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0

长安三太子
首页 > 职称论文 > 苏州园林写作议论文素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土少年Hollar

已采纳

话题作文的开放程度很大,可供选用的材料很为广泛,可要在考场上的短时间内迅速选择到最恰当的材料并非易事。材料与文体有关,也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有关…… ●难点磁场 〔试题1〕(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我国的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已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做出努力。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今年5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 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的身边。 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试题2〕(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 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在德国的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请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案例探究 〔案例〕(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评:此命题从高科技入手,考生在刚一接触到试题时可能会有一种无从下笔的感觉。但看看试题的提示,思路将会很快打开。命题对写作内容的要求是: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并且还从写作的角度及思路上给了考生更多的提示: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从这些要求或提示出发,考生仍然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选用自己已有材料进行写作。如:对记忆移植比较熟悉的考生可以把文章写成一篇科普文章,对这一高科技陌生的考生则可以编写故事,或发表见解,或展望前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文章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话题有关即可。从当年的优秀作文来看,考生的选材是很丰富也很有特色的,如写移植某位科学家的记忆,写堂·吉诃德新传,写科幻类的火星人拯救地球…… 方法点拨:首先要注意选材的限制性和开放性。限制性——选材必须围绕所限定的话题,开放性——选材有写作者充分的个人选择空间。这既需要考生平时应关心社会,面向生活,要有相当的生活积累与写作材料储备,又要能结合试题要求,对自己现有材料进行灵活处理。 ●锦囊妙计 话题作文的选材有什么特点?在选材上有什么方法与技巧? 一、选材与写作的角度有关 从总体来说,因为写作角度的多样性,选材自然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写作时考生可抒情、可议论、可记叙,可讲故事、可编写寓言,等等,选用哪一种写作方式,一般应由作者表现文章主题的需要和材料特点来定;写作的角度与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选材。如议论,就需要选取能作为论据的材料;记叙,则要考虑到材料的完整性、曲折性等。 二、选材与自己平时的材料积累有关 选材与考生自己的材料积累有很大关系。对于诚信这一话题,如果考生平时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有较深的认识,又掌握了有关这方面的观点、名言、典型事例等,在写作时,他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材料选择适合于使用自己材料的文体,如议论文。如果自己有这一话题的优秀故事,完全可以写成记叙类文章。这样,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认识,日常材料的积累等,也自然成了影响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选材与自己对文体的把握有关 一般来说,考生应结合自己对文体的把握与喜好,选择材料。如写议论文,就要选取适合写入议论文中的材料;写说明性文体,则自然要选择说明文体所必需的材料。 四、做到“内容充实”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对记叙文而言,要求记叙文中的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对重要的人、事、物、环境要有较详细、生动的描绘。对议论文而言,则要求议论的要素明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对说明文来说,则要求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恰当合理,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充实,并能从多角度对说明对象加以说明。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单薄,材料不充分,有骨架,没血肉;材料不真实,不新鲜;材料不具体,根据印象,简单写上几句,磨棱两可,似是而非;材料不典型,论证什么都用得上,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事例。这些问题是应该克服的。 ●歼灭难点训练 1.(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 当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人类居住的地球的时候,我们回首百年,一定会被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进步深深感动,同时也会为人类在20世纪所遭受的困扰与危机感到惶恐不安。为了人类在新的世纪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世纪青年》杂志特开辟“世纪感悟”“世纪交流”“世纪留言”等专栏,向广大跨世纪的青年人征稿。 请你为其中某个专栏撰稿,把面向新世纪想说的话、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愿望及想抒发的情感写下来。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想象联想丰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清点。 请以“生活需要经常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01年,我国688个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已达到亿吨,而且将以8%的年增长率递增。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存量达60亿吨,有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包围之中。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对此问题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或提建议,或展开讨论,或记叙城市部门或某些个人在处理城市垃圾上的行动,也可从科技的方面谈垃圾的利用与处理,景山不就是由以前的垃圾堆积而成的么?也可从环保角度切入话题。也可写你自己知道或看见的事情。如某一化肥厂把生产废料如煤灰等固定地运往农村某地,几年过去了,硬是把一条沟给填平了,垃圾有了去处,也改造了环境。 4.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私藏。” 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说:“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说明,有时不能“疑”,有时又必须“疑”。 请以“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疑”有多方面含义,可以是“犹豫不决”(“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一句出自《商君书·更法》,即用此意。“功”指功效),可以是“怀疑、不信任”,可以是“疑问、提出疑问”等。可从一方面入手,选取恰当角度立意。 6.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有一位没有带供氧设备的登山运动员,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在6400米的高度,他渐感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与队友打个招呼,就悠悠然地下山去了。事后,有人为他而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再攀登一点高度,就可以越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他回答得很干脆:“不,我自己最清楚,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我一点都不感到遗憾。”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对此不能强求,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科学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奥运会的金牌得主……“高度”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客观,只有正视自己,才可尽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另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而不能以某种情况为借口,不愿迎难而上,不愿为奋斗付出牺牲,这样的人是平庸的。 文章可论对自我“高度”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记叙某人在自己能力及客观条件范围下而创造出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度”的事迹。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张伟和李强从小就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两人是好朋友,成绩优异,并且都特别喜欢大熊猫。除了经常到动物园去看,还尽可能地了解更多有关大熊猫的信息和知识。高考时,张伟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报考了很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李强则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好和追求,选择了生物专业。若干年后,张伟就职于某南方大城市外企,薪水丰厚;而李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了研究,常年生活在大熊猫出没的原始森林中。 请以“现实与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自拟标题,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老作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一篇篇文章从电脑的激光打印机里吐出来时,我突然发现我失去了书法。——我的儿子也能打出这么干净、漂亮的稿子来,我一手字白练了。”拨了几十年算盘的老会计,经不起小姑娘按几下计算器;一辈子飞针走线的女绣工,面对一床机绣被面自愧不如。科学重新整顿了乾坤。 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请以“科学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9.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事情在感动着我们,使我们领悟社会的进步、生活的美好、人世的温馨,受到思想的启迪、灵魂的震撼、情感的熏陶…… 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只要内容与“感悟”有关,就算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75 评论

