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3

桃源捣主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玉米栽培本科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王09870

已采纳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稳产,品质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适合市场需求,销路好。一般直播田每亩用种量1500-2000克。

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3-4小时,一般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分钟,冷却后再浸6-8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3、播种规格

种植密度须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考虑。玉米株型有两种:平展型和紧凑型。平展型品种宜稀植,一般亩植3000-3500株。紧凑型品种宜密植,一般亩植4500-5500株。

4、播种

玉米由于温度较高,一般采取直播栽培,而较少采用育苗移栽。具体方法是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包沟),畦高约20厘米左右,在畦面上开两行间隔50-60厘米的浅沟,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按株距),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

玉米种植要注意的几个禁忌:

秋玉米生育时间短,易受干旱、高温、后期低温及病虫害威胁,会出现玉米棒小,甚至严重秃顶缺粒。因此,要抓好“五忌”。

忌干旱秋玉米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土壤缺水会推迟吐丝,导致不能受精;生长前期遇旱,叶片萎蔫、植株生长细弱,苗体矮小;秋玉米应种在有灌溉条件的稻田;播种后如土壤持水量低于60%,易烧种死芽,需浇水保温;出苗后如叶片卷缩,须抗旱保苗。

拔节到孕穗期保持70%左右持水量,如土表露白需灌水;抽雄期遇千旱,灌水比不灌水的增产30%以上;为防缺水阻碍,可采用人工授粉,即花丝露出时,在晴天露水干后9-11时进行人工授粉,隔1天一次,连续3-4次。

230 评论

L..好菇凉

序号 作 者 标 题 刊 物 发表时间1 李秋祝、赵宏伟* 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主要生理参数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 赵宏伟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6(3)3 赵宏伟、李秋祝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大豆主要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6(3)4 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玉米穗位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专刊5 陈洋、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及其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10)6 王洪预、李秋祝、赵宏伟*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春玉米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1)7 杨亮、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3)8 陈洋、赵宏伟* 不同品种春玉米籽粒蔗糖积累规律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4)9 王强、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5)10 赵宏伟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3)11 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玉米子粒蛋白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6)12 陈洋、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1)13 王强、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5)14 宋海霞、杨亮、 李国、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籽粒脂肪及其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1)15 于秋竹、孔宇、杨亮、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2)16 赵宏伟、孔宇、 于秋竹、杨亮 密度对饲用玉米蔗糖合成和积累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9(5)17 曹玉军、赵景云、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甜玉米可溶性糖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5)18 高扬、 刘化龙、 杨亮、 刚爽、臧家祥、赵宏伟*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6)19 曹玉军、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甜玉米籽粒蔗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7)20 赵景云、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8)21 陈莹晶、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垦粘1号籽粒灌浆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9)22 赵宏伟、于秋竹、 孔宇、杨亮 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生物干重和营养能量价值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4)23 孔宇、 王霞、 杨亮、赵宏伟* 密度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3)24 于秋竹、孔宇、 杨亮、赵宏伟* 不同氮素用量对三个饲用玉米品种蛋白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2)25 宋谨同、赵宏伟* 氮肥用量对芸豆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0(5)26 赵宏伟、赵景云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3)27 曹玉军、 刘春光、王晓慧、赵宏伟* 施钾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5)28 刚爽、王敬国、 杨亮、 高扬、 臧家祥、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2)注:*代表通讯作者近五年发表教学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1、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第一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6月2、加强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第一作者,华章,2009年8月3、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第一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4、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杨亮、赵宏伟、马春梅,华章,2009年7月5、浅谈如何加强农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杨亮、赵宏伟、龚振平,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4月6、建设作物标本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杨亮、赵宏伟,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7月7、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张艳菊、赵宏伟,实验室科学,2009年4月近五年出版著作2部。1、寒地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主编,第二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5月2、特种玉米栽培与加工利用,副主编,第四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6月

