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5

e元素789
首页 > 职称论文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奔跑小猪mm

已采纳

浅论《西游记》中的讽刺手法作者对取经的目标一一西天佛土,基本态度是肯定的,但是在赞颂声中掺杂一定的揶揄之意。作者在灵山圣境特意安排了阿傩、迦叶“要人事”以及如来之辩护的一段夸张的插曲,就颇耐人寻味。阿傩、迦叶竟公开勒索“人事”,大言不惭地对唐僧说;“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唐僧因不知“人事”,遭到百般刁难,被授以无字假经相。唐僧无奈只好拿出沿路化缘的钵盂去行了贿。身为佛祖的如来却还强词夺理地公开加以辩护,说什么“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颂了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去。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活像一个贪婪吝啬、守业传代的老财主。在“庄严圣洁”的西天佛土,行了贿、受了贿居然是公开合法的,更有甚者,竟还受到教主的保护和提倡,这对宣扬“四大皆空”的佛教无异是绝妙的讽刺。 2、 用顺手拈来,涉笔成趣的情节穿插寄寓对丑恶事态的讽刺 《西游记》中的讽刺还常常有这种情况:作者笔到之处,即景生情,顺手抓住某些情节,利用小说人物的插科打诨借题发挥,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丑恶的人情世态给予诙谐的讽刺,起到了巧妙地针贬时事的作用。 第26回写到孙悟空把福、禄、寿三星从蓬莱仙境请到五庄观,碰见猪八戒时,作者笔锋一转,引出一段猪八戒调侃耍三星的有趣插曲: 猪八戒见了寿星,走上前扯住,笑道:“你这肉头老儿,许久不见,还是这般脱洒,帽儿也不带个来。”于是把自家一个僧帽,扑的套在他头上,扑着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进禄’也!”那寿星将帽子摘了,骂道:“你这个夯货,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货,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个夯货,反敢骂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到‘添寿’、‘添福’、‘添禄’?” 福星、禄星、寿星本是为封建世俗所尊仰崇拜的神仙偶像——世人祈望三星保佑以福、禄、寿。但作者在这里让猪八戒如此“无礼”地对他们戏弄嘲讽,从而在嬉笑怒骂中生动有力的揭穿了福、禄、寿星的卑贱本相:原来他们只不过是连个帽子也没有、企求“加冠进禄”,专给有钱人“添寿、‘添福、添禄”的奴才,通过对福、禄、寿星“加冠进禄”的奴才相惟妙惟肖的描写,痛快淋漓的讥讽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富贵寿者、功名利禄之徒[5]。 第四十四回写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在三清观推到三个“圣像”,分别变作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时,作者特意让猪八戒把这三个道教始祖的圣像扔进厕所茅坑,并且别出心裁地叫猪八戒念出了一通妙不可言的“祷语”: “三清,三清,……你等坐久也且暂下茅坑。你平日家受用无穷,做个清净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秽物,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 在这里,猪八戒的所言所行是那样尖酸刻毒、毫不留情的亵渎,揶揄了尊严非凡的道教祖师,这实际上鲜明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年间受宠弄权、祸国殃民的道士的无比愤慨和严厉鞭挞;你们这班“清净道士”平日里把持朝政、坐久高位,享尽清福,今日里倒要让你们享享茅坑秽物的滋味,做个“受臭气的天尊”吧!其讽刺嘲谑的意味是相当辛辣的。 三 作者对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性解放的各种阴暗势力和一切丑恶的东西,作了广泛的揭露和讽刺。通过一系列的讽刺手法展现给读者。 1、 用夸张、幽默的笔调对当代政治的强烈讽刺 《西游记》里的天宫是一个庞大的极其严密的神权组织,而天宫的最高主宰者是玉皇大帝,他表面威风凛凛,骨子里不堪一击,他的十万天兵被孙悟空的单人独棒打的七零八落。天上,地下的生灵那怕是犯了一点小错误,玉帝惩罚起来,那才真够狠哩。灵宵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就把他打了八百下,贬下凡间,还叫飞剑七日来一次,穿刺胸肋百余下。将他变成那副人不人鬼不鬼的灶王爷的模样,后来成了沙和尚。昨日还是自己的爱将,今日就是如此下场。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只因喝酒调戏嫦娥,玉帝就把他打了二千锤,贬下凡尘。谁知他又投错了胎,成了猪八戒。要是换成孙悟空,他就不敢这样,真是欺软怕硬! 封建帝王的荒淫无耻,在小说也有反映。“在比丘国里,有个妖精打扮成道人,携娇俊貌美的小女子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美色,不分昼夜。贪欢嬉戏。如今弄得精神瘦倦,饮食无欲。太医检尽良方,不能治愈”。那妖精道人却因进贡少女,而被比丘国国王封为国丈。那国王听信国丈的秘方,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所谓“药引子”,据说“服用后有千年不老之功。”唐僧问道这件事,驿丞摇头腰指,只叫:“谨言!”国王做这等荒唐凶残的是,还不许人说,连小儿的亲生父母都“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那是多么黑暗的世道啊! 社会风气败坏,各种黑暗势力结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网,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保护着社会上的各种贪赃枉法之徒,而人民却有冤无处伸诉,有苦无处倾吐。作品中有多出这样的列子,如比丘国的妖道罪大恶极,最后却被老寿星搭救而去;大鹏怪罪恶滔滔,却和如来有亲,算去辈分来,如来还是那“妖怪的外甥”最后还是受到如来的保护;青毛狮妖先扮道人,害死乌鸡国国王,把尸体抛下井中三年不朽,后夺王位,在乌鸡国作乱,原因是他与海龙王友亲,东狱齐天是他的好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这等背景岂敢惹;还有更大的关系网,黑河的妖孽赶走河神,占了河神府,河神告状告不动他,“原来西海龙王是他母舅”,狮驼岭的妖魔骇人听闻地“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谁都对付不了他,问题就是他又过硬的关系网:“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礼;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会友;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6]”这样的黑幕,又如何能够揭开、打破呢? 这些看来是神话而实际上是人话的描写,从明朝的社会现实中,可以找出无数例证来。可以说是作者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民的灾难和不幸加以概括、压缩,写进他不朽的著作之中。据《明史》记载,由于开国以来,僧、道之徒数量急剧增加,那些宗教官员又拥有大量土地或优美的山场,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是社会矛盾增加。这种状况引起了地主阶级内部的有知之士的极大忧虑。这在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第八十七回描写了凤山郡三年大旱人民遭受的苦难“民田璅而也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眼。