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6

幸福的考拉721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相互访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五叶神

已采纳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一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原指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示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角色特点。将“面具”来指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即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和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在西方,现代人格意义大致有三种类型:最为通行的是把人格定义为个人内在的、全部生理、物理结构和心理意识外在化的状态;第二种类型是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性,从个人心理、行为特点的一致性中显示人格内容;第三种类型是从人的生活过程去定义人格,强调环境、社会影响和后天学习的相关因素。[1]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人格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还未出现。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忠孝二德,人格之要件也。”把“忠孝”等同于“人格”,对人格从德性和伦理的角度去论述,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映照。[2]陈仲庚教授在其编著的《人格心理学》中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的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一提法强调了人格的四个方面:全体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这是国内较为权威的提法。 笔者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诸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和特有的自我。人格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人格构成要素。 什么是健康人格?对此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困难的。迄今为止,众多的学者只描述了它不是什么。“对于这一点,我们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健康人格。因为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心理学家,一致的意见是很少的。”[3]但舒尔茨还是例举了七种西方人格理论家关于健康人格的模式,即阿尔波特的“健康成熟的人”;罗杰斯的“功能完善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荣格的“个体化的人”;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皮尔斯的“此时此刻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中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的实现就成为健康人格。 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健康人格的标准。沙莲香教授是较有权威的一个,他认为人格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在工作中获取成就、发挥潜能;人格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对自己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人格健康的人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中的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加以处理,而不是企图逃避。 具体对大学生而言,什么才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呢?笔者认为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邓小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标准,并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这为我们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标准指明了方向。因此,大学生健康人格,从具体特征上讲,应具备以下标准: (1)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能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为核心,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关系,具有为人正直诚实、谦虚谨慎、尊老爱幼等良好品质。 (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自尊、自信、悦纳自己;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努力发展身心潜能;能够与环境保持平衡。 (4)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能合理地渲泄、排解消极情绪,富有幽默感。 (5)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观察和了解社会现象,关心社会变化发展,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跟上社会发展的主流,对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6)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能够相互沟通理解,尊重信任他人多于嫉妒、怀疑,同时也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7)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前途和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对学习和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并设法克服困难,振作精神。 (8)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抵制低级趣味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 恩格斯指出:“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4]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变革大潮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大文化氛围,提供了活的机制,人才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等趋势影响了大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定位。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拥护改革开放,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大大增强。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等内在活力被激发,渴望自立、自强,且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他们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完善,既重视物质利益,又崇尚精神文明,注重道德修养;既强调个性的发展,又关心祖国命运。总之,当前大学生现实人格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的。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也令部分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迷惘,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出现了行为与观念的不一致,人格扭曲等现象,造成人格的疏离即现实人格与健康人格的一系列反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呈现消极特点,超前思维带有片面性。比如对社会政治问题认识不足,却自以为有“高明之见”,以致轻率评论;对今后事业的追求期望过高,以及不适当的高估自己而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自我扩张表现出盲目性,他们容易混淆幻想与现实的差异,要么盲目自信,孤芳自赏,一碰钉子,又盲目地自轻自贱,“主体的我”与“社会的我”相对立;价值规范的失范性,一些大学生肤浅地吸收了各种人生价值观,产生了心理冲突,因而往往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如压制、逃避、文饰、反向行为等获得虚幻的自我价值感;人格障碍的扭曲性,当他们的不切实际的希望落空、虚幻的得志感跌落低谷,便会失去理智,一意孤行。其中以偏执型和反社会型人格扭曲为多见。 2.心理的失衡与病变。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心理不适,也有的心理变态、精神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据天津高校体育验收资料统计,有16%以上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不健康。江西团省委对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约有心理疾病。1992年汕头大学的调查表明中度、低度心理障碍率为。从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大学生是病态人格的高发群体。疾患主要表现为孤独症、压抑症、沮丧症、恐惧症、忧虑症和冷漠症。 3.政治信仰的迷惘。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信仰应该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调查表明,23%的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的科学性持无所谓态度和怀疑态度。广州中山大学的调查表明的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的学生相信或有时相信命运。北京师范大学对2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的学生认为“在宗教的海洋里,一叶小舟能觉得宁静的港湾”,只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大学生信教”。“信仰缺失已成为世纪之交无法挥去的一种迷惘。”[5] 4.价值观的嬗变与道德行为的失衡。首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由重理想转向重现实功利,价值目标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这些转变尽管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也显现一些明显的负作用。有调查表明,25~40%的学生对代表集体主义取向的观点“个人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予以否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肯定个人需要的观点有59%的大学生表示赞同。甚至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赞同或有点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观点。在注重自我的同时,当代大学生淡化了对理想的追求,在他们的观念中,世俗的、功利的、物质性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调查问卷显示,回答“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时,仅64%学生选择“为社会做贡献”,4%的学生选择“实现共产主义”,而有28%的学生选择“名利”,有的学生选择“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面临毕业分配时,68%的学生希望到收入高的“三资”企业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表示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其次,道德的滑坡和行为的越轨。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淡漠他人、集体和社会的需要,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大学生中不但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的逃学、考试作弊等现象,违法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北京市60多所高校,违法犯罪学生占,校内作案人员中,大学生占67~68%。[6]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发生巨变,性犯罪也时有发生。我国“性文明”调查,大学生中73%的人赞同或有点赞同“恋爱的结果不一定是婚姻”,认为非婚姻性行为“如基于爱情是可以的”占42%,“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的占,认为“应受谴责”的仅占。[7] 三 通过上面的分析,说明了大学生现实人格与健康人格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反差。而消除这种反差,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者的迫切任务。 1.突出世界观、理想、信念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克服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怀疑心理,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心态。在当前,尤其要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倡讲理想、讲奉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强化主体自我意识。在大学生人格结构中,自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和成才、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过程中,应强化主体的自我意识:一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设计”要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自我奋斗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自我价值要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二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其能够从道德上、政治品质上、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自我解剖、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从而使大学生能根据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和人格发展道路,塑造自我的健康人格。 3.进行心理调适。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残疾或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前面谈到的大学生现实人格的偏差许多就是由于心理疾患所致。进行心理调适,应首先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比如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健全心理防卫机制等。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必要的社会调适来帮助进行心理调适。我们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咨询等都是社会调适的有效途径。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因素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才能发展和完善。健康人格的形成并不是靠苦行僧式的闭门思过就可以办到的,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人格认识,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我。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5.加强道德教育。个体人格是不同程度的道德主体,道德是人格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集中体现了人格主体的思想品质,从而决定了其人格特质。加强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如果一位大学生连最起码的基础文明都不具备,很难谈得上塑造健康的人格。二是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道德的实质是利益反映,道德原则就是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一个基本准则。集体主义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关系,要把个人的前途和整个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观重塑健康的人格。 6.开展审美教育。人的审美是超生物性的需要和享受,它与人的认识能力和道德理性能力共同作用,使人进入一种高级精神境界,使人格臻于完善。审美教育包括形态教育(认识美)、美感教育(感受美)和对美的创造,要把美育渗透在德育、智育、体育之中,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美的热爱,以美导真,以美引善,进而使其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最高境界,实现人格的完善。

