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345
非洲各国和各地区是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上的重要依托力,是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非洲的崛起为中非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中非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非洲国家中,除一些资源富集国外,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其次,非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影响,发展并不稳定。近十年以来,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更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但基础设施匮乏极大束缚了非洲可持续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自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处于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如果说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在欧亚大陆,那么非洲大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向西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非洲地区有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当前如何推进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增长、减轻贫困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成为非洲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和政府政策的努力方向。据非洲基础设施联合会(ICA)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达到10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7年增长约25%,比2015—2017年平均值增长38%,其中非洲国家和中国的投资分别增长了33%和65%,其他多边组织的贡献使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增长了24%。
刀剑如梦1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产业资本回流诱发我国产业空心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很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从而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困难的问题,是我国搭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快车,抓住了发展机遇。这期间大量美国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制造业企业也抓住了这一机遇,带动了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加深了我国对外资的依赖。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战略是为美国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美国政府的许多税收政策已对返回美国的制造公司给予了许多优惠,包括苹果,通用电气和福特汽车。随着跨国制造公司的回归,外资流入该国制造业的数量减少了,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水平,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资本流动。导致国内资本减少,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作为竞争优势,它还将挤出低成本的住宅房地产行业。工业公司将不得不转移到国外利率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资本也将流向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地区和行业。随着制造业资本的稳定流出和利率的稳定上升,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弱,制造业的资本流入也就越来越快。这可能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并最终削弱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外国投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2008年之前和之后。2008年之前,我国主要集中在吸引外国投资上,因此外国投资的份额并不高。2003年,外国投资仅产生亿美元,外国投资总额为亿美元。但是,直接生产中的直接生产占中国外国投资总额的%,所占比例很高,此后此比例一直很低,少于20%。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08年以后我国对外总投资高达亿美元,是2003年的近20倍。在大量的外资流出后,我国的制造业比重正处于下降的状态,在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达到后开始出现颓势,在2019年已经下降至。反观美国在制造业回归之后,2019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35%,而我国只有21%。美国的“再工业化”在拉拢回归国内的制造业商,吸引外资流入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蚕食着中国制造业的支柱和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拉大中美技术差距 美国生产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达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高峰,并专注于制造业的发展。结果,美国政府在新领域的投资增加了,例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技术,重点是培养技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支持集群发展的复杂方面。 美国的高级人才和技术创新,并确保其在全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一方面,美国将进一步扩大与我国当前技术的技术差距,加深我国对美国技术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它将为我国创造先进的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先进产品和技术要求苛刻的运输和出口的控制,减少该技术对废水对中国加工业的影响,并减缓中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为了解决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来增加低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鼓励中国制造业公司继续效仿和吸收其制造技术降低成本。随着美国新一轮技术创新取得革命性成果,中国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大的技术和工业壁垒,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制造业优势。美国制造业保护主义抑制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作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势必会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利用商业外交扩大产品的需求市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如果实施出口补贴以提高其出口的竞争优势,无疑将出现财政赤字。基于美国的世界经济概念,保护性措施已成为改善与提高出口竞争力的最佳方法。奥巴马早在2009年就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ARRA,然后在“购买美国商品的规定”中加入了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一方面,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面临更大的贸易壁垒。它可以使用关税,技术壁垒和其他措施来增加中国公司的出口成本并降低产品竞争力。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和利润下降,运营效率低下的中国出口公司将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他们经常利用倾销,统一,337研究和贸易保护来经常向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贸易研究严重恶化了中国和美国的商业环境。在2009年至2018年期间,美国对中国提起了165起诉讼,几乎是“重新工业化”调查数量的两倍。