324 评论

winwing168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国的希望迫切,我国出台了许多农业扶持政策,加大了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据统计显示,在财政支农资金方面21世纪初期与20世纪70年代同期比增加了倍。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西方的大国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建设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当下农业经济结构尚不完善,政府农业资金发放不及时,扶持基金利用率较低等等,这些弊端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幅度。在资金较为缺乏的基层,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资金的来源途径较单一,资金匮乏极大的影响了农业项目的顺利运作,增加了实现建设目标的难度,降低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速度。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在农业财政支出方面投入较大,但是产生的效果和收益和预期和预期相差太大,这需要政府转变工作重心,不仅要加强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更要加强资金运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例如,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总金额呈现增长的态势,但是农民的年收入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转化为收益,说明资金运用过程中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政府应该扮演好领导者,明确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应该为投入资金的转化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使投入资金转化为农业生产效益。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农业水平较高,具有农业大省的称号。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且自然资源丰富。为了合理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我国在山西省建立起了五个特色的农业区:雁门关农业区、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雁门关农业区是玉米生产地和草食牲畜的重要产地;太行山农业区是主要的玉米和毛猪的生产地;吕梁山生产区是主要的粮食和干果生产基地;晋中盆地成产区是主要的瓜果蔬菜、家畜、家禽、生产基地。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思想,建立起了一些较规范的城乡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建立起了一批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基地和示范园。现如今,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山西省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主业现代农业建设阶段使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搞的工作,决定了我国社会农业大国的建设进程。社会主义农业国的建设过程就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20世纪中叶由我国学者提出,长期受到理论家和农业实践家的关注)的过程。 经济绩效评价在中国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的相关框架系统和评价标准尚未完善,农业财政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漏洞较多。既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持又缺少实践的支撑,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的管理和经营水平较低。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是我国当下必须和立即进行的工作。 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丰富了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更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了依据。 一方面, 我国的农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还尚未成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财政资金的配置工作的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体系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他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影响财政资金利用率的因素,使人们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评估体系为我国农业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投入力度和利用效率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经济效益评估体系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从根本解决了农业财政资金利用问题,加强了项目执行力度和实施后的评估工作,有利于资金转化为具体的生产效益。,大大的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评估体系促进了我国农业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步伐和完善了相关体系,增强了对农业绩效预算的管理工作。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预算支出资金时必须负责和预算支出资金必须具有较高的效益,必须强调预算资金在资金流动的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财政支出资金是否在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可以通过绩效评估系统进行检测。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程度,提高预算执行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社会主义人均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农业现代建设的水平处于世界之先列。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早,可追溯到二战时期,那时国家已经将建设的重心放在灌溉系统和土地改革上,到了1972年前后,农业开发的核心开始发生了改变,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成为当时建设的重心,具体讲,政府通过鼓励建设评估体系,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到了1990年前后,随着《二十一世纪农业系统纲要》的颁布,美国农业开发进入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具体的形式包括:试验田、示范农场和环境保护。 与美国相比,以色列地理位置较差和气候条件恶劣,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但是以色列的农业十分的发达主要是因为国家比较重视科技生产力,善于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建立起了现代化农业。以色列的资金评估体系较为完善,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快,灌溉技术位于世界先列并且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机械化水平较高。这样高度发达的农业不仅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的农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求而且远销到世界各地,较为发达的生产技术被世界各国借鉴,推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像以色列和美国这样的国家农业之所以如此发达与本国绩效评估机制的完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绩效评估系统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估计生产能力、抗灾水平向开发技术和研发新品种、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转化;二是加强农民教育水平、建设农产品科研机构、鼓励资源开发,转变考核标准。为其他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19 评论

