》光盘。入选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和光盘《当代中国美术》《荣宝斋》第4期刊发老甲作品17幅及随笔《我的自白》2001年 9月30日作品《呼伦贝尔的汉子》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百年中国画展”。 作品参加“全国画院首届双年展”。2002年 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老甲大写意画集》
Summer若然霜寒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历史最久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并入开封师专成立体艺科;1956年迁入郑州师专分为音乐科和图画科;1958年脱离郑州师专组建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设有音乐系、美术系、师资科、舞蹈班、导演班和文艺干部培训班;1961年春,学校放长假一年,1962年省政府决定该学院停办,部分师生调入开封师范学院(1979年改称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成立艺术学院,设有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两个专业,原有设备和资料大部分归入开封师范学院。1984年艺术学院分为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1986年音乐系又分为音乐一系和音乐二系。1987年在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基础上新设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1993年5月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由艺术专业4个学院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994年工艺美术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分为艺术设计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脱离艺术学院。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专业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领导。1998年初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艺术专业4个院实质性合并,设立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作曲编导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艺术研究所、民族声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公共艺术教研室,2001年上半年增设戏剧系,2002年艺术设计系分为装潢艺术系和环境艺术系,增设美术教育系。艺术学院现设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编导、戏剧、美术、美术教育、装潢艺术、环境艺术等8个系,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含演唱、演奏)、舞蹈编导、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含民族歌剧、戏曲表演)、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含装潢艺术、环境艺术、装饰艺术)、绘画(含中国画、油画)、雕塑和摄影等10个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拥有一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师资,培养出数量众多的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艺术学院初建时汇聚了在河南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家,如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有谢孟刚和赵子佩,从事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有殷晋德,从事二胡演奏与教学的有王寿庭,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的有丁折桂,从事国画创作与教学的有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叶桐轩,从事版画创作与教学的有刘铁华,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梁冰潜。这些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河南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20世纪30—40年代从河南走向全国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大多受到这些老教师的直接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陆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教育家有武秀之教授(声乐)、王威教授(版画)、杜鹤鸣教授(作曲理论)、吕岱声教授(声乐)、丁中一教授(国画)、王儒伯教授(油画)、琚清林教授(声乐)、赵伟民教授(理论)、陈家海教授(指挥)、王炎发教授(美术学)、赵振乾教授(书法)、马岭教授(中国画)等。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204人,专任教师16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2人讲师57人,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艺术学院自1986年就获得音乐表演艺术(民族声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音乐学(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艺术(中国乐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音乐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自1962年至2002年40年间,艺术学院为国家培养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40多人,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3000多人,成人教育毕业生万余人。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在美术创作、音乐表演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如:美术专业75届毕业生马国强,现任《河南日报》副总编、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在美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美术专业81届毕业生王宏剑,现为河南省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牌、第八届全国美展奖牌(本届评奖不分等次)、第九届全国美展金牌、“纽约2001国际肖像画大展”总统奖。著名画家李伯安早年就学于本院前身郑州艺术学院,后又回本院进修,他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作出百米巨作《走出巴颜喀拉》,最后倒在自己的画前,他的遗作曾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展出,人们为他的作品和精神而震惊,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肖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征集活动中获大奖。美术专业毕业生谢冰毅、李明、王颖生、张灿星、李建忠等分别在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奖牌。音乐专业毕业生小香玉、陈淑敏、李艳秋、杨华、洪雁、孙卫国等经常活跃于国家级演出舞台。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活跃学术氛围,艺术学院在学术交流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94年艺术学院与白俄罗斯音乐大学签署了双方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协议,艺术学院已派2名教师赴白俄罗斯音乐大学进修,选送20多名优秀毕业生赴白俄罗斯音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已有4名留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回校任教);白俄罗斯音乐大学已派2名钢琴教师来艺术学院任教。1995年艺术学院承办《中国音乐年鉴》第六届学术研讨会。1996年受国家教委委托承办“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系主任研习班”。1996年承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河南大学音乐一系联办的“中州音乐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1998年承办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届年会”。2001年承办第三届苏、鲁、豫、皖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年会.2001年承办由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主办的“高师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2002年承办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编辑部倡办、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等单位联办的“首届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音乐创作比赛”。自1980年以来,艺术学院邀请了60多位全国著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来院讲学,其中美术专业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教授,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郭绍纲教授,著名画家王肇民、孙奇峰、魏紫熙、费新我、刘文西、汤文选、何家英、郭全忠以及著名美术理论家张道一教授等;音乐专业有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组长、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润洋教授,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桑桐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林教授、原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张肖虎、陈铭志、丁善德、王震亚、郭淑珍、冯文慈、赵晓生、龚耀年、张远文等教授。同时,大多数青年教师分期分批被选送到国家一流专业艺术院校进修。1998年省财政拨款240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675万元建成综合教学大楼和琴房楼,1999年省财政又拨款507万元设备费,加上学校和本院连年在发展建设方面的大量经费投入,艺术学院的硬件设施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一流。目前艺术学院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7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0多人。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断积累,艺术学院资料室藏书达到7万余册。其中特别珍贵的是自明清至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如“明四家”中沈周、唐寅的作品,清代名家高其佩、袁江、石溪、任伯年的作品,“扬州八怪”黄慎的作品,近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吴作人、李苦禅、陆俨少的作品等。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的困境据2014年4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人均期刊的阅读量比2012年的6.56期
留邮箱发给你
刊登内容:鸡、鸭、鹅及特禽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品种繁育、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家禽业的发展趋向分析,国内外家禽行业最前沿科技动态。发行对象:从事家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
长诗《操》(又名《蛙》,中国诗歌教育研究会);大型魔幻史诗《清明河东图——古皮氏城纪事》;诗集《悲剧舞台》(新天出版社);电子出版物《中国旅游策划案例库》(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