有关行业不仅限于钢铁和工程等传统领域,还涵盖了光伏和电信等技术先进的行业。通过频繁的贸易摩擦,美国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厌倦了处理各种贸易摩擦,它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扩大市场,挤压中国商品的国际出口空间,从而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降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美元贬值政策进一步降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最终,产品市场将出现跨境竞争,产品价格通常是产品竞争的关键,这就是汇率对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或被低估,它将为其产品出口做出贡献。为了减少中国和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弱势的美元来支持本地制造业公司的出口。同时,美元贬值将导致人民币真正升值,而人民币的增长将进一步阻碍我国的出口。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通过向市场投入大量资本,降低资本成本,支持商业投资以及向家庭消费放贷以刺激经济复苏,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奖将降低我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仍以加工贸易为特征。它利用价格作为竞争优势,并在汇率变化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中美之间的工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使用美元升值人民币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制成品对美国的竞争优势,并可能扰乱两国之间的长期分工。这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利益。促使中国制造业加快出口结构升级,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推出了一项生产计划,该计划为制造业创造了竞争优势,并加快了新一轮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总体战略是在先进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中与开发系统竞争,革命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服务,环境保护,海洋和航天技术等。制造业的回归不仅是传统工业的复兴和回归,而且是基于高科技和新兴技术(例如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国一直将“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最大的“比较优势”,并大力发展了许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纺织和服装。我们忽略了传统的高科技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尤其是生物和未来的主导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被确认和培育,这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成为“比较优势陷阱”:出口过于集中于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明显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相对薄弱。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恢复正常,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增加,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长急剧下降。专注于扩展内容和资源规模的全面开发模型是不可持续的。面对美国制造业的重新崛起以及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双边危机”,这场技术革命太独特并且依赖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是适应,出口和升级其出口结构并改善其质量和效率5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对策建议从出口角度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出口市场的开拓与丰富 首先是稳定和扩展欧盟,美国,中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这种市场通常非常经济,具有强大的购买力,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市场。第二,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例如非洲,东盟和拉丁美洲,以扩大业务范围。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价格低,与这些市场的消费量相符,因此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第三是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根据中国的自由贸易网站,中国已经签署了13个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比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有利,并大大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近年来,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数量逐渐增加。中国将加强全球经济市场的拓展,开辟新的贸易路线,消除在出口国过度集中的风险。 出口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一是加强42个制造业的出口,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2025年中国制造”倡议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第一步:奋斗十年,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制造业国家。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水平将达到制造业实力领域的平均水平,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已大大提高,优势产业可以引导全球创新,实现全面工业化的目标。第三步:到2049年,稳定中国的制造业实力,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导者。同时出口规模的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改变中国的出口增长方式,并侧重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出口增长包括独立品牌、独立知识产权和独立上市,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自主出口,继续利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支持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第三,逐步取消加工贸易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在污染和资源密集型的,同时取消或减少税收减免、求生出口关税和出口控制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污染和资源密集型的监护;第四,同意原则、消除和输出“支持”,改善产品指导目录,目录和目录工业加工、贸易准入标准提高贸易和MAC的处理加工产品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吸引跨国公司的高科技生产工艺转移和中国研发中心为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独立的处理贸易和贸易促进逐步转换,从OEM加工到OEM设计和创建独立品牌。为了实现制造业的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加强总体设计,促进创新能力建设,制定相应政策,完成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化,达到制造状态。 出口摩擦的预警与处理 作为对美国制造业回归造成的贸易摩擦的回应。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制成品,政府应建立出口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对本国和出口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市场状况进行检验。改变对关键市场或产品的分析,组织相关出口部门研究贸易壁垒的主要问题和趋势,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敏感预警,及时发布信息,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企业应对贸易冲突的能力与此同时,制造业出口商必须了解美国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政策,有效利用国际经济规则,积极应对争端。