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威武
《茶之书》 【作 者】:(日)冈仓觉三英著;许淑真译注 【出版项】:茶学文学出版社 / 民国74年[1985] 《茶道》 【作者】 周文棠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茶道养生》 作者:林治 出版社:北京世图普洱茶道 焦家良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2出版) 茶道养生 林治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07出版) 茶道入门-泡茶篇 蔡荣章 中华书局 (2007-03出版) 茶道入门——泡茶篇 蔡荣章 中华书局 (2007-03出版)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蔡荣章 中华书局 (2006-09出版) 品味生活丛书-茶道 牛国栋 青岛 (2007-04出版)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蔡荣章 中华书局 (2006-09出版)
超级能吃的兔兔
茶经(图文版)
《茶经》(图文版)把陆羽《茶经》进行了精译,并配以精选的图片,全书图文并茂,《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茶经》的问世,对把茶提升为独立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开创了我国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原《茶经》共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起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翔实。千百年来,后人不断以陆羽《茶经》为范本,续写一本本《茶经》新篇使我国传统茶学不断发扬光大。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文化学者日月洲注释的《大观茶论》为我们打开了宋人创造的那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中国茶经》
它与《茶经》相比,更具有时代特色,既重科学技术,又重历史人文;把茶叶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记述,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法,较准确而全面地总结古代、近代和当代的茶情;是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数千年茶文化概貌的巨著。
本书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主要阐述了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形成和演变,尤其是对名优茶、特种茶的历史背景和品质特点,作了详尽的说明;通过对茶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贮运、饮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叙述,表明了中国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过程;并对各种茶的饮用方式,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以及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了剖析,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风貌。
中国茶典藏:220种标准茶样品鉴与购买完全宝典
《中国茶典藏:220种标准茶样品鉴与购买完全宝典》全面收录220种标准茶样,对每款茶叶不仅有产区信息、历史源流、采摘标准、制作工序、市场选购、辨别方法、冲泡技巧等的详细介绍,还附有原色干茶、茶汤、叶底等精美图片,具有很高的实用及欣赏价值。每款茶汤都是经权威专家指导,按标准方式冲泡而成的。每款干茶形态、叶底风格不仅可以参照比较,还可准确辨别茶叶的优劣、真伪。本书堪称是众多爱茶人士和懂茶人士必备的茶书。
《茶道入门》
