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bellen
推荐答案纯属胡说八道,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就是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的姊妹刊,同一个杂志社的杂志,影响因子3点多,比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低大约2个点。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主要报道较完整的研究论文或者前沿综述,Reports主要报到短通讯或者研究简报EMI这么著名的杂志,环境微生物领域的最高期刊,怎么会被人说成《微生物学通报》呢?真搞笑
灵魂尽头z
The Top 10 of Impact Factor in Reproductive Biology影响因子排名前十的生殖生物类杂志2009-10-17 20:34影响因子排名前十的生殖医学类杂志Title of Journal Impact Factor(old VS new)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and Sterility Reproduction of Reproduction Human Reproduction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附OTHERS-------仅!供参考REPROD TOXICOL BIOMED ONLINE BIOL ENDOCRIN FERT DEVELOP CONTRACEPTION NUTR DEV SCI REPROD DEVELOP DOMEST ANIM REPROD MED
有前有钱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物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蘑菇和银耳等食、药用菌是个例外,尽管可用厘米表示它们的大小,但其本质是真菌,我们称它们为大型真菌。而属于非细胞生物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等则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其实,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亿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微生物与人类"相识"甚晚,人类认识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几百年。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示出一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单个的微生物细胞,但是当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种材料上形成一个大集团时,或是把微生物培养在某些基质上,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我们把这一团由几百万个微生物细胞组成的集合体称为菌落。例如腐败的馒头和面包上长的毛,烂水果上的斑点,皮鞋上的霉点,皮肤上的藓块等就是许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虽小,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对人类有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有的虽然和人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微生物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限制,许多微生物的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其已知种占估计种的比例仍很小。从下面的两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微生物已知物种数与世界已知物种数的比较 类群 中国的物种数 世界的物种数 中国/世界(%) 病毒 400 5000 细菌 500 4760 真菌 8000 72000 微生物的已知种数和估计总种数 类群 已知种数 估计总种数 已知种百分数(%) 病毒 5000 130000 4 细菌 4760 40000 12 真菌 72000 1500000 5 微生物是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谢类群,没有微生物的活动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其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和为人类提供广泛而大量的未开发资源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微生物的生命形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以及有关微生物在遗传、分类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知识概念。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它生物类群相比,人类对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了解最为贫乏。以原核生物界为例,除少数可以引起人类、家畜和农作物疾病的物种外,对其它物种知之甚少。人们甚至不能对世界上究竟存在多少种原核生物作出大概的估计。真菌是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类群,目前已定名的真菌约有8万种,但据估计地球上真菌的数量约为150万种,也就是说人们已经知道的真菌仅为估计数的5%。 微生物的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括生理类群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不及的。微生物有着许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种类多,仅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就能产生2000-3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天然抗生素中,2/3(超过4000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互生(和平共处,平等互利或一方受益,如自生固氮菌与纤维分解细菌)、共生(相依为命,结成整体,如真菌与蓝细菌共生形成地衣)、寄生(敌对,如各种植物病原菌与宿主植物)、拮抗(相克、敌对,如抗生素产生菌与敏感微生物)和捕食(如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等关系。 与高等生物相比,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全球性的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已经展开,截止2000年4月的统计,已有27个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部完成发表,另有95个正在进行中;4个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发表,21个正在进行中。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将一个崭新的、全面的和内在的微生物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是21世纪生命科学生命力之所在。由于动植物物种消失是可以估计的,这就意味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现象也在发生,如何利用和保护微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对此做了许多努力,并提出了一项微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随着这项计划的逐步实施,人类将从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中受益。这项计划包括: 建立推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组织; 召开关于微生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指征研讨会; 提出已知种的目录; 发展微生物分离、培养和保藏的技术; 发展微生物群落取样的标准; 提出选择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长期保护的生态系等。 