商业救济调查案件,如复杂的“反证据”案件,诉讼响应过程是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公司应该雇佣在处理商业纠纷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此外,律师必须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告知公司应对过程,并解释每个阶段的各种预防措施和提前准备。如果有必要,他们也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从人力资本利用角度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促进人力资本利用中国制造业商协会的作用 中国制造商协会是由世界先进制造企业自愿设立的国际商会。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建立组织的目的是敦促中国制造业接洽世界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经历一向科技创新,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完成工业文明和建立一个可持续生产系统。制造业就业重回中国制造企业有显著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企业可以发挥协会作用,桥中间链接:一方面,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可以添加广告显示屏制造企业,具体位置、领域、申请条件和其他条件在自己的网站。为了满足人才招聘的条件,中国制造商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找到工作,促进业务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协会也可以在中国各地举办专门的制造业人才招聘会,以满足制造业企业和失业或失业的制造业人才的招聘和就业需求。 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利用第一,积极推动教育体制创新,改变就业理念,教育部长袁桂仁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政府应推动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过渡。中国高等教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人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合理的。通过转型,我们创造出更符合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是鼓励、指导和监督地方高校的转型。要适应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从理论人员培训转向技术人员培训。第二,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平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要积极推进“人才创新促进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领导者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利用人力资源、大学和科研院所和科技资源直接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发展和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创新企业还可以通过实施激励措施来增加就业机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其业务目标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评估可能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有关。企业可以奖励合格的员工,以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招聘员工时,企业可以明确员工有培训机会,重视员工培训。因为定期的员工培训可以为员工提供大量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经验,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吸引优秀、高质量的员工。与此同时,它还实施了一项人类激励政策。制造企业在招聘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感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好工作。同时,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在正确的环境中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例如,谷歌公司。它是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知名公司之一。公司配备了“隔音空间胶囊”,员工疲劳时可以好好休息。同时,它还配有滑梯,供员工下班后娱乐,也可用于消防疏散。同时,台球和电子娱乐和游戏设施可在大多数办公区域,给予员工适当的劳逸结合。
调皮捣蛋妈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内容提要本文围绕“经济—环境—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考察当代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志制度、环境管制、环保包装、绿色产业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背景,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其对国际经贸的影响; 对国际上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不同认识和争议进行分析、评价;并探讨国际贸易与环境及环境保护关系的实质。旨在形成对国际贸易与环境及环境保护关系总体上的认识,为处理好这种关系、进行正确的环境保护与国际经贸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贸易壁垒世界市场市场准入环境标志环境管制环保包装绿色产业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中心内容的环境革命。这场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际贸易也不例外: 各种环保意识、法律、规章和措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与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及健康有关的商品的国际间流动,甚至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迫使”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游戏规则”、甚至基本理念都作出相应的改变。由此,“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认真分析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实践上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鲋卮罂翁狻? 一、环境标志制度与贸易壁垒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以向消费者表明: 该产品或服务从研制、开发到生产、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环境标志制度对于调动全社会各阶层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环境标志制度体现了一种正确的环境管理思想。现代社会生产应当是一种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取得最大的产出,并且这种产出的使用和消耗也只对生态环境产生最小的污染的生产方式,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从产品的研制、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到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等各阶段都要考虑环境和环境保护问题。环境标志制度适应了这一环境管理思想的要求。其次,环境标志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依靠法律、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进行环境管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它不能保证社会生产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环境效益反而得不到保证;市场机制本身也难以保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行政的强制性应当与市场机制的引导性相结合,环境标志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同时,环境标志制度很好地适应了环保时代人们的生态需求。70 年代以来,人类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逐步产生了“绿色消费”需求。