小林绿子UUU

《苏州园林》总体把握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词:富于图画美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①第一层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即园林是“处处入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完美的图画”具体体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设计。这也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②第二层(3—6):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第3自然段介绍布局时,用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与古代宫殿和住房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建筑特点。第4段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第5段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介绍花草树木时与外国式的花园作比较,写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第6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

③第三层(7—9):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这样就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人们容易领悟和理解。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并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调能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这一图画美的特点。总而言之,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第三部分⑽: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创作背景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124 评论

乖乖黑宝宝

《苏州园林》总体把握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词:富于图画美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①第一层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即园林是“处处入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完美的图画”具体体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设计。这也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②第二层(3—6):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第3自然段介绍布局时,用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与古代宫殿和住房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建筑特点。第4段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第5段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介绍花草树木时与外国式的花园作比较,写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第6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

③第三层(7—9):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这样就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人们容易领悟和理解。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并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调能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这一图画美的特点。总而言之,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第三部分⑽: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创作背景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271 评论

爱情左面右面

【写作方法】 1.开头的写法: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背景法: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景等背景。 (2) 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关人物。 (3) 主题句法:提出一个观点或论据作为文章要阐明或论述的主题。 (4) 问题法: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出文章的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5) 惊语法:用令人感到惊奇的句子开头,激起读者的兴趣。 (6) 故事法: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为文章的开头,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章。多用于记叙文,也可用于议论文。 (7) 数据法:引用已经被证实的数字来引起话题。 (8) 引语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见习语、谚语等作为文章的开头。 (9) 定义法:常见于对标题下定义,然后通过举例、逻辑推理等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10)夸张法:以一个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为前提,吸引读者 2. 正文的写法 (1) 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把带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对主题句的具体化,是对主题句的具体说明。 (2) 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具体、个别的事例出发,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3.结尾的写法 (1) 简要评价或作结论:文章的最后几句概括全文内容,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2) 重复主题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再次肯定或强调的效果。 (3) 用反问句结尾:虽然形式是疑问句,但意义是肯定的,具有很明显的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希望,号召读者为此而行动。 (5) 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常用习语结尾。[编辑本段]【提升技巧】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中级水平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词汇量有限,不能细致地进行表达:"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她不但对我很好,她对每个人也都很好。她真是一个好妈妈。"简单重复的词语明显地限制了语言的表现力。 2、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组织一篇结构完整语气连贯的文章 。由于学生还不太熟悉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当他从写单句过渡到组织一篇文章,用汉语进行连贯的表达时,就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支离破碎或辞不达意。 3、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文章里写的是什么。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多发生在华裔孩子身上。看起来文从字顺的一篇作文,但它的作者却不会读它。为什么?因为作文是在家长帮助下写出来的,遣词造句反映的是家长的思维。这样的作文练习根本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4、畏惧写作文。有些学生在读书和默写甚至造句方面都表现不错,但由于害怕写作文,几乎放弃坚持了几年的中文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前,只讲解怎样审题,怎样组织材料似乎是远水不解近渴。因为在动笔写作之前,他们还有一连串的障碍需要逾越,如果不帮助他们越过这些障碍,那么写作只可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写作程序由"想——写"变为:"想——说——写",是帮助学生逾越这些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变化意味着,此时对于这个特定群体的教学重点不能仅放在"写"上,而应该首先做好前两步:"想"和"说",即写前的准备和指导。由于这些活动环节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写前预练"。 写前预练的重点是按照某篇作文的要求,引导、帮助学生把他想要写的内容首先用汉语正确地说出来。写前预练的程序及其作用如下: 1、准备阶段,实际上就是"想"的阶段,。在动笔之前,把作文的题目以及思考提纲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如作文《我最喜欢的人/物》,需要学生事先思考:谁/什么?他/它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她/它? 等等。由于中低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有限,直接用书面表达出来有一定困难,而适当的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要涉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从而保证课堂讨论能够充分展开。