这本书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
第一是“茶如何制成?”如果连茶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来不就像瞎子摸象?
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市面上的茶叶有那么多种类,它们的区别何在,如果没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难以进入欣赏的领域。
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
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非专业习茶的人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充分且正确的茶道入门知识是不容易的,笔者以从事二十五年茶道教学的经验,多次整理这类课程,皆希望使初学者能以最短的时间与精力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708带你去吃吧
《一尾流之书》《乗邑名物记 3巻. [1]》《乗邑名物记 3巻. [2]》《乗邑名物记 3巻. [3]》《二时庵雑记之写》《伊丹宗朝伝茶の汤式》《会席写》《会席留》《会席附 3巻》《会记附》《八幡滝本坊名物记》《初心集 14巻. [1]》《初心集 14巻. [2]》《初心集 14巻. [5]》《初心集 14巻. [6]》《初心集 14巻. [7]》《别観茶礼抄駄荷袋》《利休好茶具一式》《利休居士二百远忌道具会席控》《利休居士细川江来书》《利休花生之伝》这应该是最全的茶道书籍了吧,还有谁见过比这更多更全的茶文化书籍,可以说这些出自 古籍阁 的茶文化书籍基本上包括了古今茶文化方面的所有书籍资料合集《利休铭七种茶碗并闲居茶碗之切形(1)》《利休铭七种茶碗并闲居茶碗之切形》《千家不白翁伝书囲入作法书》《千家平手前道具置合之図》《千家形物茶入釜》《千家数寄屋普请寸法式目》《千家石州形物帐》《千家系図及茶席地絵図》《千家茶器名寄写》《南坊流茶人系图并花押薮》《古田远州桑山道庵寄合之记》《古织茶汤书》《名器便覧》《名物数寄家》《名物目利闻书》《名物茶入目利之书》《名物茶入记》《名物茶器寸法式并茶入印镜》《名物记》《名物记薬之记》《和泉草 4巻. []》《和泉草 4巻. []》《唐茶记》《土屋侯御道具帐》《墨迹并名物茶具记》《大崎道具之记》《大工之书 2巻》《大铭茶入极秘伝正図式》《好物集》《妙喜庵茶事道具料理扣》《宗二之记》《宗佐宗守会席附》《宗友记 3巻. [1]》《宗友记 3巻. [2]》《宗友记 3巻. [3]》《宗和献立》《宗旦百年忌百会扣》《宗甫公古织江御寻书 2巻. [1]》《宗甫公古织江御寻书 2巻. [2]》《宗関流茶筌元 2巻》《寛政十二会席留》《将军家御物御茶汤道具》《小堀和泉守様御茶の汤之记》《小堀家台子点法》《小堀家道具帐》《山中氏道具之扣》《広岛侯家蔵画幅目録》《当流茶书. [1]》《当流茶书. [2]》《当流茶书. [3]》《当流茶书. [4]》《当流茶书. [5]》《当流茶书. [6]》《従好録》《徳川家御道具帐》《徳川家道具虫干の记》《懐蔵集》《数寄屋法则》《数寄屋絵図》《数寄道次第》《本録》《村瀬茶道きゝがき》《松屋笔记》《松屋道具记》《松本见休万法集》《枝折抄 3巻. [1]》《枝折抄 3巻. [2]》《枝折抄 3巻. [3]》《棚物道具其外饰附书》《棚物饰并长板図式》《楽焼茶[ワン]之図》《楽长次郎七种茶[ワン]记》《法护普须磨》《瀬戸茶入雏方名细书》《点茶要集》《片桐家系図》《玄冲庵折本写》《百会留帐》《百会道具会席扣》《県宗知茶书》《石州会の留》《石州好薄茶器香筥雏形写》《石州流きゝがき》《石州流系図写并闻书ノ写》《石州流茶书》《石州流茶书2》《石州流茶汤秘伝 3巻. [1]》《石州流茶汤秘伝 3巻. [2]》《石州流茶汤秘伝 3巻. [3]》《石州流茶道の种々 2巻. [1]》《石州流茶道の种々 2巻. [2]》《石州流表具之书》《石州流诸具置合図》《石州流镇信派闻书》《石灯笼鸟居寸法》《神尾家道具明细记》《秘蔵伝心》《立庵生先懐中秘书》《竹浪庵茶会记 2巻. [1]》《竹浪庵茶会记 2巻. [2]》《竹生筒法》《籔内流闻书》《细川三斎公御相伝之闻书》《腊月庵日记》《良斎随笔 5巻. [1]》《良斎随笔 5巻. [2]》《良斎随笔 5巻. [3]》《良斎随笔 5巻. [4]》《良斎随笔 5巻. [5]》《花瓶四十三品》《茶の汤弁》《茶之汤ものがたり》《茶之汤初心抄》《茶之汤覚书》《茶事并雑记》《茶事见闻集. [1]》《茶事见闻集. [2]》《茶事见闻集. [3]》《茶事见闻集. [4]》《茶事谭 