各阶层消费者关注各类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要求政府及权威机构依据环境标准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方式告知。环境标志制度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 环境标志制度产生后发展迅速。70 年代,德国最先制定了具有环境标志制度性质的“蓝色天使计划”,到1995 年,已有40 多个国家的政府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如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奥地利的“生态标志”、欧洲联盟的“EU 制度”、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新西兰的“环境选择制度”等。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如韩国的“生态标志制度”、新加坡的“绿色标志制度”、我国台湾省的“环保标志制度”等。一些社会团体也制定了环境制度,如美国的“科学证书制度”和“绿色签章”、瑞典的“良好环境选择”制度等。国际标准组织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国际统一的环境标志制度。 环境标志制度对于环境保护的独特作用勿庸置疑,然而,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却引起了莫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尽管原则上是自愿的和公开的,平等对待国内外厂商,但在实际上,由于涉及到这一制度的产品类别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进口国的环境利益,能否获得这种标志的标准的制定也受到国内厂商的影响,因此会造成对外国产品的歧视,影响国外产品的市场准入并降低其竞争能力,因此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水墲月心时
国际技术贸易的论文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研究.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 "双刃剑",在GATT/WTO的法律体系中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 Human and health, exhaustive natural source)。但是由于规定不完善,易诱导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快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适应世界自由贸易环境。 关键词:标准化 自由贸易 双重性 一, 引言 1947年,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关贸总协定,3作为重要国际组织,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所签的条约,尤其技术条约,已经成为规范贸易行为和制度世界性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尤其是自由这个贸易中的实用主义依然存在,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一个场所。事实和历史证明:关贸总协定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自由贸易中的实用主义和大国主导操纵,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有人说:WTO是一个“富国俱乐部(club of developed and rich states)”和“只保护富国利益(protection states' profit only)”4。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 "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因此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搞一些自己的标准,以阻挡外国企业长驱直入,保护本民族利益。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要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给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在WTO的过渡保护期内的条件,战略高度上重视标准化作用。 二,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和WTO技术标准协议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5 (1) 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因此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6(2)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通过法律、政策等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其中主要包括对进口产品数量的限制,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和贸易技术壁垒(3)贸易技术壁垒的核心是标准,贸易技术壁垒主要通过产品技术标准和制定技术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合格评定程序来实现,其核心是技术标准。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另一种趋势是: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与预防协议(SPM)、《TBT协定》中,人为设置障碍,这已经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7 1993年,关贸总协定历经七年艰苦谈判,达成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宗旨是限制贸易技术壁垒,要求尽可能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但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并不对称。原因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掌握着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可言,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长驱直入,而对于发达国家,这些标准则可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铜墙铁壁。8 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捆绑现象屡见不鲜。
Perfect颜
题目。1、 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2、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3、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4、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 6、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7、 试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 8、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隐忧 9、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自由贸易与“绿色壁垒”——中国的外贸与环境保护 11、 绿色壁垒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2、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14、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中日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 16、 无配额时代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17、 外资商业进入中国市场状况及影响研究 18、 试论欧盟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 19、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与东盟 21、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 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 2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24、 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探析 25、 中美贸易摩擦初探(浅议) 26、 论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27、 WTO农业协定与欧盟及美国的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28、 