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3

布丁的信仰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新媒体与文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极星爱吃鱼

已采纳

个人感觉,一是提升从业者素质问题,二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三是政府监管。这个是整体而言的,具体则可以展开。

118 评论

winnie222626

时代的变迁,媒体的进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线的发展空间,从古老的造纸术,到如今的媒体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经过了一次次传播媒介的洗礼,至今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好的代名词,是一个民族,一个种群甚至全人类的发展痕迹,它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变化,记载了人民辛勤不断的奋斗史。对传统文化进行记载和传播是一个民族血液持续流淌的重要保障,血脉延续,精神不衰。一、传播媒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代代的文化精髓被积累和保留着,持续传承着,这个繁多而复杂的文化群体需要一个持久不衰的文化载体,传播媒介的存在使得文化的持续传承成为可能。在纷繁复杂的传播媒介演变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克服重重磨难,一步步研究出了造纸术,随后有完善了造纸工艺,使得文化的记载更加清晰可见。印刷术的出现克服了记录困难繁杂的手抄工作,使得文化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今天,借助于网络和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具有更加可靠的传承方式。如果说文化是流动的血液,那么传播媒介就是承载血液流动的血管,离开了血管的支撑,血液将会变得混乱并逐渐消散,而失去了血液的血管也很难发现其自身的利用价值。由此可见,传播媒介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传播媒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靠的载体,使得文化的传承经久不衰。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对策1.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 传统文化是我国传承已久的文化精髓,保留至今,困难重重,我们要更加珍惜和爱护它们,以便更好的为后代储存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发展轨迹的衍生品,是我们国家风风雨雨的象征,必须加强对其保护和挖掘。新媒体时代,先进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人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破坏文化遗址、文物的现象比比皆是,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些行为加以制止。此外,在保留和传承现存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挖掘文化遗产,以便丰富文化遗产库,更好的借鉴和发扬先人的文化结晶。2.在新媒体语境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次冲击,将新的传播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打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北京奥运期间,“和”字的宣传既彰显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入了新的时代理念,将和谐发展推广到世界范围内,将和平传播到每一个有战争的角落。此外,网络传播中,很多传统文化,都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开始了普及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精品的缩影。这些都是新媒体语境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体现。3.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新媒体传播领域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华与繁荣的象征,是我国兴盛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媒体传播领域,可以更好的推动其在我国人民之间的传播与应用。常见的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传播、报纸传播以及广播电视等方式,这些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接触外界、了解新闻的途径,在这些基本传播媒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领域更加广泛,影响人群更加广大。由此可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新媒体传播领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文化传播与宣扬途径。4.通过新媒体推动优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骄傲,是我国发展的见证,是我国历史的宝贵痕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于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较大的作用。传统媒介下,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难被世界人民接触到,即使接触到也只限于很少的一部分人群,难以普及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优秀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虚拟的媒介进行,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通过新媒介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来探读我国的历史,从而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也使得中国发展走向了世界。新媒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范围传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千年来,风雨见证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有些在传承中逐渐消失,并湮灭;有些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历尽波折存留下来,成为我国可贵的文化遗产。借助于媒体传播是文化遗产存留与传承的基本方式之一。总之,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传播媒介的更新,而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也推动了文化传承的脚步,可以说,传统文化与媒介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佐相佑的关系。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扩展了媒介的范围和传播广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进步,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融入新的元素的同时,更加的精纯与普及。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媒介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217 评论

catmouse1972

以应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加便捷,丰富了传播内容、渠道和传播手段,扩大了传播范围,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把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整个社会的媒体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对社会主要阶层的影响正在减弱,能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阅览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的大众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碎片时间利用率高,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135 评论

晓布丁2011

文化的定义: (1)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2)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3)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探讨流行文化通常需要灵活应用文化的第2个和第3个定义。即文化是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或把文化看作一种指意实践。 书中梳理了文化理论与流行文化之间关系的历史沿革,为我们做文化研究勾勒出一幅可供参考的学术地图。“编码和解码的理论” 观众的三种解读位置: 第一种: 霸权式解读 。观众基本认可生产者在编码过程中赋予文本的意义。 第二种: 协商式解读 。观众对生产者赋予文本的意义是部分认可,部分进行了自己的协商。 第三种: 对抗式解读 。观众完全不认可生产者赋予文本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谈谈伟大的马克思中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文本和实践的分析,必须考虑到生产这些文本和实践的历史条件。 1.重视生产和阶级分析。把形成于生产领域的阶级关系,提升到社会分析的首要地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重要性,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 斯道雷指出,结构主义者的使命就在于揭示意义生产过程中蕴含的规则和惯例,也就是结构。斯道雷指出,结构主义者的使命就在于揭示意义生产过程中蕴含的规则和惯例,也就是结构。 结构主义:意义是固定存在的,存在一个结构。 后结构主义:意义背后并不存在牢不可破的潜在结构,意义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媒体既可 以 对性少数群体进行赋权 , 也可能对他们造成限制。相对来说 ,性少数群体在新媒体中的可见性比在传统媒体中要更高 、更多元化。 诉诸理性 ,是站在信息本身来说的,强调要 讲逻辑、讲道理 ; 诉诸情感 ,是站在受众维度来说的,强调 语言表达要达到情感共鸣 ; 诉诸人格 ,是站在信任维度来说的,强调 说话者的德行、威望和人格 。伯克主要根据戏剧主义理论,来分析人类行为、关系和动机,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戏剧五要素理模型。伯克的“戏剧五要素”包括行动者、行为、场景、道具、目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而修辞就是在这五个要素的互动之中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要素得以强调、哪些要素被弱化,去审视修辞话语的动机所在。 简单来说,在话语争夺实践中,只要我们掌握了框架生产的主动权,也掌握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我们就能在话语争夺实践中处于优势地位框架就是一种认知图式。 Ø 在话语实践中,话语冲突的本质就是框架冲突,是因为我们理解事物的框架不一样。因此,才导致两种声音之间会呈现出一种冲突状态。 Ø 在法庭抗辩当中,最常见框架是四种:事实框架、定义框架、品质框架、程序框架。 隐喻:通过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想象、把握另外一个事物或概念。新媒体时代的修辞批评,要特别关注当前社会的各种概念形态,因为这些概念大多都是修辞建构的产物。一个概念一旦被生产出来,它不是静静地躺在那里,而是发挥着非常神奇的话语实践。因此,开展修辞批评,就是要揭示概念实践背后的话语机制及其深层的权力运作逻辑。这些概念以前都没有,都是这些年被精心发明出来的。他们一旦确立,便以隐喻的方式重构了一种全新的话语框架,从而赋予既定的社会治理话语一定的合法性。 待更新。。。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网络与新媒体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

    果冻爱之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总结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

    热腾腾的鱼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新媒体与旅游业

    体对旅游地的影响,就是说新媒体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传达以介绍更好的与与新旅游地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宣传推广的作用

    你好,朋友们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论题

    个人感觉,一是提升从业者素质问题,二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三是政府监管。这个是整体而言的,具体则可以展开。

    无敌小雷神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新媒体与文化

    个人感觉,一是提升从业者素质问题,二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三是政府监管。这个是整体而言的,具体则可以展开。

    布丁的信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