红豆呱呱

[摘要] 我国玉米种植密度偏低,限止了产量的提高,耐密品种培育无疑是今后育种的方向,就目前如何增加种植密度,只有通过种植模式来调节密度,经试验,“313”金三角种植模式是增密种植的最佳模式,一般比等行增密可增产。 [关键词] 玉米;增密栽培模式;增产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0hm2左右,最高年份达42000hm2以上,仅10年间平均单产,最高年份399kg,稍低于全国玉米单产361kg。究其原因有四: 1.种植密度稀。据2009-2011年调查6个乡镇,116块1200hm2,平均种植密度2428株,最稀田块2012株,最高4447株,这与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玉米种植密度5000株以上相差甚远,与国际上玉米高产国7000株以上距离更大。 2.等行等株距单棵种植,光能利用率低。调查看我县常见种植模有50cm、60cm、70cm等行距,分别占调查面积的、、。株距50cm、55cm、60cm分别占、、。 3.耕层浅,倒伏重。麦收后多用旋耕机旋耕后机播,耕深13-15cm,玉米根系多分布在耕层内,生长中后期,尤其是籽粒灌浆后,头重脚轻,遇到风雨全部根倒。 4.施肥不科学,重氮轻磷钾。施肥习惯施纯氮肥,多数亩施2袋碳铵或1袋氯化铵。加上不按玉米需肥规律,控五叶促7叶叶龄施肥,结果茎基节伸长,抗倒状能力下降,病害严重。 那么怎样才能种植密度增加,抗倒伏,产量高呢?为此2010-2011年进行了玉米增密栽培模式研究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 1.试验设计 ①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30cm,3705株/亩。②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0cm,5557株/亩。③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30cm,3705株/亩。④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0cm,5557株/亩。⑤“313”金三角种植,行距100cm,株距33cm,每穴3株,6003株/亩。⑥“313”金三角种植,行距90cm,株距30cm,每穴3株,7410株/亩。小区面积,随机排列,设三次重复, 2.试验方法 麦收后免耕,高留茬,不拉麦秸。分别用等行距、宽窄行及“313”专用播种机播。选用品种金娃娃郑单958,市售。 二、主要农事活动 1.播种期 2009年6月2日;2010年6月4日;2011年5月30日。 2.治虫 播后地表喷布48%毒死蜱,防治二点委夜蛾。大喇叭口期丢毒土防玉米螟一次。 3.施肥 叶龄6片时追30kg/亩硝酸磷肥攻穗;10-12叶时追施40kg/亩。 4.浇水 2009年、2010年整个生育期没浇水;2011年6月10日浇齐苗水一次,7月2日浇拔节水一次,7月27日浇孕穗水一次。 三、调查记载 1.倒伏情况 倒伏发生时间,倒伏程度。 2.成穗率 收获前一星期调查。记载成穗率、亩穗数。 3.室内考种 从每小区中间行中间左右连取5穗,调查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单穗重。 4.产量计算 按调查数据计算亩产量。 四、结果分析 1.不同增密处理抗倒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等行距种植,抗倒能力较差,尤其增密后。主要原因增密只是一味使密度提高了,但株行距搭配不合理,光照利用率低,通风条件差,植株茎干细,而易引起倒伏。但倒伏多发生在灌浆后,对产量虽有一定的影响,减产幅度不大。 宽窄行种植,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明显的遏制倒伏现象发生。即使种植密度增加1800株,仍有一定的抗倒能力。 “313”模式种植,除保留宽窄行种植的优势外,3株同穴,团结一致,相互依靠,根系盘绕在一块,形成强大根盘团支撑,抗倒能力可想而知。即是在6000株密度再增密1400株,抗倒能力仍很强。 2.不同增密处理产量结构的构成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是成穗多,穗大结籽多,籽饱千粒重。要想亩结穗多,就要增加种植密度,怎样增加,措施有二:一是种植耐密品种,而是增密种植技术。从表二可以看出,目前推广的耐密品种竖叶型掖单系列、郑单958及阳光98等。种植密度均在4500株上下。如采用常规等行距模式种植,盲目增加密度,就会空杆多,穗小,籽少,倒伏机率加大,成穗率下降。 采用宽窄行种植,是宽行加宽,窄行更窄,株距紧靠,相互支撑,即密度增1800株,也密而不挤,稠而不倒,成穗率仍达到,比等行加密同等密度提高。 “313”金三角种植模式种植密度达6000株,成穗率达到,加密到7400株,成穗率仍达到。 至于穗粒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倒伏程度决定,变幅较大。(见表2) 3.不同增密处理的增产作用 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亩成穗多,抗倒能力及光能利用提高,穗大粒多籽饱,故产量增加明显,从表2看出,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可增产;“313”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可增产;宽窄行增密种植比等行距增密种植增产;“313”增密种植比等行距增密种植增产。“313”种植比宽窄行距种植增产;“313”增密种植比宽窄行距增密种植增产。(见表2) 五、小结与讨论 1.慎选品种 玉米增密种植的成败关键在于选用耐密品种,适宜我县种植的耐密品种有郑单958、阳光98、衡远Y1018等。切忌使用稀植大穗品种。 2.宽窄合理搭配 宽窄行耐密品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0cm,5557株/亩;中等耐密品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5cm, 4400株/亩。 金三角种植:耐密品种,行距90cm,株距33cm,每穴3株,7400株/亩;中等耐密品种,行距100cm,株距33cm,每穴3株,600株/亩。 3.施肥要科学 控5叶促7叶。亩施肥量N不低于26个,P2O510个。 4.注意搞好病虫防治及人工辅助授粉。 参考文献 [1] 卫计运 .“一穴多株”玉米创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j}现代农村科技.2010(8) [2] 王月英.玉米“一穴多株”栽培的效果 [j].宁夏农林科技.2011(3) [3] 张永秀,蔡凤如,王玉萍等.“一穴多株”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j] 新农民.2012(3) [4] 赵小俊,孙兰明.夏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模式[j] .河南农业.2012(3) [5] 杜金旺,武海亮.一穴多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2)

238 评论

chen251791802

你应该去请教一下农艺师或者农业大学教授

19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玉米脱粒机毕业论文

    我有一个 送给你 说不定能帮你啊

    shmilyflying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无土栽培毕业论文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学溶液(营养液)栽培植物。一、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人类对植物矿质

    寻梦的蒲公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玉米研究的论文

    一看就知道你是保定十七中的学生

    爱吃牛蛙的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玉米种子

    农业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在校园外结果被吃掉了他还能够怎么样的去毕业呢?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来讲的话,他们的毕业论文就是他们种在外面的一些东西,在毕业的时候,他们说要将

    黄紫完美搭配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玉米作物栽培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国营养 0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杨月欣 主 0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葛可佑 主编 0 食品

    厦门小鱼网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