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闹闹now
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的喜爱。开展起来也十分方便,所以深受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少年儿童的喜爱。从体育课教材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适当结合地方实际选择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一些项目不仅具有健身意义,还具有教育价值。我校是一所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县区小学,学生特别喜爱喜闻乐见又简便易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活动的“走进”,既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受学生的喜爱。一、民间体育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实用价值通过收集整理、创编的民间体育较适合于小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开展,这当中有适合儿童的趣味体育活动,有修身益智的智力体育活动,有闲暇娱乐的健身体育,也有生龙活虎的竞技体育,这为县区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素材。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组织等要求不是很高,简单、方便、易教、易学、易练,深受县区小学生的喜爱,它对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谐的团队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也不无裨益。在县区小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学校进行传播与推广,可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功效和教育价值。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经过整理和改编后的民间体育完全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也可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体育进入课堂,首先要在本学科组内上好一节研究课、示范课、组内公开课,让全体教师观摩,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讲解讨论,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并尝试开展全校性体育大课间民间体育活动。例如:我校在普及实施全国中小学生集体舞时,就根据地方民间体育创编了8分钟的“回族、彝族”舞蹈在大课间实施;其次,在组织体育教学时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将创编后的民间体育作为主教材或辅助性教材内容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大组、小组、自由组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民间体育活动,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再次,在民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当好观察者,观察学生的行为、发展水平、需要和困难,以此作为指导的依据;最后,要当好学生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提供语言上、材料上、技能上的帮助,以推进民间体育游戏的延伸,分享民间体育游戏中情绪体验,交流经验,掌握必要的规则等。三、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时机本文定义了“走进”二字,也就是自然的意思,至于其“走进”到教学内容的什么地方,那就要根据教材制定的意图了。如:在我参加的一节以《健康快乐跳起来》为主题的水平(一)小学二年级“徒手操”教学课中,我将创编后的地方彝族集体舞引入到准备活动中,运用这种办法使学生在3——5分钟的时间内达到适合本课教学所需要的心率、兴趣及活动量,起到了以往跑圈、徒手操、游戏的作用;在基本部分教材学习中我又将其作为辅助性教材来处理,把创编后的彝族“蹲斗”游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开展活动。学生在优美的《西班牙斗牛曲》中尽情享受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特别是教师的参与更让课堂掀起高潮.另外也可以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以素质练习游戏的形式辅助到课堂中去,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等等。在课的结束部分,师生共跳回族舞蹈,更让学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民间体育在课堂上的确是有较大生存空间,它进入课堂是一种趋势,至于该采用何种时机进入课堂,我认为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2、对民间体育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实际民间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标准,它的评价是灵活多变的。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实时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民间体育活动,是否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民间体育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投入等等。3、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于民间体育活动本身就对学生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所以它的组织形式应该表现出最大的自由度,鉴于民间体育活动进入课堂其进入方式、内容选择的灵活多样性,也就带来组织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1)、以内容决定组织形式。(2)、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组织形式。(3)、按掌握动作情况(技术水平)来决定组织形式。(4)、撇开自然班,以大课间的形式开展。作为我们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4、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既然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它的评价体系也就是一个“活动”的标准,体育教师在评价时应该以鼓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不能去挑剔。只要是学生参与完成了此项活动或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毕竟民间体育活动本身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例如:学生在跳民族集体舞蹈时,看上去动作虽然不是那么整齐划一,但学生的那种认真劲和跃跃欲试的冲动无不让我们送去欣赏的眼光。民间体育进入课堂教学中评价应该在自我评价、组内评价中得到运用,就算是教师的一句简单评价也可以给学生无穷的财富。 总之,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民间体育活动“走进”小学体育课堂教一种趋势,它的到来给学校校本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学校体育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只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肯去想,肯去实践与创新,相信不久的将来,学校体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格局。
cindydaniel
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应该说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儒教的熏陶最为主要,重视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儒学认为,人在德行修养方面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仁、智、勇”,一旦达到了这个境界,就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民族传统体育深受其影响,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甚至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道德教育之中,将体育视为培养人遵守礼仪、修炼情操的工具和手段。 (二)我国新形势下新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好机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不只是资本的广泛涌入,还有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争夺和文化的入侵,如美国影视文化、日本礼仪文化,韩国的跆拳道文化等,在中国已有了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追求与西方体育相一致的标准,更不是走同样的发展道路在整合传统体育与现代化、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的关系中,需要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综合创新观察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特征以及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性特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寻求一种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全球化语境,在“互补”与“对话”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气氛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学的任务是艰巨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如何在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碰撞中找到出路,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民族自身内在的文化(传统文化)为原始生长点,接受新兴的新文化潮流,由内向外发展,在现代科技进步和多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对如何处理主体发展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东西方体育理念的差异,如何处理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等等需要做出积极的回应。 四、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前瞻性分析 21世纪是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的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需要吸收当代竞技体育的现代化、科学化的方法。目前当代竞技体育经过大量从事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训练、竞赛和普及推广的机制,而民族传统体育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有些训练和教学方法尚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素质要求,通过整合与重组,建构以人格素养课程、基础知识技能课程、专业定向课程为核心,以自我完善课程为调控的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之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新形势下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但是,建构一套新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下程,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五、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式研究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同等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要体现时代性,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来满足现代社会的各种需求,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己任,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充分体现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精神,并以这种时代精神为主导思想,去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积淀,促使着该民族的身体活动形成独特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这正是构成该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重要方面。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着古老的为方保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善待我们的资源。 3. 顺应现代生活方式,迎合大众心理。 4.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进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大环境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及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市场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许能使一切都商品化、市场化,但在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作为一个市场体系,它必须是完整的。 5. 建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 6. 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21世纪的中国体育,趋向世界性,民族性,将成为本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流方向我们应主动出击,推出精品,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以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 六、结语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和价值,必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内容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国家大局等方面。同时21世纪是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的(下转第82页)(上接第62页)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民族传统体育要吸收新的理念,走学科化发展道路,构建理论体系、完善技术体系、开拓教育体系等,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高等教育应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放宽限制,吸收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传习者到高等院校来接受高等教育,使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院校中继承和发展。
简单已逝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二十个民族传统体育毕业论文题目:1、"健康中国2030"契机下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究2、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融合研究3、基于"两创"原则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4、论校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以吉林化工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例5、谈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可行性6、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刍议--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策略研究8、西方媒体传播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研究9、"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探析10、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分析11、文化自信主题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12、"体育+旅游"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产业化研究13、民族传统体育与公共文化服务互动研究1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本质、路径与建构研究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热点转换与成因16、"一带一路"背景下VR技术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17、民俗特色文化对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影响的研究18、"互联网+"时代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19、民族传统体育术语的产生方法及特色20、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推广
探究体育舞蹈流行于全世界的魅力易和贞子015体育舞蹈其实就是国标舞。 国标舞全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国标舞已经发展成为摩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而且也包括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
文史知识文史哲古典文学知识
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
论文题目: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