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3

暴脾气媛媛
首页 > 职称论文 > 给国家地理杂志拍照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二郎爱学习

已采纳

网上查下各杂志社的投搞要求,投稿方式(一般用电子邮件发过去)

258 评论

穿风衣的猫2012

首先,到中国国家地理官网: ,进行用户注册。然后在首页点击“投稿”注意事项:1投在这里的稿件,是向中国国家地理网投稿!我们审核通过并录用后,将呈现在您的个人专栏里,也可能将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相关页面及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各平台上(微信、微博、手机报等),会注明来源和作者,但不支付稿费。2对于投稿,我们若要对标题、内容、说明等进行编辑和修改,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并且征得您的同意和认可。所以请在下面留下姓名、电话、QQ等联系方式,便于中国国家地理网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您,和您沟通稿件情况。投稿稿件一般会在10天内完成收录,并通知且认证该稿件作者。对于没有被中国国家地理网收录的稿件,我们不一一通知作者。3如果中国国家地理旗下三本纸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对您的选题感兴趣,相关编辑人员会主动联系您。4我们会定期对部分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分500元、300元、200元/篇三档),并会不时对优秀作者提供各种赞助奖品。需要说明的是,能获得奖励的投稿毕竟是少部分。5没有体裁限制,但要求原创,抄袭、转载、软文一律绕道。我们不排斥一稿多投,但更欢迎独家首发稿件。6如果需要就文章、图片等被忽略、被编删事宜需要与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直接交流,邮件: 或致电:-209/230。

228 评论

格桑之门

好好拍照片,多投稿!没技术是不行的。。。。。。。

175 评论

佳丽子伊

以我的名字投稿,成功率会增加2万

320 评论

家装e站邯郸站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

225 评论

VV爱吃007

当然是 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具体请看下面 Shangri-la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于1933年在其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gin) 中描写的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 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1971年,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原籍福建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第一家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从而揭开了一个辉煌如梦的酒店王国的序幕。郭氏自幼喜读《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在他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20年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酒店集团,总资产达470亿港元。令人感兴趣的是,香格里拉集团的每一家酒店都向来宾赠送《失去的地平线》这部小说。 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深知对卓越不凡的热忱追求必须从酒店高层人员作起,因此每位高层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 香格里拉领导层由酒店业界最出色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业界经验,幷且效力香格里拉酒店长达10年,才晋升至现有的职位。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云集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在国际酒店业积累了丰富经验,每位高级人员均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对管理和营运事务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集团在环球迅速扩展的重要资产。 下面是香格里拉的一些情况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真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 现今的云南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 消费血贵!