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补贴协议对我国政府补贴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0、 跨国公司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 31、 美国贸易301条款:贸易霸权主义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32、 反倾销法: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 33、 WTO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分析 34、 东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35、 环境与绿色贸易壁垒 36、 SA8000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7、 东盟零关税水果对中国水果业的影响 38、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 39、 新美自由贸易带来的商机 40、 信用证风险如何规避 4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 42、 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与中国企业技术进步 43、 跨国公司并购对中国企业出口环境的影响 44、 WTO框架下的新贸易主义评析 4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46、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招标中的竞争力分析 47、 中日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 48、 跨国公司避税的形式分析 49、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50、 取消纺织品配额对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风险 51、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2、 中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源分析 53、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 54、 “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 55、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56、 试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 57、 中国外贸运行和展望。 58、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评价与调整。 59、 浅析我国频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60、 国际贸易实务中货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6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透析及对策研究。 6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63、 对“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外贸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64、 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的政策机制。 65、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 66、 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 68、 新世纪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及举措。 69、 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防范L/C风险。 70、 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71、 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相关产业。 72、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 73、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的关系。 74、 浅析入世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影响。 75、 浅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 76、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 77、 WTO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探析。 78、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 7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80、 浅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规则。 81、 关于国际贸易中单证功能的思考。 82、 对报关有关问题的思考。
飞翔飞飞
浅析WTO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策略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浅析WTO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策略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WTO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区域贸易协定的冲击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tradeagreement,简称RTA)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国家或不同关税地区之间,为了消除成员间的各种贸易壁垒,规范彼此之间贸易合作关系而缔结的国际条约。GATT第24条和GATS第5条规定,RTA是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存在的。但是国际经贸交往的实践中,RTA却成为了常态。且RTA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截止到2013年7月31日,WTO已收到575个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其中有379个已经开始实施。RTA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得谈判更为容易,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很自然地将精力放在其身上,如跨太平洋经济贸易伙伴关系(T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跨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TradeandInvestmentPartnership,简称TTIP)几乎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囊括其中。RTA注重的是双边或者区域利益的协调,与WTO所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不相协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二)南北国家矛盾的冲击
南北矛盾,也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是国际经贸领域最为激化的矛盾。发达国家一直都把握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话语权,这个事实从未改变。而发展中国家随着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也希望获得一定的话语权。WTO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使发达国家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而那些新型经济体由于自身经济水平有限,获得的利益也很有限,且最不发达国家有着被边缘化的倾向。因而,一方面,WTO中的25个发展中国家于2012年集体写信要求停止多哈回合,另一方面,享有主导权的发达国家仍不愿意与后起之秀分享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南北矛盾的激化,阻碍了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进步。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随着国际经济密切合作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增强。竞争总是伴随着合作应运而生。各国为了保持本国的竞争力,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性政策。特别是如今世界经济增速减慢的时候,新贸易保护主义(NewTradeProtectionism)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体现。新贸易保护主义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在于规避多边贸易体制的束缚,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以推进世界贸易一体化为己任的WTO是个严峻的挑战。