2巻》《茶事道库之事诸器集》《茶人徒然草》《茶人系谱》《茶会録》《茶会雑记》《茶入図》《茶器名物集》《茶器図》《茶器目利闻书》《茶器目利集》《茶室営造之诸规》《茶室棚物図》《茶席饰附覚书》《茶汤大成秘抄 6巻. [1]》《茶汤大成秘抄 6巻. [2]》《茶汤大成秘抄 6巻. [3]》《茶汤生花之事》《茶汤见闻书》《茶礼集说》《茶祖珠光传》《茶道三百箇条 5巻. [1]》《茶道伝书》《茶道伝书ぬきがき》《茶道便蒙抄 5巻. [1]》《茶道便蒙抄 5巻. [2]》《茶道便蒙抄 5巻. [3]》《茶道便蒙抄 5巻. [4]》《茶道便蒙抄 5巻. [5]》《茶道具之事》《茶道具组合会釈器物名谱集》《茶道具絵图》《茶道大意》《茶道家谱》《茶道炭の式》《茶道用録》《茶道秘伝书 2巻. [1]》《茶道秘伝书 2巻. [2]》《茶道笏记》《茶道系図》《茶道耳底记深秘钞》《茶道诸器定则》《茶道鉄槌集》《茶道雾の海》《蓬生斎茶游记 2巻. [1]》《蓬生斎茶游记 2巻. [2]》《藻志穂草》《表具取合》《制茶之図》《诸家会席记. [1]》《诸家会席记. [2]》《诸家会席记. [3]》《诸家会席记. [4]》《诸家会席记. [5]》《诸家会席记. [6]》《诸家会席记. [7]》《诸家名器集. [1]》《诸家名器集. [2]》《诸家名器集. [3]》《诸家名器集. [4]》《诸家名器集. [5]》《诸家名器集. [6]》《诸家名器集》《诸方茶之汤扣》《诸流茶人系図》《讌席目録》《逆流玄谈 2巻》《速水流茶道初心闻书 3巻. [1]》《速水流茶道初心闻书 3巻. [2]》《速水流茶道初心闻书 3巻. [3]》《道具寸法书》《远州作茶[シャク]茶入集》《远州公御库帖》《远州流伝书 19巻. [10]》《远州流伝书 19巻. [11]》《远州流伝书 19巻. [1]》《远州流伝书 19巻. [2]》《远州流伝书 19巻. [3]》《远州流伝书 19巻. [4]》《远州流伝书 19巻. [5]》《远州流伝书 19巻. [6]》《远州流伝书 19巻. [7]》《远州流伝书 19巻. [8]》《远州流伝书 19巻. [9]》《远州流茶道覚》《远州流见闻録》《釜之図 2巻》《釜九十図》《铭物釜之図》《铭物集》《镇信派石州流六十ケ条》《鉴定记》《长闇堂之记》《闲友记事》《闲居偶笔》《云州侯御茶の记》《风炉切形》《风炉囲炉裏茶立前炭锁大概》《风炉灰之図》《风炉釜切形》《鸣物之相伝》
奔跑的窝妞妞
1.《茶经》《茶经》是一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的划时代茶学专著。2.《煎茶水记》这是一本现存最早的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全文仅约900字,共列出全国宜茶用水20处。3.《品茶要录》本书共10篇,一至九篇论制茶过程中应当避免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情况。对今天辨别茶叶质量仍然有参考价值。第十篇讨论各产茶之地的特点。4.《大观茶论》《大观茶论》为宋代皇帝赵佶所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专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5.《茶具图赞》《茶具图赞》是中国第一部茶具专著。该书绘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职责,妙趣横生。6.《续茶经》《续茶经》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是《茶经》的10倍。
茶经,煎茶水记,十六汤品 ,补茶经,茶录 ;茶经对茶文化的记载是比较全面的。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Zhejiang Tea exports face a series of challenges that a
一般都是用万方或者知网
问题一:2014-2015年 山东医药杂志 是否为核心期刊,是的话,具体是哪类核心? 山东医药 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附件为 2015年中国过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若您是初次投稿,建议先找些门槛低的省级期刊投稿,这类杂志有《故事》、《故事世界》、《幽默与笑话》。另外《知识窗》、《青年科学》、《思维与智慧》这些杂志你也可去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