275 评论

weddinglily

马里1997年 一家人在午后小睡,身上覆了一层从干枯湖床吹来的啥子 乔安娜.皮尼欧是国际知名的摄影记者,投身新闻摄影已经超过20年,这张西非的图阿雷格族家庭在沙中小睡的照片,刊登在《国家地理女性摄影师》一书的封面上。 赞比亚卢库卢1996年 赞比西河上游卢库卢村的卢瓦勒族男孩,以传统歌曲和鼓声迎接黎明的到来。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克里斯.约翰斯于2005年成为《国家地理》杂志总编辑。约翰斯在最初展开记者生涯的时候是摄影师,在曾经拍摄的20篇报道中,有八篇成为封面故事。 秘鲁1982年 一辆出租车在视线不佳的急转弯处理撞死了六头绵羊,让小牧童难过的哭了起来,对自给自足的农家来说,这是很大的打击。照片刊出后,各地读者慷慨解囊,共捐出约7000美元,不但弥补了他们的损失,也领摄影师阿拉德甚感欣慰:“我的照片给某个人的生命带来了真实的改变。 法国巴黎1989年 摄影师詹姆斯斯坦菲尔德以这张女孩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前跳起来、脚跟踢起的复杂构图,捕捉了法国两百年国庆的风采。 斯坦菲尔德以记录世界各地的不同角落、事件与文化使命,拍摄的主题从老鼠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都有,历险足迹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 法国巴黎1989年 学生埃星克.热内斯特和朱莉.包德在庆祝学业结束的富纳河游船上互吻脸颊。戴维.艾伦.哈维在法国青少年的报道摄影时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最能代表他们的文化,因为毕业典礼才刚结束,背景还看得到河水和埃菲尔铁塔。” 墨西哥恰帕斯州1996年 在恰帕斯州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德拉斯卡萨斯,一个墨西哥家庭从十字架的阴影下走过,前往天主教教堂做礼拜。 托马舍.托马舍夫斯基1953年出生于波兰华沙,摄影生涯之初主要为国内杂志拍摄照片,同时也与《团结工会周报》及地下媒体合作。 阿富汗1984年 斯蒂夫.麦凯瑞拍摄的这张震撼人心的影像在1985年6月登上杂志封面。少女海绿色的双眸充满惶恐,将战地的悲怆表露无遗。 我们能欣赏到这张照片要感谢当时《国家地理》杂志的总编辑比尔.加勒特:是他慧眼独具,把这张柯达克罗姆彩色照片从一堆被淘汰的照片中捡回来,使它成为杂志有史以来最出名的封面照片。 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1965年 吉尔伯特.M格罗夫纳还是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时,拍下了这张象夫为大象清理象牙的照片。 吉尔伯特.M格罗夫纳是国家地理学会与教育基金会的荣誉主席,至今仍继续任职于两者的理事会。他于1970年至1980年间担任《国家地理》杂志总编辑,并于1980年至1996年间担任国家地理学会总裁。 太平洋2012年 电影导演及国家地理学会探险家卡梅隆,从他最先进的潜水艇中现身。 加蓬2001年 环境保护主义者及生态学家麦克.费伊。蜷曲着身体坐在明凯被森林内一座山顶的花岗岩上。1999年9月20日,麦克.费伊深入共和国的丛林,跋涉455天、行径1930千米后才终于抵达加蓬的大西洋海岸,他艰辛的行程有了回报:加蓬总统奥马尔翻阅摄影师麦克的照片后,沿着费伊的探险路线建立了13座国家公园,加起来几乎占加蓬国土总面积的10%。 北大西洋1991年 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1985年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安息处。在俄罗斯和平一号潜水艇的照明下,埃默里.克里斯托弗拍下了这张泰坦尼克号船首自海底深处浮现的影像。巴拉德后来在国家地理学会总部公布了这项发现。 巴基斯坦1996年 靠着一绳子悬吊在5730米的高空中,摄影师比尔.哈彻用相机拍下同行登山家在喀喇昆仑山脉川口塔峰攻顶的景象。“山边一直有岩石滑落,”他回忆道,“没多久你就会习惯了石头打在头盔上的声音。” 中国及尼泊尔洛子峰1963年 学会为纪念成立75周年,派出了珠穆朗玛峰美国探险队前往世界之巅。远征队成员在前往南坳营地途中,穿越险峻洛子峰。 学会赞助的探险队有19名登山家和32名夏尔巴向导,看起来就像一支准备包围大山的迷你军队。 美国新墨西哥州1960年 1960年8月16日,美国空军上尉乔.基廷杰从万米高的平流层热气球吊舱一跃而下时,超过99%的地球大气层都在他脚下。这3万多米的垂直下降距离花了他13分45秒,他在打开降落伞后,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中平缓着陆。 非洲刚过2008年 这只成年雄性大猩猩(称为“银背”)是一个低地大猩猩群体的大家长。为了慰劳自己的辛苦,他在沼泽里泡了好几个小时,有条不紊的拔掉植物的根,洗去上面的土,再津津有味的放进嘴巴里。 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2008年 非礼勿言? 乔尔.萨托因其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而著称,她以相机为武器,致力于保护自然地区以及仰赖这些地区支持的栖息地。为国家地理学会拍照已超过20年的萨托怀抱一项使命:他要记录所有收到威胁的物种和景象,希望让世人看到一个值得拯救的世界。 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2005年 一条长尾鲨被困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中的刺网里,走到了生命的镜头。 管理不善,再加上过度捕捞,已使全球鱼群数量下降到危险低点。而伴随着这些惨淡的数据,经常是布莱恩.史凯瑞惊人的水下摄影作品。史凯瑞是《国家地理》杂志最亮眼的一位新兴水底摄影师,自1998年起成为杂志签约摄影师。 婆罗洲丹戎普丁保护区1980年 害怕脚下泡泡的红毛猩猩宝宝,紧紧攀在一岁的小婴儿宾提上。宾提是灵长类动物学家碧露蒂.高地卡斯的儿子。 肯尼亚1970年 任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卡尔.埃克利,在阿西平原拍摄到这只正在休息的斑马的近距离特写,展现出惊人的细节。 以色列,耶路撒冷2008年 耶路撒冷旧城区的亚美尼亚天主教教堂里,老少二人携手合作,在复活节弥撒上生动的演出一曲管风琴二重奏。 艾德.卡什致力于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社会与政治议题。他曾说:“我投入的摄影主题,必须能激起我对人性与世界现状的热情,而我也深信静态影像具有改变人心的力量。”

129 评论

cool10088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科学传媒,是一本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的杂志。她用精准、精彩、精炼的图文语言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首先,到中国国家地理官网: ,进行用户注册。然后在首页点击“投稿”注意事项:1投在这里的稿件,是向中国国家地理网投稿!我们审核通过并录用后,将呈现在您的个人专栏里,也可能将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相关页面及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各平台上(微信、微博、手机报等),会注明来源和作者,但不支付稿费。2对于投稿,我们若要对标题、内容、说明等进行编辑和修改,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并且征得您的同意和认可。所以请在下面留下姓名、电话、QQ等联系方式,便于中国国家地理网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您,和您沟通稿件情况。投稿稿件一般会在10天内完成收录,并通知且认证该稿件作者。对于没有被中国国家地理网收录的稿件,我们不一一通知作者。3如果中国国家地理旗下三本纸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对您的选题感兴趣,相关编辑人员会主动联系您。4我们会定期对部分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分500元、300元、200元/篇三档),并会不时对优秀作者提供各种赞助奖品。需要说明的是,能获得奖励的投稿毕竟是少部分。5没有体裁限制,但要求原创,抄袭、转载、软文一律绕道。我们不排斥一稿多投,但更欢迎独家首发稿件。6如果需要就文章、图片等被忽略、被编删事宜需要与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直接交流,邮件: 或致电:-209/230。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家地理杂志投稿照片

    有希望。最好配上文字

    圣莱德厨房电器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给国家地理杂志拍照片

    网上查下各杂志社的投搞要求,投稿方式(一般用电子邮件发过去)

    暴脾气媛媛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纪录片下载

    链接: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是Christopher Rowley导演的一部科幻电影,雷格·E.凯蒂参加演出。该片设定了一个有趣的背景,即:如果从明天开始

    小天使006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红外照片

    专业相机在拍摄时就可以自行调节了呀。。。。

    萌萌panda我最爱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何泓姗国家地理杂志照片

    苏州国家地理展小女孩来源于中国南方城市苏州的一家旅游公司——苏州国家地理展,该公司在苏州的主要业务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扩展网络来推广苏州的历史文化。为了更好地推

    xiaoyimoon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