二、WTO自身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上的缺陷
虽然WTO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克服了GATT的临时性协定的缺陷,但其在自身组织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WTO由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秘书处组成。部长会议是最高权利机构,但在会议谈判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要贸易大国间达成一致且耗费大量时间,因而许多小国的部长的参与基本上发挥不了作用。总理事会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代司其职,但总理事会同时兼任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给其日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秘书处是WTO的常设机构,由总干事负责。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秘书处相比,WTO秘书处的投入显得很“小家子气”。如目前IMF秘书处有多达6000多人的工作队伍,而WTO秘书处只有其十分之一。人员与经费的缺乏使WTO秘书处的工作捉襟见肘。
(二)管辖范围、职责上的缺陷
WTO本身是一部规模庞大的法律体系,它由一系列有关贸易的协定、协议等组成,其覆盖面已经涵盖了世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掌握WTO话语权的发达国家仍在不遗余力地将新的议题纳入WTO的管辖范围,其中很多议题并不是有关贸易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问题上的被动地位导致其对议题的接受也只是被迫的,并不是真心诚意的接受,因而在某些决议的执行上敷衍了事,造成了执行上的困难。而新的议题进入WTO框架之内,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被动性有增无减,其直接后果就是使WTO陷入艰难的境地。
(三)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上的缺陷
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WTO规则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按照其自身利益制定的,其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注少之又少。因此可以说,WTO是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这一说法是虚假的。更让人失望的是,WTO的决策过程经常缺乏透明度,如在绿屋会议中,许多国家的部长被排斥在大门之外。而且,发达国家通常会暗中施压,甚至予以威胁迫使发展中国家妥协。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决议怎么可能让发展中国家接受。
三、WTO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WTO改革的必要性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WTO已不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关系。WTO被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的局面一直未曾改变过,表面上虽然实行“协商一致”,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从来都只能被动接受其决策。这些新兴的经济体对这种模式极为不满,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它们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极为不合理、不公正的局面。此外,WTO本身还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它是一种成员方主导的国际组织,总干事和秘书处只是一种被动执行的工具,其自身缺乏应有的管理权威。正因如此,WTO在渐渐失去其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经贸领域也越来越不受待见,很有可能面临着被架空的危险。因此,WTO改革势在必行。
(二)WTO改革的建议
首先,完善WTO体制改革。WTO目前的组织结构上存在缺陷,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运行机构是首要问题。许多改革方案都指出,应当强化WTO总干事的职权。目前的总干事职责范围十分有限,好似一个“发言人”的角色。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总干事的权利和职责,并且将优秀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作为当选总干事的先决条件。同时,应当为工作繁忙的秘书处增加人手和预算,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落实现有议案,拒绝无关议案。从前文所知,WTO的管辖范围已经涉及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其本身已是不堪重负。现在的许多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当敦促发达国家尽快落实现有的议案,且主要集中于货物贸易方面。此外,审查新提交的议案是否属于货物贸易领域。如环境、资源的谈判、有关劳工标准的谈判等都不属于货物贸易领域,WTO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场所,应当反对将这些议案纳入WTO体系,这些问题应当由专门的国际组织去解决。再次,改革现有的决策机制。
合理的决策机制是一个国际组织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因素。“协商一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决策困难,但它并不应该被摒弃,在涉及WTO基本原则方面的重要决策上仍可适用。另外,根据许多专家学者的建议,应当增加权重投票方式作为“协商一致”的补充:对于采取“协商一致”而全体成员方长期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采取权重投票,且投赞成票的成员应达到一个绝对的“临界数量;对于某些程序性事项直接采取权重投票的方式。决策机制的改革是一个涉及各方利益的敏感问题,应当在谨慎考虑的基础上实施。最后,协调RTA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RTA与多边贸易体制都是实现贸易自由化这个终极目标的'助推器,两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该被界定为一种互补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多边贸易体制为区域贸易协定设定宏观上的框架和体制,提供原则性指导与帮助,区域贸易协定则延伸了各国谈判的深度和广度,为多边贸易体制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出路。要想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需要两者的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近年来,随着世贸组织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各方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提案,WTO改革什么、怎么改革都涉及到成员国各方根本利益,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本文力求分析WTO改革的形势,归纳WTO改革的焦点问题,包括决策机制、接纳程序、调控能力等,并拟提出WTO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
(一)多哈回合谈判迄今无法成功完成
世界贸易组织组织成立以来,对进一步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解决国际贸易中的歧视性待遇问题,促进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等,发挥了其他国际机构难以取代的作用。但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启动之后就不断陷人僵局,一直没有达成协议,因此造成一部分人对WTO持有悲观和消极态度。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多哈回合巴厘会议达成了《贸易便利化协》等一些诸边协定,其中32个《加入议定书》更是改写了WTO协定的某些内容,除此以外2015年世贸组织第10次部长级会议、2017年世贸组织第11次部长级会议,以及在2020年即将在哈萨克斯坦召开的世贸组织第12次部长级会议仍然对多哈议程持有积极态度,这让人们对世贸组织自身和顺利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增添了信心。