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是先借助于母语进行思考,而后,再翻译成汉语,母语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从而影响汉语的表达效果。所以,下面的一个环节便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 2、口述作文与课堂讨论,即"说"阶段。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在课堂上口述出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和老师点评。每次的作文讨论都要围绕着题目和主题从词汇、句子、结构等几方面入手,确定几个重点,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一点一点积累和提高。这个活动环节的作用如下: (1)从口头表达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任何一种语言都分为"语"和"文"两部分。"语"的表现是听说,实质是语言思维的运用。"文"的表现是读写,实质是语言思维的书面表达。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语"后"文"。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成功的"说"与"评"可以帮助学生在每一次的写作练习中,建立一个小小的专题词库。如在写"我最喜欢的人/物"时,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他/它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他/它的哪些方面?把这些词分类在黑板上写下来,进行讲解,如关于人/物外貌的词,关于人/物性格的词,关于人/物品质和行为的词等。然后让学生读和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和建立起了一个个有关的小小词库,不但为下一步的写作扫除了词汇障碍,同时也可以开阔思路,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表达能力。 (3)中文的难学,不仅仅在于汉字难记难写,更重要的在于中文与拉丁语系的语文在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上巨大的差异给学生所带来的使用困惑。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能认字,能写字,但却不能说或写出正确的中文句子。如:"我是伟明,我是16岁了";"大为和我去书店先";"我们把车停下在路边","我跑了去家里"。更有甚者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而写出"我的朋友像狗一样的善良和友好"的句子。"说"从口头表达开始,通过示范、讲解和纠正,训练其正确的表达方法、语序和恰当的用语,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中文境界,写出符合中文习惯的文章。 (4)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有利于及时修正表达中的初级错误,并且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说"是以讨论发言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的,这种形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同时,由于口头表达的"不定型性",它的修正要比书面写作的修正容易得多。它允许学生说错,允许相互纠正,自我更正,随时修正。而其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也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 (5)有效的写前预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学生,由于写不好作文而变成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以至恶性循环。而在此环节中,通过"说"使每个学生在动笔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术和心理准备,此时动笔,学生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加,积极性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最基本的意思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口头表达出来后,告诉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试着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加工和修饰,就会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及表达水平是十分有效的。

302 评论

xiaxia910000

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93 评论

爱吃奶糖的鱼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194 评论

空山微风

1、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2、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4、古往今来,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不是临渊之后退而结网者。 如果哥伦布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辟风斩浪,扬帆远航,他又怎么会有发现新大陆的壮举? 如果哥白尼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苦心观测,创立新说,他又怎么会写出《天体运行》这部巨著?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通丝绸之路,张骞怎会有通西域那鞍前的潇洒?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辟海上航线,鉴真又怎么会东海那水上风流? 5、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 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 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 然而,反过来说,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6、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 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 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 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7、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 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束昙花,转瞬即逝; 承诺不是清晨绿草尖上的露珠,晶亮而短暂。 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 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 承诺如同金子,它的光耀是淘金者辛劳的价值,也是淘金者的喜悦。 8、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 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 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生活是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 生活是一首启锚的航船,确定了航向,便不再畏惧狂风恶浪; 生活是一幕人人皆可做主角的戏剧,你刚舞罢他登场,尽显风流。 9、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 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一种高洁的潇洒;“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种悲壮的潇洒。 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信口开河、油腔滑调不是潇洒;自吹自擂、相互攀比不是潇洒;挥霍无度、公款吃喝不是潇洒;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不是潇洒。 10、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我们有曲径通幽、亭台轩榭的苏州园林,有绵延万里、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紫禁城。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写苏州园林方面的毕业论文

    网上下载相关论文,组合一下还节约了RMB。

    h0712320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苏州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苏州园林的借景设计方法---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 借景设计方法是我国古典私家园林艺术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造园造景手法,旨在于收无限于有限之中,以小见大,以有限中

    弱智好儿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苏州园林的毕业论文

    叶圣陶有一篇《苏州园林》,希望对你有帮助

    Angelia84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林肯议论文作文素材

    美国总统林肯的苦难经历 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一个从种种不幸、失落中走出来的坚强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具有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以对的精神,他就不会在经历

    a258181011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议论文的写作素材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议论文作文素

    咕噜131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