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早在建文时代,杭州知府虞谦就上书要求限制僧、道拥有的土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永乐十几年,翰林侍讲邹辑沉痛上疏:“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水旱相似,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子以求苟活。而京师聚僧、道万余人,日耗廪米白余石,此夺民食以养无用也。[7]”从这里,不是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的深刻性吗? 2、 用象征的艺术手法表达真实的现实内容 《西游记》作为一部寓言小说当然具有一般寓言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他的暗示性、借喻性,也就是象征性。 孙悟空是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一出场,那十分奇特的出世经历就相当引人注目。而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都是贬下人间的上仙,唯独孙悟空是花果山一块石头中迸发出来的石猴。这就埋下了象征手法,注定要在日后同神的世界发生冲突。 前7回,这个石猴主要做了如下几件事:出海学道、诛魔王、入龙宫、打地府、闹龙宫。他的故乡花果山本是一方乐土,山中彩凤、玄鹤、麒麟、寿鹿,这些东西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中,历来是祥瑞的象征,花果山自然也是海外理想乐土的象征。但事实上花果山只是作者向往的地方,现实的残忍与黑暗无形的压着天下百姓。僧、道两教在愚弄、麻痹、欺、毒害人民的思想,作者就以作品中的花果山为象征,让受苦大众有一种心里寄托的地方——花果山。石猴在这一方乐土中被拥戴为王,过的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不久,石猴便放弃这样的生活,出海学道,目的就是要摆脱死亡威胁,追求永恒的自由。后来他诛魔王、入龙宫、打地府、闹龙宫,都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合乎逻辑的。 话又说回来,花果山虽然是一方乐土,但是它不可能超越神界的管辖,成为神界的“世外桃源”,因此,力图“跳出五行山之中”的孙悟空终于还是被压于五行山下,而如来那只手正是神界管辖的化身和力量。 前7回,阻碍孙悟空实现理想的是来自神界的歧视和打击,后来的西行取经,阻碍则来自妖魔,因此孙悟空西行路上追求理想的行为便主要是表现斩妖除魔的斗争。孙悟空战胜妖魔的“法宝”有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分身发,它们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说金箍棒、筋斗云象征着孙悟空的力量,那么,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分身发则象征着孙悟空的智慧。不仅如此,他的象征还有着更多侧面,更多层次的意蕴。比如,就其斗争目标而言,可以说他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化身;就其嫉恶如仇的坚决态度而言,可以说他是正义的化身;从他百折不挠的坚韧性看,他又是意志的化身。进一步挖掘,我们还发现,连孙悟空身上的“先天性“不足及他头上那个紧箍也是有象征性的。这个紧箍,可以把它理解为时代环境束缚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孙悟空自身思想局限性的象征[8]。《西游记》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唐僧性格呈现多样性,象征人们在认识真理,达到理想的过程中的指路碑。孙悟空放纵个性,藐视尊严,反抗权威,象征一种自由思想、斗争精神、英雄气概.猪八戒是个喜剧性形象,他是人们自身弱点的象征.妖魔本性凶残,是社会的丑恶现象的缩影,是困难、干扰、险阻和障碍的象征.神佛有时象征束缚自由,有时象征干扰障碍,有时象征外援力量。西游记离奇变幻的故事和情节,象征人们对真理和理想的渴望,和对成就事业的追求。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也是其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八戒的铁耙、沙僧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是性格与身份的重要标记。离开了这些标记,作为中国经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就会失掉其鲜明的特征。尽管这种特征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定形化、程式化,但其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审美心理当中,产生了不可改变的印记。金箍棒对孙悟空来说尤为重要,离开了金箍棒,孙悟空就不成其孙悟空。从第3回悟空得此宝,以后几乎每一章节都离不开它,它是地府阎罗争夺生命权的工具,也是与天庭抗争、争取权力地位、实现自己欲望和理想的宝贝,更是除暴安良、横扫妖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师徒四人成正果的法宝。一根铁棒,打遍地府、人间、天堂,包容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它显示着小说人物对生命、自由、权力、平等、信仰等的追求,也寄托着作者的希望和理想,还与广大读者内心天生的喜善弃恶、贪生畏死、爱自由、恶专制、求平安、消魔灾的集体无意识愿望相契合,在历代读者心灵中产生着共鸣[6]。金箍棒不仅仅是一件平常的武器,也不是作者创作中随意设置的一件工具,而是一个精心构思、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孙悟空之所以为五行山和金箍咒所苦,是由于他内心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造成的,而作为本我与超我的媒介的自我尚未定型,不能很好地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以五行山这种压迫形式的文化规范对于孙悟空而言还是外在的话,那么金箍这种束缚形式的文化规范俨然似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当他成了斗战胜佛,金箍真的褪去了吗?非也。只是这时他已感觉不到金箍的存在罢了,因为通过取经这一炼魔仪式,以前令他难受的那种文化规范已被内化到他的灵魂中去了。此时的孙悟空可谓“从心所欲,不逾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已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获得了追寻己久的自由。 天上的神佛,作为封建“正统派”的象征形象,表面上谈经说教,却常常为了很小的一点事情公报私仇;与他们沾亲带故的一些妖怪,干净了坏事,最终还是受到他们的庇佑,使人奈何不得。 通过上述的讽刺手法都是用真善美来对照、反衬假恶丑,处处赞扬和褒扬真善美,讽刺和鞭挞假恶丑,构成了《西游记》的嘲讽氛围。同时,也合乎逻辑地揭露出作者对美好的理想,或者说“一种高尚的精神和道德的情操”所追求的“自觉的理想”的肯定和呼唤。[9] 参考文献: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5页. [2]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93页. [4]周中明.论西游记的思想政治倾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56-60页. [5]杨政和.论西游记的滑稽诙谐[J].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12-18页. [6]赵明政.谈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关系[J].中国古代、近代研究(北大复印),1982年第二期.156-161页. [7]明史·卷一五O.上海古籍出版社[M],1955年,第4167页. [8]姜云.《西游记》:一部以象征主义为只要特色的作品[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第五期.98-105 [9]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第二卷)[M].商务印刷馆,1981年,266-267页. ;