(二)始终提供自由和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即便WTO在多边规则制定和市场准入谈判上步履维艰,但作为提供自由和非歧视贸易体制的唯一多边机构,WTO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国际机构,WTO在全球金融危机出现时能够起到关键的制度稳定作用,从而确保国际经济运行的秩序和可预见性。由此来看,多边谈判的僵局对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仅是局部和暂时的,而国际经济的大局主要还需要WTO体制的支撑和维护,WTO的制度性影响和核心作用是全局和长期的。
二、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难题
(一)发达国家的主导作用危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WTO虽然号称“经济的联合国”,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当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毕竟是少数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进程也是在发达国家占支配地位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它们通过WTO来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多种贸易、投资及经济运行规则,这决定了WTO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与问题,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必然交织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加入WTO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些规则的不公平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的伤害。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正侵蚀着多边贸易体制
多边贸易体制一直力图将区域集团问题纳入多边框架,以消除和制约其消极影响。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以双边或区域形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在WTO新回合贸易谈判尚无法启动的情况下迅速发展。欧盟的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次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贸易呈现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性贸易体制并存的格局。这些优惠性贸易协定的运作结果会使得未来多边贸易谈判更难达成。
(三)“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存在问题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似乎非常民主,任何一个发展中小国也拥有一票否决权,其实真正能用上一票否决权的是贸易大国。如美国就是利用一票否决权最多的国家,不仅如此,美国经常以退出谈判相威胁,逼其他国家认同美国的标准。正是“协商一致”原则,每一轮贸易谈判久拖不决。
(四)仍然存在很多监控的“真空地带”
WTO例外和免责条款过多,使国际贸易中的很多时期、很多场合、很多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无力或无权监控,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原则在边境贸易中就可以不遵守执行;关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协议中的优惠条款,其他成员方就无权享有等。诸多的“真空地带”,使世界贸易组织的调控能力大大降低,使数十个协议功能的发挥大打折扣。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趋势
(一)更加维护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利益
多哈回合充分表明发展中成员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WT0全体成员高度重视,但这还远远不够。自WTO成立以来,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指数有所好转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成员。这表明,WTO在实现确保发展中国家成员,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成员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相应的份额方面,还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降低门槛简化接纳程序
WTO目前也只有164个成员,也不能囊括和代表全世界国家。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让所有国家都能充分、平等参与WTO协商谈判、制定规则等活动经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式的梦想,但是只要WTO降低门槛简化接纳程序,WTO有希望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组织,并且要确保在WTO成员增加时,没有国家被边缘化。
(三)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溶解”
一般认为,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在其成员之间的贸易中消除壁垒,是朝着普遍的贸易自由化迈出的一步,因而只要其特惠安排无损于非成员的贸易,就应允许。随着WTO多边贸易体制向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很可能把许多区域集团带歧视性的特惠制“融化”或使之在不同程度上多边化了。双轨并行的局面只是历史性过渡形式,多边贸易体制最终会取代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决策机制的进一步改进
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决策方式、适当增加多数表决决策事项的建议是改进决策机制的重要思路,但这要求绝大多数成员能够就修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达成一致,这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改进绿屋会议是近期内比较可行的措施。一方面需要扩大其参与程度,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其透明度,使其议程设置、讨论过程和会议结果及时让全体成员和世界民众知晓。
(五)不断加强调控能力
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将进一步加强,其管辖的WTO管辖的范围将从货物、服务、知识产权领域向新的领域延伸;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框架协议与协定将更加细化和具体,其约束力向深层次渗透;其协议与协定中的规则从际范围向世贸组织成员的国内或地区内体制延伸这样也会使得WTO在整体上的作用得到加强。
为了解决WTO现存的诸多问题,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WTO的未来发展走向必将是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机制和体制以及基本原则和运行规则,并且要充分考虑各成员方的利益均衡,保护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经济利益。从人类文明进步史来看,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目前人类最主要的公共产品之一,值得珍惜和维护,因此,我们应该对任重而道远的WTO持有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定义;第二:自由贸易区的普遍规则;第三: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机制。第四:自由贸易区的作用,着重写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世界经济的普
这世上有一部分人过着安逸的日子,一部分人则过着艰难的日子,这没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这符合混沌理论的混乱与秩序,符合经济学,符合地质学等等,这能改变吗?不,能改变
试论我国安乐死的立法选择摘要:安乐死早已不是一个生疏的名词。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又称安乐术,或称怜杀(Me
写作思路:写下关于疫情的病理变化。 湿毒、风邪是本次COVID19的主要病理因素,其产生和流行也具有显著的自然、体质特征。在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湿毒挟风邪致病
就日本大地震来说。从经济方面,由于日本地震影响到了福岛核电站,可以写日本的核能源危机和世界性的核恐慌;还有就是日本地震之后同样受到重创的就是汽车工业,也可从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