209 评论

饕餮飨宴

行深老师访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行深老师访谈 行深老师访谈(一) 行深老师访谈(二)

319 评论

兰生幽荣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参与;

(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

(4)个人有何感觉;

(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165 评论

相关问答

  • 访谈稿毕业论文

    5分钟毕业论文答辩稿(精选5篇) 为了防止我们在进行毕业答辩时,出现紧张的心理,大脑一片空白,建议大家认真准备5分钟的答辩稿哦。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5分钟毕业论

    钱川同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开毕业论文访谈

    根据情况而定。论文访谈是根据自己写的论文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来进行回答,是没有具体规定几个问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论文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

    幻影墨斗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mba毕业论文访谈

    据学术堂了解,MBA论文答辩中,90%的答辩老师都会问到下面几个问题: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选题问题可能涉及到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已经有了明

    小小桐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本毕业论文访谈

    最少8个人左右。论文的访谈法最少要涉及到8个人左右,在这8个人当中要有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人,通常来说会选择一些教授,副教授讲师,或者说行业里面的专家等等,与此

    招妹09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互相访谈内容

    访谈结束后,对手上的访谈材料应该要认真进行整理,争取把那些有用的、有价值的材料列举出来。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使用例证法,把部分访谈材料用在论文里面。论文在展开写

    藏青妹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