微生物在整个生命世界中的地位 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人Woese等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导致了生命三域学说的诞生。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细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在图示“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中,左侧的黄色分枝是细菌域;中间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侧的绿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 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生命进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Brown等依据平行同源基因构建的“Cenancestor”生命进化树,认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个原生物。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两个分支,一个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一个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细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然后原真核生物经吞食一个古菌,并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组而产生真核生物。 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Leven小万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个M精彩
微生物一词来自英文Microorganism,指生活在显微尺寸下的生物,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 等。从1674年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发明显微镜开始,微生物逐渐被人们科学地认识,曾经有报道指出地球上存在1万亿种微生物,但其中只有非常小的比例被人描述过。从对流层顶部的大气层到海洋深处,从冰山之巅到生命禁区的沙漠之深,从近百摄氏度的海底火山口到高盐的盐湖,都有微生物的身影。在我们的身体上,微生物从 皮肤到我们的肠道,凡是跟外界接触的地方都有它们的存在。微生物比人类更早的出现在地球上,它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 科学家在追寻宇宙微生物的存在。地球上存在1万亿种微生物,但其中只有非常小的比例被人描述过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指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它们生活在一定环境空间,相互影响并彼此平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微生物不仅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功能,并且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部分功能性微生物还与人类的慢性疾病相关,如肥胖、糖尿病、哮喘等。它们在农业生产力、生物燃料的生产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对微生物最早的认识,可能是食用发酵变质后的食物引起中毒时的痛苦记忆。后来人类就开始学会使用酵母菌来发酵生产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醋 和酒类等。自200年前发酵工业兴起之时,人们开始大规模使用工业微生物,其中著名的是酵母菌以及生产各种抗生素使用的工业菌。利用微生物生产阿片类药物 以及紫杉醇、青蒿素等药物,也已不再新鲜。有科学家在研究通过微生物来生产人类需要的所有食物、药品、消耗品等生活所需。目前,基于工业微生物的发酵工业 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而且人类对工业微生物的需求还在扩大。在人类曲折的历史上,微生物也引发了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疾病,如黑死病、流感、疟疾等。虽然很多微生物是人类的致病原,但我们也应看到,它们也可产生像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更新,人们逐步利用微生物来生产疫苗、抗生素等,帮助人们战胜传染病。肠道微生物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它们寄生在人类肠道中,数量是我们自身细胞的数倍。虽然人类很久以前就已了解到肠道微生物跟人类的关系密切,但直至近些年来,研究者才揭示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通 过与我们的大脑的关联,肠道菌群既可控制人类的情绪,还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喜好。在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研究者发现它们在免疫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生 物还与人体呼吸性疾病、衰老以及癌症关系密切。在药物使用方面,研究者也在关注肠道微生物与抗生素、免疫治疗的关系。实际上,研究者已把肠道微生物作为用 药的对象来对待,肠道菌群俨然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器官。研究迅速,了解有限显微镜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随着各种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成熟,人们可以对微生物持续的观察,并根据形态等特征进行分类。DNA 测序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得16sRNA基因测序成为微生物分类的主要研究方法。而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出现则让大量鉴定微生物成为可能。最近5年,微生物组的研究经常是顶级学术杂志的常客,甚至每一期的杂志都有微生物群落 的论文发表。但对于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微生物这一基本问题,至今依然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答案。不仅因为微生物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研究手段的缺乏,例如仅仅1克湿的土壤中就可能含有1010~1011个微生物个体,种类也可能超过万种。如果我们想理顺它们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那么这一问题则更为复杂,期待NMI计划能够让我们窥探微生物更多的秘密。
微生物学杂志是核心期刊。 《微生物学杂志》创办于1978年,是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主管,中国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期刊。
刚了解到一家SCI微生物期刊征稿的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BEB2014)将于2014年9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它的上一期期刊文章差不
推荐答案纯属胡说八道,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就是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的姊妹刊,同一
【篇一】投稿的介绍信范文 拟投送刊物: 稿件编号:标题: 特殊声明或要求:1.无2.有: 基金项目及批号:(请附审批件复印件) 科室审查意见(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sciencenaturecell我有这些杂志,都是英文原版的,如果你要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