211 评论

LynnShi0727

2005年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27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327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236项,争取横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发表学术论文7150篇,SCI、EI、STP收录论文数771篇,出版著作619部;鉴定、评审科研成果121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科研奖励97项,授权专利15项。根据汤森路透集团2012年发布的ESI数据显示,安徽大学化学学科、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反映了安徽大学在这两个学科领域成果丰硕。 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1065个,安徽大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 论文总数为680篇、排名667位,总被引频次4515次、排名902位。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763个,安徽大学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论文总数为716篇、排名588位,总被引频次为4875次、排名757位。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全校各种纸质文献约270万册(件),其中图书馆入藏有中文图书约210万册、外文图书20余万册、古籍线装书约13万册、合订本报刊近20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688部9752册(部分为珍本和孤本),还收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图书馆入藏有中外文报刊9000余种,其中解放前报刊670种,核心期刊约700种。入藏中文电子图书万种,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多种(其中现刊3000余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国内外数据库系统30多种(按出版商计算)。其中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EBSCO、Springer-Link、PQDD(北美博硕士论文库)、部分美国学协会数据库和John Wiley数据库、OCLC基本组数据库、BA、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国研网等。 学术期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以下十余种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安徽大学校歌于1933年创作,由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先生作词,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萧友梅先生作曲。歌词: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版面费

    我知道,Q我我告诉你。

    哦、起床…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

    米米狗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1 徽商的“贾而好儒”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0-08-25 报纸2 徽人“和会朱陆”思想及其影响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1-06-05 报纸3 儒家“定性

    淡蓝色的蝎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现在发表论文不收费的期刊是越来越少了,一般都会收取相应的版面费,所以我这也是辛苦为您搜集整理的,可能不全,但对你是有帮助的,希望你可以采纳,也可以实质性的帮助到

    Nichkhunni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淮师大学报哲社版

    摘 要: 花鼓灯是我国汉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不仅在我国安徽地区流传,在淮河一带的民间也很盛行。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

    木木停留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